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8373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2年工作部署,根据《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2012年)》(工信部消费〔2010〕549号)要求,着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特制定《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诚信试点工作基础上,加快推进其他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逐步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率先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建立部、省级诚信工作联动机制;加大诚信标准宣贯力度,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规范完善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积极开展诚信师资人员培训;加快地方、行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制度文本体系,研究制定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机制;开展诚信建设专题宣传,营造食品行业良好诚信氛围。

(二)具体目标:

举办2期较大规模的地方师资培训班,完成对5000人次的培训;指导4000家食品企业建立并运行诚信管理体系,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要100%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对400家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组织编写其他食品重点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制作1万套光盘培训教材;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确立第二批10-15家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机构;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食品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支持地方诚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部门、地方间诚信信息资源共享。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诚信建设协调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年度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并协调解决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是扩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专家队伍。

充分发挥专家在开展标准宣贯、体系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诚信咨询和管理服务机制,为各地开展诚信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完善部与省、行业组织间的联系机制。

进一步明确各省、行业组织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的责任。

四是建立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工作监督及信息报送制度。

检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二)完善诚信制度和标准体系。

一是编制重点行业实施指南。

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继续加强对乳制品、肉类、调味品、饮料、罐头、葡萄酒行业实施指南宣传贯彻,在此基础上再组织编写方便面、植物油、发酵制品等重点行业实施指南;制作1万套教学光盘供各地相关部门及企业培训使用。

二是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研究制定乳制品、肉类加工等行业诚信评价实施细则。

三是制订诚信建设相关工作制度。

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食品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以及诚信激励奖惩措施;制订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工作方案。

四是完善诚信评价机构管理办法。

规范诚信服务、诚信评价机构工作行为,培育诚信服务市场。

(三)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一是开展培训。

继续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的培训;在全国普遍开展诚信标准、制度培训,开展企业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培训,重点培训企业诚信管理及食品安全管理岗位人员。

二是加强指导。

每省选择一批建立体系较好的企业作为示范,培训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人员。

三是开展交流。

采取积极有效方式,开展地区、行业间学习交流活动,加快推动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

一是完善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工作。

促进部门间、部省间诚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信息。

二是继续支持地方、行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两化融合。

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依法采集及披露企业诚信信息。

(五)建立并完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一是组织已建立体系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及时帮助企业纠正体系运行、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

二是规范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

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要求,确定10-15家机构作为第二批委托评价机构。

依照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由委托评价机构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三是研究推动诚信等级试评价。

研究制定相关行业诚信评价细则,开展企业诚信等级试评价。

(六)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行业协会要制定和完善

行规行约,在行业内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把抵制食品安全瞒报“潜规则”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全行业思想认识。

同时,选择重点行业建立企业失信公示制度,通过行业信息平台等手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企业要开展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的活动,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

(七)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

一是制定年度宣

传计划。

结合年度工作重点确定宣传主题,明确宣传形式和宣传范围。

二是宣传诚信建设情况。

组织交流会、参观企业等形式,对试点地区、行业及企业的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

三是开展专题宣传活动。

组织有关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参与举办第四届食品安全高层论坛、3·15诚信宣传和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

四是组织开展诚信和食品安全培训、企业诚信文化交流等活动,探索交流国际诚信管理经验。

(八)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

研究诚信激励惩戒措施,积极争取政策及资金渠道,支持各级诚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诚信标准修订升级等工作;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目标。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推进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动员和依靠各方面力量,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二)加强工作协调。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地方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作用,研究建立地方诚信建设工作配套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工作局面。

(三)落实主体责任。

各地要加大诚信标准宣贯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诚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落实企业责任,保障食品安全。

(四)总结试点经验。

认真梳理和总结试点企业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推广和应用,全面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五)加大诚信宣传。

按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要求,结合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加强诚信专题宣传,营造诚信氛围。

 

附件:

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表

 

2012年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表

主要

任务

具体任务

工作要求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进度安排

备注

一、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

1.完善部门协调

机制

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

工业和

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管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2季度

邀请食安办参会

建立部省诚信

工作联动机制

与地方对口单位联系工作,省级相关部门明确任务分工。

联席会议

成员单位

省级相关主管部门

全年

建立行政监督

机制

对地方相关部门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行政监督。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相关地方政府

4.建立专家队伍,形成管理技术服务机制

聘任第二批诚信建设专家,重点选择参与前期工作的50余名专家。

工业和

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

2季度聘任

第二批专家

专家聘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颁发

建立诚信建设

工作信息通报制度

建立诚信信息通报制度,随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通报范围为成员单位,抄送有关单位。

试点省先行编制本省简报。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3季度

二、完善诚信建设制度文本体系

6.推动两项行业

诚信标准升级

与国家标委会等部门沟通,研究

行业标准转化升级成国标事宜。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质检总局

下半年

编制诚信管理

体系培训教材

(1)组织编写方便面、植物油、发酵制品等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指南;

工业和

信息化部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认监委研究所

3季度

(2)制作1万套诚信管理体系培训教学光盘。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认监委研究所

各省份完成制定诚信体系建设年度工作方案和实施

计划

指导督促各省份制定年度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诚信体系建设方案和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1季度

研究制定诚信

信息平台管理办法

(1)制定诚信体系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互联互通方案,明确信息交流范围,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行业协会、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上半年完成方案制定;年底初步实现信息资源

