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1627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docx

光缆施工接续方法

光缆接续流程表

接续前准备

光缆开剥,清洁

光纤预制,清洁

接头盒安装,光缆固定

光纤端面制作

熔接机自检

自检不合格

光纤接续

(OTDR监测)

接续损耗

热熔光纤套管(加强芯)

OTDR测试

光纤收容

OTDR复测合格

接头盒组装,整理光缆预留光纤复测

光缆施工接续技术规范

  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和维护中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的一道重要工序。

光缆接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线路的传输使用质量和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光缆接续是一项专业技术、工艺、环境要求相对高的工作,接续时操作人员要严格操作规范,周密细致,才能有效降低接续损耗。

光缆接续的步骤一般可分为:

光缆的开剥、固定、光纤接续、接续损耗的监测和不合格纤的处理、余纤的收容、光缆接头的封盒。

1;接续前的准备工作;

接续前先检查接续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是否齐全;在接头坑(井)附近整理出一块能供接续时所用的场地。

把所需要接续的A,B两条光缆预放到位。

并且同时检查光缆是否在敷设时有所损伤。

  2;光缆的开剥

  光缆开剥前,首先用断线钳剪除两端光缆头0.5-1.5米,预防光缆端头在敷设时弯曲半径过大造成的纤芯损伤。

然后清洁光缆外皮大约2米,用光缆环切刀开剥光缆外护套,一般光缆开剥长度1.2米~1.5米,开剥时一定要把握好环切刀片进刀深度,防止损伤光纤松套管。

拔除光缆外护套拽缆时,光缆的转弯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

开剥后的光缆口应平齐、无毛刺,束管纤芯无损伤。

整理束管时,从开剥处剪断纱线及填充芯,加强芯留长约40㎜剪断(实际长度视接续盒而定),用卫生纸或脱脂棉擦洗干净光纤松套管上的油膏后区分松套管管序,粘贴标签。

  光缆的端别和松套管管序的确定,正对光缆端面,按填充芯颜色以红色松套管或领示填充芯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确定松套管管序为1、2、3……管,以绿色填充芯结束,此端光缆为A端,以红色填充芯开始逆时针方向确定松套管管序为1、2、3……管,以绿色填充芯结束,此端光缆为B端。

(以上管序分法简称红头绿尾)松套管内光纤的纤序顺序以色谱(以12纤为例)兰、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天蓝顺序排列。

  3;光缆固定

  光缆固定包括加强芯和光缆的固定。

为防止光纤松套管受损,已开剥的光缆口用绝缘胶带缠绕几圈,然后将加强芯和光缆固定在接头盒钢质或塑料支架上,加强芯可适度折弯,以提高光缆在接头处的抗拉力及光缆的转动。

注意;加强芯折弯程度以能够防止接头盒密封后光缆左右转动

纤芯束管开剥;

用束管刀夹紧切断松套管并拔出,但不能损伤里面的纤芯,用脱脂纱布擦洗净光纤上的油膏用扎带将光纤松套管固定在收纤盘上。

为了科学、合理收容余留光纤,使光纤接头热缩管能恰到好处被放置热缩管固定槽中,防止盘纤带来附加损耗,将去除了松套管的光纤在收容盘中预盘,剪去多余光纤。

  4;光纤接续

  光缆熔接;光纤直通熔接应按两根接续光缆束管顺序和纤序一一对应。

  1)光纤端面的制备,光纤端面的制备首先穿套纤芯热熔保护管、剥覆、清洁和切割四步,合格的光纤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条件,端面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纤熔接损耗的大小。

  剥覆;剥除光纤表面的涂覆层,要掌握“平”、稳、快三字法。

即手握光纤要握紧放平,剥纤钳要握稳抓牢,剥纤的动作要准要快。

具体操作是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50㎜左右,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握纤力度,防止打滑,右手握钳,在距光纤端头35-40㎜(适用于60㎜热缩管)处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剥纤钳与光纤形成一定角度,(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用力顺着光纤平推剥除涂覆层,整个过程要连续流畅,一次完成。

