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画斜齿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3094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e画斜齿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proe画斜齿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proe画斜齿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proe画斜齿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proe画斜齿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roe画斜齿轮.docx

《proe画斜齿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e画斜齿轮.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roe画斜齿轮.docx

proe画斜齿轮

Pro/Engineer斜齿轮制作

第一步新建一个文件

File>New...>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输入新文件名:

gear>OK

第二步建立第一条曲线

 >Sketch|Done>选择绘图平面:

FRONT>OK>Top>选择参考平面:

TOP

Ø绘制如图剖面

>

>OK>完成第一条曲线的绘制

 

第三步修改曲线的名称

SetUp>Name>Feature>在模型树选择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

PITCH_DIAMETER>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四步修改尺寸的名称

Modify>在模型树选择曲线>在零件窗口出现尺寸,如图

>DimCosmetics>Symbol>选择尺寸,如图

>输入新的名称:

PCD>Done>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五步建立两个参数

Setup>Parameters>Part>Create>RealNumber

>输入第一个参数名称:

m

>直接回车(由于这个参数的值是由方程控制的,所以这里不用输入数值)>RealNumber

>输入第二个参数名称:

no_of_teeth>输入数值:

25>Done/Return>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六步输入方程式

Relations>Add>输入方程式:

m=PCD/no_of_teeth>回车>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七步绘制第二条曲线

>Sketch|Done>UsePrev>Okay>绘制如图剖面

>

>OK>完成第二条曲线的绘制

 

第八步修改第二条曲线的名称

SetUp>Name>Feature>在模型树选择第二条曲线>输入新的名称:

ADDENDUM_DIAMETER>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九步修改第二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在模型树选择第二条曲线>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

>DimCosmetics>Symbol>选择第二条曲线的尺寸>输入新尺寸名称:

ADD_DIAMETER>Done>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步输入第二条方程式

Relations>选择第二条曲线>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如图

>Add>输入方程式:

ADD_DIAMETER=PCD+2*m>回车>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一步绘制第三条曲线

>Sketch|Done>UsePrev>Okay>绘制如图剖面

>

>OK>完成第三条曲线的绘制

 

 

第十二步修改第三条曲线的名称

SetUp>Name>Feature>在模型树选择第三条曲线>输入新的名称:

DEDDENDUM_DIAMETER>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十三步修改第三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在模型树选择第三条曲线>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如图

>DimCosmetics>Symbol>如图所示尺寸

>输入新尺寸名称:

DED_DIAMETER>Done>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四步输入第三条方程式

Relations>选择第三条曲线>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如图

>Add

>输入方程式:

DED_DIAMETER=PCD-2*(m+(3.1415*m/20))>回车

>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五步绘制第四条曲线

>Sketch|Done>UsePrev>Okay>绘制如图剖面

>

>OK>完成第四条曲线的绘制

第十六步修改第四条曲线的名称

SetUp>Name>Feature>在模型树选择第四条曲线>输入新的名称:

BASE_DIAMETER>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十七步修改第四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在模型树选择第四条曲线>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如图

>DimCosmetics>Symbol>如图所示尺寸

>输入新尺寸名称:

BASE_DIAMETER>Done>Done>回到PART菜单

第十八步建立一个参数

Setup>Parameters>Part>Create>RealNumber>输入参数名称:

pressure_angle>输入数值:

20>Done/Return>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十九步输入第四条方程式

Relations>选择第四条曲线>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如图

>Add>输入方程式:

BASE_DIAMETER=PCD*cos(pressure_angle)>回车>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步建立第五条曲线

>Sketch|Done>UsePrev>Okay>绘制如图剖面

>

>OK>完成第五条曲线的绘制

第二十一步修改第五条曲线的名称

SetUp>Name>Feature>在模型树选择第五条曲线

>输入新的名称:

TOOTH>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二步修改第五条曲线尺寸的名称

Modify>在模型树选择第五条曲线>在零件窗口出现曲线的尺寸

>DimCosmetics>Symbol>分别将对应的尺寸改成如图所示的名称

>Done>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三步建立方程式

Relations>选择第五条曲线>这时零件窗口显示零件尺寸的名称,如图

>Add

>输入方程式:

