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3239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docx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

工作面回撤支架作业规程

为确保5304工作面支架回收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 现场概述:

1、撤架通道平均宽度6米(不包括煤帮侧木垛),撤架通道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1-13#支架底板进行全断面硬化,53041巷路面硬化,宽度大于4.5米。

2、撤架通道超前支护(53041/53043巷)均采用一梁两柱,顶板较为破碎,采用木垛勾顶。

3、液压支架:

采用晋煤集团机修厂生产的zyg8640/25.5/55型液压支架,外形尺寸:

7480×1660×2550mm,重量(kg):

27500

共129架,机头采用三端两过渡,机尾采用三端一过渡。

4、运输路线:

支架回收后端头架、过渡架存放在井底车场,中间架存放在北翼辅运巷和北翼进风巷,优先由北翼辅运巷正前进行存放,存在问题支架(更换立柱)存放于5103巷五盘区绕道以南,在换装站更换立柱后存放于北翼辅运巷。

撤架通道--53041巷--53042联络横川--辅运联络横川--五盘区绕道--井底车场(排头架和过渡架)

撤架通道--53041巷--53042联络横川--辅运巷联络横川--五盘区绕道--北翼大巷(中间架)

二、施工组织

施工负责人:

靳首芳                                        安全负责人:

李志强

停送电负责人:

王淼                                        技术负责人:

悦世龙

采用三八制作业,每班指派一名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要作到规范操作,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三、回撤前的准备工作:

1、回收前对切眼内的顶底板、煤帮进行检查,无片帮掉矸掉煤块隐患,达到回收要求。

2、运输设备所用的支架拖车提前准备好,并在指定地点待命。

3、对回收支架特殊架(端头架、过渡架)进行编号,拆卸支架的小件必须清点数量并进行装箱。

4、将53041巷至撤架通道范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确保文明生产达标。

5、对运输路线提前进行检查,确保道路平整、畅通。

6、安装临时乳化液泵站,形成工作面的临时供液、供水系统,流量不少于300升/分,压力不小于31.5mp,水质要符合要求,供液由2台国产无锡威顺制造厂brw-400/31.5型乳化液泵进行。

(现存放于53041巷与五盘区东胶带巷交叉处)

7、提前准备好r150mm×1500mm、r150mm×3500mm板梁及柱帽、木楔。

8、在撤架通道中部、工溜机头处各放置一部45kw绞车,采用四压两戗的方法用液柱将其稳固,绞车牌板、信号确保到位且灵敏可靠。

9、撤架前在53041巷出带横川向外15米处靠西帮及53043巷与五盘区东胶带巷口以西15m处靠南帮分别安装两台2x30kw风机并接好电源,吊挂风筒布至工作面工溜机尾处吊,挂高度不得小于2.3m,工作面风筒吊挂于支架立柱起吊环上,其余风筒布备用到位。

四、撤架方法:

1、撤架顺序:

当准备工作全部到位后,从机尾开始顺序撤架:

机尾端头架(106#)→机尾端头架(107#)→机尾端头架(105#)→普通架(103#)→普通架(101#)→过渡架(104#)(1号掩护架)→普通架(102#)(2号掩护架)→普通架(100#)→依次顺序出架→机头端头架(3#)→过渡架(104#)→普通架(102#)→机头端头架(2#)→机头端头架(1#)

1)打木垛、支单体柱

在53043巷与撤架通道连接处打两个1.5*3.5m连锁木垛,木垛要直接接顶以维护顶板。

调架前,需局部支设的单体柱及木垛由当班跟班干部现场决定。

2)撤机尾端头架:

从机尾到机头方向回收三架端头支架(由于受机尾端头架顶板高度限制先回收106#架再依次回收107#、105#),用764大链、马蹄(必须穿螺栓并戴满扣)将钢丝绳套(绳套用寸二钢丝绳打简易绳扣再用绳卡卡紧,保证其牢固、可靠)固定在被撤支架的推移杆上,利用支架的自拉自方式及撤架通道中部侧的绞车进行支架调向,在回收后的原支架的位置上及时地打两个“井”字形的木垛以支护顶板,同时在撤架通道内打四个2*2m的木垛,所打木垛的位置以不妨碍回收支架为宜,必须用柱帽、木楔将其背实。

3)调掩护架

机尾端头架回收完毕后,将103#、101#支架拖出并运走,在103#、101#支架原来的位置各打两个“井”字形木垛以维护顶板并在104#、102#支架旁各支设两根原木戗柱支护顶板上的网。

然后调正104#架作为煤帮侧的掩护架,用同样的方法将102#支架进行调向作为老塘侧的掩护架。

调104#支架作掩护架时由于支架调向后104#架靠撤架通道的中间侧,因此须用单体柱在支架前后交替将支架顶至煤帮侧作掩护架并升紧支架。

104#、102#支架做成掩护架后要求煤帮侧的掩护架距煤帮必须最少保证2.5m的距离,以便在煤帮侧掩护架旁支设木垛。

(每撤三架支架需在煤帮侧打两个2*2m的木垛,木垛必须及时进行支护)