注意剥覆之前先在一端套入热缩管(光纤加强芯)。

  清洁,剥除了涂覆层的光纤,不能直接切割,表面还有残留的涂覆材料,必须擦拭干净后方可切割。

清洁方法是将医用脱脂棉撕成一薄小方块,占少许无水乙醇(酒精),将剥覆后的光纤放上对折夹住,顺光纤轴向从不同的角度擦拭,有吱吱声时,表明已清洁干净。

  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的关键环节。

切割光纤需用专用的光纤切割刀。

切割前要将光纤切割刀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并用酒精棉签清洗切割刀片。

光纤切割长度应根据使用热缩管的长度而定。

对于60㎜长度的热缩管,光纤端面的切割长度16㎜左右。

具体操作是打开切割刀的大、小压板,放置光纤,光纤涂覆层边缘对准切割刀标尺上16㎜刻度处,将光纤放入光纤导槽中并与刀刃垂直,合上小、大压板,推刀切割,再次打开大压板,左手捏住已切好的光纤的同时,右手打开小压板,移开切好的光纤。

  注意,光纤切割之后不能再对裸露的光纤进行清洁,切割面不要与其它任何物体接触或长时间放置,应立即放入熔接机V型槽里。

熔接使用中光纤时不能用肉眼直接向纤中窥探,以防止激光灼伤眼睛。

  2)光纤熔接

  光纤熔接是光纤接续的中心环节,需用专业熔接机。

光纤熔接就是利用熔接机两个电极放电熔化光纤,将两根光纤熔接在一起的固定永久连接,具有接续损耗小,熔接点牢固可靠的特点。

  如果在环境与气候差异较大的地方交替熔接时,或选择使用全自动的熔接模式时,熔接前应根据被接光纤的类型选择熔接程序和加热程序,同时为了得到最佳的熔接效果,需要调整电极放电的功率。

所以在使用熔接机之前或出现较高的熔接损耗时,都要进行放电校正检查,若出现连续4次放电自检结果不良,就要检查电极端头是否氧化层太厚、是否需要打磨或更换电极。

因电极放电寿命有限(一般2000次左右)尽量少做放电校正试验。

如果熔接机的V型槽、光纤压脚、板等有污染,及时用沾有无水酒精的棉签擦拭干净,之后再进行熔接操作。

1打开防风罩,2打开光纤压板,3放置已经切好端面的光纤(注意:

放置时不要使用光纤的端面穿过V型槽。

确保光纤端面被放置在两支电极相对末端之间的中心附近位置)。

4盖上防风罩,按熔接键熔接机便自动进行清洁,光纤校准,端面检查,间隙预留,预熔,光纤推进,放电,连接损耗估算,张力测试等。

熔接完成后,熔接机估算出熔接损耗并将其显示在监视器上。

此值只是一个估值参考(大概在0.00-0.03db并且纤芯在同一直线(见图11-1)可以进行下一纤的熔接),不能作为熔接的实际损耗结果,实际损耗需用OTDR进行监测,每个接头损耗最高单向<0.04db双向不超过>0.08dB。

取出光纤时,打开防风罩,熔接机对光纤进行张力测试,张力测试结束后,打开光纤夹板,取出光纤。

  3)光纤接头的增强保护

  由于光纤在连接时剥掉了一次涂覆层,抗拉强度大幅下降,因此在光纤熔接后就要对接头部位进行增强保护。

将预先套进光纤的热缩管轻滑到熔接部位,熔接点处于热缩管的中间,然后置于加热器内,先是左边,将左边的加热器夹具压下,确保热缩管处于加热器的中部,且热缩管中的加强芯应该朝下,用右手拉紧光纤,右边加热器夹具压下,关闭加热器盖子,按加热键。

加热完成后,机器发出嘟嘟声,此时可以从加热器中移出光纤。

  5;余纤收容

  余纤的收容也称盘纤,光纤接续完成并经测试合格后,将余留的光纤盘绕在余纤收容盘内。

科学、合理的盘纤,可有效减小光纤的弯曲损耗,经得住时间和恶劣环境的考验。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平板式盘绕法为例说明余纤收容的操作方法:

先中间后两边,首先将接头处的热缩管按纤序逐个放在收纤盘中间热缩管固定槽中,加强芯都应朝上,然后将一侧余纤沿松套管顺势盘置在收纤盘挡槽内,再盘置另一侧余纤,此法有利于保护光纤的接头。

(余纤长度;单向L<80cm双向L<1.2m)。

值得注意的是:

