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2293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备课人

课题

21、《寓言两则》

课型

精读赏析课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明白寓言的含义。

知道寓言都会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2、会认6个生字,学写10个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3、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来讲讲寓言故事。

4、了解课文含义,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课文的故事,了解课文表达的深刻道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讨论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一、启发谈话,揭示单元主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呢?

第六单的这组课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几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

让我们多读读,多想想吧!

单元主题:

思想方法

二、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

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

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相当于“篇”)

5、我们先学习寓言《亡羊补牢》。

看老师写课题:

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丢羊?

为什么补羊圈?

四、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五、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板书:

想法)

他可能怎么做?

(板书:

做法)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

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6)指名读,评议。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板书:

结果)

(1)指名读第4节,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

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

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3)齐读第4节。

6、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7、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想的?

(2)读出后悔之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

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

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

(改成一般陈述句)

(3)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4)养羊人怎么做的?

看图说。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养羊人的可贵之处:

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

而且很有信心)

(5)指名读

为什么要“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

“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自由交流。

(6)改正错误的结果是什么?

气读最后一句。

“再也”强调修补羊圈的结果,有错就改的重要性。

小结:

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

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六、体会寓意。

1、假如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七、课堂拓展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八、课堂检测

挑写本课生字。

作业设计

必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

选做:

课外再阅读一、两则寓言,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要知错就改,不要让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课堂生成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21、《南辕北辙》

课型

精读赏析课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

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故事含义,并能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讲读法谈话法练习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一、复习

浏览《亡羊补牢》。

你明白什么道理?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南辕北辙(板书课题)

2、解题

理解“辕”:

车前驾牲畜的部分;车往南走,辕就会指向南方。

理解“辙’车轮压过的痕迹是“辙”;车往北走,车辙就会伸向北方。

3理解“南辕北辙”

三、检查预习

1.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再次读读课文,要求:

用数字标出课文主要写了几组对话?

4、交流。

5、这个人的朋友是怎么提醒他的呢?

用——在书中画出来,然后汇报。

6、学生练习朗读,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方向错误、越走越远、不能到达”这几个词。

7、引导学生找出这个人回答的话,用~~~~~线画出,教师相应出示句子,并板书“马快、车夫好、盘缠多”这几个词。

四、深读、探究

1、指名读课文中的对话,集体评价,读得怎么样?

2、想象当时的情景,尝试给人物对话加上当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至少选择一组)

3、练习朗读四次对话。

两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体会同样的词语可以有不同的读法。

同桌练读,男女生配合读。

4.坐车的人和他的朋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可以参照课本上的图,来体会。

(坐车人:

做错了却很自负,很有信心,令人发笑。

朋友:

苦心劝告,心里发笑)

5.读出坐车人很有信心的语气和朋友感到纳闷和可笑的语气。

6、这个人觉得自己能够到楚国,原因是什么?

自由读10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马快好把式盘缠多)理解:

好把式盘缠

7、他能到楚国吗?

为什么?

 数一数,书上用了几个“越”?

5个。

这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8、但是他方向走错了,却不听劝告,书上10自然段有一个此写出了他的固执。

是哪个词?

(“硬要”写出了他的固执和执迷不悟)

9、如果你遇到这个人会对他说什么呢?

10.齐读第10段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面对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师小结:

这个人虽然马快,车夫好,盘缠也多,但是他方向错了,再好的条件也只能使他离楚国越来越远,而且他还不听别人善意的提醒,所以他是到不了楚国的。

3.揭示寓意:

“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是一个道理,但“南辕北辙”这篇寓言却是讽刺批评了一种做法,这种做法是:

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有一个成语的意思和它相似,就是:

背道而驰

4.总结: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改错别字。

做数学题。

)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四、课堂拓展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寓言?

五、课堂检测

背诵课后名言

作业设计

必做:

抄写生字

选做:

搜集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21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修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南辕北辙(讽刺,批评)

方向:

北辙

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背道而驰)

目的:

南辕、

课堂生成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22、《科里亚的木匣》

课型

精读赏析课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主课生字词,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3、用比较和读读画画的方法,练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

生字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教学

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

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一、生活导入,揭题质疑

1、观察自己小时侯的照片:

涉及文本主旨,初步破解学习难点

提问:

请同学们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对!

