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9748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docx

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图

 十二經脈循行路徑圖

圖1.

圖2.

手太陰肺經循行路徑圖

中府(募穴)

〔穴名解釋〕"中",指三焦中的中焦之氣;"府",聚集的意思。

手太陰肺經起始於中焦,本穴為肺經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氣所聚集的地方,所以稱為中府。

〔取穴方法〕有兩種方法:

(1)患者仰臥,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間隙,在距胸骨正中線6寸(指同身寸,下同)處取穴。

(2)乳頭直線向上交三根肋骨處,再向外橫開2寸為本穴。

本法較簡便,但只限於男性。

〔主治病症〕咳嗽、氣喘、胸痛。

尺澤(合穴)

〔穴名解釋〕"尺"為尸(人)與乙(曲肘之形象)合字,指前臂部。

"澤"指淺水低凹處。

這是根據它的位置特點命名的。

〔取穴方法〕微屈肘,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即凸起的肌腱外側取穴。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肘臂疼痛麻木。

孔最(郤穴)

〔穴名解釋〕"孔",指孔穴;"最",是極或聚的意思。

本穴是郤穴,為氣血深聚之孔穴,故名。

〔取穴方法〕在前臂屈側部,太淵與尺澤的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主治病症〕咯血、咳嗽、哮喘、扁桃體炎。

列缺(絡穴)

〔穴名解釋〕"列",分解;"缺",破裂。

因為該穴是手太陰經的絡穴,由此分別走入手陽明經;而其部位又在二條肌健(肱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如裂隙,故名。

另外,列缺,古代又指閃電,閃電的形狀,好像裂隙。

〔取穴方法〕有二法:

(1)側掌,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2)患者兩手虎口相交,一手指壓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中即為穴區。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頭痛。

太淵(原穴,脈會)

〔穴名解釋〕"太",大的意思;"淵",指水深處。

本穴為手太陰經的原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脈會,當寸口動脈處,血氣旺盛,博大而深,所以用此名。

〔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橫紋上,橈動脈橈側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咳嗽、哮喘、咽喉痛、咯血。

魚際(滎穴)

〔穴名解釋〕"魚"是指拇指球肌群隆起形如魚肚腹;"際",邊緣。

穴在肌群隆起部之邊緣,故名。

〔取穴方法〕仰掌,在第一掌指關節後,在掌骨的中點,赤白肉際處取穴。

〔主治病症〕哮喘、咳嗽、咽乾咽痛、嬰幼兒腹瀉。

少商(井穴)

〔穴名解釋〕"少",小的意思;"商",為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據《內經》載,肺音為商。

本穴為手太陰肺經的井穴,脈氣初出十分細小。

故名。

〔取穴方法〕在大拇指橈側緣,距指甲角約0.1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發熱、咽喉腫痛、咳喘、氣喘。

圖1.

圖2.

手厥陰心包經循行路徑圖

曲澤(合穴)

〔穴名解釋〕"曲",屈曲,指肘彎處;"澤",水歸聚的地方。

意思是這一穴位較"池"(手陽明經曲池穴)淺而面積較廣,所以稱曲澤。

〔取穴方法〕仰掌,肘部微微彎曲,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尺側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急性腸胃炎、肘臂疼痛麻木、中暑。

郤門(郤穴)

〔穴名解釋〕"郤",指空隙,這裡又指該穴為郤穴;"門",指神氣出入之處。

故名。

〔取穴方法〕仰掌,腕橫紋直上5寸,在兩肌腱(掌長肌腱與橈腕屈肌鍵)之間取穴。

〔主治病症〕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癲狂。

間使(經穴)

〔穴名解釋〕"間",間隙,此指兩筋之間;"使",出使,臣使。

本穴屬於心包經,心包絡為君子之官心的臣使。

所以稱為間使。

〔取穴方法〕仰掌,腕橫紋上3寸,在兩肌腱(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取穴。

〔主治病症〕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癲狂、症、瘧疾。

內關(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

〔氣名解釋〕"內",指內側,因為穴位居於前臂屈側面,即內側面,與外關穴相對,所以稱為內;"關"指出入要地。

因本穴擅長治療內臟病,所以稱為內關

〔取穴方法〕仰掌,腕橫紋上2寸,在兩肌腱(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間取穴。

〔主治病症〕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嘔吐、高血壓、休克、膈肌痙攣、胃痛、上肢疼痛麻木癱瘓。

