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9689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docx

亲密而独立洞悉爱情的二十堂心理课

01导语:

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

本期内容

- 本期你将听到-

1.我们为什么要讨论爱情?

2.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爱情里常常遇到哪些困惑?

3.爱情这门艺术,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它?

- 本期知识点 -

1.对于爱情,人类有千百种的说法。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个让人永远纠结的问题,加深我们对爱情的认识。

2.台湾心理治疗师王浩威会通过心理咨询的实际案例,相关理论以及可以实践的方法的讲解和分享,给大家带来关于认识爱情、理解爱情、学习如何去爱的思路。

如何既亲密又独立,最终收获美好的爱情、和谐的亲密关系。

 

- 精彩内容划重点-

1.我们人类,为什么渴望亲密关系?

为什么对爱有这种近乎本能的需求?

2.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阿里斯托芬在一次聚会里所谈起的故事,是关于远古男女的。

他说,每对夫妻原本都是一体的。

两个头,两个身体,两套生殖器官,四条腿。

他们是男又是女的人,每个都很凶猛。

但是,这些巨人很任性,他们威胁要篡夺世界的主人宙斯的王位。

宙斯因此生气了,将所有这些巨人都劈成了两半。

于是,男女人,就变成了男人和女人。

阿里斯托芬宣称,从那时起,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失去的另一半。

3.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爱情就是自己自恋情结的作用,像是希腊神话里的美男子纳西瑟斯爱上了在水里的自己的倒影。

4.当代的美国人类学教授海伦.费雪博士:

人的性格类型决定了各自的爱情。

而性格又是每个人大脑里的神经传导激素所決定的。

神经传导激素包括多巴胺、血清素、睾固酮和女性激素这四种化学物质,也就是它们,决定了人的四种基本性格类型:

分别是开拓者、建设者、领导者和协调者。

5.支持演化论的学者: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了物种的提升而存在的。

人类不只要有性,还需要爱情,是因为爱情能够帮助我们的老祖宗在关系上有足够强烈的配对结合,这样才能够成功地抚育下一代的孩子。

02认识爱情:

自我成长如何影响进入爱情的时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什么是爱情?

2.个人成长的不同程度,会如何影响到我们对爱情的回应?

-本期知识点-

 

1.爱情的定义:

王浩威老师认同的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对另外一个人产生的强烈情感,往往是源至于亲人关系或个人连接当中。

这样的吸引力在无意识当中永远是有性的欲望。

而爱情的人,他们同时也都感觉到情感和归属的温柔。

 

2.人要自我成长到要到怎么样的程度,才能够顺利进入爱情?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人在12-18岁这个阶段,应该是要慢慢形成了自我追求,这是八阶段中的第五阶段;然后才开始进入亲密关系的学习和完成,这是第六阶段。

 

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卡罗·吉利根,就认为这两个阶段的顺序有性别上的不同:

女性比较倾向先完成亲密关系,而男性倾向先完成自我追求。

这样的看法,补充了艾瑞克森理论的完整性。

我们可以这么说:

在学习谈恋爱的时候,往往也是慢慢开始思考自己人生未来目标的时候。

自我的追求和亲密关系的完成,是在我们年轻时候同时要完成的两个目标。

爱情的追求和寻找自我的认同是经常相辅相成的。

-补充注释-

1.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

2.埃里希·弗罗姆(德语:

ErichFromm),又译作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

3.卡罗尔·吉利根(CarolGilligan)是美国女权主义者、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4.艾瑞克森(Erikson)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艾瑞克森(Erikson)将正常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8个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个人都面临、并克服新的挑战。

每个阶段都建筑在成功完成较早的阶段任务的基础之上。

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阶段的挑战,则会在将来再次造成问题。

阶段

名称

年龄

冲突

1

婴儿期

0-1.5岁

基本信任vs.不信任

2

儿童期

1.5-3岁

自主vs害羞(或怀疑)

3

学龄初期

3-6岁

主动vs.内疚

4

学龄期

6-12岁

勤奋 vs.自卑

5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

6

成年早期

18-40岁

亲密 vs. 孤独

7

成年期

40~65岁

生育 vs. 自我专注

8

成熟期

65岁以上

自我调整 vs. 绝望期的冲突

03爱情的挑战:

在爱情里回归最难以面对的自己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是什么让我们渴望亲密关系里的快乐,但是又无法真正享受呢?

