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书香征文8篇.docx
《三八书香征文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八书香征文8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八书香征文8篇
三八书香征文8篇
【篇一】
在我家老宅的屋后,有一颗格外粗壮的大槐树,根深枝茂。
每到夏天,绿阴如盖。
前人说:
“门前明净无遮蔽,宅后偏宜绿树浓”。
但每当风尘仆仆的我沐浴着清明的细雨,静静地注视着湛蓝色苍穹下的老宅,往事如同天际翻滚的云翳涌上心头,我突然间明白,家风为风,书香为水,是家族文化经过岁月洗礼之后所形成的磁场,是对每代人精神世界源源不断的滋养。
我的爷爷和奶奶一直生活在山西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和大部分农民一样关心一家老少,三餐四季,五谷收成,但除此之外,在农务劳作的间隙里,爷爷总是会捧着书本废寝忘食地阅读,起初乡邻还取笑他:
“大伯,您这么用功是打算考个状元不成?
”爷爷只是笑笑不说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大雪一下就是一夜,掩盖住了世间所有的喧闹和繁华。
而就在这寂寥冷清的季节里,奶奶家总是会聚集着很多乡邻们来听爷爷讲故事,炕上坐满了,人们就站在地下,地下也站满了,人们就冒着严寒趴在窗口听。
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从山海经到西厢记,从王侯将相到江湖侠士,从权谋宫斗到凄美爱情,人们就是这样聚精会神地听着,哪怕风已经钻进衣领,哪怕雪已经没过脚面。
爷爷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一个个冷的近乎绝望的冬天里打开了蜷缩在这个萧条季节里的人们瞩望春天的心扉,点燃了北方这个闭塞落后村庄里的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好奇。
后来有一个人曾来看望爷爷奶奶,因为时隔太久爷爷并没有认出他来,他说:
“大伯,我是从小听您讲故事的明诚啊,当兵太苦了,但每当我想回家的时候总会想起您讲的孟母断机杼的故事,于是就打消了半途而废的念头,谢谢大伯啊,您的故事让我坚持下来,我现在已经转业分配了。
”原来爷爷在农忙时节挤出来的读书光阴,经过反复消化提炼后变成了琼浆,在荒凉的冬日里浇灌着整个村庄的精神世界。
而我并没有像明诚一样幸运,我似乎从没有听过爷爷讲故事,或许我听过却早已忘了。
关于爷爷的印象是那样的模糊,我只记得他和所有老人一样有着佝偻的脊背和花白的胡子,只是他略微浑浊的眼睛里总藏着一种洞穿世事的深邃。
爷爷过世那年我仅四岁,我依稀记得自己穿着肥大的孝衣跟着大人们一起跪在灵柩前,空气里弥漫着纸钱燃烧的味道,那味道和沉重厚实的棺木,凄婉动人的哀乐以及耳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呜咽声一起,构成了我对于那场匆忙告别的全部记忆。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贴近面对死亡,从那以后在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与爷爷有关的一切,这种回避来源于对血脉亲情的不舍,对生离死别的无奈。
以及久久地盘旋于脑海中却从未说出口的那句:
“为什么你不能把故事讲完了再走?
”,所以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单薄的认知中,尽管知道爷爷很了不起,即便他的故事引人入胜,可以抵御严寒,可以融化冰雪,可以在天泽物德都丧失生机的冬天里让人们的精神焕然一新,却也还是无法抵抗死亡。
爷爷去世后留给我的是奶奶的全部。
奶奶坚定从容的品质就像天空中的启明星一样永久地闪耀在我灵魂里,清晰明亮。
还记得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冬夜,还在上小学的我在灯下写着寒假作业,奶奶在把家务收拾停当后便坐在了写字台的对面,我写着写着抬起头,看见奶奶的目光落在我的作业本上,她的眼睛里闪着光。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的眼睛里有光,我明白奶奶眼睛里的光芒是她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的崇敬,所以我对她说:
“奶奶,我可以教你写字。
”奶奶说:
“真的可以吗?
