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286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docx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或给加点拼音写出汉字注音(4分)

绰号()论语()gān()gà()

停滞()搓捻()疲惫不kān()开tuò

()

2、找出下列错别字并改正(4分)

洗耳恭听不知所错浑为一谈不求甚解

鸦鹊无声蛛丝马迹晃然大悟花团锦簇

错别字

正确字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B、《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其散文以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轻巧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

言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C、海伦••凯乐,美国聋哑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著作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D、丘吉尔,美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1953年,丘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半山腰的松

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考前复习功课,贵在温故

知新,查缺补漏。

C、台上的主持人说: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D、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我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当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执着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6、原文默写(6分)

1),志在千里。

2)曲径通幽处,。

3),随风直到夜郎西。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学而不思则罔,。

6),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7-11题(12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

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2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温故而知新

8、翻译下面句子:

(3分)

1)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9、请从《论语》十二章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句子。

(3分)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

10、文中很多词句已经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11、本文是儒家的治学、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修身做人的道理。

请从文中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2分)

(二)阅读文章《我的老师》片段,完成12-18题

(15分)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

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2.给上面文段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分)

13.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

(1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14.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2分)

15.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6.文中“我才醒”和“我才睡熟了”两个“才”字的含义有何不同?

它们饱含着

对蔡老师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记忆中的“珍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珍宝”与文章开头的第一个“最”有什么内在联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你是多么依恋!

”和“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两句中加点词能否互换?

为什么?

(3分)

考场考号班级姓名

………………………密……………………封……………………………线……………………………

(三)阅读文章《小赵老师》,完成19—24题。

(13分)

举家迁往省城,儿子就读于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学校。

我和妻子是念着泪送儿子去这所学校报名的。

儿子不足9岁,念3年级。

当今父母爱心的泛滥让孩子变得弱小苍白却又惟我独尊,我们也未能免俗。

我们忍心让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出我们爱的森林,也只是想让孩子除了智商之外还健壮一些。

几个星期下来,孩子果然变了。

回到家来居然是那个我曾渴慕已久的懂得礼仪谦让、尊重他人、行为自理的圣童——果盘里那个最大的苹果居然会由孩子送到客人手上,这让我欣喜万分地惊讶于教化的功能。

教化了我儿子的是小赵老师。

小赵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貌美年轻。

我每到周末去接孩子时就要见到她。

她充当我儿子每周五天的妈妈。

我每次去领儿子时,她必有一番细心的叮咛。

有一次,她温和地跟我说:

“你儿子晚上睡觉有点儿磕牙,请你在家控制他乱吃零食,多多拜托!

”说完,谦恭着把腰很深地弯下去,那情形让我觉得儿子更像是她的儿子。

我们一直担心着儿子晚上睡觉着凉,儿子回家就告诉我们:

小赵老师给他缝了个“宝宝背心”,晚上睡觉时就帮他穿在身上。

小赵老师默默地做着这些的时候,我们都没法儿见到,小赵老师由此在我们心里变重了。

后来,我才知道,小赵老师家在离省城千里之外的乡下

小赵大学毕业应聘到这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未能正式调入,也因为工作的忙碌与前程不定,一个青春年华的女孩尚未走近爱情,我分明看得到一个漂泊女孩心里的重负。

于是,每每见到小赵绽放给孩子爱意盈盈的笑脸时,我就会从

心底里萌生感动,并惋惜独生子尚不懂这些,要不然,儿子会更爱他的“小赵老师”。

当命运不公、心灵负重时,尚能尽心敬业,向学生付出全部的爱心,这或许便是教师与他人的区别所在了。

20、作者通过和描写来突出小赵老师对学生的热切关爱和严格要求的。

试举例说明。

(3分)

21、本文从侧面也写了小赵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请找出这个句子。

(2分)

22、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3、你觉得小赵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分)

24、文中哪些段落突出了小赵老师的伟

大,这种伟大的内涵是什么?

(3分)

三、作文(40分)

26、请以“我在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

提示: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以记叙为主可适当抒情、议论。

 

100

200

300

400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