共享

各相关部门信息要及时汇总到国家食品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制定并实施平台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信息审核发布机制。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行业协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上半年

10.分行业研究制定诚信评价实施细则

研究制定乳制品、肉类食品诚信

等级评价实施细则制定。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

协会

相关第三方服务机构

上半年起草制订

11.完善诚信评价机构工作规则

完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机构工作规则(试行)》,研究制定诚信体系评价机构认定标准,规范评价机构及人员行为,建立监督机制。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行业协会

认监委研究所

3季度形成标准草案

12.实行诚信咨询及评价信息管理

(1)按照评价工作规则,收集年度评价工作信息;

(2)对咨询服务过程中搜集到的企业诚信信息实施档案管理。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第三方服务机构

全年

评价、咨询机构保存档案,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抽查。

13.研究建立“黑名单”制度

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制定食品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研究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各行业协会

三、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14.开展标准宣贯

(1)全国完成对5000人次进行标准宣贯培训;

工业和

信息化部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

全年

督促各省完成企业培训工作,年底形成总结。

(2)举办2期地方师资培训班。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认监委研究所

全年

15.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指导全国4000家食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要100%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开展企业自查自纠和诚信文化建设宣传。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第三方服务机构

全年

12月前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完成CMS建立,并形成工作总结

16.硬件建设

督促企业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质量检测能力。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质检总局

全年

17.原料管理

通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食品工业

企业

全年

18.及时总结阶段经验

指导地区、行业开展经验交流,深化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相关食品工业企业

第三方服务机构

全年

四、建立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

19.研究建立统一的诚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研究建立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信息征集与披露系统,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依法征集、查询、公示、披露及使用。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行业协会

全年

20.完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1)规范完善国家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

工业和

信息化部

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中心

全年

(2)指导建立省级、行业诚信信息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的互联互通;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

协会

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中心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

系统。

食品工业

企业

21.构建法律保障体系,加强监督管理

(1)监管部门要明确责任,采信诚信信息;

(2)及时通报诚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建立失信风险预警机制;

(3)行业协会及时公示行业企业诚信信息,实行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措施。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行业协会、地方相关部门

全年

五、建立并完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22.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评活动

指导食品生产企业依据诚信行业标准开展自我评价。

食品工业

企业

认监委研究所

全年

23.规范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规则(试行)》、对建立并运行诚信管理体系企业开展体系

评价工作。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

协会

委托评价机构

全年

24.开展诚信建设绩效评估

组织专家开展重点省份诚信体系建设绩效评估,配合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出具评估报告。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第三方服务机构

全年

25.扩大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机构

由地方工业和信息部门推荐,经专家评审、培训,并通过考试和公示等形式,确定第二批10-15家评价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第三方服务机构

上半年

参评机构由所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

26.总结评价工作经验

总结评价经验,完善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机构认定工作规则。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成员单

行业协会

下半年

27.建立诚信建设服务机构的监督、考核机制

对评价机构和获证企业进行抽查,通报抽查结果;依据工作规则,处理违规行为。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行业协会

第三方服务机构

全年

六、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28.完善行规行约,加强自律机制建设

重点食品行业协会率先开展内部制度建设,完善行规行约。

行业协会

上半年

29.开展诚信宣传、公约、自查或检查等自律活动

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整顿、行风建设,强化约束机制,改进行业诚信环境;建立企业失信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行业协会

食品工业企业

上半年

30.开展企业诚信自我声明

企业在建立体系、自查自纠基础上,形成自我声明。

食品工业

企业

全年

31.抵制食品安全瞒报“潜规则”

通过行业、企业诚信目标落实,提高诚信意识,抵制瞒报“潜规则”,提高全行业思想认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行业协会

食品工业企业

七、加强诚信宣传与诚信文化建设

32.制定年度宣传计划

根据年度工作重点,确定宣传

主题。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1季度制定本年度宣传计划

33.宣传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进展

重点宣传试点省市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试点省市

行业协会

上半年

34.宣传诚信企业取得的成果

采用宣传展板、专题片及开展“消费者进诚信企业”参观活动等形式。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全年

35.举办质量诚信有关论坛、会议

每期主题经协商后确定。

质检总局

工业和

信息化部

相关部门

36.开展诚信文化专题宣传活动

召开食品企业诚信文化交流会,促进企业形成以守法、履责、诚信为核心的诚信文化。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行业协会

上半年

37.举办食品安全高层论坛

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

行业协会

38.3.15诚信宣传活动

每年3月开展消费者打假等宣传活动。

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

行业协会

39.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商务部

各相关部门

每年一届

40.开展行业诚信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警示失信行为,褒扬诚信企业。

行业协会

地方政府、企业

下半年

41.开展食品企业诚信文化国际交流

参加食品安全、诚信建设等国际会议,加强国际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认监委

行业协会

八、加强诚信奖惩机制建设

42.中央政府支持

研究利用现有政策及资金渠道,支持诚信信息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培训等。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3季度

43.地方政府支持

鼓励地方政府对地方平台建设、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等给予资金支持。

地方政府

44.开展诚信体系建设专题研究

设立建立“黑名单”制度等有关专题。

工业和

信息化部

3季度

45.政策支持

研究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诚信评价结果。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财政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地方政府

全年

46.其他政策

(1)鼓励应用诚信体系建设成果,培育诚信服务市场;

(2)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失信惩戒

力度。

工业和

信息化部

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

行业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