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9570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7.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docx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人教版

§0为什么学物理,怎样学物理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为什么要学物理

1、物理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基础;

2、物理学是当今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

3、物理教育为培养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

第一点,物理学无疑是当今对物质世界认识最深刻最精密的学科,它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法是最为成熟、严密和科学的;

第二点,今天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都建立于物理学的基础之上。

在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研究常常引发自物理学的讨论,化学大量的使用物理学的试验手段和理论预言,生命科学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大量依赖物理学家的工作,天文、地球科学都在使用物理学作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

物理学科特点:

1.真理性:

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和谐统一性:

神秘的太空中天体的运动,在开普勒三定律的描绘下,显出多么的和谐有序。

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

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统一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又使电和磁实现了统一。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把质量和能量建立了统一。

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把粒子性、波动性实现了统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把时间、空间统一了。

3.简洁性:

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明快性。

如:

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对称性:

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

如:

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

5.预测性:

正确的物理理论,不仅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物理现象,更能预测当时无法探测到的物理现象。

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测电磁波存在,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菲涅尔的衍射理论预言圆盘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预言电子的存在。

6.精巧性:

物理实验具有精巧性,设计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现象更加明显。

二、怎样学好物理

1、积极主动,充分预习

高效学习必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学习高效是要求你自己主动地学,认为

学习是自己的事,同时还要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思考其本质。

2、整体构建,形成网络

要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把握,要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模块化,理清“树干、树枝、树叶”的关系。

3、探究问题、深入理解

在探究过程中能系统地分析问题的内在要素、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能带着问题去习得知识,同时体会系列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过程、变化规律、形成程序性的知识链,最终体验问题解决的喜悦。

4、合作交流、积极互动

在合作探究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激情展示,有效迁移

每位同学都要认真探究、积极展示,要把自己的独到见解、思维过程、疑难困惑展示出来,和同学相互交流。

6、适时练习,巩固提升

每节课学完后要认真复习,完成适量的练习和拓展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同时要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我管理。

 

学习反思

§13.1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了解分子热运动。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物质的构成

分子的构成

 

分子的大小

 

分子的度量单位

 

2、分子热运动

现象:

闻到花香、开水放糖变甜、煤堆墙角墙变黑。

阅读课本P3的演示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什么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的发生条件

 

注意扩散现象的几点问题

A、扩散时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在扩散中两种分子会同时进入对方。

B、扩散现象不仅存在于状态相同的物质之间,在存在于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

C、扩散现象整体看起来是有方向的,但如果单看某个分子的运动则是杂乱无章的。

列举出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了:

 

3、分子间的作用力

思考:

既然分子在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排列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宏观特性

四、课堂归纳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定义:

2、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

3、分子间的作用力:

五、课堂练习

以下现象可以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①进花园闻到花香

②风吹树叶摇动

③看到烟雾在弥漫

④水喝酒精混合体积变小

⑤放在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⑥扫地时尘土飞扬

⑦河水向低处流

⑧端午节粽叶飘香

⑨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拓展:

氢分子是最小的分子,其尺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质量只有10-27kg左右。

应用科学推理的方法认识事物:

人们能够直接主观感知到的各种宏观现象,如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等。

通过类比迁移推理出无法直接感知的微观世界,如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拓展:

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

问:

PM2.5是分子吗?

为什么?

学习反思:

§13.2内能

班级:

姓名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多传递能量的多少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举出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实例。

4、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是内能,要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内能

阅读课文用机械能类比内能,理解什么是内能。

内能的单位

内能的几点说明:

A、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C、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内能的具体数值。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质量、材料、状态

2、物体内能的改变

①、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条件

过程

结果

实质

定义:

热量

符号:

单位:

理解热量应注意四个问题:

A、不能说某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

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B、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量。

热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即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离开热传递过程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C、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D、有些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后温度不改变,但内能发生了改变。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思考:

哪些实例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

热传递和做功的区别和联系

热传递

做功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

实质

条件

方式

实例

联系

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四、课堂归纳

概念热传递

内能内能的改变

单位做功

五、课堂练习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晶体熔化市温度不变,内能一定增加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C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拓展:

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思考:

打开啤酒瓶盖时,瓶口会冒出一股雾气,为什么?

