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现象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docx
《我国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现象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现象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现象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
我国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现象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
李炳炎唐思航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210004)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拜物教现象,深入地分析了拜物教的涵义与实质,指出了它的危害性,最后提出以马克思关于破除拜物教的观点为指导,采取与现阶段相适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拜物教现象理论分析治理对策
一、拜物教的涵义及其实质
在宗教世界里,拜物教是指人们把某种物体当作神来崇拜的一种宗教迷信。
这种观念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科学知识极其匮乏,人们把某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神化,赋予它们超越自然、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把它们当作神来崇拜。
后来,马克思将商品以物的形式掩盖了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叫做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则是商品拜物教的进一步延伸。
下面,笔者将首先分析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的涵义及其实质。
商品的神秘性来自商品形式本身。
劳动产品一旦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就意味着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取得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而当劳动被社会规定为抽象的或等同的性质,就以价值物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这个商品产生谜一般的神秘性。
第一,“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人类的劳动表现为商品的价值,这就使人们对商品的本质难以认识清楚。
第二,“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生产产品的劳动量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这就使人们对商品的本质迷惑不解。
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生产者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商品的神秘性由此产生。
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
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
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
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可见,拜物教是与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像宗教迷信那样,把商品当作神来崇拜的一种观念。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和社会性。
作为私人劳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纯粹是生产者私人的事。
但是,作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必须适合社会的需要,否则就难以实现其价值,从而给商品生产者带来破产或亏损的威胁。
这样,商品变成了支配商品生产者命运的东西,市场运转成为一种神秘的力量统治着商品生产者,由此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是在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发展了的拜物教形态。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流通领域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可是人们误以为货币就是纯粹的价值,甚至将金属货币直接当成了价值的化身。
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假象:
“当一般等价形式同一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即结晶为货币形式的时候,这种假象就完全形成了。
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似乎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物,即金和银,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
货币的魔术就是由此而来的。
”货币显示出了“无穷的魔力”,成了支配人们命运的力量。
对商品生产者而言,如果他生产的商品不能卖出去变为货币,他就会亏本,甚至破产;对普通公众而言,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商品,似乎“金钱是万能的”。
人们完全为它的支配力和神秘性所迷惑,对其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形成货币拜物教。
其实,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更明显了,耀眼了。
当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后,又产生了资本拜物教。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采取了货币、生产资料和商品等物质形式。
这就给人们一种假象,好像剩余价值不是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而是资本本身具有价值增殖的魔力。
在产业资本的运动中,资本运行的公式表现为G-W…P…W′-G′。
剩余价值采取利润形式,表现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共同的产物,其真正的源泉被掩盖了。
商业资本的运行公式是G-W-G′,利润与生产过程无关,表现为单纯流通过程的产物,其实质被进一步的掩盖了。
在这里资本增殖还体现为一个有中介的过程,可是当它被简化成G-G′这个生息资本的运动公式时,资本拜物教最露骨的表现形式出现了。
利润完全表现为纯资本的产物,其真正源泉被掩盖得无影无踪,好像货币自身就能够生长出货币。
“因此,在生息资本上,这个自动的拜物教,即自行增殖价值的价值,会生出货币的货币,就纯粹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在这个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的任何痕迹了。
社会关系最终成为一种物即货币同它自身的关系。
”由于资本存在能够自动增殖的假象,追求金钱的人们便像宗教信徒崇拜神灵一样崇拜资本。
由此可见,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
货币本质上只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因此货币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特殊形式。
资本拜物教则是商品拜物教的完成形态。
至此,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的形式掩盖得无影无踪。
商品、货币、资本的三重拜物教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颠倒地反映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被自己所创造的物支配了。
人们把自己的创造物当作偶像加以膜拜,这就造成普遍支配人们头脑的拜物教意识。
二、拜物教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危害
(一)拜物教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表现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拜物教现象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形式出现。
而在我国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招商引资、热衷于追求GDP的增长,资本拜物教就显得尤为突出,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呈现出来。
从下面的一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拜物教现象还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
在兰州举办的“浙江论坛”上,浙江省某市经协办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兰州重商氛围还不是很浓,在东阳,领导干部都不怕‘傍富’,会主动和地方富人们交朋友、打交道,为地方经济发展寻找出路。
而兰州的一些地方官员在这方面主动性不够,甚至怕和富人打交道”。
兰州某报以此为由头立即发表评论,题目是《“帮穷”先要“傍富”》,号召官员傍富。
评论说:
为什么要“傍富”?
