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4217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docx

初三物理较难知识点

第10章压强与浮力

第1节压强

1.压力

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说明:

实质上是一种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作用点在被压物体表面上。

注意和重力的区别。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因素:

面积和压力大小

试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3.压强

定义: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Pa,1Pa=1N/m2(注意单位)

计算公式:

意义:

表征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第2节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a)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b)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同。

c)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注意:

计算时ρ的单位一定是

式中h为深度,是液体自由面到某点的高度。

公式

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但是液体压强用上面的公式更简单。

第3节气体的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地球周围存在大气层,它也受重力作用,并具有流动性,因此对处在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作用。

2.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大小为:

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10.3m水柱产生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3.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应用:

高原上必须用高压锅才可以把饭做熟。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与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故统称为流体。

流体中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应用:

飞机的机翼的设计,火车站台上安全线的设置等等。

第4节浮力

1.什么是浮力

浸在液体中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的力,成为浮力。

产生的原因: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流体压力的不同,下表面大于上表面。

方向:

始终竖直向上。

任何浸在流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

2.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公式:

注意:

计算时ρ的单位一定是

第5节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沉的条件

漂浮:

受到的浮力=重力,若是实心物体则其密度<水。

悬浮:

受到的浮力=重力,若是实心物体则其密度=水。

上浮:

受到的浮力>重力,若是实心物体则其密度<水。

下沉:

受到的浮力<重力,若是实心物体则其密度>水。

2.浮沉的条件的应用

潜水艇:

上浮时放水,下沉时进水。

船。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6节杠杆

1.认识杠杆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力臂:

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杠杆的5个要素:

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遇到杠杆的题找到以上五个要素后答案就可以浮现)

2.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

=

3.杠杆分类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距离。

第7节滑轮

1.定滑轮

定义:

在滑轮使用过程中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特点:

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不费距离。

实质:

等臂杠杆。

2.动滑轮

定义:

在滑轮使用过程中其轴也随之移动的滑轮。

特点:

不改变用力的方向,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

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3.滑轮组

定义:

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既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也可以省力的装置。

特点:

F=

n--绳子的股数。

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当n为奇数时,绳的固定端栓子动滑轮上。

当n为偶数时,绳的固定端栓子定滑轮上。

第8节功

1.功的概念

功:

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单位是:

J(N/m)焦(耳)。

公式:

W=F×S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作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

没有力也无所谓作功;虽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也没有作功。

第9节功率

功率:

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单位是:

W(J/s)瓦(特)。

公式:

P=W/t=F×V

第10节机械效率

1.使用机械不省功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作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功的原理是机械的基本原理。

它告诉我们,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

虽然不能省功,使用机械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少移动距离,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做功方便。

2.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人需要做的功即目的功。

额外功:

人为达到一定目的是,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

人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

表达式:

W总=W有+W额外

特别的:

滑轮组中有用功=Gh,总功=Fs。

3.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理解:

①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②提高效率的方法:

减小无用功便可提高机械效率。

减少摩擦,减轻机械的重量这些都是减小无用功的办法。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

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

1、能量

(1)物体有能量就有对其它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是物体具有能量的一个表现过程。

(2)能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动能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决定因素:

物体质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3、势能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叫重力势能。

决定因素:

物体的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4、机械能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5、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6、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除重力和弹力对物体做功外没有其他力对物体做功。

第二、三节内能热传递比热容

1、分子动理论

⑴扩散的定义:

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成为扩散。

⑵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⑶热现象

①凡是与温度有关的现象都叫热现象,由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分子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③温度是用来标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实际上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无规则运动激烈程度的宏观表现。

2、分子势能

定义: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

3、内能

⑴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⑵决定因素

1温度:

同一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质量:

同样温度的同种物体(状态不变),质量大的,内能大。

3材料:

质量、温度、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也不同。

4状态:

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它的内能也不一定相同,处于气态时的内能大于液态时的内能,液态时的内能大于处于固态时的内能。

⑶三个特点

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

②任何物体在一切情况下都有内能。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4、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⑴条件:

只要物体指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知道温度变的相同。

⑵实质:

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5、热量

⑴定义: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⑵单位:

焦耳

⑶三点理解:

1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3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6、比热容

⑴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⑵单位: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⑶热量计算:

Q=cmΔt

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2同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务必统一到国际单位中来。

3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

⑷水的比热容为:

4.2×1000J/(Kg·℃)