要是学会写字那我这辈子就圆满了。
”我说:
“那我以后每天都教你写两个字。
”就这样,每天写完作业后我都会教她写两个字。
当年,奶奶已年近八旬,手也不再灵巧,握笔的姿势有些僵硬,但是她写字时那端正挺立的脊背,闪闪发光的眼神,周身洋溢的虔诚,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就这样一天、二天、一年、二年,在奶奶去世后,当我整理她遗物的时看到在奶奶家柜子的玻璃板下面压着我教她写字的几张稿纸,那字迹尽管笔体僵硬,但是大小匀称,每行都很工整。
所以后来在工作上,每当我遇到不熟悉的知识想要得过且过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几张稿纸,想起奶奶当年学习写字时严肃认真的神情。
如今,院子里的花儿开了又谢,屋后的大树青了又黄,时光带走了爷爷奶奶,而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只是和爷爷当年一样,我也时常将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所以我也体会到了黛玉葬花的伤心,领会了诸葛亮空城计的用意,感受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坎坷,理解了豹子头林冲上梁山的无奈。
和奶奶当年一样,我也一词一句地学习英语和日语,所以我在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感受到了欧洲社会底层人民对于统治阶级压迫的痛恨,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欣赏到了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领悟了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在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思考了金钱与梦想的终极意义。
我顿时明白,爷爷的故事也许并不能抵抗时间,但他的精神早已穿透岁月,也许奶奶的生命并不能超越光阴,但她的品质早已烙印在我心间。
书上说:
“对一个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活成他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并没有与他们在时光里渐行渐远,而是与他们一直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重逢。
当我再次推开祖宅的大门,将墙上的蛛丝拂去,将地上的尘土清扫,将一切都还原成他们在时的样子,我用这种方式向过去的岁月致意,向故去的亲人献礼,向培养我人格和思想的家风致以最衷心的感激。
在时间面前,任何物质和生命都终将解体,而爷爷奶奶的精神和品质所铸就的家风家教,伴随着书香一起,融进我的血脉骨髓里,代代不忘,生生不息。
【篇二】
我童年最初的记忆是从书开始的……当我还懵懂无知的时候,爸爸就坐在床头给我讲《童话故事》,那七个善良的可爱的小矮人,有魔力的红舞鞋,在花蕊里蹁跹起舞的拇指姑娘,守护着玫瑰花的小王子……那些文字鲜活且迫不及待地降临到我的世界。
它们是一个个淘气的小天使,指引着我认真地与花接吻,与鸟共鸣,与人玩耍,我被这美好的感觉滋养着,深深地吸引着。
爸爸托着我的小手抚摸着一本本神奇的书告诉我,等到我上学了,学会写字母,拼读音节后,就可以随着心境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就像串门,可以去拜谒温文尔雅的学者或心怀天下的英雄,去看世界之大,感触天地之大美。
于是,我盼望上学,盼望早日拿到金钥匙,打开那个属于我和书的神奇天地。
慢慢地,我长大了,从听书到读书,为文字和字母的魅力所风魔,开始和书一起旅行,无尽的书籍世界川流不息,带着我回首历史长河,触摸时代脉搏,照亮广阔未来。
李白与我对酌,徐霞客同我旅行,苏东坡为我画眉。
从童话、神话,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雨果,走向开普勒和爱因斯坦,走向那个广袤无边、气象万千的世界。
有时候是世间旅行,魏晋风流、文艺复兴,我和古人坐而论道;有时候是地理的旅行,山海奇怪,奇花异卉,我和自然席地而眠;有时候甚至是梦想、理想、幻想的旅行,那种令人神往的幸福和怅惘,那种不可言说的美妙和斑斓。
我时时刻刻都在等待新的召唤和复苏,就像我时时刻刻都在遇见新的可能性,未知性,新的自己。
昨天的花园、教堂或者原始森林,今天或明天也许会变成一座小小的安静的禅音袅袅的庙宇,一片无垠的幽蓝的星空……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盈着爱的世界,感受不到自己的笨拙和迷茫。
这是初恋的初恋,比世上的一切都更质朴。
成长的岁月里,我愈发迷恋与书为伴的满足感,自由徜徉在书籍带入的多维时空里。
我阅读前人的著述,感触天地的大美,阅读当下内心小小的悸动。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