4)撤架:

将掩护架调整好位置后,开始撤架,每撤一架,将掩护架向前拉一个架距离,始终保持掩护架与未撤支架留有一定的撤架空间。

每撤一架在支架原来位置打两个1.5m的木垛,相邻木垛必须错开,一个打在老塘另一个必须打在原支架顶梁位置,两个木垛边距与待出支架最小距离为0.9m,调架过程中要尽量减小支架尾部对木垛的破坏,确保支架顺利回收。

5)撤掩护架与1#、2#支架

a、当工作面机头仅剩掩护架、1#、2#支架时,先撤掩护架,撤掩护架后在其空间打两个1.5*3.5m的连锁木垛。

b、1#与2#支架交替撤出,在回撤每一个支架后,都必须在原支护处打一个1.5*2m的木垛。

在33061巷与撤架通道连接处打两个1.5*3.5m连锁木垛,以维护顶板。

同时,根据现场顶板空顶情况由当班跟班干部决定进行局部木垛支护。

2、撤架工序:

回收支架的工序:

拆支架液管--接临时液管缩护壁、侧护板--降架--支架自移及绞车牵引前移--调向--维护三角区--拖运--拉掩护架。

3、顶板管理:

1)撤架期间三角区顶板管理:

由于工作面回收支架采用的是用两架支架作为掩护架进行回收支架,因此在掩护架与老塘侧和煤帮侧的三角区域空间相对增大,为了人员在三角区域内安全支设木垛等作业,在掩护架与待回撤支架的三角区域内采用两排支护,每排保证一梁两柱支护顶板。

2)老塘顶板管理:

撤架期间如撤架后掩护架后方顶板无法自然冒落需采取人工放顶方式将其垮落。

放顶前需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3)撤架时液柱的回收:

根据顶板的变化情况,在撤架期间,原先在撤架通道内支护的液柱随支架的回撤应逐架回收,回收出的液柱及时运到指定地点码放。

三角区域内的液柱当掩护架前移后,掩护架后的液柱同样进行回收,但必须采取先支后回的原则进行。

4)工作面拖拉支架及装车和跟架:

支架被撤出调向后,由工作面内的绞车将其拖到合适的装架位置,然后用绞车配合支架拖车的自拉装置将支架装车运走。

在每撤一个支架后,必须先维护“三角区”,再拉掩护支架,拉掩护支架时,拉到掩护支架梁端与被撤支架的侧护板相平齐即可,掩护架拉到位后及时在掩护架的顶梁横铺2根3.5m板梁,同时将掩护架升紧牢固接顶。

如遇顶板破碎时,可在掩护架的两旁伸出板梁的下方支设点柱维护顶板。

(顶板较高时,掩护架上打木垛的可不需在掩护架两侧板梁伸出端打点柱)当已撤出的架未及时运走时,可由跟架绞车拉到机尾处,以便缩短撤架工期。

5)木垛的支设方法

打木垛时先将底板浮煤、浮矸清理干净,木垛打在实底上,打木垛前先检查顶网及钢丝绳的完好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用液柱、戗柱维护顶板,使其不下沉,然后再打木垛。

当拖移的支架后方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木垛支护时要及时进行木垛支护。

在每撤一个支架后,必须及时维护“三角区”,即支架拉出1/3时及时打木垛(如顶板破碎时必须及时使用板梁或单体柱对顶板网包进行支护)支架拉出2/3时及时打第二垛木垛。

木垛打成“井”字形,必须保证木垛层层稳固、对齐,木垛必须用柱帽、木楔背紧、背实、背稳,保证木垛接顶牢固、可靠、有效,确保工作面通风。

作业时必须由专人观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排除隐患后,方可作业。

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撤架工作必须由本队队长统一协调指挥进行,所有参加此项工作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及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进入工作面,跟班干部、班长、安监员必须对超前支护、单体柱、支架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因动压影响损坏的梁、弯柱在安全的条件下回收,回梁回柱作业时要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作业时,必须一人观山,三人作业,以防柱倒梁掉伤人事故发生。

4、在整个回撤过程中,采用“先支后回”的原则,确保撤架的安全进行,撤架期间、实行“四员到岗,开工挂牌”制度。

5、撤架所用的工具、设备等,诸如开关、信号、导向轮、大链、钢丝绳等必须合格、完好,并由班长确认合格、有效后方可使用,使用灵活,无裂纹、磨损等痕迹,规格符合要求,连接环承载力不小于50t,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负责人检查认证,保证有效,方可使用。

