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docx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
20XX年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
某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
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
您们不辞辛劳,在百忙之中莅临XX调研指导工作,这既是对XX的关心、厚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鼓舞。
在此,我谨代表XX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您们长期以来给予XX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XX县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县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XX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位于三省八县交界处,因境内金沙江、小江、牛栏江、以礼河等三江十河交汇而得名,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
县情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人口大县,辖23个乡(镇、街道)、376个村委会(社区)、102.7万人,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
二是农业大县,有农业人口89.2万人,占总人口的86.85%。
三是贫困大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尚有贫困人口38.5万人,占总人口的37.5%。
四是山区大县,国土面积5854平方公里,山区占95.7%,境内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
五是生态脆弱县,境内有乌蒙山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受小江、金沙江、牛栏江和硝厂河等江河的深切割,境内山高、坡陡、谷深。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891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6.5%;岩溶面积1303平方公里,岩溶比例25.44%;石漠化面积62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2.25%,石漠化率48.18%。
广大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交织,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XX县按照重点在工业、潜力在旅游、难点在扶贫、关键在民生、瓶颈在基础、保障在党建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扶贫开发特色县、高原生态魅力县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务实苦干,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18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160.2亿元,同比增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6亿元,同比增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亿元,同比增7.4%;农业总产值68.99亿元,同比增6.92%;粮食总产48.4万吨,同比增2.03%;农民人均纯收入7033元,同比增15.3%。
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脱贫进程显著加快,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辣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全国秸秆养畜十佳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等称号。
二、XX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一)“十二五”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XX县委、政府立足贫困实际,转变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模式,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扶贫作为第一责任、党建作为第一保障,以“整乡推进”为平台,以基础设施改善、基础产业培育、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并重,以片区扶贫攻坚为主战场,以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七个到村到户”为抓手,走“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大扶贫路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生问题有效解决。
“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6亿元,实施整乡推进7个,实施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1个,实施省级整村推进重点村478个、行政村整村推进112个、深度贫困村整村推进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14个、财政奖补整村推进123个、“同心工程”整村推进1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9个,建安居房11356户,易地扶贫搬迁15075人,革命老区开发项目16个,50余万人受益。
通过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基础产业大发展、基本素质大提升、基本保障大构建、基本队伍大加强”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年的2643元增加到18年的7033元,年均增长28.14%;贫困人口从18年末的57.73万人减少到18年末的38.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1.4%下降到37.4%。
(二)扶贫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合力攻坚,干部群众大发动。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群众主体、社会主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思路,有力促进了XX扶贫开发工作的纵深推进。
二是立足实际,扶贫机制大创新。
建立健全了项目规划、一事一议、项目督查、激励约束、项目监理、资金监管等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三是整合资源,扶贫资金大投入。
按照“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切实落实部门扶贫责任,整合资源,统筹安排,搞好结合,最大限度聚集扶贫要素,集中投入使用,提高扶贫资金的综合效益。
四是整体推进,集中连片大开发。
按照“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集中连片”的工作思路,集中连片对贫困地区实行整体推进,集中连片“大开发”,成功探索了连片开发扶贫新模式。
五是夯实基础,培育特色大产业。
按照长中短相结合的思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长远重点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中期重点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近期重点发展以马铃薯为主的种植业和劳务产业,初步形成以马铃薯、生猪、经济林果、蔬菜等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
六是强化培训,群众素质大提升。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按照造就技能型、经营型、文明型农民的要求,以就业培训中心,网络远程教育、“两校进村”等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大力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提升群众素质,以农村文化户为依托,积极营造学文化、用科学、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风文明。
七是改善民生,社会保障大强化。
坚持以人为本,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
通过开展教育扶贫,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补助救助力度,有效防止因就学导致新的贫困出现;开展卫生扶贫,加强乡村卫生院(室)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难”问题。
三、片区推进及重大政策落实情况
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18年)》、《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18年)》精神。
18年12月,按照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部署,把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今后十年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扶贫攻坚主战场,XX县地处乌蒙山区主峰地段,被列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扶持,国土资源部挂钩联系XX、省委李书记挂钩帮扶XX。
XX县委、政府抢抓机遇,把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成立了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扶贫办,作为常设机构。
县直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发挥部门优势,整合部门资源,做到各司其职,名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行动。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于18年1月完成XX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18年),18年4月完成XX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18年),上报省级审核并经多次修改完善后,于18年9月经省政府批复后实施,规划概算总投资164.178亿元(中央和省级资金85.978亿元,市县级资金9.17亿元,业主投入及融资52.824亿元,农户自筹16.236亿元)。
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42.321亿元,产业发展项目概算投资62.699亿元,民生改善项目概算投资37.063亿元,公共服务项目概算投资16.023亿元,能力建设项目概算投资0.178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概算投资5.894亿元。
截至目前,已投入项目资金100.1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79.22亿元,产业发展项目6.06亿元,民生改善项目6.5亿元,公共服务项目6.82亿元,能力建设项目0.033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1.53亿元。
