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080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编号:

2011-KY-352

涝区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2编制依据和范围1.

1.3项目概况1.

1.4问题与建议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

2.1项目建设的背景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第三章规划设计7.

3.1指导思想7.

3.2基本原则7.

3.3建设目标7.

3.4设计依据8.

3.5建设内容及规模8.

第四章项目区概况1.0

4.1项目区域自然概况1.0

4.2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1.2

4.3地震基本烈度1.3

4.4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3

第五章建设方案1.5

5.1建设方案设计原则1.5

5.2建设方案1.5

第六章环境保护2.0

6.1项目区环境状况2.0

6.2设计原则2.0

6.3设计依据及排放标准2.0

6.4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2.1

6.5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治理措施21

6.6环境影响评价2.2

第七章节能2.3

7.1概述2.3

7.2编制依据2.3

7.3能源消耗计算2.4

7.4综合能耗分析2.4

7.5节能措施2.4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25

8.1组织机构设置2.5

8.2实施管理2.6

8.3运行管理与维护2.7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3.0

9.1项目实施原则3.0

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0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3.3

10.1项目投资估算3.3

10.2融资方案3.5

第十一章工程招标3.6

11.1招标依据及范围3.6

11.2招标情况3.6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3.8

12.1编制依据及说明3.8

12.3财务评价3.9

12.4财务评价结论3.9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4.0

13.1经济效益4.0

13.2社会效益4.0

13.3生态效益4.0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4.2

14.1结论4..2

14.2建议4..2

附表、附图、附件

附表: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件: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

环评批复;

4、

项目说明;

5、

项目真实性声明;

6、

资金证明;

7、

项目节能登记表及其备案通知。

附图

1、

项目区域位置图;

2、

道路横断面图;

3、

堤防横断面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跃进村涝区综合治理项目

1.1.2建设单位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

1.2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002年);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2.2可行性研究范围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规模;

3、建设方案;

4、投资估算;

5、社会评价。

1.3项目概况

1.3.1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1、道路

项目新修建水泥路20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土路肩2x0.5米,面层采用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采用20cm山皮石。

2、排涝站

项目新建2座排涝站,其中张金堂门前一座,二社裴二地一座。

3、堤防加固

加固原有堤防4公里,其中:

1北岸:

西顺水泥路道南至双阳河国堤,全长2.12公里。

2南岸:

跃进小学道南水泥杆至双阳河国堤,全长1.88公里。

4、桥

项目新建10x3米桥梁1座,地点位于新安河与双阳河交界处,跃进村一社。

桥长30米,桥总宽7米,净宽6米。

桥结构形式为扩大基础式钢筋混凝土板梁桥。

1.3.2项目区位置

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跃进村。

1.3.3项目建设投资及融资方案

1.3.3.1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总投资2900.00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费2514.00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60.00万元,安装工程费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81.71万元,基本预备费138.29万元。

1.3.3.2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290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261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90万元。

1.3.3.3建设期及分年投资计划

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即2013年10月-2015年9月,建设期投入全部资金。

1.4问题与建议

1、建设单位应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落实资金计划,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

2、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争取按计划施工,节省投资。

3、项目实施阶段,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和工程进度,使工程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及早发挥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这关系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关系到拓宽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彰显。

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抓紧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农业基础,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综上所述,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跃进村根据新安河堤防年久失修、村屯道路泥泞难行、村民饱受洪涝之灾的危害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跃进村涝区综合治理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改善跃进村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需要

双阳区奢岭街道办事处跃进村位于双阳河下游,是全区重点贫困村之一,地势低洼、河堤年久失修以及出行难等问题是造成该村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

每到汛期双阳河水经常冲毁堤坝、淹没农田,产生内涝,甚至冲毁房屋。

该村道路状况极差,特别是每到雨季,群众出行极其困难,车辆无法正常通行,直接影响了该村的正常生产生活,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2.2.2是改善水利设施,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河堤的加固及排涝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遏制河水泛滥,更是对农业生产免遭洪涝灾害、达到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保障。

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2.2.3是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实现农业根本性转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该地区毗邻长春,良好的交通道路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养殖业、农工业深加工项目的基础,是为实现当地经济跨越发展的硬件设施。

2.2.4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通过该项目建设,既可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又有利于促进和加快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该地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而且紧迫的。

第三章规划设计

3.1指导思想

坚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思想,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坚持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实现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

3.2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从项目区自然生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形态的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并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利用现有资源,立足于高起点,选择的项目要尽可能少的消耗资源,且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可操作性强,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3.3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利用有限水资源,农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小型水利设施在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农村

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从而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3.4设计依据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防洪标准》(GB50201-199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1996)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水工建筑物抗冻设计规范》(SL211-1998)《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其他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3.5建设内容及规模

通过以下项目建设,治理的耕地面积将达到4650亩,辐射受益面积2250亩。

1、道路

项目新修建水泥路20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土路肩2

x0.5米,面层采用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采用20cm山皮石。

2、排涝站

项目新建2座排涝站,其中张金堂门前一座、裴二地一座。

3、堤防加固

加固原有土堤坝4公里,其中:

1北岸:

西顺水泥路道南至双阳河堤张国栋家东(双阳河堤交界处),全长2.12公里。

2南岸:

跃进小学道南水泥杆至双阳河堤,全长1.88公里。

4、桥

项目新建30米桥梁1座,地点位于新安河与双阳河交界处,跃进村一社。

桥长10米X3孔米,桥总宽7米,净宽6米。

桥结构形式为扩大基础式钢筋混凝土板梁桥。

第四章项目区概况

4.1项目区域自然概况

4.1.1地理位置

双阳区位于吉林省中部、长春市区东南部,东经125°26'-

126°00'、北纬43°16'-43°56',东临饮马河与永吉县隔河相望,南与磐石市为邻,西与伊通县接壤,北与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二道区相连,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距长春市中心46公里。

是长春市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生态环境最佳、自然资源最丰富、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区。

双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5.5C,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年平均日照249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5天。

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