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3887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docx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镇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一篇宏观篇

一、镇江市经济发展概况

(一)、地域情况简介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

全市土地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

下辖3市4区,即丹阳市、杨中市、句容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

全市户籍总人口268.79万人,市区总人口102.7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3.92万人;女性人口134.87万人。

水资源全市河流60余条,总长700余公里,以人工运河为多。

水系分北部沿江地区、东部太湖湖西地区和西部秦淮河地区。

长江流经境内长103.7公里。

京杭大运河境内全长42.6公里,在谏壁与长江交汇。

全市人工水库、塘坝总库容量5亿多立方米。

其中,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107座,库容量3.7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宁镇山脉。

矿种有铁、铜、锌、钼、铅、银、金等金属矿藏和石灰石、膨润土、白云石、大理石、磷、耐火粘土、石膏、石墨等非金属矿藏。

其中石灰石矿石质优良,储量30多亿吨;膨润土矿1.5亿吨,储量居全国第三。

宝华山发现省内第一处大型红柱石矿,开发前景广阔。

此外,尚有煤、泥炭和地热资源等。

生物资源植物方面,落叶阔叶树有麻栎、枹树、黄连木、山槐、枫杨等;常绿阔叶树有青风栎、苦楮、石楠等。

药用植物有700多种。

引进的树种有黑松、杉木、泡桐等。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有木兰科中最珍稀的宝华玉兰。

动物方面,鱼类资源丰富,青、草、鲢、鲤等淡水养殖鱼类和鲍、鲶、鳝等非人工养殖鱼类均有大量出产。

境内长江鱼类有90多种,其中刀、鲥、鳗、鱼回、河豚是名贵品种;白鳍豚、中华鲟等是我国珍稀动物。

全市有鸟类100多种,其他野生动物20多种。

(二)、镇江国民经济指标与社会发展统计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总量迈上新平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四年时间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5.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9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619.79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63.83亿元,增长15.4。

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229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5.1,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901美元。

经济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4.460.635.0调整为2006年的4.1∶60.4∶35.5。

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5.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体平稳运行,但部分商品价格涨跌明显,下半年食品价格反弹较快,居民对物价上涨感受明显。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7,比上年上涨1.7个百分点。

在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呈现“五涨三降”,其中食品类上涨2.7,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8,衣着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8,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居住类上涨5.2。

就业形势持续转好。

全市城乡从业人员151.69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4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全市私营企业19483户,本年新增企业3494户;注册资本273.3亿元,本年新增注册资本45.4亿元;从业人员33.24万人,本年新增从业人员3.3万人。

个体工商户83092户,本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5845户;注册资本27.8亿元,本年新增注册资本7.8亿元;从业人员15.1万人,本年新增从业人员2.6万人。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增加值5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GDP的比重53.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进步不快,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大项目推进速度缓慢,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村经济基础发展仍较薄弱,农民增收压力仍然较大,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仍较困难等。

1、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喜获丰收。

2006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4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粮食总产量较快增长。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59.2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4,粮食总产量99.57万吨,比上年增长9.8,其中小麦总产量20.66万吨,增长13.1;水稻总产量73.62万吨,增长9.5。

棉花种植面积1.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6.7,棉花总产量0.17万吨,比上年下降5.5。

油料种植面积41.29千公顷,比上年下降6.1,油料总产量7.63万吨,比上年下降10.9。

多种经营生产有增有减。

全年造林面积2006.33公顷,比上年下降3.0。

受“高热病”疫情的影响,生猪出栏量62.29万头,比上年下降12.0;家禽出栏量991.42万只,比上年增长5.0;肉类总产量7.67万吨,比上年增长1.0;禽蛋总产量2.13万吨,比上年增长5.5;牛奶总产量1.81万吨,比上年增长30.2;水产品产量7.75万吨,比上年增长4.7。

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

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4.8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9千公顷。

防渗渠长度1725.3公里,当年新增119.1公里。

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1.3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931台,小型拖拉机1446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1450台。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0.49万吨,比上年增长10.3。

农村用电量33.7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6。

2、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35.55亿元,增长9.2;集体工业增加值32.25亿元,增长24.9;民营工业增加值180.2亿元,增长19.4;股份制工业增加值167.59亿元,增长19.2;外商港澳台工业增加值163.5亿元,增长26.4;大中型工业增加值223.27亿元,增长23.0。

全年完成轻、重工业增加值125.72亿元、326.25亿元,分别增长11.8和25.4。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0.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工业用电量90.83亿千瓦时,增长13.6。