大陵(原穴)

〔穴名解釋〕"大",高大之意;"陵",丘陵。

該穴在腕骨隆起處後方,其隆起處似高大的丘陵,故名大陵。

〔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橫紋正中的兩條肌腱(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取穴。

〔主治病症〕心痛、癲狂、手指麻痛。

勞宮(滎穴)

〔穴名解釋〕"勞",勞動;"宮",指宮殿,這裡指掌心為心神所居的地方。

當手勞動屈指,中指尖所指即為本穴,所以名為勞宮。

〔取穴方法〕

有兩法:

(1)手掌面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的掌中橫紋處。

(2)握拳屈指時中指尖所指處即為本穴。

以此法較為簡便實用。

〔主治病症〕中風昏迷、小兒驚厥、口腔炎、癔症。

中沖(井穴)

〔穴名解釋〕"中",指中指;"沖",與少沖的"沖"意義相似。

穴位在中指端,所以名中沖。

〔取穴方法〕在手中指指尖中央取穴。

〔主治病症〕中風昏迷、小兒驚厥,中暑、暈厥。

本經穴主要用於治療心胸疾病和神志疾病。

 

圖1.

圖2.

手少陰心經循行路徑圖

極泉

〔穴名解釋〕盡頭稱為"極",這裡指深凹處;"泉",指水始出的地方。

手少陰心經起自心中,由本穴出體表,好似泉水湧出,又為腋窩深凹之處,故名。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暴露腋窩,在其中間,當腋動脈的前方或後方取之。

〔主治病症〕肩關節周圍炎、中風偏癱、心痛。

少海(合穴)

〔穴名解釋〕"少",指手少陰經;"海",為百川之匯聚處,因本穴是合穴,為脈氣匯聚之處,所以比喻為海。

〔取穴方法〕屈肘,在肘橫紋尺側頭凹陷中取穴,穴在肱骨內上髁與骯動脈之間。

〔主治病症〕心痛、精神分裂症、淋巴結炎、前臂麻木疼痛。

通里(絡穴)

〔穴名解釋〕"通",指通路;"里",指裡外之裡。

穴為手少陰經之絡穴,絡脈從本穴分出走向手太陽經,而其支脈循本經循環心中入裡,所以稱為通里。

〔取穴方法〕仰掌,腕橫紋上1寸,尺側屈腕肌腱橈側凹陷處。

〔主治病症)心律失常、心痛、神經衰弱、症。

神門(原穴)

〔穴名解釋〕"神",神明,心藏神;"門",門戶。

本穴為心經之原穴,乃神所出入之門戶,故名。

〔取穴方法〕仰掌,腕橫紋尺側端凹陷處。

即尺側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橈側緣取穴。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癡呆、心悸、意症、精神分裂症。

少府(滎穴)

〔穴名解釋〕"少",指手少陰經;"府",指神氣所屬的地方。

〔取穴方法〕有二法。

(1)掌側,在第四、五掌指關節後方,與勞宮穴相平。

(2)仰掌,屈小指,在小指尖所指處。

〔主治病症〕心律失常、心痛、手小指拘攣。

少沖(井穴)

〔穴名解釋〕"少",指手少陰經;"沖",要衝。

本穴屬手少陰,又是手少陰經與手太陽經相交之處,為經氣交通的要衝,所以稱少沖。

〔取穴方法〕在小指指甲角橈側根部,約離指甲0.1寸處。

〔主治病症〕心悸心痛、昏厥、喉炎。

 

圖1.