不仅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请你们想一想,一年级时看到的学校与现在的学校一样吗?

(生:

我们的学校变大了,变美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质疑课题。

⑴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记形,了解义,拓展词汇:

用木头做的盒子称(木匣),那用铁做的盒子呢?

装火柴用的盒子又可以叫什么呢?

……

⑵齐声读课题,问:

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呢?

⑶梳理学生问题,一一板书。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学生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懂得()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3、全班交流:

⑴ 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⑵ 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四、学习字词

1、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2、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课堂拓展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六、课堂检测

背诵课后名言

作业设计

必做:

本课生字组词

选做:

阅读观察性的文章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鞋免抢初

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

 

课堂生成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22、《科里亚的木匣》

课型

精读赏析课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2、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讲读法谈话法背诵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一、复习字词

1、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

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⑴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

放、盖、踩、撒

⑵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读句子:

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重点读好"好玩"。

⑶从这些动作词,你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2、再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

出示句子:

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⑴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

⑵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

(可以说科利亚很想找到木匣子,因为匣子里装着他心爱的玩具。

三、抓住关键,引发思考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

引导学生思考:

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

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展开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道木匣的可能性有4种:

(出示)

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2、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

让学生再帮助科利亚分析分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四、细读探究,讨论排除

1、讨论第一种可能性:

⑴读课文找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子之后与小伙伴们的对话。

出示对话:

伙伴们说:

"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

科利亚说:

"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

⑵读一读,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据?

师:

由此可知,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没有被发现,目标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发现,所以木匣一定还在。

2、讨论第2种可能性。

找出描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并出示:

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读读这两句,想一想妈妈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

(数步法)

师:

肯定了"算术真有用"。

可见数步法是管用的。

3、讨论第3种可能性。

师:

那么,挖的方向有没有搞错?

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科利亚他们家的房子的句子。

出示句子:

"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

老师引导:

"房子还在"告诉我们什么?

(科利亚不可能把方向搞错)

4、归纳排除,得出结论。

师:

既然木匣一定在,算术真有用,挖法没有错,那错的无疑是步子了。

步子又错在哪里呢?

找到写他们离家出走的句子: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4个年头。

"

老师引导:

4个年头,科利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同桌互相讨论)

让学生上台画示意图帮助理解(师画好线段)

四、课堂拓展

过渡:

科利亚通过自己的分析,想出了办法,找到了心爱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兴,我们一起读读最后1小节。

1、联系上文,说说你理解了科利亚受到的启发吗?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

根据学生的交流,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一件事写下来,可以是《由<科利亚的木匣>想到的》为题。

3、学生小练笔。

五、课堂检测

听写本课词语

作业设计

必做:

1、战争开始时,妈妈从家门口,量了()步,理下了箱子。

四年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步,很快()。

2、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步,理下了木匣。

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量了()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子。

后来科利亚从屋门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

这是因为()。

选做:

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板书设计

22、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1-3):

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

  挖木匣(4-12):

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

受到启发(13):

一切都在起变化。

(以小见大)

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课堂生成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23《陶罐和铁罐》

课型

精读赏析课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练习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

什么叫罐?

(盛东西用的大口的器皿)

3、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

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

出示词语:

陶罐御厨奚落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 朴素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完全氧化掉了。

补充小资料袋:

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

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4、细心的你仔细想一想,这是一篇寓言吗?

(不是,是童话)同化于寓言有什么不同?

寓言短小,童话篇幅长一些,有幻想色彩。

三学习第一段

1、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

我们往下读读看——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

奚落御厨

四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

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

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

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

(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

(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

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

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

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

(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

(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

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

(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

(不)哪里看出来的?

(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

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

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

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

7-9自然段。

(1)师:

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

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

“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

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

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

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

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

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

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

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

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

谦虚。

四、课堂拓展

平时我们会遇到类似的事情吗?

找同学交流

五、课堂检测

听写本课词语

作业设计

选做:

书写生字新词。

选做:

和爸爸妈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

坚硬(长处)————无影无踪

陶罐:

易碎(短处)————光洁、朴素(文物)

课堂生成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23《陶罐和铁罐》24、《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型

以文带文

课时

1-1

教学

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2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讲读法谈话法背诵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板书: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二、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

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

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