2.什么是人格面具?

3.爱情为什么能帮助我们面对自己?

-本期知识点-

1. 文化和教育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追求快乐”

从小,我们的环境就是要求我们要成为某一种有成就的人,努力向上、刻苦耐劳、受到众人的欢迎,等等。

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越来越拘谨严肃,因此追求快乐似乎成为一种败德的事情。

我们被教育成为害怕快乐的人,认为快乐是不应该的。

2. 追求快乐和努力勤奋的冲突

在我们的文化里,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或是社会,总是期待我们成为为国为民的大我,而放弃小情小爱的小我。

这样的期待,心理学上来说,让人们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童真,包括快乐、创造力和自在的能力。

3.别人的眼光对我们的影响强度

别人的眼光对我们影响的强度,是跟我们对这一个人在乎的程度成正比的。

而影响我们对一个人在乎的程度,主要有两个:

1.关于是我们对这一个人/情景熟悉的程度;2.是这一个人/情景在我们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

 

4.冲上前 vs.逃避。

人在成长的过程,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会有两种选择:

冲上前,还是逃避开去。

事件

情绪反应

行为

结果

比较有把握的情形

忐忑不安,但又有一些期待

冲上去

获得了学习和经验,累积了新的能力和新的自信。

 

觉得无法应对的情节

恐惧

回避

给自己名正言顺的理由去拒绝

 

5.爱情的召唤

爱情对人的一生来说有一个独特的位置。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目的地可以选择,大部分都是可去可不去的;然而爱情则是我们这一辈子必然要去朝圣的一个圣地,没有这样的朝圣也就没有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生。

爱情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一种永远的召唤,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是很难真正的回避的。

-补充注释-

1.雅各-马利-艾弥尔·拉冈(Jacques-Marie-ÉmileLacan),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

2.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DonaldWoodsWinnicott),英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对客体关系理论有一定贡献。

3.真我 vs.假我(Trueselfvs.Falseself):

真我和假我的概念,是由温尼科特提出。

真我:

一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是真实的存在的感受力。

真我可以让人拥有不被强迫的,当下的即时的感受。

这种真实的,生动的经历,会让人更能够和他人发生真诚的连接,更富有创造力。

真我会在人类的婴儿时期开始发展。

假我:

人们为了服从他人的期望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防御式的,面具式的行为。

例如:

温尼科特认为,假我会要求人在他人或者公众面前表现得礼貌得体。

04焦虑型依恋:

恐惧失去爱情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焦虑型依恋是什么?

2.焦虑型依恋是怎么形成的?

-本期知识点-

1.依附理论(AttachmentTheory):

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该理论揭示了当人类在面对痛苦的人际关系,和爱的人分离,或者面临危险的威胁时会如何做出反应。

-鲍比对从母亲身旁离开的年轻小孩进行观察,离开母亲的小孩展现出三个阶段的行为:

愤怒、绝望、和疏离。

基于他的观察,他的结论是:

婴儿或小孩子的愤怒最初是为了展现一种呼唤,也是一种抗议,要让缺席的母亲能够回来。

同时,愤怒也成为孩子纾解紧张和焦虑的方法。

2.依恋类型(PatternsofAttachment):

由约翰·鲍比的学生,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设计的陌生情景(strangesituation)的实验理论。

-在母子相处的情境下当陌生人介入时,不同的婴儿对母亲会表现出四种不同类型的依附行为。

3.依恋类型的延续

 

-婴儿的依恋行为模式会一直延续到人们长大成熟后的亲密关系建立中。

人们往往会采用同一种依恋类型的行为模式来对待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

 

-补充注释-

 

1.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也称躁郁症):

是一种心境障碍。

发病期间会经历亢奋期和抑郁期。

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2.约翰·鲍比(JohnBowlby):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从事精神疾病研究及精神分析的工作,最著名的理论为他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依附理论(attachmenttheory)。

 

3.玛丽·安思沃斯(MaryAinsworth):

和约翰·鲍比共同工作研究依附理论,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

因她在依附理论中的贡献而被人熟知。

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为依附理论作后续研究和测试。

05回避型依恋:

不敢与爱情相识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爱情绝缘体(回避型依恋)的表现是什么?

