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6498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docx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2.科学教育

  3.小实验

  4.观察法

  5.技术

  6.偶发性科学活动

  7.分类

  8.社会资源

  9.时代性要求

  10.科学小制作

  11.科学教育环境

  12.作品分析法

  13.行为核对

  14.探究性教学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     》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

观察阅读类、     、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     。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     、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     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     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     。

  9.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     和自然材料。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     、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12.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13.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

     、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14.       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15.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           的基础上进行。

  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的     要求。

  17.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     等特点。

  18.美国的“          ”,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     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要求而设计的。

  22.       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      理论。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     系统,可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

  25.学前儿童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     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27.     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     来建构的。

  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     。

  30.     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     相一致。

  32.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     、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

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     分类。

  34.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     。

  三、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这类问题属于(  )。

  A、简单性问题    B、理论性问题 

  C、操作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  )。

  A、情景观察  B、自然观察

  C、自然评价  D、情景评价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  )。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  )。

  A、图片 B、歌曲

  C、谜语 D、科普画册

  17.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  )。

  A、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B、规则性、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

  C、开放性、科学性、趣味性、整合性

  D、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18.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19.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是(  )。

  A、科学诗 B、科学故事

  C、谜语  D、科普画册

  20.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

 

  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

(  )。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

( )。

 

  A、发展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B、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C、丰富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整合性

  D、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层次性

  23.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

  A、绳子B、秤

  C、直尺D、钟表

  2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

  A、法国B、美国

  C、中国D、德国

  26.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

  A、观察法B、问卷法

  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

  27.“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  )。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

  A、种植园B、饲养角

  C、自然角D、气象角

  2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2.什么是“STS”教育?

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4.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5.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8.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2.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1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五、设计题

  1.请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小汽车嘀嘀嘀”(中班),并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2.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3.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4.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牛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

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

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

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5.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

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

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

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

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

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

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

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5.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形式逻辑

  2.《幼稚园的自然》

  3.科学玩具类

  4.中、短期发展目标

  5.访谈法

  6.家庭

  7.分类游戏

  8.正式测量

  9.半成品材料

  10.挑选分类

  11.单元目标

  12.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13.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

  14.访谈法

  15.获得大量感性经验

  16.启蒙性

  17.灵活性

  18.2061计划

  19.动手操作

  20.顺序观察法

  21.整合性

  22.自然角

  23.幼稚/天真

  24.反馈——矫正

  25.科学教育材料

  26.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活动

  27.问题测试

  28.生活背景

  29.长期系统性观察

  30.文学艺术

  31.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

  32.潜移默化性

  33.二元

  34.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

  三、选择题

  1.C2.D3.D4.A5.B6.B7.B8.D9.A10.D

  11.D12.D13.D14.D15.D16.C17.D18.B19.D20.D

  21.A22.B23.D24.A25.B26.C27.D28.C29.A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

(1)心理学依据;

(2)社会依据;(3)学科依据。

  2.“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3.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4.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答

(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5.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指导幼儿学习观察方法。

  6.

(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

  

(2)家园联系手册

  (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4)家庭志愿者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2)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3)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4)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5)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8.

(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9.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0.

(1)材料的探索性;

(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11.

(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

  (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

  (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12.

(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

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

”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13.

(1)全面性与整体性

  

(2)连续性与一致性

  (3)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4)社会性与时代性

  (5)辩证统一性

  14.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

  五、设计题

  要求:

  1.格式正确。

  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

  3.内容设计的理由。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