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6083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1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docx

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纲要解读

2015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纲要之《地理1》

一、宇宙中的地球

1.知道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A)

概念: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

地球

天体系统月球

银河系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2.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B)

 

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3.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A)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十分相似: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按体积、密度、质量可将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地球与类地行星在质量、体积、密度上相似。

4.分析地球适宜生物生存的条件(B)

外部因素安全的宇宙环境

稳定的太阳光照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表面均温约15℃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内部因素大气层的存在

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水多以液态存在

5.了解太阳辐射能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A)

维持地球表面温度,促进表层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6.说出太阳的大气分层(A)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光球、色球和日冕

7.知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B)

主要类型:

黑子和耀斑,周期约11年,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

太阳活动         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指针不能正确指向,

极地地区产生极光

对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8.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角速度:

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速度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9.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A)

方向:

自西向东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周期: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角速度:

约1度/天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线速度:

30千米/秒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10.理解昼夜交替及时差的成因(B)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又不发光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又不发光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再加上地球的自转。

时差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11.了解北京时间的含义(A)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经度约116°E)

12.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B)

地方时计算方法:

(1)计算经度差(同减异加)

(2)换算成时间差(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3)判断东西,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

以0°经线向东、向西各7.5度为中时区,依次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

东西一区、东西二区到东西十二区,其中东、西十二区各有7.5度合为东西十二区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倍数,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换算:

(1)计算时区差(同减异加,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2)判断东西,东加西减

13.知道地转偏向力及其影响(B)

偏转原因:

物体运动的惯性和地球自转

使地表水平运动北半球:

沿运动方向的向右偏转

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偏转规律赤道:

不偏转

南半球:

沿运动方向的向左偏转

影响:

大气运动,洋流运动等

举例:

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14.知道黄赤交角(A)

自转: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赤道平面

 

 

15.运用太阳光照图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C)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则那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空间分布规律:

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

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值

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

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最大,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

16.理解四季的成因和五带的划分(B)

成因: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低纬度地区:

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四季的更替空间分布高纬度地区:

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北极圈66°34′N

中纬度地区:

四季更替明显气候四季:

北半球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回归线23°26′N

     北温带 四季分明     

南回归线23°26′S

五带划分热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极圈66°34′S

   南温带 四季分明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  

17.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及其分界面(A)

         地壳       莫霍界面(地下33千米处)

         地幔 上地幔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下地幔   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千米处)

       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8.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上正确标注岩石圈(A)

岩石圈:

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坚硬的岩石(如右图所示(A+C=岩石圈))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和能量交换

1.区分三大类岩石(A)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如玄武岩)、侵入型岩浆岩(如花岗岩)

沉积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2.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B)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知道内外力因素的能量来源及表现方式(A)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和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

(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4.结合实例分析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B)

背斜:

常形成山岭;被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褶皱向斜:

常形成谷地和盆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断层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成为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相对上升的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5.知道六大板块(A)

 

消亡边界:

海沟、岛弧、褶皱山脉等

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海洋、海岭、裂谷等

6.结合实例,分析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表形态(B)

流水作用:

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形成的主要地貌风力作用: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

冰川作用:

冰川U谷,刃脊、冰斗、角峰、峡湾、冰蚀平原

7.结合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B)

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起作用的,他们作用的结果往往也是交织在一起的。

8.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及其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影响(A)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较少,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较多,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地面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

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对地面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

9.运用示意图描述大气热力环流过程(B)

最简单形式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高低气压:

无论在上空还是在近地面,“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一般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就某处气压大小而言,近地面气压值高于高空气压值,且高低空的气压名称相对

10.描述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规律(B)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6个风带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

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

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

冬季偏南,夏季偏北“七北一南”)

概念:

盛行风向随季节做有规律变化的风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亚季风

气压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西南季风

1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形成的影响(B)

热带草原气候: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间的大陆中西部地区,不同季节会受到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

当受赤道低压影响时,降水丰富;受信风控制时,降水稀少;位于热带,全年高温。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地中海气候: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夏季亚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2.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特征和分布(B)

季风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风向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东南信风北移越高赤道右偏而成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区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等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有明显的旱(冬)雨(夏)两季