2.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本期知识点-

1.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家庭

家庭会出现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通常是父母亲的感情状态不佳和家里资源的不足,也就是成长在一个功能不足的家庭。

在孩子出生到长大的过程,这个需要特别需要照顾和安全感的阶段,家里确实没有足够的能力,因此没办法提供孩子基本的安全感。

 

2.“小大人症候群”是什么?

在一些功能不足的家庭里,父母也许因为经济或法律因素而长期不在,总之就是没有足够的功能可以让这个小孩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

这样的小孩,在家里帮助爸妈,上学以后是老师喜欢的帮手。

就是所谓的过度亲职化,「亲」是亲密的亲,「职」是职业的职。

因为他们比同龄人成熟太多,太懂得大人的辛苦了。

这些小孩会被夸赞成熟,但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成熟是他们对自己情感的否认。

从小,他们有太多需要父母或大人照顾时却得不到的经验,甚至因此有强烈的被抛弃感受。

而这样的感觉实在太痛苦了,以至于他们不再敢有任何的感情需要。

对感觉与亲密关系的否认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保护自己不要再有痛苦的感觉。

这个方法的初期,我们或许能够借着否认来获取外在形象,表现为一个成熟的小孩,但内心却会渐渐因为不被外人了解而绝望,慢慢放弃了被了解和关心的可能。

 

3.成年后的“小大人”们有什么特征?

生活似乎都在掌握中,但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总觉得没有人在乎自己;只会微笑,害怕展现真实的情绪;老是在照顾别人,却不善待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子女相处;困在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中;沉溺过去,害怕未来,对现在感到焦虑;工作让人筋疲力竭,找不到意义何在;从未感到满足;渴望爱,但很少得到。

06关系强迫症:

时刻讨要爱情证明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为什么爱情会让人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

2.爱情中不安的男女会有怎样的表现?

3.爱情中不断向另一半索取安全感会对亲密关系造成怎样的影响?

 

-本期知识点-

 

1.关系强迫症:

由墨尔本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纪·多龙提出,并不是正式的心理疾病诊断。

纪·多龙将关系强迫症分为两类。

 

第一类的强迫念头是针对关系的。

当事人持续地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爱对方,或怀疑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或者是怀疑这段关系的正确性。

 

第二类的焦点则是集中在伴侣的身上。

他们选择性地关注伴侣的反应,特别是不够完美的地方,或者做的不合心意的地方,而忽略伴侣过去的优点。

“他不爱我”、“他有一天一定会不爱我”,这样的念头先入为主,成为了一种很难改变的成见,于是通过在对方关系中表现出的“不够完美”,几乎是谈不上失误的,来反复地加深自己的成见。

2.关系强迫症的形成:

 

关系强迫症背后其实透露出的是一种焦虑,这种焦虑究竟是什么?

关于这个点心理学上有不同的解释。

 

解释1:

关系强迫症是“我怕你离开”的焦虑。

儿童在与母亲分离时会产生大量的焦虑情绪,也就是“分离焦虑”,小孩子对于可能丧失安全感、抚养、物质和爱会十分恐惧。

这样情况长大的小孩,他们在成年之后,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因为惧怕再次引发了童年时期的分离焦虑。

于是,当伴侣对两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不那么投入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担忧:

“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是不是要离开我?

 

解释2:

关系强迫症是对确定感的需要,也就是一种稳稳当当的幸福。

不确定和不知道的感觉,是人们天生最恐惧的两种状况,因此也就特别的容易激起我们的控制欲望。

而每个人过去的经验,决定了每个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解释3:

关系强迫症背后,可能是缺少成熟独立的自尊。

自尊较低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往往要透过对方才能够肯定自己,因此可能会有更多强迫性求证的行为。

因为自己的整体评价偏低,所以他们会更加需要外界的肯定,并且把自我价值和对方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一旦对方表现出对自己失去兴趣,自己就产生极大的自我怀疑,个人的自尊几乎是要完全的崩溃了。

 

07爱无能:

无法让爱情持续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哪些是引发爱无能的心理因素?