圖2.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徑圖

商陽(井穴)

〔穴名解釋〕"商",五音之一,意思和少商的"商"相類似,因為大腸經和肺經表裡;"陽",本穴在少商穴的外側,又屬於陽經的穴位,所以稱陽。

〔取穴方法〕在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約1分處取穴。

〔主治病症〕中風昏迷、咽喉腫痛、牙痛、昏厥。

二間(滎穴)

〔穴名解釋〕"二",指此穴為本經的第二個穴位;"間",間隙,因穴位在隙陷處,所以稱二間。

〔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即第二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約在食指指掌橫紋端。

〔主治病症〕咽喉腫痛、牙痛、鼻出血。

合谷(原穴)

〔穴名解釋〕"合",會合;"谷",山谷。

因該穴在拇、食指相合,形如山谷之中間,故稱合谷。

〔取穴方法〕有三法:

(1)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2)拇食二指合併,虎口部隆起最高點為穴。

(3)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所指處即是合谷。

〔主治病症〕感冒、顏面神經麻痺、中風偏癱、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扁桃體炎。

陽溪(經穴)

〔穴名解釋〕"陽",陰陽的陽,該穴在手背屬陽;溪",山溪,穴在筋骨之間的凹陷處,類似山間小溪。

故稱為陽溪。

〔取穴方法〕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上翹時,在二肌腱(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頭痛、牙痛、腱鞘炎、急性結膜炎。

手三里

〔穴名解釋〕"里",此作"寸"解釋。

因為該穴在手部,又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三寸處,故名手三里。

〔取穴方法〕在前臂背面橈側,陽溪和曲池的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主治病症〕中風偏癱、肘臂痛、潰瘍病。

曲池(合穴)

〔穴名解釋〕"曲",屈曲;"池",水池。

屈曲肘部,橫紋端處出現凹陷,形似淺淺的水池,所以稱為曲池。

池,尚有另外一個涵義,因本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是氣血匯合之處,似水流匯入池中。

〔取穴方法〕

有二法:

(1)屈肘部,在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取穴。

(2)屈肘部,在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中風偏癱、高熱、蕁麻疹、感冒、高血壓、肋骨外上髁炎、扁桃體炎。

臂臑

〔穴名解釋〕"臑",原意牲畜的前肢,此指上臂內側處。

因穴在上臂肱骨內側(橈側),故名臂臑。

〔取穴方法〕

有二法:

(1)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連線上,曲池上7寸,在三角肌止點處取穴。

(2)舉臂平至肩,在三角肌下端上方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肩關節周圍炎、中風偏癱、眼病。

肩髃

〔穴位解釋〕"肩",肩部;"",骨,肩胛骨肩峰端。

穴在肩峰的前下方,所以名為肩髃。

〔取穴方法〕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者向前平伸時,肩峰下會出現兩個凹陷,其中前下方凹陷處就是本穴。

〔主治病症〕中風偏癱、肩關節周圍炎、高血壓、蕁麻疹。

天鼎

〔穴名解釋〕"天",指上部、高部;"鼎",古代炊具,它的形狀特徵為有三足。

該穴在頸部,又位於頭、頸椎及胸鎖乳突肌三者之間,故名天鼎。

〔取穴方法〕正坐,微仰頭,在頸外側部,喉結旁,在扶突穴與缺盆穴連線中點取穴。

〔主治病症〕上肢癱瘓麻木、肩關節周圍炎、扁桃體炎。

扶突

〔穴名解釋〕"扶",為兩旁相攙;"突",指高處。

該穴位於二筋(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鎖骨頭)高突相合之處,二筋相合形同攙扶,故名扶突。

〔取穴方法〕正坐,微仰頭,喉結旁,在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之間。

即在與結喉同一水平的胸鎖乳突肌的肌腹上取穴。

〔主治病症〕單純性甲狀腺腫大、咳嗽、哮喘、咽喉腫痛以及甲狀腺手術針刺麻醉。

迎香

〔穴名解釋〕"迎",迎接;"香",香味,這裡泛指各種氣味。

因為本穴主治不聞香臭的病症,所以定這一穴名。

〔取穴方法〕在兩側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上面取穴。

〔主治病症〕鼻炎、鼻竇炎、顏面神經麻痺、膽道蛔蟲症。

 

圖1.

