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3434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docx

历史必修一易错题精选

2009年南京市高考历史200道选择题错题集

(注:

答案是对应题号,不对应顺序,如1\20,答案为20题)

必修一错题集

1\20.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继承和发展了秦汉的郡县制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2\28.“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D.提出“二十一条”

3\30.下图各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是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3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割占中国台湾

5\39.右面图片中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运动

5\42.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

“……哎!

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

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6\44.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

此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7\49.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

“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8\52.假如“红色中国之旅”夏令营确定要探寻80年前(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遗迹,应选择的地点是

①南昌②瑞金③井冈山④延安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9\58.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凋查时,在江两和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的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个字笔画残缺,第七个字已辨认不清:

“丁到土壕,分田口”。

大伙经过争论后,得到的一致结论是

A.红军斗争的见证B.太平天国的战斗檄文C.北伐战争的标语D.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10\5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1\60.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扛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12\61.下列有关右图中两个文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②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62.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难度的加大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4\65.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15\66.“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

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6\68.某中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

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是

A、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国民党政府D、美帝国主义

17\70.下列关于右图的思考,你认为获得了正确历史信息的是

A.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B.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

C.三大战役的战略总决战结束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1949年1月解放军进驻北平

18\71.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9\72.读右图,你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B、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任务已经完成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20\73.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包括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D.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21\74.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①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标志着其初步建立②一届人大召开后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③性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④1949-1954年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

⑤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⑥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A.①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⑥

22\76.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它说明了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谰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

C.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23\78.政治协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有四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提出了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政协工作陷于瘫痪B.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C.1982年,中共提出了“长期并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得到恢复和改进

24\83.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

评论说:

“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85.新时期,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应坚持的原则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C、坚持中央集权的原则D、坚持两岸实现“三通”的原则

26\88.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包括

①公民的基本的权利和义务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宣告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的组织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7\90.下列大事件反映的外交成就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和发展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B.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C.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8\91.由中央新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29\92.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

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

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材料表明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30\93.200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能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1953年接见朝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访,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1\95.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加强的是中国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合作

A.俄罗斯与中亚  B.日本与朝韩C.新加坡与东盟    D.印度与东南亚

32\96.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中印会谈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不结盟会议

33\99.伯利克理说:

“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34\101.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民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5\102.“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

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所有人的民主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C.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36\105.在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苏格拉底的死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的萌芽B.雅典专制制度的确立C.城邦阶级斗争尖锐D.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37\106.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

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38\109.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

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的是

A.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B.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D.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39\116.《权利法案》规定: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

”其含义是

A.议会必须定期召开B.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D.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利

40\118.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D.革命前后国王议会不仅互换位置,而且发生质变

41\1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42\121.假如你生活在1832年的英国伦敦,你不可能看到的事情有

①人们集会庆贺某内阁阁员因贪污被议会免职②人们前往广场聆听自由党组织的演讲

③国王与外国元首商谈政事、签定协议后合影留念④伦敦大工厂主Aven被选举为众议院议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3\12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4\1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分权制D.总统制

45\127.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A.参议院B.众议院C.联邦法院D.内阁

46\128.2003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咨文,宣布已经掌握萨达姆政权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之后,国会授权总统在必要时采取一切措施。

这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

47\133.有人说,德国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48\136.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宰相地位与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持政府工作   B.是内阁首脑C.由选举产生    D.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49\137.与英国议会相比,美国国会不能

A、产生代议制政府B、体现民主性C、与国家元首分权抗衡D、掌握立法权

50\138.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的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

A.美国、法国、德国B.美国、英国C.德国、美国D.法国、德国

51\140.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家获得丰厚利润。

但是,广大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仍然恶劣。

为了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与解决这一历史问题相关的史实有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②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巴黎公社中无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转而实现与农民的联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

52\143.马克思说: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

”巴黎公社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53\146.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都

A.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制止了列强间的战争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54\147.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

他在书中写道: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A.《和平法令》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55\148.俄国十月革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导致两国革命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性质的根本不同B、两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不同

C、革命依靠的革命力量不同D、革命和反革命力量分布的地区不同

56\149.“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

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幽灵”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幽灵”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幽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举命使“幽灵”变成现实,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

57\150.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

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

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

造成美国政府变化的原因是答案: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C与苏联对日本的控制权D缓和与日本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58\154.“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签署以上文件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北约C.华约D.欧盟

59\155.从1949年10月东德成立到1961年8月柏林墙修筑前,约269万东德人流人西德,占民主德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150万人是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专家、熟练工人,且25岁左右的青年人占了一半,给东德造成了巨大损失和负面政治影响,可见,东德修筑柏林墙的直接原因是

A.东西方“冷战”的需要B.阻止公民出走西德

C.苏联领导人的决定D.更好地保卫东德首都

60\161.图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县,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秘密铸造的太平天国大钱。

这种大钱,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属于试铸钱,并未大量铸造,存世量极少,现已见到的仅此一枚,铸造工整、精美,设计很有特色。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太平天国币杨秀清秘铸的太平天国币

①杨秀清已不再满足于当东王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不能长期保持团结

③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败④反映了太平天国“有钱同使”的平均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

61\162.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的关系。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2\163.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此联充分说明: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63\164.“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四位同学对此诗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应该是

A.反映太平天国的情形,依据是“上天堂”B.反映辛亥革命的情形,依据是“旗五色”

C.反映五四运动的情形,依据是“倡民主”D.反映土地革命的情形,依据是“红云旗”

64\165.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广州起义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A.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5\166.马克思说:

“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②秦兵马俑③隋大运河④清文字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66\168.有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视剧,其中出现的镜头,你认为那一个不符合史实

A.一位革命党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B.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C.茶馆饭店有人传阅《民报》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67\169.《资政新篇》中载“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吾兄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这是洪仁玕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北伐失败B.天京变乱C.安庆失守D.天京陷落

68\17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美国总统可以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却不能罢免大法官,这主要是为了

A.保证大法官的权威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