2.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本期知识点-

 

1.习得性无助: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提出了这个概念。

 

他认为人生在世的一个主要课题,便是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对周围造成的影响,从而学会如何操纵及适应环境,切合生存需要。

但如果这种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行为立刻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行为反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种情况会引起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2.分离和丧失的精神创伤对儿童的影响

 

提出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持续地观察分离和丧失的精神创伤对儿童的影响。

鲍比发现,一位失去父母的小孩,随着创伤,会逐渐出现一步接一步的反应:

抗议、绝望、疏离、和自闭。

这也就是说,一位健康婴儿,它与父母间的行为、情感在早期已形成一种稳定的互动模式,所以当它找不到父母,感觉被抛弃的时间已经超过过去的任何习惯时,它先是又哭又叫的抗议;如果这还不能让母亲注意到它的须要,它便陷入凄惨的哭叫声,任何人听了都心腸寸断的那种声音;如果这还是找不到父母,它就将真实的自己整个封闭起来,再也不再流露出对其他人有任何的需要,也就是和人的亲密关系完全的疏离;甚至更严重的,他就和整个世界结束了一切的关系,自闭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补充注释-

 

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学者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

08单身焦虑症:

认为单身有错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现代社会,单身的人面临着哪些歧视?

2.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解释社会对单身人士的歧视?

3.面对社会的压力,单身人士可以做些什么?

-本期知识点-

 

1.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截然相反的道德主张。

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名族、阶级和国家。

这种态度,经常出现在亚洲文化中。

因为亚洲文化更加重视家庭,社会这种群体的利益。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认为个人主义是决定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个人主义强调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看重独立和自我依靠。

2.30岁恐慌症候群。

 

30岁上下的女人,普遍会开始对自己还没结婚的状态感到恐慌。

这样的情形,就算是在对婚姻或爱情的态度比较自由、比较采取多元观点的欧美,或其他女性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一样经常可以看到。

在美国,甚至有人把它称为:

30岁恐慌症候群。

3.单身人士面对压力可以怎么做?

(1)跟家人坦诚

(2)只和自己比

(3)正确看待单身

(4)合理安排时间

(5)学会倾诉

(6)转移心态

-补充注释-

 

1.贝拉·狄保罗(BellaDePaulo)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心理学教授。

致力于研究大众对单身人士的刻板印象,污名化以及忽视。

09爱情上瘾症:

不断寻求新欢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对“爱情上瘾”的人有什么表现?

2.为什么他们觉得自己拥有的爱好像永远都不够?

3.如果想要改变“爱情上瘾”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上有哪些建议?

-本期知识点-

 

1.本文中“爱情上瘾症”的定义:

 

”爱情上瘾症“的人渴望爱情,每次恋爱总是十分真诚的投入。

但是爱上后,很快又会发现自己有了新欢。

他们把对爱情追求变成了一种重复的强迫性的行为。

如果停下来,他们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的不安和焦躁。

2.“风流才子”的典故让人羡慕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男性拥有很多爱人是常见的,是男权的一种象征。

同时,不同于依靠金钱和权力获得女性的青睐,风流才子是靠他们的男性魅力赢得爱人,并且每一次都是相当真诚的。

3.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爱情上瘾症”: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卡尔.荣格认为不停地渴望女性的男性,其实是无意识想通过遇到的每个女性来满足他的母亲情结。

在女性身上,他寻找的不仅是性,还有港湾、母性,和心灵的满足。

而这种母亲情结有可能会发展成两种畸形性格:

同性恋和“爱情上瘾”。

他们从其他人女性身上寻求母亲,但母亲意象不可能在他人身上完全寻找到,所以就不停地从一个女人身上转到另一个女人身上,就有“爱情上瘾”的表现。

4.从动力心理学角度看待“爱情上瘾症”:

学者们认为“爱情上瘾症”这样的问题,是源于原生家庭的病理。

原生家庭里,可能出现了风流的父亲、可能父母没有表现出亲密感、或是童年时孩子扮演了“妈妈的甜蜜宝贝”或是“爸爸的小情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男孩子,在亲密关系中需要透过女人来确定他们脆弱的自尊。

他们一方面视伴侣如粪土;另一方面,又害怕和伴侣太过亲密,自己脆弱的一面会被对方发现。

-补充注释-

 

唐璜症/唐璜症候群:

唐璜(DonJuan),是西班牙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因为他的英俊潇洒和风流著称。

他的一生中和无数的贵族妇女发生过爱情,是情圣的代名词。

这里用唐璜症/唐璜症候群来表述一直不停追求不同女性的男性。

10假性亲密:

用表面的和平维持关系的人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

2.为什么会有人会选择维持这种假性亲密关系?

