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2839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docx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有什么特点?

答:

教育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以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

教育研究的特点:

从研究对象看,教育研究具有人文性;从研究过程看,具有系统性;从研究方法看,具有科学性;从研究目的看,具有成果的创造性;从研究的结论来看,具有客观性;从研究的质量看,具有可靠性。

2.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

答:

根据不同的维度,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根据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研究方法的性质,教育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根据研究持续的时间不同,教育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根据研究的时间连续性不同,教育研究可以分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和发展研究。

3.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

教育研究中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的研究步骤:

选择与确定课题,查阅文献,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形成结论,撰写研究报告、鉴定评价研究成果,推广运用研究成果。

4.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主要有哪些?

答:

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教育研究方法可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研究过程的阶段分类,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的方法,包括确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实施阶段的方法,包括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包括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法、推广运用的方法。

(2)按问题的性质分类

传统的观点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四类:

理论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实证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实验研究方法,包括真实验、准实验等;历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

刘良华教授在根据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将教育研究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

一、简答题

1.基础教育领域的课题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

答:

教育领域研究课题的来源:

(1)从教育实践中选题,包括从实际工作面临的难题中选题,从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中选题,从被忽视的盲点问题中选题,从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中选题。

(2)从教育理论文献中选题,一是从现有的教育理论文献中寻找空白点,去发现他人尚未研究过的问题;二是找到他人研究结论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地方,在学术观点的争论中寻找课题;三是从前人的学术观点中获得启发,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以反思的态度分析已有卢纶的不足之处,对前人的学术观点进行质疑,从而产生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四是结合我国实际,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中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为课题;五是将科学理论中推导出来并有待验证的假设问题作为课题。

(3)从课程改革需要中选题。

课程改革在理论基础、思想观念、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教材编制、活动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因而教师也应从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出研究课题。

(4)从先进的方法和已有的成功经验中问题。

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但往往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

因此,这些经验往往用于个人的工作中,没有推广应用。

如果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成了课题研究的结果。

由成功经验延伸出的课题,时间和研究的基础较好,容易分开。

(5)从多学科交叉领域中选题。

处在教育学科与其他多学科交叉或边缘领域的问题很多,只要放开思路,大胆探索,就会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找到所要研究的课题。

(6)从教育研究规划中选题。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定期制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研究学会、各种教育杂志也会提供一些选题的范围,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从中选择能够胜任的课题。

但是,这类课题往往都比较笼统,需要通过具体化处理,分解成为容易操作的小课题,才能成为普通幼儿教师可选的研究课题。

2.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有哪些?

答:

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1)一个研究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

研究假设必须揭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教育研究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应将变量一一对应地分成几组假设。

(2)研究假设要设想两个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研究假设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在一个研究假设中必须就两个变量的关系明确提出某种推测。

如果研究假设虽然也涉及两个变量,但没有预测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假设表述就不符合规范。

(3)研究假设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新颖的、可检验的。

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教育研究设计中提出假设是为上升到理论做准备的,因此研究假设必须是针对研究问题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

同时假设又必须是可以验证的,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应是可以操纵和测量的,具有被证实或被证伪的可能性。

无法验证的假设是不能作为研究假设的。

(4)研究假设必须用陈述句形式,明确具体、简要明晰。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预先设想,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和说明,因此表述研究假设必须使用陈述句,而不能使用疑问句。

同时,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明确具体、简要明晰,既利于读者理解,又便于研究者检验。

3.抽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抽样的基本方法有:

(1)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

(2)非概率抽样,包括随意抽样、目的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

除此之外,还有同质抽样、异质抽样、完全抽样等方法。

4.教育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包括哪些内容?

答:

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课题名称、所属学科、研究类别、研究起止时间。

其中,研究类别一般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

(2)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近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等)和任务分工。

(3)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包括课题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国内外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研究的应用前景、课题研究的价值等)。

(4)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内容的具体分解,有框架研究还应提出研究假设)、创新点等。

(5)课题研究的对象、思路、方法、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年度计划、阶段目标等)。

(6)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资料准备、人员结构、前期准备等)。

(7)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名称、形式、预计走向及使用范围等)。

(8)经费概算(包括资料费、调研费、设备费、会议费等)与来源。

(9)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意见。

(10)审批单位的意见。

5.课题论证报告的撰写要求有哪些?

