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光实验小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西光实验小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光实验小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光实验小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社会教案
(北师大版)
西光实验小学包雪影
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
主题一品格的试金石(4课时)
课题1、诚实与信任之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重点:
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教学难点:
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
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
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
2、教师总结:
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
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
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之间
珍惜自己的人格,
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教学反思:
课题2、诚信的回报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重点: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准备: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
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3、布置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
坚持诚信,
诚信的回报感受诚信,
思考诚信
教学反思:
课题3、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重点: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
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阅读与思考。
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核心,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教学反思:
课题4、与诚信“签约”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教学重点: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准备:
1、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
2、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
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过渡:
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
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
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
有什么看法?
四、提高认识见行动
五、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1.教师总结:
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也用诚信来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其他身边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
2.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自己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板书设计:
与诚信“签约”
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
教学反思:
主题二不可丢掉的传家宝(5课时)
课题1、“节俭日”里话节俭
教学目标:
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4.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5.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教学重难点:
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
教师讲话:
今天我们的班会是做个勤俭节约的乖孩子,希望每个同学在活动中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今后能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勤俭为荣,热爱劳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情景在现、寓理其中。
1、 伟人篇:
(3位同学讲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
2、 节约篇:
每天中午就餐后,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顿饭吃下来,浪费得非常严重;有的同学打一盒食物,只吃了几口就倒掉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吗?
板书设计:
“节俭日”里话节俭
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教学反思:
课题2、发生在我家里的事
教学目标: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选择:
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
二、师问:
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
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师小结:
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张俭的衣袍虽然很旧,衣料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御寒,再说,大家若都相攀比,看谁穿得豪华,会形成不好的风气,尤其是丞相,更不应该那样做?
他做得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古人是这样做的,我们呢?
应该怎样做?
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三、师小结:
好,四个组同桌都做得很好,希望我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让我们为自己的好习惯鼓鼓掌吧!
板书设计:
发生在我家里的事
不比吃穿衣服要简洁干净
不要相互攀比保持传统美德
教学反思:
课题3、算算家庭账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 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 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大体回答出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
二、请一名同学做记者,对同学的消费情况进行采访:
教师:
请大家想一想,现在国家还不富裕,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
所以,我们少先队员要开展"一字节约"活动。
从自己身边做起,节约一分钱,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
小记者:
你说得对!
一中有百,有千,有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教师: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邓奶奶的话:
"我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党,要把增吉的一切和国家、人民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追求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为耻,并把我的希望变成你们的行动,形成良好校风,这对国家、人民喝你们自己都是有益的,你们说对吗?
"
学生:
太好了!
你们牢记老一辈无产革命家的教导,并把它付诸于行动,你们的这种做法,你们所发的倡议,我汇报社会一定要好好整理一下,登在《丑下鸭报》上,让全国的小朋友都知道。
三、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算算家庭账
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课题4、说说零用钱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节约每一分零用钱。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春节都会得到很多红包,也就是你们的零用钱,那么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看书上24页的内容,你能帮助书中的小同学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吗?
1、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填空.
2、学生汇报所填的内容.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指正.
4、在节约粮食的同时,还要节约用水和用电。
国家正在建设的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工程,充分说明了电和水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人类正面临着缺水的威胁。
因此,我们平时在用水时,要勤关水龙头,每当下课、做操、放学时,应及时关好教室里的电灯。
三、完成如下的练习:
1、盲目消费
2、攀比消费:
3、钱要用在:
四、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说说零用钱
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节约每一分零用钱
教学反思:
课题5、从一粒米说起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
勤劳节俭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
引出第九课《勤劳节俭》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
(课前让学生找)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
(使学生懂得:
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
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5、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
6、小结:
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板书设计:
从一粒米说起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反思:
主题三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课题1怎样才是美
教学目标:
1、建立与青少年年龄相适合的健康审美观。
2、懂得外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3、 懂得良好的行为举止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外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即将小学毕业,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在这个年龄会比过去更注意自己的形象,更追求美。
老师就发现咱们班同学有这方面的变化,男孩更注意整洁了,女孩更讲究服饰颜色搭配,头型的变化了。
还有的脖子上手脖子上戴装饰品。
你们觉得这很美吗?
生讨论:
1)什么是真正的美呢?
2)作为小学生我们每天应该怎样打扮?
3)你为什么打扮?
二、阅读理解:
结合书上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加以补充。
三、讨论分析:
四、总结导行:
在生活中我们既要注意外在的美更要注意与心灵美的统一。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真正的美的化身。
板书设计:
怎样才是美
1.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2.做一个真正的美的化身
附:
凡人歌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海纳百川,成汪洋之势,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
主题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6课时)
课题1:
从艰难中起步
教学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的采访活动完成的情况;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主席说:
‘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跟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社会状况描述为‘一穷二白’。
什么是‘一穷二白’呢?
‘一穷’指什么?
‘二白’指什么?
朗读教科书第37页老师的讲述。
二、交流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37页关于“洋货”的插图。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采访的收获以及自己的感想,进行交流与讨论。
(教师适当给予说明解释)
三、讨论与思考。
“当年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么多洋货,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到:
“这些在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甚至早已被淘汰不用了的生活用品,在那时大多是从国外进口来的,国内很少有工厂能生产这些产品。
说明了旧中国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落后。
”
四、教师总结:
这些带“洋”字的物品大多是从国外输入进来的,国内生产这些物品的工厂寥寥无几。
在旧中国留下的落后面貌面前,当时的中国人民,也就是同学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经历了一一些什么呢?
我们将在下次课上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课时我们通过那么多带‘洋’字的东西需要从国外进口,知道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国家面对战争留下的创伤,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穷困。
那么社会究竟破坏到了什么境地?