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富有智慧的书,它可以带来快乐、选择、力量、体面、安全、财富、同情心、正义感以及很多。
当冬日大雪纷飞的时候,我想仰天长啸“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当觉得孤单,无人理解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当渐渐感慨人生短暂而仕途忧患日深时,我仿佛听见“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当牵起恋人温暖而宽厚的手时,忍不住念叨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哦,书,那里面有高明的见识、思辨的乐趣、神交的文明,它不仅仅赐予了我阅读之眼,还不知不觉中给了我沟通之心,敬畏之心,仁爱之心。
当单纯的阅读已经无法满足我时,它又启迪我从书中的文字、故事、哲理跳出来,扎根现实的生活,深悟人生的本意。
丰子恺曾说“倘其伟大不足与英雄相共鸣,便不能描写英雄;倘其柔婉不足与少女相共鸣,便不能描写少女。
故大艺术家是大人格者”。
虽然我离丰先生所描述的境界还相差甚远,但是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热诚和强烈的表达需求驱使着我从读者到作者,那些日常的石头、砂砾、甲虫等等在我的眼中充满诗意,很自然地就把成长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融于文字里。
我把自己的心移入儿童的天真姿态中去写童年,移入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的姑娘中去写江南,也把自己的心移入路边的小贩去写城管,移入职场的女性去写奋斗。
与他们共悲共喜,共泣共笑。
有人把文化人比作唐僧,把世俗的物欲比作白骨精,以此来告诫文化人要远离物质。
可是啊,最晶莹的珍珠都自砂砾中孕育而生。
这个世界,有美好就有毁灭,有高尚就有卑鄙,有仁慈就有漠然……书,让我走出自我的狭隘,坦然地面对世界的复杂,对人宽容,对物淡然,不去惧怕或者拒绝物质,坦然地靠它们生存,养活自己和所爱之人,怀着出世之心,做着入世之态。
有书相伴,怎能迷失。
它成熟在和谐社会中,浸润了思考的智慧,给予我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好像多活了三辈子:
现在,过去和将来。
在深夜的时候,我依旧会摩挲那些已经泛黄的书页,有时会热泪盈眶。
书即生活,那一本本的书中刻录了我的成长和坚持,在一次又一次与生活的碰撞中悄悄地成为那个坚守初心,勇敢驰骋的自己……既有你相伴,我定不负流年。
正如一切书籍的真正自由是在书架上某处,我的自由在成为自己的那一刻起。
【篇三】
我的父亲忠厚善良,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记得我家从湖南搬到河南的时候,最重、最难搬的东西就是父亲那一箱箱的书,那时候我还小,跟母亲一起埋怨父亲,父亲总是不吭声,笑嘻嘻地把扔出去的书再捡回来。
无论家搬到哪儿,书柜里、桌子上、床上永远都有父亲的书。
小时候没有别的娱乐方式,陪伴我最多的也不是玩具,而是父亲一摞摞的书。
他的书信手拈来,从我记事起就对我无障碍全部开放。
连环画、杂志、小说、散文、诗歌等等,拣能看懂的看,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
我家最美的家风就是阅读了,父亲从小就教导我要爱读书、善读书,我们沟通最多的也是读到了一本好书,一起或感叹、赞美,意气相投;或据理、争论,各抒己见。
在我们家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养成了平和、安宁的家庭关系。
父亲并没有给我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谆谆教导我如何做人,就是这样长期不学以能的家风,润物于无声无形的家教,在不经意的耳濡目染中、在持久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自从16岁去外地求学,再到分配到外地工作,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屈指可数,自己独立走向扰攘的世界。
由于学业和工作的繁忙,加上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有更多、更快捷、更吸引人的方式来打发时间,虽然书籍陪伴着我长大,但阅读习惯却没有一直陪伴着我,反正各种理由让我很难能静下心来欣赏一本书。
琐碎的日常、感情的失落、纷杂的心情,一点点磨耗掉青春的激情,把生活过成了一地鸡毛。
偶尔的回家,亦不想让父母操心,以客居他乡游子的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在他们面前压抑烦躁的心情,隐瞒抑郁的事实。
可是终于有一次却因孩子的哭闹没有控制住情绪,歇斯底里般发作出来。
他们觉得我怎么能如此的小题大做,我觉得他们都不能理解我谁还能理解我?