答:

撰写论证报告的基本要求如下:

(1)论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范围。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课题论证的开始,要求论述要实事求是。

用精练概括的文字勾画出研究的基本轮廓,交代研究课题产生的基本背景,使评审者对课题有概括性的了解。

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总括性句式直接了当地点出研究目的,指出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价值不能夸大,否则会给研究带来困难并影响研究信誉。

还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说明研究的价值,指出研究本课题的紧迫性。

如说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完善、突破或矫正某领域的教育理论,在时间中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等。

(2)交代清楚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部分撰写要清楚交代本课题目前有无人员已在研究,如果有,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研究,研究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什么结论等;如果没有,有无类似课题在研究。

(3)设计确定好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特征和内容,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

在确定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研究步骤,说明阶段的划分,交代每一阶段具体要完成的任务、成果和时限。

(4)分析完成课题的条件。

论证报告中应详细说明课题申请者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所具备的学术水平、研究基础和条件,介绍他们过去在本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中做过的研究工作、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论著,以及积累的研究经验和受到过的学术训练。

此外,还要交代本课题的物质准备、资料占有情况和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的支持程度。

在一般论证报告中还应协商研究经费的预算情况,预算应本着从课题组实际出发,厉行节约的原则,使论证报告中的支出预算合理。

(5)交代课题成果的形式。

课题论证中要交代课题研究最终的成果形式。

常见的成果形式有报告、论文、专著、教材、案例集、软件、课件、建议、方案、规划等,其中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研究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三章教育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综述的撰写

一、简答题

1.简述教育文献的分类。

答:

教育文献的内容和形式都极其繁杂,大致来说,教育文献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内容加共方式不容,教育文献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按载体的形式不同,教育文献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试听型文献。

(3)按文献来源及公开性不同,教育文献可分为正式文献和非正式文献。

2.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

答:

在分析检索提问的基础上确定检索的数据库、检索的用词、明确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此确定周全的检索步骤。

(1)分析课题需求,选择数据库。

明确检索课题内容涉及的主要学科范围,尽量满足查全率和查准率。

(2)主题概念分析。

把研究课题的主题内容表述为概念,并用一定的概念词来表达这些主题内容,同时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3)确定检索方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

在检索工具书刊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工具法。

在获得针对性很强文献的条件下即可利用追溯法获得相关性较强的文献,如获悉研究课题出版文献较多的年代即可利用抽查法。

(4)编制检索式。

依据概念的逻辑关系和具体检索系统的规定选择合适的位置算符并拟定合适的检索式。

(5)根据索效果评价调整检索策略。

既定的检索策略未必能够一步到位完成检索任务,在初步检索后检查检索结果找出不足,以便调整检索策略。

3.简述教育文献综述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答:

完整的文献综述由4个主要组成部分:

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

(1)引言: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正文:

要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的背景,问题的起源、现状做出交代,指出已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手段、对当前的影响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其中发展概况和当前的研究现状应该是综述的重点部分。

(3)结语:

要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等,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目录应包括所依据主要资料的作者、标题和出处。

著录条目必须按标准书写。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法

一、简答题

1.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及特征有哪些?

教育观察研究指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辅助仪器(如录像、录音设备),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系统地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或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研究的特征:

(1)目的性

(2)计划性(3)系统性(4)可重复性

2.教育观察研究法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

观察研究的优点:

(1)观察法是研究者单方发动的行为,不需要被研究者被动的反应。

(2)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获得的资料真实、客观。

(3)可对观察对象进行跟踪研究,获得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趋势的有关资料。

(4)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观察研究的局限性:

(1)观察过程比较被动。

(2)不能进行大范围的研究。

(3)资料分析存在困难。

3.教育观察研究法根据研究观察单位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教育观察研究法根据研究观察单位不同,可分为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观察样本,它的观察单位是事件本身。

时间取样观察是观察者以特定的时间段内发生的特定行为或事件为观察单位,记录特定时间下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及持续时间。

4.教育观察研究常用的记录方法有哪些?