老百姓的生活穷困到了什么程度?
”
二、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课文,并且讨论交流感受。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采访的收获。
“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童年时期正生长于那个年代,同学们对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进行采访,他们是怎样描述童年的生活经历的?
向同学进行介绍和交流。
”
三.自由讨论。
“解放初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破败的状况,可是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说,中国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
穷则思变……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请学生就这段话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通过讨论明确:
这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硬是从艰难起步中,在建设祖国的各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奇迹,使新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
四、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简单概括,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2)根据下一课的内容,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他们的同龄人。
板书设计:
从艰难中起步
拥护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课题2:
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全国人民面对着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艰难中起步,开展了土地改革、爱国卫生运动和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
2、了解和感受新中国的变化和进步。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语文课文年《我的战友邱少云》。
2、鼓励学生继续采访前辈。
3、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经历了连年的战乱,解放前夕的中国已经到了百业凋敝、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的境地。
对于全国解放就好象是无尽黑暗的天空豁然敞亮了一样。
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全国人们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来看小文的邻居赵爷爷展示的图片吧。
二、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0~41页的图片和说明文字,并且讨论教科书上的第5、6、7三幅图的意思。
通过讨论或由教师讲述明确:
刚一解放,全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战争遗留下来的废墟,切断疾病、瘟疫传播的途径,减少疾病,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根据当时的条件,人民政府逐步推行了对少年儿童预防天花、肺结核、白喉、百日咳、伤寒、霍乱、大脑炎等重大传染病的免疫接种计划,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城市里,开展了镇压恶霸和恶棍、打击流氓地痞、整顿社会治安的运动,使新中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老百姓都被动员起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支援人民解放军把解放战争的胜利推向全国。
而且人民政府利用各种条件兴办学校,开展免费的义务教育,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进行学校学习。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了识字活动,对成人进行扫盲教育。
三、全班交流。
教科书第41页“调查”的要求,“你的爷爷、奶奶在刚解放的时候有多大呢?
那时候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他们是不是也有和赵爷爷一样的感受呢?
把你们对周围老人访问所听到的故事讲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鼓励学生将采访中了解到的内容与全班同学分享。
由于学生所得到的都是很具体的各案,所以很生动、很吸引人。
但由于情况复杂,应当以自愿为分享交流的前提,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关,对学生所收集的信息加以甄别,纠正错误。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一解放,人民政府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经过这场运动,农民分得了土地,真正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二、阅读与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42~43页课文,并且讨论。
“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有什么重大一义?
”
你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在刚解放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土改运动呢?
那时侯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听说了什么?
他们有什么感受呢?
把你们对周围老人访问所听到的新中国农村的故事讲出来,与同学交流。
朗读教科书第43页的资料标识。
教师适当给予说明解释。
三、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人民正在忙着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且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
二、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科书第44页课文。
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教师提问:
“知道‘抗美援朝’吗?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做的?
”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讲授与思考。
教师讲述: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组成了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经过三年的浴血战斗,终于把美国侵略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无所畏惧,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诗篇。
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战斗英雄壮烈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无畏的民族气概,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和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行为,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到:
人民热爱新中国,热爱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保卫自己的祖国,愿意付出一切。
四、阅读与交流。
阅读教科书第44~45页奶奶讲的故事,把自己采访所得,分享交流。
“你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有没有经历过抗美援朝呢?
那时候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他们有什么感受呢?
把你们对周围老人访问所听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教师总结。
总结学生的讨论情况,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让学生观看有关抗美援朝的电影,如《上甘岭》《英雄儿女》。
)
课题3:
新国家 新气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全国人民从艰难中起步,豪迈地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使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了解中国人民在新中国建设中取得的各项成就。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歌曲《歌唱祖国》;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在奋勇战斗;祖国后方,
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硬是从艰难中起步,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奇迹,使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
二、阅读与讲授。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6~47页课文。
(教师讲述课文46~47页的内容。
)
三、交流与分享。
“你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有没有过这段经历呢?
那时候,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听说了什么?
他们有什么感受呢?
把你们对周围老人访问所听到的故事讲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请学生自愿发言,将自己在采访中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分享。
四、教师总结。
教师对学生讨论概括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五、家庭作业:
调查新中国建国10周年时我国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板书设计:
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爱国卫生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
教学反思:
主题二劳动者的荣耀(4课时)
课题1、为祖国争气的铁人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王进喜的先进事迹。
2、学习中国工人阶梯的骨气、志气和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3、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教学准备:
歌曲《石油工人之歌》;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与讲述。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8页课文。
教师讲述第48页课文的内容。
三、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9页资料《“铁人”的由来》,再自由
发言展开讨论:
为什么王进喜被称作“铁人”?
“中国人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困难吗?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都三斗。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铁人”王进喜的这些豪言壮语说明了什么?
四、阅读与思考。
朗读教科书第49页老师的话。
引导学生讨论并且理解“王
进喜不仅是大庆 的象征,更是社会主义时代中国工人阶级骨气和志气的象征。
”播放歌曲《石油工人之歌》,告诉学生这首歌曲当时唱遍了整个中国,让他们感受其中所表达的冲天志气和豪迈情怀。
五、综合学习。
教师说明:
“从1959年以后,我国的石油工业有了很大的
发展,在东北、华北、西北陆续建设了辽河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等。
”请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查找这些油田工业基地‘感受中国石油工业的进步,体会新中国的巨大进步。
六、教师总结。
课题2:
大漠里的无名英雄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科学家的优秀代表邓稼先的光辉事迹。
2、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祖国建设事业不惜献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