6、绞车要稳在实底上,单体柱要直接作用在绞车底座上,单体柱要四压两戗,戗柱要迎山有力,液柱上方必须垫上柱帽,压柱垂直地板压紧,柱间要连锁,并设好防到装置。

钢丝绳头搭接出不小于300mm,绳卡不少于4个,绳卡必须拧紧、压实。

7、支架回撤时,要及时在被撤出的支架处打好木垛,在此作业时,必须由专人负责观山,专人接道木板梁,退路必须找好,事先清理障碍,保证退路畅通无阻。

8、升降支架时,操作人员使用“本架”操作方式操作被撤支架,其他人员不得站在支架前方及两侧,拆架间管时,要先关闭截止阀,进行释放压力,液管拆后,必须用干净塑料布将管接头包好,以防进入杂物。

9、绞车信号必须灵敏可靠,每班作业前都必须认真检查,对压柱、戗柱要全面检查,有问题要及时处理,在绞车运行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要避开绳道,以防绳断,绳跳伤人。

10、撤架过程中,随时观察顶板及煤帮的情况,以防发生冒顶、片帮事故,不得存在侥幸思想,所打木垛,必须保证有效支护顶板,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验收。

11、回撤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顶板和顶帮的情况,安排专人观山望顶,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采取措施后再施工。

12、在回收支架时,人员必须躲至支架内的安全地点。

绞车绳形成的三角区域内严禁有人通过或停留,且派责任心强的老工人设警戒,专人检查路线确保安全畅通,拖运路线内无人的情况下(人员全部撤至支架内,身体各部位要避开钢丝绳、马蹄环及锚链等断开飞溅射出的方向和范围)方可发开车信号,待信号返回后方可开车。

13、拖运支架过程中,绞车司机要时刻观察绞车、支架的运转情况,发现有拌、卡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停机信号,待处理好后,方可恢复作业。

拖运期间,要设好警戒严禁任何人员通过,以防断绳伤人事故发生。

每次拉架前,必须对钢丝绳及绳道和连接环等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钢丝绳断丝、断股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连接环受损时严禁使用,必须更换完好,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4、升降支架时,必须先观察周围人员是否撤到安全地方,然后方可操作,降架时不得一次将支架全部降完,应逐渐降低,注意顶板情况,等顶板稳定后再降架前移调向,并及时支护该处的顶板,发现异常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再次作业。

15、回撤过程中,如遇冒顶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现场跟班干部要积极组织抢险维护,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16、支架在运行过程中,绞车司机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精心操作,严禁撞倒工作面内的其它支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处理。

17、在被撤支架拉出后,必须先用原木点戗柱将其原支护空间的“三角区”支护好,然后再用木垛替换掉木柱。

所打的木垛要保证对顶板的有效支护,必要时在三角区采用单体柱加板梁护顶或打单体柱戗柱,严禁超距离回收。

18、撤架期间,由专职瓦检工对作业地点20m风流范围内进行瓦斯检查工作,瓦斯浓度超过1.0%时,立即停止撤架工作,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9、撤架时必须打好回撤支架过程中的木垛和点柱,以防止顶板跨落、通风断面堵塞,下风侧撤架悬挂探头,并校验使其瓦斯浓度达到0.8%报警,达到1%切断下风侧所有电器设备电源。

20、在撤架过程中,跟班干部或带班人员,必须密切关注通风瓦斯情况,一旦出现撤架区域内回风通道堵塞造成巷道内瓦斯浓度达到0.8%或撤架通道风流低于500m?

/min,全体职工必须停止作业,立即通知通风部,现场跟班干部要组织人员在现场瓦检员或通风部值班干部的指挥下及时用风障导风或立即采用局部通风机送风的方法处理瓦斯。

21、撤架期间必须保持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工作面风流探头随支架的撤离将探头移至下一个须撤离的支架上。

22、撤架过程中,如掩护架后方的顶板垮落将风道堵塞则必须开动风机,以便工作面供风。

在使用风机时,必须每班有专职电工看护风机,严禁风机出现断电,无计划停风等事故发生。

23、撤架过程中必须准备干粉灭火器4-6个,以便撤架过程中使用。

24、支架煤帮侧区域以及掩护架的后方区域严禁有人通过或停留,煤帮侧支设木垛时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站稳,相互配合默契,以防摔伤,须设专人关山,严格执行“手指口述”法及“高空作业管理规定”,

a、装、卸车:

1、支架装车必须由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要负责装车的安全,车辆未停稳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将身体伸入拖车的两侧及支架的下方。

2、装车时,拖车司机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未得到指挥人员指令前严禁做任何动车操作行为,支架挂钩的人员最多只容许三人,其中一人操纵操作阀,两人挂钩。

3、支架装车时,车辆周围5m范围除装车人员、指挥人员外不得有人,装车指挥人员必须站在合适位置,并且口令、手势正确,与司机配合默契,装好后,必须固定牢靠,重心要正。