是因为富人一有资本,二有能力,三有信息,和他们交朋友,就能获得更多展示自己、推介自己的机会,就会获得更多的招商引资的机会,这样的朋友不交,就等于把招商引资的机会拱手让人。
官员“傍富”,实质上是在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
招商引资有很多渠道和途径,在东西部经济对接过程当中,西部地区打得最多也最有效的牌就是“以商引商”。
如果害怕“傍富”,无法把自己的资源宣传推介出去,就不可能营造出“重商、护商”的发展氛围,不可能吸引到有效的投资,地方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好的发展,百姓的整体收入就难以提高。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很奇怪的逻辑。
市场经济条件下,招商引资不应该是政府的职能,市场完全能够做好。
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外来资本来投资,关键在于其与周边地区相比是否具有比较优势,而不是看商人与地方官员的私人交情如何,不是看是否官员可以通过非法手段让投资者能够获暴利。
因此,政府官员完全用不着通过“傍富”,与商人作朋友,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为所有的市场主体服务,而绝不是仅仅为官员的朋友服务。
因此,让政府官员亲自赤膊上阵招商引资或者与富商交朋友招商引资,其实质是对资本的崇拜。
据《法制晚报》报道,河南沁阳为了吸引投资,3年出台了5个红头文件,其中规定,投资5000万元以上或符合其他条件的外地客商可享受一系列优厚待遇。
沁阳市政府在2006年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详细规定了领取“荣誉市民证”、“特别通行证”的条件和享受的待遇。
文件规定,“依法注册、且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人),或年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享受的待遇有12项,其中包括娱乐场所消费(嫖娼和赌博)不接受公安机关检查、车辆违法不罚款不扣证(重大交通事故除外)、子女入学自由择校、医院看病半价支付、风景区免收门票、配偶免费参观市政府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等。
当地百姓习惯称这些规定为“超国民待遇”。
另外,沁阳市还规定:
凡是外商在本地投资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每月1日到25日为“安静生产日”,职能部门一律不得对企业进行例行检查。
如有违反规定擅自进厂检查,将受到严厉的党纪、政纪处分。
为了把“安静生产日”的规定真正落到实处,该市纪委、监察局还专门成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受理企业对职能部门的投诉。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名触动“高压线”的公务员的“官帽”被摘,17名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尽管沁阳市连续三年出台的5个红头文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但却为该市三年来吸引了高达百亿元的外资。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为了吸引投资,某些人竟然敢于违反国家法律的明文规定,给与资本以政治特权。
资本拜物教在这种方式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各类生产部门呈欣欣向荣的发展之态。
但许多企业不顾客观条件,不考虑市场空间有多大,也不管是否有经济效益,盲目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争当行业老大,抢占大市场,致使企业发展速度上去了,但效益却降低了。
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受到高利润的诱惑,在市场供求已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企业盲目扩大产能的现象已有端倪。
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具体来看,钢铁产业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可是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
电解铝行业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
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
我国经济总体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持续,超过七成的消费品供过于求。
商务部公布的一项市场供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71.7%的消费品供过于求。
其中,饮料、服装、纺织品、家电、家居用品等类商品供过于求的比例较高。
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过于求情况的出现,表面看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无计划性造成的,实际上却有着商品拜物教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作祟的原因。
有些企业为了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不惜夸大产品功效,通过媒体做大量的虚假广告以迷惑消费者。
这种情况在医疗产品行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其虚假广告泛滥是有目共睹的。
每天只要一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各种具有“神奇疗效”的抗癌药、美容药、壮阳补肾药、降脂药的医疗广告就会铺天盖地映入眼帘。
2006年出现了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嗑药”的多宝鱼、抛光的“陈化粮”等多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这些情况的出现固然是一些人不道德的行为造成的,但此中确实含有拜物教的因素。
(二)拜物教的危害
第一,拜物教使得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物与物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商品、货币以及资本等物的形式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本质,这给我们认清经济社会关系的本质造成了一层障碍,致使经济工作中经常出现“见物不见人”的失误。
对商品的盲目追求使人看不到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需要一定的条件,个别劳动有时是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的。
原以为经济发展后,钢铁等原材料会需求旺盛,进而盲目地大规模投资建立钢铁等生产的新项目,殊不知这样做势必导致产能的严重过剩,结果使产品会卖不出去,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看不清资本增殖的本质在于无偿占有了剩余劳动,以为只要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就可以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进而不讲原则地大量引进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企业,最终导致一方面因生产工人工资低而市场消费不足,另一方面则资源消耗过大、环境破坏严重的后果。
环境污染不但会持续影响几代人的生产生活,其后续治理所需的投入必将大于我们所料。
第二,拜物教使得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颠倒,造成了物支配人的局面。
物对人的支配主要表现为下面两种形式:
一种是劳动产品对人的支配;另一种是劳动条件(生产资料)对人的支配。
第一种情况主要存在于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交换领域,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其后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成了物与物的关系。
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反过来成了支配人们的经济规律,成了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人们。
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对人的统治。