工业支柱行业发展优势明显。

全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274.68亿元,增长32.0;造纸及纸制品业产值140.74亿元,增长35.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75.51亿元,增长44.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17.38亿元,增长32.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77.3亿元,增长34.1。

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形成了造纸及纸制品、基础化学和医药、合成材料、金属制品、电子及通信设备、工程电器、交通运输设备、建筑材料等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企业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实现利税总额130.21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利润总额70.24亿元,增长45.0。

但部分企业亏损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企业亏损面为15.8,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65亿元。

建筑业呈现平稳发展。

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59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0.4。

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00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较快。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总额50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0.03亿元,增长15.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01.15亿元,增长43.7。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85.72亿元,下降12.3;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85.3亿元,增长23.6。

全市工业性投资完成30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占比重60.0,其中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83个,完成投资额86.96亿元,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27个,完成投资额28.82亿元。

投资结构继续有效调整。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第二产业投资3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18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商品房销售有所下滑。

全市拥有房地产企业213家。

全年完成商品房竣工面积239.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住宅面积203.61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03.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9,其中住宅面积95.96万平方米,下降9.2;商品房现房销售额23.90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住宅销售额21.23亿元,下降0.1。

4、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24.3亿元,增长17.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5.8亿元,增长12.0。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2.4亿元,增长20.4;餐饮业零售额33.6亿元,增长10.0。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批发业103.3亿元,零售业79.3亿元,分别增长14.1和20.3。

汽车、居住和信息通讯类消费持续升温,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6,居住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6.7,信息通讯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8.5。

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08家,成交额132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189个,生产资料市场9个,其他各类市场10个。

市场规模有所扩大,全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9家,成交额68.2亿元。

5、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发展。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7.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

其中出口总额26.63亿美元,增长31.0;进口总额21.11亿美元,增长9.2。

在出口方式中,一般贸易17.76亿美元,增长39.3;加工贸易8.87亿美元,增长16.6。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10.4亿美元和1.4亿美元,占比重39.1和5.3。

在出口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完成出口14.77亿美元和6.18亿美元,占比重55.5和23.2。

在出口市场中,对美国、日本、香港和韩国的出口分别为6.08亿美元、2.67亿美元、1.69亿美元和1.6亿美元。

引进外资难中求进。

全市新签外资项目293个,比上年下降37.8,其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6个,比上年下降40.8。

合同利用外资16.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6;实际到帐注册外资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

对外经济发展平稳加快。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营业额1.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新派境外劳务人员4206人,比上年增长4.9;年末在境外人数9738人。

全年新批境外企业10家,中方投资203万美元。

经济开发区发展步伐加快。

全年省级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1.9亿元,比上年下降22.0;新签合同利用外资8.58亿美元,占比重51.7;实际到帐注册外资3.3亿美元,占比重45.2;完成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占比重39.4。

6、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

全年完成货物、旅客发送量5512万吨和7966万人次,分别增长5.4和10.3,实现货物、旅客周转量31.9亿吨公里和33.3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7.0和8.7。

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700万吨,增长11.6。

全年新改扩建农村公路268公里,全市等级公路里程51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0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05公里。

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9.85万辆,比上年增长15.7。

私人汽车保有量5.96万辆,比上年增长22.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3.94万辆,比上年增长45.3。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1.34亿元,分别增长17.8和11.6。

年末拥有邮政局所135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亭点398处,邮政线路总长度14076公里;拥有本地电话用户143.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01.1万户,移动市话小灵通用户42.6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240.1万户。

互联网用户18.35万户。

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1380万人,比上年增长19.0;国内旅游收入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35.86万人,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外国人27.37万人,增长16.5,港澳台同胞8.49万人,增长20.8。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1亿美元,增长16.7。

7、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调整。

全市财政总支出9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在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气象支出4.02亿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3亿元,教育支出9.77亿元,企业挖潜改造支出2.46亿元。

金融形势保持平稳运行。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8.2亿元,比年初增加124.2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79.45亿元,比年初增加42.49亿元;储蓄存款余额521.76亿元,比年初增加63.49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8.03亿元,比年初增加107.5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0.59亿元,比年初增加55.4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99.29亿元,比年初增加50.07亿元。

在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0.55亿元,比年初增加6.72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市拥有保险企业21家,参保人数379.86万人次。

承保额29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全年保费收入21.65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财产险收入4.84亿元,人身险收入16.81亿元,分别增长16.6和6.5。