圖2.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路徑圖

關沖(井穴)

〔穴名解釋〕"關",出入要道,本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井穴,是經氣始發的地方,又位於少沖、中沖之間,所以名為關沖。

〔取穴方法〕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中風昏迷、中暑、咽喉腫痛、耳聾。

中渚(輸穴)

〔穴名解釋〕"中",中間;"渚",水中小洲。

本穴為三焦經的輸穴,三焦經好似江河水流動,脈氣到這裡輸注流動,就像河中的小洲,所以稱為中渚。

〔取穴方法〕手背部,在環指指掌關節的後方,第四、五掌骨間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耳聾、肋間神經痛、手指癱瘓疼痛、頭痛。

外關(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

〔穴名解釋〕"外",指外側,因本穴在前臂伸側面,所以為外;"關",指關隘。

本穴和內關相對,以治頭肢、軀幹疾患為主,故稱外關。

〔主治病症〕感冒、耳聾、脅痛、腮腺炎、中風偏癱、肘腕疼痛麻木。

支溝(經穴)

〔穴名解釋〕"支",即四肢,此指前臂;"溝",溝渠。

因為穴在前臂,所處位置又凹陷如溝,所以稱為支溝。

〔取穴方法〕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3寸,在兩骨(尺骨和橈骨)間取穴。

即在外關上1寸。

〔主治病症〕肋間神經痛、肋部挫傷、中風偏癱、習慣性便秘。

天井(合穴)

〔穴名解釋〕"天",高處;"井",此指凹陷處。

穴位在肘尖的上方,所以稱為天;井則形容鷹嘴窩的凹陷頗深。

〔取穴方法〕在臂外側,屈肘時,肘尖(即鷹嘴)直上1寸的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肘關節腫痛、頸淋巴結結核、蕁麻疹、神經性皮炎。

肩髎

〔穴名解釋〕"肩",肩部;"髎",孔穴。

本穴在肩部,舉臂時出現凹陷,故名肩。

〔取穴方法〕在肩部,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即為本穴。

〔主治病症〕肩關節周圍炎、中風偏癱。

翳風

〔穴名解釋〕"翳",遮掩的意思;"風",致病的風邪。

因為本穴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又被耳垂所遮掩,所以稱翳風。

〔取穴方法〕耳垂後方,在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耳聾、耳鳴、腮腺炎、面神經麻痺。

角孫

〔穴名解釋〕"角",指耳上角;"孫",此指孫絡,即細小的絡脈。

該穴位於耳上角,有手少陽經的支脈經過,故稱角孫。

〔取穴方法〕頭顳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髮際處取穴。

〔主治病症〕腮腺炎、結膜炎、頭痛、耳聾。

耳門

〔穴名解釋〕"耳",此指耳孔;"門",出入之門戶。

本穴在耳孔前,猶如出入的門戶,故名耳門。

〔取穴方法〕在面部,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耳聾、耳鳴、中耳炎、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絲竹空

〔穴名解釋〕"絲",指纖細的眉毛;"竹",指竹葉;空,孔穴。

纖細的眉毛聚集一起形成如竹葉樣的眉,本穴在眉梢凹陷處,故名。

〔取穴方法〕面部,在眉稍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頭痛、眼病、顏面神經麻痺。

圖1.

圖2.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路徑圖

少澤(井穴)

〔穴名解釋〕"少",小的意思,穴在小指,與少沖並列,故稱少;"澤",水澤,即凹陷處,意指穴位。

〔取穴方法〕在手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約0.1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產後缺乳、中風昏迷、乳腺炎。

後溪(輸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

〔穴名解釋〕"後",後面,指穴位在小指本節的後方;"溪",溝溪,握拳時,穴位所在的尺側橫紋頭處,形如溝溪。

所以稱為後溪。

〔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掌尺側的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處可見二條橫紋,在後一條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取穴。

〔主治病症〕瘧疾、癲癇、肋間神經痛、急性腰扭傷、中風後遺症。

腕骨(原穴)

〔穴名解釋〕"腕骨",原為骨名,因穴在腕骨附近,故名腕骨。

〔取穴方法〕在手掌尺側,當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在赤白肉際取穴。

〔主治病症〕腕關節腫痛、糖尿病、膽囊炎。

養老(郤穴)

〔穴名解釋〕"養",供養;"老",老人,此指老年病,古代醫家認為本穴具有治療目視不明等老年病的功效,故名養老。

〔取穴方法〕穴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取穴時,應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橈側的縫隙中定穴。