激烈的争吵使彼此的代沟变成了不能逾越的鸿沟,尽管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办法弥补,却总是词不达意,无法回归如初。
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敏感、脆弱。
在不经意间读到了一句话:
人的语言总是最快传递信息的方式,但大多数不理智的情况下,出口伤人的话是无法收回的,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
“写下来”。
写下来是需要时间和思考的,在脑子里过一遍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该说。
我想到了父亲年轻时写给母亲的书信,于是把一切心情写成文字寄回了家,寄希望于它消除我们之间的隔阂,创造一个能够心平气和谈谈的机会。
不久,母亲打来电话,哽咽地泣不成声,只说了一句:
闺女,有空了回来吧……就再也说不下了。
终于,我们三人能够坐在一起,那天是我们第一次促膝长谈,也是我以成年人的身份第一次把自己的想法掰烂了、揉碎了、摊开了倾诉。
那天是父亲对我说话最多的一天。
从此以后,与父亲的沟通多了,我们重新共享一段阅读时光、品味阅读的乐趣,我们因年岁而产生的隔阂,因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有时候,父亲会像孩童一般兴奋的给我打电话,分享他又收获一本好书。
我也终于理解父亲为何总舍不得扔他那些泛黄的书,原来从书里不仅能够汲取营养,获取精神食粮,而且当你融入它的喜怒哀乐,揪心它的生老病死、爱恨离别,也就品味了百样人生。
父亲告诉我生活总有荆棘阻碍,遇到难过的坎,不要在臆想中彷徨,不如倒一杯红酒,与往事干杯:
捧一本书,读逆境里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就像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读懂了它,也就读懂了自己。
父亲的爱,是他床头那盏灯,明亮且有温度;书,是他知心识己的朋友,是父亲带我品味书香,让我与书也成为知己。
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是留给我最珍贵、最长久的财富。
【篇四】
茅草屋,八仙桌,木案板;砖瓦屋,四方桌,水泥案板;马赛克外墙的屋,沙发茶几,大理石的案板。
屋的材质,客厅的摆设自我记事起,已有了三次变化,但,客厅内“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的对联却始终如一。
此联暗含了我家的家风之一—注重读书。
我家祖上也是诗书之家,但到爷爷时,家道早已衰弱,爷爷体弱多病,奶奶一介女流,父亲是长子,下有一弟二妹,张口吃饭的多,能够挣钱的少。
虽不至于家徒四壁,三餐不继,生活却也极为艰难,父亲读初二时,爷爷突然生了一场重病,使本就窘迫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很多条件比我家好的邻居家的男孩都不再读书而去下地干活挣工分了,父亲觉得自己也应该退学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我爷爷,认定“困难是暂时的,读书一定会有用的”,强逼父亲回到学校,幸运的是爷爷的病情逐步有了好转,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也度过了这一难关。
后来,父亲因为多读了几年书,被选中做了村里代销店的代销员,干的活较轻松,工分也比同龄人稍多些,爷爷的重视读书,让父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上面的收费数字却愁坏了全家——5000元啊,还不包括学杂费,要知道,当时,一名教师的工资尚不足200。
父亲的收入不高,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累死累活也仅够温饱而已,哪有多余的钱给我交这笔委培费?
我知道,我的读书生涯将终结于此。
因为,同样的情况在上一年我邻居的女孩身上刚刚上演过,面对着这么大数目的一笔钱,她父亲对她说:
“如果是你弟弟,我会砸锅卖铁去掏这个钱。
但你是一个女孩,早晚会是别人家的人,让你继续读书,为我们家既不能带来任何荣耀,也不能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
你还是跟着我和你妈好好的种地攒点钱,将来置办份好的嫁妆吧。
”但我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的父亲对我说:
“你爷爷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没让我辍学,你虽然是个女孩,我一样让你继续读书,吃上公家粮,端上铁饭碗。
”我不知道为了这5000元钱,父亲说了多少好话,听了多少讽刺,做了多少承诺,受了多少委屈,我只记得自己面对着这来之不易的一叠钱嚎啕大哭,既为父亲的成全,也为过去自己的不懂事。
如果在校时,晚上不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与学习无关的书到深夜或通宵达旦,如果不跟着不靠谱的同学去逃课,如果能够多拿出一点点时间多学一点点,何至于以5分之差令父亲如此为难,让自己差点与大学失之交臂。
那是我第一次为自己做过的事后悔,也是第一次有了自责愧疚之心。
我深深的感谢父亲,感谢他的不重男轻女;我也深深的感谢爷爷,是爷爷看重读书对父亲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才能在工作之余,还能读点书,写点字,保留着一点精神上的追求。
现在,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也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生活不仅衣食无忧,而且颇为舒适,让儿子读书,也不再是为了物质利益考虑。
支持儿子的爱好,发挥儿子的特长,挖掘儿子的天赋,尽全力读好教科书,随心所欲读喜欢的闲书,空闲之余,到处走走,行万里路,关注现实,读读生活这部活生生的大书,将来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所思,做一点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也许更接近“诗书济世长”的真谛吧。
【篇五】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莲花。
所谓“莲花”的起源,太爷曾写过一首诗,莲花寺观古高峰,水抱山环一望中。
宋将帅舸过此境,象形命名莲花峰。
我出生的那年,正好四世同堂。
小时候,常常听到旁边的人说这样的话来表扬或夸奖身边懂事的孩子:
“这谁谁家的孩子真有家教,就是与别人不同”“那是人家谁谁家的门风!