学习反思:

§13.3比热容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根据比热容的含义,会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思考:

我国西北地区有句谚语: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表明了早晚温差较大。

问:

什么原因导致了西北地区早晚温差这么大?

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实验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提出问题: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阅读课本图13.3-1和图13.3-2)

应控制什么变量:

吸收热量的多少如何比较:

 

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即不同物质的吸收本领不同,这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比热容

为了区别物质吸热本领的不同,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比热容定义

 

符号:

单位: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是:

 

正确理解比热容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B、比热容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其他因素均无关。

C、同种物质,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如水和冰。

D、比热容反应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利用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E、比热容的大小还反应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从物理走向生活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平衡方程

定义:

四、课堂归纳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单位:

比热容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吸热公式

热量的计算

放热公式

五、课堂练习

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温度乙液体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

的热量相同甲液体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

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时间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思考:

1、本实验应用了哪些物理方法?

2、在探究时控制了哪些物理量相同?

3、造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习反思:

§13《内能》复习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特点。

3、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4、通过探究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想象。

二、知识梳理

三、专题拓展

专题1分子动理论知识

分子动理论内容

 

温度、热运动和扩散的关系

 

专题2温度、内能和热量

温度

内能

热量

概念

宏观上:

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上:

表示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的多少。

性质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联系

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

物体内能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

物体内能减少,可能放热,也可能它对外界做功

专题3比热容图像表达和应用

 

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专题4热量的计算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热平衡方程

 

专题5实验探究

吸热能力大小的判断:

1、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多的吸热能力弱。

2、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多的吸热能力强。

四、课堂作业

1、质量是5kg、温度是200C的冷水和质量是10kg、温度是800C的热水混合成温水,混合后温水的温度是多少?

(不计热量损失)

 

学习反思:

§14.1热机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利用内能可以做功。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热机

阅读图14.1-1演示实验,思考:

加热使水沸腾看到什么现象?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什么是热机?

热机的分类?

 

2、内燃机

定义:

 

分类:

汽油机的构造。

图14.1-3

冲程:

 

四个冲程的特点

 

汽油机的点火方式:

柴油机的点火方式:

两者的做功转化效率:

阅读科学世界

了解现代汽车有哪些先进的特点

四、课堂归纳

汽油机

热机内燃机

柴油机

 

五、课堂练习

1、一台汽油机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秒转转,每秒内完成

个冲程。

每秒做功次。

 

2、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气体的()

A、内能增大B、温度降低

C、密度增大D、分子热运动加快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内燃机

汽油机

柴油机

燃料

构造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点火方式

主要特点

应用

 

汽油机四冲程记忆口诀:

一个循环四个冲程,

吸压做功和排气;

一个循环曲轴转两周,

燃料做功只一次;

能量转化有两次,

压缩做功正相反。

学习反思:

§14.2热机的效率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本领不同,建立燃料热值的概念。

2、会查燃料的热值表,能根据热值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的能量的主要流向,对热机效率有初步的认识,

能大致说出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4、能举例说明燃料燃烧的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能从科学角度读懂与热机有关

的环境方面的报道,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某小区将要进行天然气改造,即将现有的煤气全部更换成天然气。

小区里很多业主都纷纷表示赞成,觉得这是利民工程。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

煤气的单价是1.7元/m3,但天然气却2.1元/m3。

对此问题,元芳,你怎么看?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燃料的热值

思考:

为什么现在不用祡薪做饭而用煤气做饭?

 

什么是热值?

单位?

物理意义?