TOOTH_RAD=PCD/8>回车>HALF_TOOTH_TK=3.1415*m/4>回车>TIP_RAD=3.1415*m/8>回车

>再一次回车以结束方程式的输入>Done>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四步建立两个参数

Setup>Parameters>Part>Create>RealNumber>输入参数名称:

helix_angle>输入数值:

15

>RealNumber>输入参数名称:

face_width>输入数值:

100>Done/Return>Done、

>回到PART菜单

 

第二十五步复制曲线

Feature>Copy>Move|Select|Independent|Done>选择TOOTH曲线>Done

>Translate>Plane>选择FRONT平面>Flip|Okay

>输入数值:

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

(注:

这里可以用方程式代替,这里为了简便,就不写出来了,但我已给出完整的公式,

你只需将公式代出相应的尺寸名称就可以了。

例如,这里的尺寸名称是d21,

那么,在完成该步骤后,加入公式d21=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就可以了,

后面有多处也是如此)

>Rotate>Csys>选择坐标系统PRT_CSYS_DEF>Zaxis>Flip|Okay>输入数值:

helix_angle/3>DoneMove>Done>OK

>Done>回到PART菜单>View>Default>转为3D视图

>完成后如图

注:

正如你见到的,你就可以直接输入公式,

 

第二十六步复制曲线

Feature>Copy>Move|Select|Independent|Done

>选择第二十五步建立的曲线>Done>Translate>Plane>选择FRONT平面>Flip|Okay

>输入数值:

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Rotate>Csys>选择坐标系统PRT_CSYS_DEF>Zaxis

>Flip|Okay>输入数值:

helix_angle/3>DoneMove>Done>OK>Done>回到PART菜单

>完成后如图

 

 

 

第二十七步复制曲线

Feature>Copy>Move|Select|Independent|Done

>选择上步建立的曲线>Done>Translate>Plane>选择FRONT平面

>Flip|Okay>输入数值:

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Rotate>Csys

>选择坐标系统PRT_CSYS_DEF>Zaxis>Flip|Okay>输入数值:

helix_angle/3>DoneMove>Done>OK>Done>回到PART菜单

>完成后如图

 

第二十八步建立一条曲线

>Sketch|Done>选择绘图平面:

TOP>OK>Bottom>选择参考平面:

FRONT

>绘制如图剖面

>

>OK>完成曲线的绘制>View>Default>转为3D视图

 

第二十九步建立SweptBlend特征

Feature>Create>Solid>Protrusion>Advanced|Solid|Done

>SweptBlend|Done>SelectSec|NrmToOriginTraj|Done>SelectTraj>OneByOne|Select>选择曲线>Done

>PickCurve|SelLoop>选择如图所示曲线位置>Done

 

>PickCurve|SelLoop>选择如图所示曲线位置>Done

>提示栏出现:

Continuetonextsection?

(Y/N):

>输入:

Y

>PickCurve|SelLoop>选择如图所示曲线位置>Done

>提示栏出现:

Continuetonextsection?

(Y/N):

>输入:

Y

>PickCurve|SelLoop>选择如图所示曲线位置>Done

>提示栏出现:

Continuetonextsection?

(Y/N):

>输入:

N>在对话框中单击OK>完成SweptBlend特征,如图

第三十步复制实体

Copy>Move|Select|Independent|Done>选择SweptBlend实体>Done>Rotate>Csys

>选择坐标系PRT_CSYS_DEF>Zaxis>Okay>输入旋转角度:

360/no_of_teeth

>DoneMove>Done>OK>Done>回到PART菜单

>完成实体的复制,如图

第三十一步镜像齿轮

Pattern>选择复制出来的实体>Done>General|Done

>选择如图尺寸

>输入旋转角度:

360/no_of_teeth>Done>输入镜像个数:

24

注:

这里使用方程式时为:

no_of_teeth-1,但现在这里不能直接使用公式

>Done>完成后如图

第三十一步建立实体

Create>Solid>Protrusion>Extrude|Solid|Done

>OneSide|Done>选择绘图平面:

FRONT>Flip|Okay>Top>选择参考平面:

TOP

>绘制如图平面

>

>UpToSurface|Done>选择如图的面为终止面

>OK

第三十二步隐藏曲线,如图

 

齿轮内部特征比较简单,可以自己制作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