3.亲密关系里的哪些表现最“伤”?

4.怎样学会建立真实的亲密关系?

-本期知识点-

1.假性亲密关系:

英文Irrelationship,出自博格(MARKB.BORG)、布瑞纳(GRANTH.BRENNER)、和贝瑞(DANIELBERRY)共同写的一本书—《Irrelationship》。

他们三位是在美国纽约执业的精神分析师,也是心理治疗师。

三位作者认为,假性亲密关系,并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

而是双方默认的一种状态:

两个人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他们可能在外人看起来是亲密的;但实际上,这段关系避开了双方彼此的坦诚和接纳、避开了双方自愿地为这段感情进行付出。

2.原本亲密关系的状态:

真正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两个人之间相互关心,彼此是情感付出的。

3.维持假性亲密关系的原因:

维持假性亲密关系,是为了避免受到情感上的伤害,而共同创造出来的防御。

这种关系对双方来说是“安全”的,在外人的眼中是非常稳定的,而关系内部有着两个人在无意识中精心构建的规则。

所以,在这段关系中得到的反馈都是可控制、可预测的。

在情感上,假性亲密的伴侣会处于一种“大脑锁住”(Brainlock)的状态,也就是双方不自觉地共同持续这种情感上的麻木,拒绝进行深刻的情感联结。

4.长期处于假性亲密关系中对人的影响:

长期处在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即便努力去“照顾对方”,也常常会觉得失望。

双方经常都自以为自己是付出的一方,永远看不出对方的付出。

在这种感觉之下,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付出被剥削、被低估,因此会感到愤怒。

当我们在无意识中被消磨得精疲力尽,总会有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觉得孤立无援。

5.文化对我们维持假性亲密关系的影响:

在东方的文化里,集体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两个人的关系,很多时候不是只属于两个人自己的,两边的亲人、甚至是朋友、同学等等社会关系网络也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11失恋:

爱情的必修课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在现代社会,我们要怎样走出安全的环境,寻求成长的机会?

2.为什么失恋的意义是重要的?

 

 -本期知识点-

1.物质对人们心理层面的影响:

现在的家庭比过去的家庭,物质的资源多了许多。

但是,也是因为这样的物质资源,让父母亲拥有更多的能力,可以去保护的孩子,提供孩子所谓理想的成长环境;但另一方面,父母在安排这些“理想环境”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控制了、甚至是剥夺了孩子许多成长的机会。

 

2.如何让自己有机会面对社会的挑战,得到成长?

第一,创造认识社会的机会。

第二,创造逃离家庭的机会。

第三,创造失恋的机会。

 

3.失恋为什么会对我们之后的成长有帮助?

通过爱情,我们能认识自己。

真的墜入爱河的人,必然会将真正的自己展现出来。

通过失恋失恋,我们才能认识自己的爱情能力,认识自己爱情中的阴影。

我们要学习爱情,就要学习去认识自己阴影中的一切。

所以失恋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我们认识自己的阴影。

12童年的父母爱与成年爱情:

爱情脚本的僵化与成长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1.什么是“爱情脚本”?

2.是什么和我们一起撰写了我们的“爱情脚本”?

3.如何改写自己僵化的“爱情脚本”?

 

-本期知识点-

1.“爱情脚本”:

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特定的关系模式。

本文把这种特定的关系模式成为“爱情脚本”。

 

2.共生依赖:

指的是伴侣之间关系的特殊模式。

伴侣中的一方如果自我的能力严重下降,甚至无法照顾自己;这时,伴侣中的另一方表面上是承担起照顾的责任,看起来比较辛苦,但实际上,他/她的内心深处是需要伴侣这样的自我能力低下,因此他可以对伴侣进行近乎强制性的照顾,来满足自己内心被需要的精神渴望。

 

3.原生家庭:

在家族治疗的观点中,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这个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组建的新家庭中的表现。

4.成年人的依恋问卷:

由美国斯坦福督学教授金·巴索洛缪(KimBartholomew)设计,从两个维度出发建立了一个成人依恋关系类型的分类体系。

两个维度分别是Positivityofaperson'smodelofself以及 Positivityofaperson'smodelofothers。

 

(1)Positivityofaperson'smodelofself(个人对自我模型的积极态度):

可以理解为个人对自己的自尊的内化的认同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