 

燃料燃烧是释放的热量的计算

 

2、热机的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

 

热机效率

 

如何提高燃料利用率:

 

阅读科学技术社会

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四、课堂归纳

定义

热值单位

计算放热

日常生活中的热效率

热机中的能量流向

热机的效率热机效率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五、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时,随着不断放热,它的热值越来越小

B、采取措施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就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C、任何燃料实际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都不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小

D、煤油的热值比酒精大,就是说煤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酒精多

2、某家庭需要将质量为50kg、温度为200C的水加热到600C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

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

求:

(1)、质量为50kg、温度为200C的水加热到600C需要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

同种燃料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热值不同。

燃料的热值是反映燃料燃烧释放能量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

燃料的热值只取决于燃料的种类,而与燃料的质量、是否完全燃烧、放热的多少均无关。

对某种燃料来说,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热机效率是衡量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热机效率高意味着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就消耗更少的燃料。

学习反思: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会区别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3、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形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我们都学过哪些形式的能?

 

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五个问题

(1)能量守恒的普遍性: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自然界的一切变化过程,小到原子核,大到宇宙天体,只要有能量变化,都无一例外地严格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

(2)在能量守恒定律中,包含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两个方面。

(3)各种运动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而运动形式的转化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要对外做功,必须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能量永远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

(4)不消耗能量、能够永远运动的机器是所谓的“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制成的。

(5)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对物理过程综合分析,不能因为表面现象而导致认识的偏差,认为能量不守恒。

 

四、课堂归纳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普遍性

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五、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D、“既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2、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

A、只有电能和内能的转化

B、只有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C、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没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区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关键是能量的形式是否改变。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人们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利用能量,总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内能散失到周围环境中,这些能量虽然还在自然界中,但无法自动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很难或无法再利用。

思考:

乒乓球从高处落到地面,每次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反思:

§14《内能的利用》复习课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热机,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什么是热值,了解热机效率

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会运用定律分析物理现象。

二、知识梳理

三、专题拓展

专题1内燃机的问题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四个冲程的特点

 

压缩和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

 

例:

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钟,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次。

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J。

专题2效率与守恒

效率=有用的/总的。

要弄清有用的是什么,总的是什么。

(1)机械效率η=W有/W总

(2)热效率η=Q有/Q总

(3)热机效率η=W有/Q总

守恒:

即Q总=Q有+Q其他

例:

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kg初温为250C的水加热到1000C,共燃烧了45g天然气,。

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J/kg。

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

1、用煤气灶烧水时,把2kg水从250C加热到750C,燃烧了0.03m3的煤气。

设煤气完全燃烧,煤气的热值为4.0×107J/m3。

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煤气灶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

 

学习反思:

§15.1两种电荷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有两种,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会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核和电子的带电情况,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的实质。

4、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摩擦起电

概念:

 

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摩擦起电接触带电

2、两种电荷

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都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同。

即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电荷的相互作用

 

电荷量:

单位:

验电器

构造:

原理:

假如A带正电,D带什么电?

 

假如D带正电,A带什么电?

 

3、原子及其结构

 

物体带电的实质

核外电子得与失

4、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四、课堂归纳

五、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内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

D、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本身不带电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物体是否吸引轻小物体。

(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

(3)利用验电器检验。

雷电是怎么回事?

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能变成导体。

学习反思:

§15.2电流和电路

班级:

姓名:

分数:

课堂学习

问题、感悟及笔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认识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知道电源和用电器,从能量转化

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

3、认识常用元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相应元件,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4、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二、情境导入,问题激趣

我们上一节已经了解了产生电能的初步知识了,但这种静电定向移动就瞬间结束了,如何使用电器能持续地工作呢?

大家阅读课本想想做做,思考下如何才能灯泡亮起来?

是什么东西使灯泡能持续发光?

三、模块学习(阅读课本,完成问题)

1、电流

概念:

 

电路中形成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