〔主治病症〕落枕、呃逆、前臂疼痛麻木、腰扭傷、目視不明。

小海(合穴)

〔穴名解釋〕"小",此指小腸經脈;"海",海洋,此指脈氣匯聚的地方。

本穴為小腸經的合穴,故名。

〔取穴方法〕屈肘,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肘臂疼痛麻木、精神分裂症、頭痛。

肩貞

〔穴名解釋〕"肩",肩部;"貞",是正的意思。

古人認為,本穴在肩後縫端,是肩的正處,所以稱肩貞。

〔取穴方法〕在肩關節的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縱紋頭上1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肩關節周圍炎、中風偏癱、腋部多汗。

天宗

〔穴名解釋〕"天",上部,高部;"宗",宗仰。

古代以日月星辰為天宗,本穴在肩胛的高部,故名天宗。

〔取穴方法〕肩胛部,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取穴,該穴與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病症〕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肩關節周圍炎

天容

〔穴名解釋〕上部稱"天",咽喉部能"容"物,本穴在頸部而靠近咽喉,故名。

〔取穴方法〕頸外側部,下頜角的後方,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咽喉腫痛、中心性視網膜病變、中風偏癱。

顴髎

〔穴名解釋〕"顴",顴骨;"髎",孔穴。

本穴在顴骨下凹陷處,故名。

〔取穴方法〕面部,在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三叉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牙痛。

尚可用於顱腦手術及拔牙的針刺麻醉。

聽宮

〔穴名解釋〕"聽",聽覺;"宮",宮殿,這裡是指居於中間的意思。

因為本穴有改善聽覺的功能,又居於耳前中間,故名。

〔取穴方法〕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在張口時呈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耳聾、中耳炎、內耳性眩暈症。

圖1.

圖2.

足陽明胃經循行路徑圖

承泣

〔穴名解釋〕"承",承受;"泣",流淚。

本穴的意思是,當流淚時,穴處可以承受。

〔取穴方法〕正坐,雙目向前正視,瞳孔直下,在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取穴。

〔主治病症〕結膜炎、中心性視網膜病變、視神經萎縮、慢性青光眼。

四白

〔穴名解釋〕"四",廣闊的意思;"白",光明清澈。

本穴可治療眼病,具有增強視力的作用,所以稱為四白。

〔取穴方法〕正坐,向前正視,瞳孔直下,在眶下孔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結膜炎、鼻炎、膽道蛔蟲病、角膜炎。

地倉

〔穴名解釋〕"地",指下部;"倉",收藏糧食的地方。

本穴位於面的下部,又近口腔,口腔為容納水穀食物的地方,所以取名地倉。

〔取穴方法〕面部,口角外側,上與瞳孔相對處取穴。

〔主治病症〕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流涎。

頰車

〔穴名解釋〕"頰"指面旁;"車",此指牙關。

下頜骨古代稱為頰車骨,穴位在其處,所以也稱為頰車。

〔取穴方法〕有兩種方法。

(1)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中指)處取穴。

(2)上下牙齒咬緊,在隆起的咬肌最高點,按壓有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症〕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牙痛、腮腺炎、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下關

〔穴名解釋〕"下",下方;"關",這裡指牙關,即下頜關節前牙關。

穴在此處,與上關相對,故稱下關。

〔取穴方法〕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閉口時取穴。

〔主治病症〕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牙痛、耳聾、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人迎

〔穴名解釋〕本穴在喉結兩旁頸總動脈搏動處,這一區域古人稱為人迎脈,認為是迎候五臟六腑之氣來滋養人體的地方。

穴在此處,所以也稱為人迎。

〔取穴方法〕在頸部喉結旁,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取穴。

〔主治病症〕高血壓、低血壓、急慢性喉炎、扁桃體炎、單純性甲狀腺腫。

梁門

〔穴名解釋〕"粱",古代和"粱"字相通,意為穀物食品;"門",門戶。

本穴在胃部,粱門的意思即指食物出入的門戶。

〔取穴方法〕在上腹部,臍直上4寸,距正中線2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胃炎、闌尾炎、便秘。