在收容盘上应以最大半径弯曲光纤,若个别光纤太长或太短可将其放在最后单独盘绕,但要保证光纤的弯曲半径R>4㎝。

最后可用防水胶带将光纤粘于收纤盘内,以防光纤翘起,在光缆封盒时损伤光纤。

为防止盘纤时,带来不必要的附加损耗。

盘纤结束后要用OTDR复测一遍。

  6;光缆接头封盒

  余纤收容完成后,进行接头盒的封盒。

封盒前,要检查盒内光纤是否翘起、外露,收纤盘是否固定好,进缆口、接头盒四周密封填充胶要填充均匀。

紧固上下盒体时,要循环递进加力,使盒体均匀受力,谨防断裂。

封盒过程中和封盒后也要加强OTDR的监测,检查封盒是否对光纤有损害。

  7;光缆接续损耗

  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主要是由光纤自身的传输损耗和光纤接头处的接续损耗组成。

光纤损耗的高低直接影响传输质量和中继距离的远近,因此,降低光纤的损耗对光纤通信有重大意义。

  影响光纤接续损耗的因素很多,纤芯直径匹配不当;纤芯与包层同心度匹配不当;纤芯不圆度;折射率匹配不当等造成的损耗,属于固有内在因素。

这类损耗不能通过改善接续工艺和熔接设备来减少。

而接续损耗,则是熔接时由于光纤轴向错位;光纤的间隙过大;光纤端面制备不完善等造成的熔接损耗和盘纤造成的附加损耗。

属于外在因素。

可以通过提高接续人员操作水平,严格操作规范和接续流程,选用高性能熔接机、切割刀,工作环境少尘、不潮湿,盘纤时余纤盘绕半径尽可能大来减小接续损耗。

  总之,提高光缆接续质量,减小接续损耗,才能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整个系统的稳定。

a+b

中继段合格公式;0.08≥

2

 

 

图11-1

 

光纤接续损耗与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的测试计算

  (4)推算法

  按全程总损耗减去各段光纤本身衰减,除以接头数。

用这种推算方法计算平均接头损耗,从全程衰减组成的角度看具有实际意义。

还应该考虑测量误差,光纤敷设损耗,光缆接头盒内盘绕余纤的弯曲损耗等。

  (5)“反向法”

  用OTDR光时域反射仪观察损耗散射曲线接头部位“台阶”,计算损耗值。

这是实际测量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

具有自动显示的高质量仪器可通过测量直接读出该方向的接头损耗值。

由于相连接的两根光纤的参数不同,两个方向的测量值不尽相同,一般接头损耗取两个方向的平均值。

中继段光纤的全程平均接头损耗,可以按单方向

测量的平均值来衡量,检查接头的损耗应取两个方向的平均值。

 

(7)六点法

光纤接续的测试采用“六点法”最精确,但比较繁琐,只有在要求精确测量的情况下采用。

实际工程最普遍采用的是“后向法”,OTDR后向散射仪也同样能测试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它能直观快速的测试并显示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值和中继段线路上任意一点接续衰减值,并可打印出来。

 

中继段线路衰减计算方法及公式

根据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有关<<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规范中规定

光纤线路衰减及光纤通道总衰减的定义

中断段:

不是一个定长的距离,中继段一般是指,RX与TX也就是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设的两个点,一个叫S点,一个R点其实也就是接收机与发送机之间的距离。

1.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

采用OTDR通过尾纤(连接器插头)或光纤耦合测得的光纤链衰减(dB)或衰减常数(dB/Km)。

2.中继段光纤通道总衰减:

采用光源、光功率计,通过光纤连接器测量S-R间的衰减值(dB)。

以下是公式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

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公式:

αL=∑αiLi+αS•n(dB)

式中:

αL-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dB);

αi-单盘光纤衰减系数(dB/Km)

Li-光纤敷设后实际长度(Km);

αS-光纤平均接头损耗(dB);

n-中继段内光纤接头总数(个)。

衰减常数αL’=αL/L(dB)

式中:

L-中继段光纤总长度(m);

αL或αL’计算值验收时也可从测试记录表2中找得。

中继段通道总衰减计算:

α=αL+2αC(dB)

式中:

α-中继光纤通道总衰减;

αL-中继光纤线路总衰减;

αC-光纤连接器介入损耗,一般为0.5dB。

 光纤接续的测试采用“四功率法”最精确,但比较繁琐,只有在要求精确测量的情况下采用。

实际工程最普遍采用的是“后向法”,OTDR后向散射仪也同样能测试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它能直观快速的测试并显示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值和中继段线路上任意一点接续衰减值,并可打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