”......那么到底什么是“家教”“家风”?
小时候这些词汇对于不谙世事的我就像是一道方程式,有许多的答案需要我去探索求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在悠悠的回忆里我似乎找寻到了一些未解的答案.....
在我们老家的大门上,刻着三个大字,那是我太爷写的“耕读第”。
即使岁月冲刷,大门已经换了好几个,门上的那三个字却未更改过。
我从小被太爷带大的。
太爷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十二岁了。
所以关于太爷的故事,在我儿时的脑海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爷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
太爷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但却从未在他本人口中知其传奇的一二。
小时候经常听他讲着属于他那个年代的故事,还有民间传说、经典名著、名人轶事......都是一些在我们儿提时听来似懂非懂的故事,现在想来却是开启我求知之路的启蒙钥匙。
他的故事里唯独对自己讲的最少。
印象里他就是一位和蔼可亲、时刻关心着我们兄妹成长的普通长辈。
对他的深入了解还是在他逝世前后的一段时间里,父亲整理他的遗物时翻阅了他布满圈阅的书籍和泛黄日记后,才让我重新认识了我平凡却伟大的太爷。
太爷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字幼汾,号渭北鸿雯,笔名青虚。
享年105岁。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兄弟四人,家中排行老三。
受家境熏陶,6岁时起,就在私塾读书。
清末年间停罢科举,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太爷迫于生计一边耕地却仍一边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
民国12年考入甘肃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后改名天水师范学校)读书,民国14年秋肄业后,在秦安县龙山镇创办了国立小学;除了亲自筹划和组织外,他还亲自授课,对当时的年轻老师,也是言传身教。
民国20年调莲花高小任教。
1949年8月秦安解放后,太爷一直在莲花小学任教。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没钱读书的人太多了,经常遇到一些没钱读书的,太爷总是以黄土为板,小树枝为笔免费地教他们读书认字。
太爷的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他培养出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在好几个领域里有了骄人的成绩,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生们赞誉太爷是: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太爷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但书法作品也尤为著名。
太爷自幼时他就对魏晋的帖学痴迷很久,他一边读书,一边临摹写字。
寒来暑往。
学耕不辍,黎明即起,先淡墨写一通,后浓墨复其上。
为练臂案字,在惜墨如金的情况下,以黄土调墨,方砖代纸。
书法界名人曾评价他的书法布局严谨,风格淳朴,取法高古,力求强其风骨,在古朴中存典雅,在柔和中见苍劲。
太爷的作品在省、市级报刊上多有发表。
1986年国家级刊物《书法》第五期上发表了他的行书对联“劲笋穿离斜长竹,老藤贴地卧开花”。
他为秦安县境的名胜古迹、庙宇、戏台、石碑等的题字,不计其数。
曾当选为政协秦安县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
到百岁高龄还给村里家家户户过年写对联,办喜事和办丧事写对联。
赢得了乡里乡亲的尊敬和爱戴。
“令仪先生家”成了外人对我家的特殊称谓,也成的我们家的一种荣誉......
