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2768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醉翁亭记》练习题.docx

《醉翁亭记》练习题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林壑尤美()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饮少辄醉()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7)苍颜白发()

(8)树林阴翳()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陈者。

B.负者/歌于途。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射者中,弈者胜。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要求填空。

(1)《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昆明翠湖海心亭有这样一副对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这副对联上联巧妙地化用了本课的几句话。

你知道是哪几句吗?

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

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醉翁亭记》句句是记山水,句句是写亭,句句是记太守。

纵观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2011·玉溪中考)阅读课文2~4段,完成7~10题。

7.解释加点的词。

(1)临溪而渔渔:

________________

(2)颓然乎其间者乎:

________________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

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意思。

(1)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1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__________变化之美,再写__________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10.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②,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③《北湖》之诗云。

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⑤,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乃公所寄⑥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⑦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背景资料】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遭波及,被贬出京,至滁州当地方官。

曾巩这篇文章,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含蓄地反击当时的政客,并借此安慰处于逆境中的欧阳修。

【注】①涯:

旁边。

②嘉:

秀丽。

③韩子退之:

即韩愈。

④夷狄:

边远地区。

⑤宜:

适当合宜。

⑥寄:

寄寓。

⑦托:

寄托。

11.解释加点的词。

(1)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

(2)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

(3)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4)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曾巩在文中认为“醒心亭”能够“醒心”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原句回答)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

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义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答案解析

1.答案:

(1)山谷

(2)像鸟张开翅膀一样(3)就(4)情趣

(5)茂盛的样子(6)雾气(7)脸色苍老(8)遮盖

2.【解析】选C。

正确停顿应为“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答案:

(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赢了。

(3)早晨出去游玩,傍晚回来,一年四季的景色不一样,人们的乐趣也没有穷尽。

4.答案: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答案(示例):

①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6.答案:

文章的主旨是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通过写山水、记亭子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所以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7.答案:

(1)捕鱼

(2)这里相当于“于”(3)离开

8.答案:

(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2)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9.答案:

朝暮四季

10.【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对这些“乐”进行归类,然后分别说明。

分析时需要找出相关段落,仔细研读课文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再结合课文的主旨作答。

答案:

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待人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

11.答案:

(1)径直

(2)滋生蔓延(3)怨恨(4)角落

12.答案:

(1)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

(2)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后寄托名声,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1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所以解题前应对选文内容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然后根据文意找出关于“醒心”的部分,最后找出相关段落作答。

答案:

在醒心亭上可看到“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14.【解析】选C。

由文中语句“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岂公乐哉?

”可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附【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修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

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修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

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汽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为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

唉!

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修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

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夷狄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

而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

这其实是欧阳修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的贤德,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

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

以后的数百上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因没办法再见到而感慨不已,然后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

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在他的文章之后寄托名声,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幸运吗!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