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⑴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⑵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

1热传递:

能量的转移

2做功:

能量的转化。

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内能。

2、热机

⑴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⑵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3、热值

⑴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⑵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不同的燃料热值不同。

⑶Q=m×q

4、热机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与电路

1.电源和用电器:

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制叫电源。

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

直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接通的电路电通路;断开的电路电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

用符号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

2符号与实物要对应。

3用电器及电表均匀分布,不能画在拐角处。

   4开关断开。

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

1、串并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出现故障,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使用)。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用电器之间相互不影响,一个出现故障,其他用电器仍可正常工作)。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定义法、电流法、拆除法(常用于复杂电路)、节点法。

第三节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符号:

I。

电流单位:

安培(A)。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3、电流表:

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

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0.6安和0~3安;接0~0.6安时每大格为0.2安,每小格为0.02安;接0~3安时每大格为1安,每小格为0.1安。

4、电流表使用: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故不可与用电器并联。

5、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

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四节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每个也是1.5伏,铅蓄电池每个2伏,家庭电路电压为220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超过36伏。

2、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

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伏和0~15伏;接0~3伏时每大格为1伏,每小格为0.1伏;接0~15伏时每大格为5伏,每小格为0.5伏。

电压表使用时:

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无限大,相当于断路,不可与用电器串联。

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

各支路电压相等。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阻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3、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导电。

4、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是“Ω”。

1兆欧(MΩ)=1000千欧(kΩ);1千欧(kΩ)=1000欧(Ω)。

第二节变阻器

1、变阻器分为:

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2、滑动变阻器:

原理是:

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

3、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滑动变阻器与被控制电路串联。

3变阻器连入电路时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接入。

4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大处。

第三节欧姆定律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

I=U/R

2、欧姆定律的变形:

U=IR.R=U/I

3、注意事项:

1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使用单位是:

安培,伏特,欧姆。

3适用于同一电路上的电压、电流、电阻。

4、欧姆定律的应用:

(1)伏安法未知电阻的阻值。

要求:

知道电路图和原理。

(2)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3)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补充:

并联电路中:

1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电阻都小。

2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任一支路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

3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电阻的横截面积。

5、做欧姆定律相关题目的步骤:

(1)审题

(2)判断用电器的串并联关系

(3)判断电压表(电流表)各测那部分的电压(电流)

(4)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特点来求问题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

第一节电能表和电功

1、电能表

电能表(测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接法:

①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中

②“1、3”进“2、4”出;“1、2”火“3、4”零

参数:

“220V10A(20A)”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平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在短时间内电流不能超过20A;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220×10)W;“50Hz”表示电能表应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3000r/KW·h”表示工作电路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3000转。

电能表间接测量电功率的计算式:

P=w/t

2、电功:

电流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计算式:

W=PtW=UIt

有欧姆定律可推出以下两个推导公式:

W=I

Rt(此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常用于串联电路中比较两电阻的电功大小。

W=

,常用于并联电路中比较两电阻的电功大小。

电功单位:

焦耳(J),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10

J

第二节电功率

1、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计算式:

P=W/t=UI

根据欧姆定律可推出以下两个导出式:

P=I

R(此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常用于串联电路中比较两电阻的电功率大小。

P=

,常用于并联电路中比较两电阻的电功大小。

电功率的单位:

瓦(W)。

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压值。

额定电流: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即用电器上标明的电流值。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上标明的功率值。

注意:

①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是不随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②利用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运用电功率的公式可求用电器的电阻。

实际电压:

用电器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

实际功率: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注意:

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会发生改变。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取别:

额定功率是由用电器本身所决定的,实际功率是由实际电路所决定的。

联系:

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额定电压是,用电器实际功率就等于额定功率。

小灯泡的明暗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3、伏安法测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运用公式:

P=UI

实验的电路图

实验的注意事项

4、用电能表和钟表测电功率

运用公式:

P=W/t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1、电热器

定义:

用电来加热的得设备。

原理: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

2、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控制变量法

3、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I

Rt

Q的单位是:

焦耳(J)

注意:

在纯电阻电路中Q=W

第四节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

由进户线(火线进,零线出)、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设备、插座(三孔插座有一个插孔接地)、白炽灯组成。

各个插座之间,插座与白炽灯之间相互并联。

2、测电笔:

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3、保险丝:

大都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

4、安全用电

单线触电:

站在地面上或导体上单手接触火线。

双线触电:

双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