气候共性

特点:

雨热同期

成因: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风向:

夏季风从海洋吹来(湿润),冬季风从陆地吹来(干燥)

 

13.在简易的天气图上识别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及天气特点(A)

定义: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冷锋过境前的天气:

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时的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

过境后的天气: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锋面系统:

分类定义:

暖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过境前的天气:

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

持续性降水或阴天

过境后的天气: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准静止锋:

连续性的阴雨天气

 

 

14.知道水循环的类型(A)

陆地内循环

按循环范围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15.在海陆水循环示意图上,识别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A)

定义: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动力:

太阳辐射、重力等

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16.结合实例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之一

17.知道洋流的分类(A)

定义:

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洋流类型暖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海区)

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海区)

18.联系气压带和风带,运用地图描述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B)

 

 

中低纬度海区:

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分布规律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

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顺”

南纬40~60度附近海区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北印度洋:

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19.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和海洋渔场的影响(B)

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

增温、增湿

对气候的影响寒流:

降温、减湿

意义寒暖流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

秘鲁渔场

对航运的影响:

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等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知道组成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要素(A)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B)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3.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B)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4.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如水土流失过程—黄土高原景观的形成)

5.知道陆地自然带(A)

 

 

6.说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C)

 

a自然带变化规律:

南北方向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在水热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c.主导因素:

热量

d.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7.说明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C)

 

a.自然带变化规律:

东西方向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

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主导因素:

水分

d.分布明显的地区:

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上左图)。

8.说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C)

a.自然带变化规律:

沿垂直方向更替(上右图)。

b.成因:

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主导因素:

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d.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如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山区、河谷、平原等地的聚落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说明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山区的人口密度小,人口和聚落主要集中于河谷地区因为热量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因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气候条件优越;城市往往沿河沿铁路线分布--地形平缓,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举例说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B)

(1)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因时制宜)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作物种类、分布、熟制、产量、种植方式、配置、生产潜力等。

热量——一般农作物在日均温≥10℃的情况下才能活跃生长,可把日均温≥10℃的持续期视为农作物的生长期。

积温的多少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熟制等。

水分——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需水较多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需水较少的农作物有甜菜、小麦、玉米和高粱等。

棉花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较多,采摘期需水较少。

光照——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白天气温高,日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气象灾害与农业生产(限制因素、改造利用)

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涝、低温、冻害、雪灾、干热风等。

3.运用图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B)

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目前,全球气候整体是在不断变暖的。

注意:

(1)全球平均气温是在波动上升的,而非持续上升。

(2)全球气候变暖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并非每个地区都在变暖,有些地区变化很小,甚至可能有所降低。

就中国而言,我国南方地区增温不明显,北方地区较明显;夏季增温不明显,冬季较明显。

4.根据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B)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植被的破坏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5.结合资料,以矿产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C)

6.了解台风的成因、分布、多发季节和危害(A)

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温暖洋面(南、北纬度5-25度左右)上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叫台风(大西洋、印度洋沿岸国家称之为飓风)。

分布:

西北太平洋(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加勒比海和美国东海岸。

多发季节:

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一7——11月最为频繁。

危害:

狂风、暴雨、风暴潮。

7.结合实例,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B)

不利:

给我国东南沿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利:

台风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高温酷暑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纲要之《地理2》

一、人口与城市

1.运用图标分析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B)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快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差异的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A)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3.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B)

人口模式

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特点(B)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大洋洲)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5.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A)

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

居住地的改变(跨越行政界线);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

自然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主导作用):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

社会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气候、经济因素影响

7.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B)

对迁出地:

利:

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弊:

造成人才、劳动力外流

对迁入地:

利:

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

弊:

人口拥挤、增加环境压力等

8.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A)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9.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B)

制约因素:

资源(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相关)。

10.了解常见的城市形态(A)

团块状:

合肥、成都、华盛顿等

常见形态条带状:

兰州、洛阳等

组团状:

重庆

城市形态地形

影响因素河流

交通

11.运用地图识别城市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A)

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城市基本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某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可能出现行政区、文化区等)

12.结合实例说明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B)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商业区:

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工业区:

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13.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B)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例如: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