(1)叙述性观察:

常用的有日记描述法、逸事记录法、实例描述法。

(2)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发分为事件取样观察法和时间取样观察法。

(3)观察评定法:

观察评定法常用的有两种类型:

等级评定量表法和行为查核法。

5.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为了保证观察的质量,观察研究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观察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观察做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知识准备

(2)制订严密的观察研究计划

(3)观察人员的培训

2)实施观察

3)整理分析观察资料

4)撰写观察研究报告

6.教育观察研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观察反应性”现象;

(2)“观察者放任”现象;

(3)“观察者期望”效应;

(4)预备性观察和观察信度的检验。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法

一、简答题

1.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教育调查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客观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调查研究就是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问卷、访谈、心理测验及作品分析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结论,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的特点:

(1)间接性、灵活性;

(2)途径多样;(3)科学性、系统性;(4)简便易行。

2.调查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调查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研究课题目的和意义

(2)说明调查的内容,将调查内容具体化

(3)说明调查范围(总体)、调查对象(样本)

(4)说明调查手段、方法及调查的具体步骤

(5)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6)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3.调查问卷的结构是怎样的?

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一个完整的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前言(引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结束语。

问卷设计的步骤如下。

(1)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变量的操作化

(2)具体问题和答案的编写

(3)形成完整问卷

(4)讨论、试用

(5)修改定稿并印制

4.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1)明确调查的问题

(2)编制问卷

(3)问卷调查:

问卷的分发和回收

(4)资料的处理。

对于可以进行量化的资料,首先进行编码和数据的转换,然后录入,根据所需结果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统计图或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5)根据自己的研究假设,查阅相关文献,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

5.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问卷调查的优点:

(1)简单易行,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

(2)问卷法具有很好的匿名性,可以获得可观、真实的资料。

(3)问卷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问卷调查的缺点:

(1)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2)回收率往往难以保证。

(3)填答问卷的环境和填答的质量难以控制。

(4)问卷调查只能获得一般性的具体事实资料,较难进行深入的研究。

6.访谈调查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访谈调查的过程一般要尽力四个环节:

访谈准备、访谈实施、访谈结束和访谈记录的整理与分析。

7.教育测量及其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标准化测验和自编测验?

教育测量就是研究者以数量化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行为特征及学习结果进行测查和评价,收集研究资料,并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一定的结果和结论的方法。

测验调查的功能有:

(1)诊断功能;

(2)评价功能;(3)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研究假设)的功能。

根据测验的标准化和严密程度不同分为标准化测验和自编测验。

(1)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编制和实施过程都要有统一的、严密的标准的测验。

(2)自编测验。

自编测验也叫非标准化测验,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没有现成的标准化测验可用的情况下,仿照标准化测验的形式自编测验试题或量表。

8.测验调查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1)明确测验调查的内容和测量、观测指标;

(2)选择或编制合适的测验工具;

(3)按测验的要求实施测验;

(4)对测验结果进行整理、统计、解释;

(5)得出结论,写出测验调查报告。

9.作品分析法及其特点是什么?

作品分析法指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作品,如日记、教案、手工、绘画等,从而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发展状况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的特点如下。

(1)简单易行

(2)结果的主观性

(3)不适合大范围的研究

10.作品分析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1)准备工作。

(1)明确具体的研究或活动目标。

(2)确定作品分析的指标。

2)收集或布置、完成作品。

3)统计、分析获得的资料,得出结论。

 

第6单元教育实验研究法

一、简答题

1.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含义及特点有哪些?

教育实验法指的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呈现或控制实验条件,并通过观察、测定、比较等方式记录被研究者的行为或心理变化,从而确定实验条件与心理或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教育实验研究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假设为前提

(2)控制性

(3)可重复验证性

(4)科学性、严谨性

2.教育实验中有哪几种变量?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

在教育实验研究中所涉及的变量分为三种,即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1)自变量及其控制

自变量即实验因子,是主试者人为地加以变化、操纵的实验条件,以便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它是实验中主试给予被试的刺激因素,又称刺激变量,是被试者反应变化的原因。

自变量的控制(操纵)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内容把因变量操作化为具体的操作指标,通过主试者的操作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提供给被试者。

(2)因变量及其控制

因变量是指实验所要观测的效果,即被试对特定刺激(自变量)做出的反应,又称反应变量。

因变量的控制包括指导语和观测指标的确定。

指导语引导被试者在自变量的刺激下如何做出反应。

观测指标指对被试者反应(因变量)的观测或度量指标,即因变量的操作化。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在实验研究中,除自变量外有些变量也能引起因变量的变化,但是研究者不予研究的变量,这些变量就叫额外变量。

实验中必须对额外变量加以控制,因此又叫控制变量。

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随机法

(2)排除法

(3)恒定法

(4)平衡法

(5)统计控制法

3.教育实验研究的组织类型有哪些?