在我上小学初学毛笔字的时候,太爷经常用他规范的毛笔字为我写下描红范本,指导我如何一笔一划的写好毛笔字,经常教导我做人就如写字,马虎不得,粗糙不得只有每一笔认真了,到位了,字才能写到位,字要写得端端正正,人要活得堂堂正正。
虽然我的毛笔字到现在还远没有达到他的水平,但是他的教诲我一直记得: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着写好自己,像写好方块汉字一样去端正做人。
工作以后,在潜移默化里我也经常提醒自己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端正认真的态度和勤奋上进的恒心,也因来自太爷无所不到的熏陶我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收获。
爸爸,二叔都是当时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陆续走出了家门。
在我们这一辈人里,更为显著,我们兄弟姐妹们陆续都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
后来每逢节假日回家探望他,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咋们家的人既要有农民的本分,以勤劳朴实立本。
还要有知识分子的创造力。
以读书传家。
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年过年的时候是家里最热闹、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家里不但有许多的来客,还有来客带来的许多好吃的。
长大了后我才渐渐明白这些收获与尊重的背后是勤奋、谦和与善良的结果,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对一个人好,也没有人无缘无故的获得别人的尊重。
太爷去世了,但太爷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我也从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许多,但坚持和完全融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将是我努力一辈子的事情,我会寻着他的足迹,恪守勤奋、谦和、仁慈与善良的本质一路前行...
【篇六】
听故事的那一刻,闺女很享受:
她小小的身子微侧着,忽闪着眼睛,一脸的好奇和满足。
有时我讲累了,她却还没听够,意犹未尽,三岁的她就奶声奶气地求我:
“妈妈,妈妈,再讲一个吧!
”女儿喜欢听故事,我引以为豪,这个时候自然是有求必应!
书太少,没有书的时候,她仍要我讲,否则,她就一直缠着我说“再讲个吧,妈妈!
再讲个吧,妈妈……”。
没办法,我只好开始胡编乱造。
毕竟不是编故事的高手,常常卡壳,每当卡壳时,我便煞有介事地来个设问句,以便留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编下面的有趣的情节。
女儿等不及,便自己猜想下面的故事情节,我一听还蛮有道理的,便表扬她很聪明,一下就猜到了。
后来,再遇到卡壳时,我总是来个设问,由“聪明”的女儿来猜下面的故事情节。
她总是极力地思索,提出各种情节,我便择优续讲。
于是睡前的时光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美美的度过了。
女儿渐渐长大,上一年级了,拼音也学的不错。
真好!
她应该可以自己读带拼音的故事书了。
哈哈,我终于可以歇歇了,可以不讲故事给她听了!
哪知,爱听故事的闺女却不爱读书。
真是愁煞我也!
一打听,别人家的娃都爱读书,唯独我家娃娃不爱读,顿感危机重重!
没办法,必须开始着手培养了。
于是向同事索取经验,她说:
“你已经开了个好头,大声读故事给她听,是替读,接着进行“范读”和“引读”就可以了。
”
“范读”?
是不是指像老师一样的“示范朗读”?
我继续追问道。
“不是,范读是指:
要想孩子喜爱读书,家长必须也爱读书,哪怕是装着喜爱也行。
”
这个不难,因为我原本就爱读书。
工作后,读书少了,上网、电视多了。
女儿也就理所当然地喜欢上网、看电视。
往往是不许看电视了,她就去看电脑;不许看电脑了,她就去看电视。
为了培养女儿读书的习惯,我们决定退网,电视也几乎不看了。
我们重新捧起了书本。
女儿见我们看书,也就看起了书。
看着看着就越来越喜欢看了。
当我再次看电视时,她对电视节目已毫无兴趣。
即使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她也不想看,而是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一千零一夜》。
在童话的王国里,她乐此不疲,每每皆是兴味盎然,似乎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都能从书里跳将出来,让她欢喜,让她忧,让她兴奋,让她悲伤。
伍美珍的“同桌冤家”系列,一看就看到晚上十二点。
“引读”就是要引导孩子读书。
女儿升到三年级了,童话、寓言,她不再感兴趣了;让她去跳蹦蹦床,她说:
“妈妈,你觉得这适合我吗?
多幼稚!
”哈哈,闺女认为她长大了,于是马小跳系列随之跟进;后来又是伍美珍系列、杨红樱系列;当这些都读过后,她开始有了阅读倾向,她说:
“妈妈,我不喜欢杨红樱写的,她总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不如伍美珍写的有趣。
”所以每次买书都选伍美珍编著的。
我有点担心了,阅读内容太单一了!
“引读”开始!
我让她看《水浒传》,但大半个学期过去了,还是停在一、二回。
她说里面的的“杀人放火”让她很反感,看不下去就不看吧!
于是我向她推荐《木偶奇遇记》、《草房子》、《悲惨世界》、《窗边的小豆豆》、《三国演义》、《西游记》,阅读这些,女儿又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时不时的看着书,她就会咯咯地笑起来!
我想女儿在书籍的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