4、支架装好后在运输前,必须将支架顶梁浮煤清除干净,司机及装车人员要共同对紧固、捆帮情况、装车高度和宽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支架高度应降到位,支架顶梁无仰俯,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开车。

5、支架在指定地点卸车时必须由专人指挥,严禁随意卸车,所有人员必须躲在安全地点。

b、电气

1、电气设备下井前必须经验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严禁不合格设备下井。

2、电工在接火时,首先测量施工地点的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低于0.5%时,方可进行工作。

3、电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接火工作,严禁带电作业,必须在施工现场电源侧接三相接地线。

4、停电接火时,必须停掉上一级电源开关并挂“停电牌”,并设专人看守,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严禁其他人送电以及用电话通讯等方式进行停送电。

5、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设备质量标准进行安装,电气设备接地合格,防爆部分必须符合防爆标准,杜绝失爆。

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进行整定,开关必须上架。

6、电气设备接线时,电源侧不得送电,并且悬挂“停电”牌,严禁带电检修、搬迁设备。

7、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经检查完好无误、接地系统完好可靠,保护齐全,符合要求方可送电。

电机、减速器等各转动部位应运转平稳正常,电机接线正确,接线工艺符合完好标准及防爆要求。

双速电机必须单机确认转向一致后方可进行联机运行。

8、严格执行“谁停电、谁挂牌;谁挂牌、谁摘牌;谁摘牌、谁送电”的停送电制度。

电气设备达不到完好标准,严禁送电,杜绝强行送电。

c、绞车的使用

1、井下使用绞车运输,绞车司机必须由操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持证上岗,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精力集中,听清信号,必须控制好运行速度。

司机在听到信号后,发出固定信号,信号经确认后,方可开车,绞车间联系使用直通的双向声光信号,信号不清不开车。

信号严格执行:

“一声停,二声开,三声松绳”。

2、用绞车拖动设备前,绞车司机必须对绞车压柱、戗柱、地锚、开关、按钮、信号、钢丝绳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作业,并清理线路内的人员,绳头要用锚链(戴螺丝)与设备或物料连接牢固,所有人员要避开绳道、钢丝绳的直射角度和绞车、导向轮和钢丝绳头形成的三角区域以及意外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

3、当绞车拖不动时,要查明原因,严禁强拉硬拖。

4、保证电气设备三大保护齐全可靠,往返声光信号必须可靠。

绞车要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两戗四压,戗紧压实,并且保证方向正确。

5、钢丝绳绳头固定必须用压绳板,不少于两道,并且固定可靠,每班开工前进行完好检查,钢丝绳缠在滚筒上最少不能少于三圈。

6、绞车运行时,专人设警戒,严禁人员通过,绞车排绳必须整齐紧密,严禁咬绳窜绳,严禁在运行中处理钢丝绳错乱问题。

7、严格执行绞车运行期间,钢丝绳波及范围严禁行人的原则。

8、绞车牌板要齐全,填写正确,字迹清晰。

d、支架与单体柱

1、支架工在操作支架时,必须注意周围情况,严禁人员在被操作的支架下通过、停留。

2、临时泵站供水必须用清水,泵箱干净,高、低压过滤器齐全完好,乳化液浓度符合要求(3%-5%)。

3、在拆装或对接高压液管时,首先检查是否有压力,若有压力,必须卸压后方可进行拆装对接,液管接头必须封闭保护。

所有管路连接必须使用u型销,严禁使用条丝代替。

4、使用单体柱配合物料掉向时,单体柱必须顶在合适的位置,并且用铁丝进行固定,用铁丝把液枪固定在升液位置,利用支架阀组进行远距离送液,人员全部撤离。

5、打起的单体柱要及时进行连锁防倒,多根单体柱排列时必须缠绕防倒绳,打柱时人员要配合默契,打在实底上,并且打牢打好打直,不完好的柱、漏液柱严禁使用。

6、单体柱升柱时,柱体必须留在缸内1/5行程左右,防止侧压损坏缸套。

7、停送液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随意停送液。

操作液泵和液枪执行操作规程,严禁用液枪对住人。

八、避灾路线

1、水灾

(1)每班班长和安全负责人必须加强水害检查,发现透水预兆及时撤出人员汇报调度指挥部。

(2)如果发生冒顶透水,及时撤出人员,汇报调度指挥部。

2、当发生火灾、煤尘及瓦斯事故时:

首先要摘下自救器戴好,在当班班长及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有组织的按照避灾路线进行撤出作业地点,并及时汇报调度指挥部,设备回收前,消防器材必须到位,保证工作地点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一旦发生水灾、火灾、煤尘、瓦斯事故事故时,应迅速佩带自救器有组织的从施工地点→33021巷→西翼南(北)辅运巷→换装站→主(副)斜井→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