在生产过程中,不是人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人,形成资本雇用劳动的社会制度。
工人一无所有,必须依赖资本生存,并且他们在劳动中创造得越多,其本身就越贬值,就越要依附于资本。
这里也不再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赤裸裸的物对人的奴役。
这显然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悖,长此以往,将会对社会主义制度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第三,拜物教使得人迷恋于自己所创造的物,容易使人道德沦丧。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扩大,许多人为了获取货币而不惜出卖人格、国格、良心、道德、肉体、灵魂等等。
一些个人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采用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等不道德的手段,带有浓厚的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的气息。
一些人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于采取违反法律的手段和灭绝良知的手段而获取金钱,表现出了极端的货币拜物教的倾向。
拜物教一方面促使人们不顾是否符合“经济伦理”而迅速积聚财富,不择手段地赢利;另一方面对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益助长了人们对金钱追逐的狂热。
拜物教动摇了人们理想和信念。
它促使人们把自身创造的东西当作能支配人的力量来顶礼膜拜,从而丧失一切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丧失对人类自身伟大创造力的信念,继而以纯粹的货币等物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人们会借口商品货币关系必然导致拜物教进而引发人性的“异化”和道德沦丧,对此熟视无睹,长期必然导致人们精神麻木,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荡然无存。
三、拜物教存在的原因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一)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拜物教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的现阶段,拜物教观念仍然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拜物教现象也大量地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之中。
如果我们对照马克思关于拜物教产生的原因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存在着产生拜物教的因素和客观基础,拜物教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这些因素包括: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
商品的神秘性质首先来源于商品形式本身,商品形式的奥秘依然使商品成为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
人类的劳动需要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并最终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生产商品的劳动量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也需要通过货币量的多少来衡量;生产者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同样表现为商品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
这一切使得商品拜物教产生并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改变。
第二,个别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依然存在。
目前,个别劳动(或局部劳动)还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还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个别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只能是通过交换,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或局部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正是由于这种转化,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拜物教现象的产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目前广泛存在着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它们的产品转化为商品或采取商品形式,根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这样的基础上就有可能产生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
②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是独立的市场利益主体,劳动者的劳动虽已不再是个别劳动,但实质上只是局部劳动,还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经过商品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这就是说,即使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也要通过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来表现。
在这种客观经济条件下,就有可能会产生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
第三,当前商品货币关系依然在经济生活中占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现代市场经济,货币的本质、特征以及职能依然如故。
商品能否顺利地变成货币依然影响和决定着当事人的命运,是否拥有货币非常重要。
人们取得消费品还需要用货币去购买。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人们各自的富裕程度、消费水平直接取决于各自手中拥有的商品货币的多少。
货币表现为一切商品、交换一切商品甚至支配人们自身命运,使人们对它产生崇拜,人对货币的支配关系最终以货币支配人的颠倒假象表现出来。
人与人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必然地表现为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假象。
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有些人对商品货币产生一种神秘而超自然的幻觉,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盲目崇拜、追逐商品货币。
第四,社会主义资本仍以获利为主要动机。
社会主义资本是对资本主义资本的否定,与资本主义资本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是以占用剩余产品的价值、从而实现增殖为主要目的和动机的。
而社会主义资本——我们称之为“社本”,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而是为了生产出满足个人、集体和国家所需要的“需要价值”,这就与资本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是,在我国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因此,“社本”需要不断的得到积累和扩大。
我们要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充分的涌流。
不可否认,“社本”目前仍然以获利为主要目的: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更有着使资产保值增殖的目的;个体、私营企业主投身于经济活动,看中的就是资金的盈利性;个人将手中的资金投入股市购买股票和基金等,也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货币。
货币资金的这种逐利性,必然会使得人们对它趋之若鹜,难免在社会上产生资本拜物教的心态和现象。
第五,传统观念的影响还很深刻。