针对各部委出台的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结合我县实际,我县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激发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一)实施“一大战略”
即实施“走出去”战略。
根据时代发展新趋势和不少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实际,对全县70万劳动力,我们提出了3个“1/3”的目标,即劳动力中仅保留1/3从事农业,1/3县内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另外1/3跨出县门务工经商。
对此,我们一方面切实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经过不懈努力,现已转移输出30余万人到县外务工经商,年创收入达6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扶贫,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走出去,使他们依靠知识和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出路,彻底“挖掉穷根”。
(二)推进“六大工程”
1.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XX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十二五”以来,我们一是大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着力打通“主动脉”,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境内投资105亿元的南北大通道和投资13亿元的国道213线可望年内建成通车,投资10余亿元的黑土至大桥、县城至者海二级公路近期也将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不断疏通“毛细血管”,硬化通行政村公路728公里,修通自然村道路295公里,硬化村内道路45.34万平方米,全县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二是大干农田水利建设。
建成一批骨干水源点工程,新增蓄水126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47.69万农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6.92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9万亩。
三是大干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农网改造33586户,架设10千伏线路651.94千米,安装变压器672台,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
四是大干安居房建设。
累计新建安居房3.5万户350万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几年来,我们一是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先后对卷烟、铅锌、建材、能源等传统工业进行转型升级改造,驰宏16万吨铅锌冶炼项目顺利投产,XX烟厂30万箱技改项目年内将建成投产。
同时,积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坚持巩固壮大马铃薯、蔬菜、水产等传统产业,重点扶持壮大阿穆尔鲟鱼集团等一批市场前景好、自我发展能力强、辐射带动广的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清洁能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风电水电和绿色食品加工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高原特色农业优势日趋凸显,核桃、玛卡、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荣获“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辣椒之乡”称号,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经果林种植基地,全县共流转土地面积达15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44万亩,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7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年末的2643元增加到18年末的7033元,增长了1.67倍。
3.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治贫要先治愚。
XX的贫困,本质上是人的素质和生存竟争能力上的贫困。
我们一是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6.8亿元,新建中小学10所,维修改造354所,新增校舍面积39.99万平方米,排除危房14.14万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2.2万人次,“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23.3万人。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提升,累计输出学子5万余人,其中3792人被重点大学录取,39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二是通过狠抓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努力使农村劳动力学有所得、业有所专,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夯实自我发展根基。
近年来,已累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次,开展贫困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实施“雨露计划”2500人。
4.实施生态保护及美丽家园建设工程。
保护好生态,是贫困地区永续发展的本钱。
我们一是狠抓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重点对者海工业片区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关闭企业30余家,对建材、铅锌等行业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对具备条件的4家企业进行大力扶持,促其转型升级。
二是狠抓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
把荒山绿化和水体保护作为造福子孙万代的工程来抓,一方面大力推广运用太阳能、沼气池、节能灶等新型能源,另一方面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干热河谷区、石漠化荒漠化区造林绿化12.89万亩,种植核桃10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4.5%。
三是大力开展美丽家园建设。
根据省市的要求和部署,我们结合灾后重建和农村安居房建设、异地搬迁扶贫等工作,围绕乡村“住房美、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目标,按照“八个一”(建一幢房、种一林树、修一条路、安一根水管、建一个活动场所、装一盏路灯、建一处垃圾堆放点、兴一个产业)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美丽家园建设,现已启动建设1.6万户,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和持续攻坚,贫困地区农民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5.实施城镇化带动工程。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正在发生和还将持续的一种变化趋势。
在片区攻坚和精准扶贫双驱动的大背景下,我们结合整乡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的实施,通过“山上问题山下解决,农村问题城镇解决,分散问题集中解决”的方式,努力让群众搬出希望、搬出未来、搬出幸福,不断探索高寒贫困山区的城镇化路子和城乡统筹良方。
待补镇按照“规划牵引(建设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镇)、双轮驱动(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同时驱动)、三方共建(财政资金、市场融资、群众筹资)、四环联动(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人口向小集镇集中)、五基并举(基础设施改善、基础产业培育、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的思路,带来了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农民素质、城乡面貌、干群关系的重大变化。
大桥乡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生产、生活、生计统筹考虑的贫困地区城镇化路子。
大海乡将五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需政府托底的特殊对象纳入重点扶持,并通过撤村并点、统一规划搬迁集中建设,积极探索美丽家园建设与乡村旅游新路子。
6.实施保障体系构建工程。
保障体系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支撑。
我们一是抓实民生保障工作,全面统筹推进文化、卫生、养老等民生事业,切实解决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
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率达98%,新农合参合率达98%。
二是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扶贫开发组织保障。
四、“十三五”片区规划情况
根据省、市的安排和部署,XX县乌蒙山片区“十三五”扶贫实施规划编制工作于18年12月正式启动,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我县切实加强对片区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在认真总结“十二五”规划成效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项目遴选工作,并积极主动与各省、市主管部门对接后形成全县“十三五”规划项目库。
目前全县“十三五”片区规划已按规划审核批准备案程序上报省、市审核汇总。
总体规划情况为:
规划总投资768.13亿元,其中,中央、省市财政性投入674.66亿元,业主投入26.47亿元,农户自筹45.69亿元。
具体为:
以交通、水利、能源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资607.25亿元;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农田整治、乡村道路、电网、农村危房改造为主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规划投资92.65亿元;以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规划投资25.33亿元;以农业种植、养殖、乡村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规划投资34.54亿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规划投资8.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