天樞

〔穴名解釋〕"樞",樞紐。

本穴在上下腹的中間,具有轉運中下焦氣機的功能,恰如樞紐一樣,所以稱為天樞。

〔取穴方法〕仰臥,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胃炎、闌尾炎、便秘。

水道

〔穴名解釋〕"水",水流;"道",通道。

本穴具有利水作用,所以稱為水道。

〔取穴方法〕下腹部,臍直下3寸,在距正中線2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腎炎、膀胱炎、尿瀦留、遺尿、腹水、睪丸炎。

歸來

〔穴名解釋〕"歸"和"來"都含有恢復、復原的意思,本穴能使婦女子宮脫垂等回復原位,故稱歸來。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臍直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處,即水道穴下1寸取穴。

〔主治病症〕月經不調、睪丸炎、子宮脫垂、不孕症。

髀關

〔穴名解釋〕"髀",指股部;"關",轉動處,此指關節。

穴在股部而靠近股骨關節處,故稱髀關。

〔取穴方法〕有兩種取穴法。

(1)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連線上,屈股時,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2)仰臥,在髂前上棘直下,平臀橫紋,與承扶穴(臀橫紋中點)相對處取穴。

〔主治病症〕中風偏癱、風濕病、下肢疼痛麻木。

伏兔

〔穴名解釋〕"伏",伏臥;"兔",兔子。

該穴位於大腿前面肌肉隆起處,形狀像潛伏的兔子,故稱伏兔。

〔取穴方法〕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的連線上,髕骨上6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中風偏癱、截癱、股外側皮神經炎、膝關節炎。

梁丘(郤穴)

〔穴名解釋〕"梁",山梁;"丘",高處。

該穴位於膝梁上肌肉隆起如丘處,所以稱梁丘。

〔取穴方法〕屈膝,大腿前面,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連線上,髕骨上2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胃炎、消化性潰瘍病,下肢癱瘓疼痛、乳腺炎、膝關節痛。

犢鼻

〔穴名解釋〕"犢",小牛;"鼻",鼻孔。

該穴在膝部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形如牛犢的鼻孔。

〔取穴方法〕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膝關節病、中風偏癱。

足三里(合穴)

〔穴名解釋〕"足",足部;"里",寸。

因本穴在膝下3寸,所以稱足三里。

與手三里相對應。

〔取穴方法〕有兩種取穴法。

(1)小腿前外側,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處取穴;

(2)以掌心按膝蓋,大指抵住內膝眼,次指抵住脛骨前脊,於中指止處定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急、慢性腸炎、痢疾、高血壓、神經衰弱、高脂血症、中風偏癱、闌尾炎、膝關節痛。

上巨虛(大腸經下合穴)

〔穴名解釋〕"上",上部,與下部相對;"巨虛",巨大空虛,此指脛腓骨間大的空隙。

本穴位於此,又在下巨虛穴上方,故稱為上巨虛。

〔取穴方法〕在小腿前外側,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處,或在足三里直下3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下肢癱瘓疼痛。

豐隆(絡穴)

〔穴名解釋〕有兩種解釋。

(1)"豐",豐滿;"隆",隆起。

該穴所在的部位,肌肉豐滿而又隆起,所以名豐隆。

(2)豐隆,原來指雷聲,為雷神的名宇,和列缺原指閃電一樣,均用來命名絡穴。

〔取穴方法〕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在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處取穴。

〔主治病症〕咳嗽痰多、支氣管炎、高血壓、高血脂、下肢癱瘓。

解溪(經穴)

〔穴名解釋〕"解",指骨解(骱),即骨與骨之間的連接處;"溪",溪流,此指凹陷處。

該穴位於踝關節前兩筋凹陷處,故稱解溪。

〔取穴方法〕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在兩筋(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取穴。

〔主治病症〕踝部疼痛腫脹、頭痛、腎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內庭

〔穴名解釋〕"內",進入的意思;"庭",門庭。

該穴在趾縫之間,兩趾好像兩扇門,比喻進入門庭,故稱為內庭。

〔取穴方法〕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

〔主治病症〕牙痛、三叉神經痛、急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