传统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思想观念不会马上消失,必然会作为一种思想残余同现实的商品货币关系结合起来,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成败的特性。
因此,商品、货币、资本的偶像性质以及其支配人的命运的假象必然在人的意识中得到反映并长期地反复刺激强化。
所以,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还有它们存在的经济环境、社会条件及传统意识等,有它们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二)拜物教的治理对策
1.马克思关于破除拜物教的观点
(1)自由人联合体的建立是破除拜物教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只要实现了新的生产方式,拜物教存在的条件就会被破除。
“因此,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
”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为经济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孤岛上的鲁滨逊的故事,欧洲昏暗的中世纪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家长制社会。
通过逐个详细地分析,马克思指出,上述条件下的生产都不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没有采取对抗的形式,不存在交换价值对社会关系的扭曲,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资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物化形式。
因此,上述社会不存在拜物教。
最后,马克思设想了一个不存在拜物教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
他说,“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的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
这就是说,在联合体内要实现生产资料和劳动的联合,也就是不存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种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制,而且个人的劳动已直接的表现为社会劳动。
同时,“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
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
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
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
这样,以生产资料的联合和劳动的联合为基础,社会总产品在补偿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由全社会的劳动者共同享有。
在具体分配个人消费品时,“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这样一种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在今天来看,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2)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实现消除拜物教的目标
马克思一再强调拜物教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才会最终消除。
马克思指出: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人们摆脱贫困,不再为争取必需品而争斗,人们才有可能丢掉拜物教这个陈腐的东西。
同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要实现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揭开拜物教的神秘面纱也必定会充满曲折。
“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物质产品将极大丰富,人们各种物质上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实行按需分配。
那时候,对某物的占有已经失去了今天的私人占有所具有的意义。
人们也不再受劳动对象和劳动条件的奴役,强制性的社会分工将不再存在。
每一个别劳动都直接作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不再对立。
社会生产关系就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不再以物与物的形式表现,也就不会有人们对这种“物”的崇拜。
那时候,人类社会进入了自由王国,也即马克思所讲的第三大社会形态,物对人的奴役消失了。
拜物教的全面破除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强制性的社会分工消除了,人们不再为谋取生活资料而劳作,才有可能把目标转向人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上来。
人们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生产,拜物教也在下述条件下消失: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生产的计划性;③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
只有在这时,人才真正脱离物的统治,人们的社会关系也才会突破拜物教形式,拜物教意识将最终从人们头脑里消失。
2.目前应采取的治理对策
上述马克思关于如何破除拜物教的观点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一方面,它向我们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最终消灭拜物教,人们最终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采取措施加快消除拜物教提供了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在现阶段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拜物教的彻底铲除创造先决条件。
第一,积极引导人们认清拜物教的本质以及它的危害。
拜物教作为物的形式颠倒人的关系的反映,本身就是一种迷信,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必须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以认清拜物教的本质和危害,防止其不断扩大对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的侵蚀。
首先,加大对拜物教的研究和批评力度,使人们明白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是由拜物教引起的,它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性。
多数人目前还没有意识到或者只是潜意识到拜物教这只“无形的手”的存在,我们需要唤醒公众的这种意识,不要被其所迷惑。
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学习宣传,探索经济规律,看清事物的内在联系。
例如,如果不理解货币流通规律,以为可以点纸成金,而货币又似乎是万能的,就会因滥印纸币形成恶性通货膨胀。
或者,以为贷款既可以作启动资金又可取得利息,不顾资金投放的建设项目是否合理,不管启动的产业的效益如何,盲目扩张信用,会造成经济运行不稳。
再次,在尊重和满足人们正当利益的同时,应当大力弘扬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社会文明、道德主旋律,坚决抵制世俗事物的影响,以增强人们的理想和观念,提升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最后,加强民主法律建设。
一方面约束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奉公守法,将遵纪守法内化为自觉习惯;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坚决打击违法乱纪、损人利己的行为,将拜物教的消极影响和侵蚀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金钱观。
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实现个人对货币的真正占有,才是真正地实现对货币拜物教的扬弃。
这种金钱观必须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从而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