试画出实验模式图。

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实验研究组织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单组实验教育

(1)单组单因素后测

只有一组被试,实验过程中只提供一次实验处理,然后进行一次测试,将后测的结果作为实验处理的效果。

实验模式如表。

单组单因素后测实验模式

组别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实验组

因为只有一次后测,没有前测或对照组的参照,无法排除额外变量的影响,不能准确地证明因变量的变化是由实验处理(自变量)引起的。

在对被研究者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的情况下,可以用这种实验组织形式。

(2)单组单因素前、后测

只有一组被试,没有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施加实验处理前进行一次测试,实验处理后再进行一次后测,用前测和后测的差异量作为实验处理的效果。

实验模式如表。

单组单因素前、后测实验模式

组别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实验组

这种组织形式下,前测的结果提供了一个比较的基线。

如果实验过程中控制了一些额外变量的影响,那么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是有一定保证的。

(3)单组多因素前、后测

只有一组被试,没有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施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处理,比较各种实验因素的作用效果的差异。

实验模式如表。

单组单因素前、后测实验模式

组别

前测

实验处理1

复测1

实验处理2

复测2

实验组

表中各因素有如下关系。

实验处理1的效果=复测1-前测

实验处理2的效果=复测2-复测1

在这种实验组织形式总,两个实验处理之间会相互干扰,硬性实验效果的准确性;并且实验周期较长,被试的发展变化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二)等组实验

(1)实验组、控制组后测

实验模式如表。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实验模式

组别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实验组

对照组

(2)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

这种组织形式是根据随机原则选择被试并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处理,只提供比较的参照点。

两组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

两组后测的结果差异减去两组前测的差异作为实验处理的效果。

实验模式如表。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模式

组别

前测

实验处理

后测

实验组

对照组

(三)轮组实验

轮组实验又叫循环法实验,是指把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实验因子,按不同的顺序轮流施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被试组,根据每个实验因子在各组效果的总和来确定个实验因子的效果的方法。

实验模式如表。

轮组实验模式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效果

实验处理

实验效果

总效果

被试组1

被试组2

  4.什么是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和具体的研究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实验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进行预先的设计和安排(如何安排各种成分、如何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的步骤如下。

(1)变量的确定。

变量的确定包括自变量的确定、自变量的操作化和呈现方式的说明,因变量的确定、因变量的操作化和具体的测量指标、测量方法,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额外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2)被试的选择。

实验设计要说明研究的总体,选取样本的方法、样本规模;说明被试的详细信息,如年龄范围、性别比例以及涉及的被试变量的控制等;说明被试的分组情况。

(3)实验的组织类型。

实验设计要说明采用的实验组织类型及实验模式,被试和变量的安排。

(4)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是分步骤说明实验的详细过程,从实验选取被试开始,到记录因变量变化的原始数据为止。

实验程序应尽量详细,使他人能够按照实验步骤重复实验。

(5)统计方法的选择及结果预测。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假设说明选取什么统计方法。

如果统计结果出现什么情况(预测),那么研究假设就是成立的。

第七章教育个案研究法

一、简答题

1.教育个案研究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

个案研究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2.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

一项完整的个案研究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建构理论假设

(2)选择研究对象

适用个案研究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在对个体某属性有了研究后,需要用个案来说明个体总的状况。

②有的事物并不普遍、不具有代表性,但值得关注,也适合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③在对某种理论、方法的运用中,采用个案加以反馈,在实践中验证。

④出于不断积累研究材料的需要,以个案作为实验对象,为大面积进行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3)收集个案资料

(4)个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个案的补救、矫正与发展指导

(6)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7)确定个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