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6093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

节》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

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板书:

(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

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

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

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

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

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

(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

)板书:

爱戴

(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

心连心

过渡:

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

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

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

念“p#”,不念“b#”。

乐:

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

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

竖、横。

幸:

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

“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

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

中间是个西瓜的“瓜”。

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

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

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

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

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

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

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

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

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

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

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

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

“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

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

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

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

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

(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

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

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

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

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

端着、拿着、泼洒。

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

(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

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

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

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

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3.做课后作业3。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会造句。

(二)巩固本课生字词,并会听写字词。

(三)背诵课文最后四段,并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生字、新词,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字词的训练。

1.用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

羊   炎   马   火    毛   鱼   包   史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泼(   )        使(   )         辛(   )

波(   )        驶(   )         幸(   )

抱(   )        谈(   )         铺(   )

炮(   )        毯(   )         捕(   )

3.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地毯         (   )的泼水节

(   )的褂子         (   )的周总理

(   )的头巾         (   )的凤凰花

(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写句子。

例:

傣族人民非常高兴。

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傣族人民多么高兴。

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造句指导。

(1)四面八方:

四面,东、南、西、北;八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

这个词最常用于“什么人怎么样地从四面八方到什么地方干什么”这种句式。

如:

例①各地的人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来到洛阳,观看牡丹花展。

②首都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观赏大型花坛。

③自愿救火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向出事的地点。

④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向失学儿童伸出了援助的手。

(2)笑容满面:

脸上充满了愉快的神情。

这个词是形容人的神情的。

只有当人心中确实感到非常愉快、高兴时,脸上才会露出笑容。

请你想一想,你自己、家中的人、邻居、朋友、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曾经是笑容满面的。

例①我的学习进步了,老师笑容满面地表扬了我。

②我们班在歌咏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个个笑容满面。

③邻居王奶奶这几天总是笑容满面的,原来是她的老伴从台湾来信了。

④妈妈笑容满面地对爸爸说,她被选为市级优秀教师了。

(三)背诵课文最后四段,并按原文填空。

开始(   )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   )的银碗,一手拿着(   )蘸了水,向人们(   ),为人们(   )。

傣族人民(   )欢呼,(   )向总理(   ),(   )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   )呀,(   )呀!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   )哇,(   )哇,那是多么(   )。

多么(   )哇,1961年的(   )!

多么(   )啊,1961年的(   )!

(四)听写本课生字词。

(五)作业。

1.订正听写中的错误,每个词改三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做以下练习题。

(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2)多音字组词。

(3)组词。

(4)选择正确的字意,把序号写在(   )里。

令人难忘      选择(   )

A.命令。

            B.使,使得。

C.美好,善。

        D.时令。

祝福         选择(   )

A.祝愿,良好愿望。

   B.姓。

驶过         选择(   )

A.开动。

         B.(车马)飞快地跑。

(5)照样子写词。

例:

一串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送: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

在哪里?

》2课时教案

课前透视

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进行朗读指导。

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孩子们却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

另外,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做到内化心灵,外化行动,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信息资料:

教师:

《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雷锋的故事》

学生:

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图片导入。

出示雷锋画像:

你们认识他吗?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

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师: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朗读

1、自由读文,思考:

雷锋叔叔在哪里?

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

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

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朗读,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雷锋精神的伟大。

感悟

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把诗化的语言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雷锋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体化和鲜明化。

练习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又()()()()辶()()()()

钅()()()()氵()()()()日()()()()

2、填空。

弯弯的( )长长的( )晶莹的( )

蒙蒙的( )温暖的( )鲜艳的( )

书写

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1、“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

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

“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卡通标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感悟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深层含义: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

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

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

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   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

“                     ”

3、想一想:

你今后想怎么做?

(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在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中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所以通过寻找班里的小雷锋,树立身边的典型,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实践

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挖掘文本的潜在资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本的社会价值,增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书写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

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

(1)笔顺:

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1)第一笔横要短;

(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激发了他们写字的热情,提高了写字的质量。

同时全班的交流评议也利于提升审美情趣。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泥泞:

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说明道路又湿又滑,很不好走。

年迈:

年岁很大的人。

荆棘:

一种带刺的植物。

相关链接:

1、雷锋(1940-196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湖南望城县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时就成了孤儿。

1949年参加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雷锋参加工作以后,曾当过乡人民政府通讯员,中共望城县委公务员,参加过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他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人民,忠于党,在平凡的岗位,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表现了革命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品质。

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2、人民的勤务员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

“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说:

“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

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

雷锋还把自己带在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

“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