赔付额6.99亿元,比上年增长48.8。

其中财产险赔付3.54亿元,增长17.2;人身险赔付3.45亿元,增长105.6。

8、科学技术和教育科技研发基础不断增强。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6万人,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0.76万人,增长4.0。

拥有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28家,其中省级9家。

全年共组织市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261项,完成省级以上项目181项。

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6项,其中省级8项。

全年新立省级以上星火计划14项,其中国家级4项;新立省级以上火炬计划90项,其中国家级30项。

全年科技投入23亿元。

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高。

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3405件,比上年增长64.8;专利授权量1070件,比上年增长46.8。

技术市场较为活跃,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25项,技术合同金额3.11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明显增加,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其中当年新批企业25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719个,其中当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91个。

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利税总额8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

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全市教育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8.0。

教育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省镇江中学改扩建工程竣工、镇江市第一中学东校区主体工程封顶。

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拥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6.79万人。

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全市拥有省级实验小学65所,省级现代化示范初中59所,四星级以上高中6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1所。

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30.5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升学率97.0,普通高校录取率78.4。

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94万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4.75万人,参加社会自学考试7.72万人次。

全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达3.82万人次。

9、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馆、文化馆7个。

公共图书馆6个,图书馆阅览人数63万人次。

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市县联网率100。

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58.2万户。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中国镇江·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专场文艺演出--大型音乐歌舞江河交响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辉煌史诗”--镇江市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演唱会成功举办,“欢乐家园”广场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涌现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苗家三月入选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国画精品展,省五星工程奖荣获三金三银。

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开展了“送电影进百村”活动,建成14家公益性村级“农家书屋”。

文物保护取得新进展,“昭关石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蛇传传说、镇江恒顺香醋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920个,卫生技术人员13519人,其中医生5522人,医院床位数8393张。

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完成医学科研项目13项,荣获各类科技进步奖14项。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48.91万人,覆盖面96.9。

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血防“春风Ⅲ号行动”和秋季灭螺工作,杜绝了群体性急性感染病发生。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体育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

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组织各类活动480项,参加人数60万人。

办赛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承办14项省级以上和14项市级体育竞赛,成功承办了全国围棋段位赛、全国青少年男子排球比赛、全国男排大奖赛、全国女排联赛等竞赛活动。

竞技体育取得明显进步,全市拥有等级运动员148名,当年向省、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2名。

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得金牌99枚、银牌30枚、铜牌43枚,其中国家级金牌48枚、银牌6枚、铜牌10枚。

体育彩票发行大幅增长,全市共有体彩销售点343个,当年新增体彩销售点83个,体彩销售额2.34亿元,比上年增长99.2。

10、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城市综合功能得到新提升。

2006年全市城市建设投资48.59亿元。

建成中山北路、万古一人路、健康广场、黄山北路。

改造街巷道路总长5.6公里,完成8个住宅区改造,总面积52万平方米。

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4.7万立方米/日。

防汛排涝能力40.5立方米/秒。

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市区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9平方公里。

公共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2006年城市用水、用气及公共交通事业进一步完善。

全市拥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713辆,运行线路49条,公交道路路网里程715公里,客运总量8766万人次。

新增环保节能公交车55辆,新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1条。

拥有出租车辆1254辆。

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5.25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7.0。

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6万吨,天然气供应总量10017万立方米,气化率达到87.0。

城市园林绿化迈上新台阶。

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3268公顷,比上年增加150公顷。

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39.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新进展。

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5个,设立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863公顷。

建成烟尘控制区24个,面积128.5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1个,面积为104.93平方公里。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8.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4,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6.89,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2。

城市空气质量逐步提高,全年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310天。

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大,城市居民用水水质得到安全保证。

11、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全市人口继续保持“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发展态势。

全市户籍总人口268.79万人,比上年增加1.1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3.92万人;女性人口134.87万人。

其中市区总人口102.72万人,比上年增加0.71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7.81‰,比上年下降0.2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6‰,比上年上升0.2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65‰,比上年下降0.4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据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91元,比上年增长15.3;人均消费性支出9196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9.8,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5.6。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1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2平方米。

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50台,电话263部。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17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消费性支出5066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9.9,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6.3。

人均住房面积为4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1平方米;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16台,电话235部。

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9820元,比年初增加2310元。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5万人,覆盖面98.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6万人,覆盖面98.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4万人,覆盖面99.0。

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全年共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3.09亿元。

“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全年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5万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4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1万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652万元,比上年增长31.0。

福利事业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

全年筹集福利资金90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5700万元,其中慈善总会捐赠5500万元。

社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市拥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