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4830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案 230.docx

小学数学教案230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这一主题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一篇独立阅读课文。

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打白骨精》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读书要有选择》则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

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

5、口语交际:

漫话三国英雄。

6、学习名著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在表演中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表现人物。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

2、学习名著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在表演中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表现人物。

3、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

(四)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共安排14课时,其中阅读教学7课时,习作教学2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单元练习2课时.

《三打白骨精》2课时

《词两首》2课时

《螳螂捕蝉》2课时

《读书要有选择》1课时

习作2

练习32课时

测试、评卷3课时

 

8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梗概,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4.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概括故事梗概,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

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

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

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

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

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

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

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2.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

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挡│

   ├────┼───────┼──────┼─────┤

   │—打 │      │     │     │

   ├────┼───────┼──────┼─────┤

   │二打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

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

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

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复习巩固

(一)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二)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

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

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五、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后记:

 

9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词句所描绘的图景,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梦令》,背诵《如梦令》。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领悟词的内容与意境,感受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板书课题:

9。

词两首。

介绍“词”的基本常识。

  2.板书《如梦令》。

介绍作者李清照。

  二、初读《如梦令》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并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指导书写“藕”字。

  3.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词中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来大家讨论。

  三、精读《如梦令》

  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的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交流

 

(1)、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交游活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2)从“常记”一词我们也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事,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微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

 (3)“日暮”和“醉”为“误”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

词人在误入之后有何表现?

  3、这是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把它记录了下来。

你能用语言来描绘吗?

想象画面,练习描绘。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它吗?

指导朗读《如梦令》。

  5、配乐朗读。

  6、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

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

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他的什么意思?

  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四、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全词文字不多,但叙述却十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春日交游的欢乐图画。

回去以后可以再找些李清照的词来赏读,你一定能读出更多的情趣。

  板书设计:

             9词两首

           如梦令  [李清照]

      日暮  沉醉---->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爱大自然  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渔歌子》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明背《如梦令》

  2、这首词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你从哪里知道的?

  3、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

  4、检查预习。

 

(1)作者是谁?

是哪个朝代的?

 

(2)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认识。

  二、出示挂图,感知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反馈,口头表述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3、教师总结:

这里又是一幅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图,山前白鹭飞,两岸桃花盛开,江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

  4、引入学词。

《渔歌子》这首词描绘的正是这幅图。

  三、读通词,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1、指导读下面四个字:

“鳜”、“箬”、“笠”、“蓑”。

  2、全班齐读。

3、自由读。

  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议。

  5、教师总结,范读。

  6、小组比赛读,然后再全班齐读。

  四、理解词文,深入体会意境

  1、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由词语到句子,结合图理解词的意思。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3)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逐题反馈。

 

(1)词意:

  不须归:

不愿回家。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乐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怎样的鲜艳。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景色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2)体会意境。

  a.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b.播放柔和的曲调,让学生闭目想象由以上景物构成的江南水乡景。

  c.谈谈自己对词所描绘的这种意境的体会或感受。

  3.在体会意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词。

  五、体会词中流露的诗人的心境

  1、问:

渔翁“不须归”缘何在?

想象他此时的心境如何?

  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3、教师介绍张志和的个人境遇。

  六、总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词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借景抒情

              江南春景

            景:

鹭、花、水、鱼、风、雨

            人:

渔翁垂钓

 

10螳螂捕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

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

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

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

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讲述故事。

 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附: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11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重点、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习作3

课前准备:

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惜时、勤学的事例或找一些具有感人事例的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一、课堂导语

引导回忆:

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

(抽几名同学谈)

点拨话题:

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

什么是读后感呢?

(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一本好书,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读一读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

(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

“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

“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

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

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

 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

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评议修改,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

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投影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读后感“读”“感”

 

练习3

教学目标:

1、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2、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3、熟读并背诵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体会人物性格。

4、描红《读书要有选择》,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5、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6、学写毛笔字“画”“闹”。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表演中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2、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3、熟读并背诵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体会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体会《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段的精妙之处,领悟同是写“笑”表达的方式却不同。

教学难点:

积累、运用关于笑的词语。

教学过程:

教学《语文与生活》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段。

1、《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个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史湘云笑得喷饭,开朗活泼;林黛玉笑得叫哎呀,娇弱婉约;宝玉恃宠,贾母娇惯……众人各有其态。

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4、自由读,想想这段关于笑得描写出自哪里?

作者是谁?

你了解他的什么?

5、题目中说这段描写十分精彩,你们知道精彩在哪里吗?

从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6、有感情朗读片段,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

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订正:

(1)大笑  

(2)哄笑   (3)微笑  (4)讥笑

5、齐读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4、总结:

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写笑的时候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