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8008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语文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名校联考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人们常将“三纲”与“五常”并称,简称“纲常”。

但“常”与“纲”却有不同。

“三纲”是对君臣、父子、夫妻三伦政治、社会、家庭地位的主从、高低、尊卑的某种定位;而“五常”则是五种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对一切社会阶层的要求。

性质大不一样。

比较而言,“纲”以定尊卑,“常”以扬德性。

“常”的本意是“永恒”、“不变”,即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无需改变的道德原则。

“三纲”与“五常”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首次提及。

班固《白虎通德论》对“五常”也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概括而言,“仁”就是关爱他人,“义”就是行为适当,“礼”就是行事有矩,“智”就是遇事不惑,“信”就是诚信不移。

这应该是迄今对“五常”最早、最完整的解释。

另外,按孟子的“四端”说,“仁”是“恻隐之心”,“义”是“羞耻之心”,“礼”是“辞让之心”,“智”是“是非之心”,“信”没有提到。

但在孟子看来,人能够具备这四种“心”,已是足够的善。

孟子用的大致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解释。

可以看出,“五常”中的任何一常都值得提倡。

如“仁”,无论是“不忍也,施生爱人也”,还是“好生恶死”,抑或是“恻隐之心”,这是普适性的道德原则。

其他四常无须举例。

以此而言,这确是任何时代都适宜的“恒常之道”,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古人以“礼乐”治国,他们认为“三纲”和“五常”都是“礼”的一部分。

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白虎通德论》提出的“三纲六纪”等都属于“礼”。

朱熹《论语集注》中认为“三纲五常”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不会变的,所变的只是制度和形式。

“三纲”属于伦理制度,是可变的;而“五常”属于道德原则,具有稳定性。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由于时代的局限,将“礼”的总原则和“礼”的具体形式混到一起。

后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加区分地批判“三纲五常”,五四时期的很多思想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这是不利于清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遗产的。

中国传统道德范畴非常广泛,远非“三纲五常”所能涵盖。

像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佛教的“慈悲”就不在“三纲五常”的范围。

儒家的伦理规范有很多出自“五常”的系统或与之相关,如仁可对应诚、恕、慈、宽;义可对应公、志、勇、刚;礼可对应让、恭、孝、俭、惠;智可对应和、敏;信可对应忠、毅,等等。

但还有很多规范在这个系统以外,像乐、忧、贞、温、直、中、廉、节、健、合、良知、正心等等,还可以找出很多,用现代的伦理学分类,这些道德规范既有公德,也有私德,既有德性伦理,也有规范伦理,很多范畴都是中性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现代道德文明的重要资源。

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制度最大的缺失就在于维护等级和特权,践踏人的个性和尊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深刻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烙印。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反思传统,看到传统的不足,甚至不惜用全盘否定的方式来激发国民的觉醒,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今天的中国,正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

尽管对传统还要批判地继承,但不能只破不立,不能只见糟粕,不见精华。

(摘编自刘立夫、李玲《“三纲五常”中的精华与糟粕》,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三纲五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三纲五常”简称为“纲常”,而实际上“纲”与“常”的性质却大不一样,“纲”属于伦理制度,而“常”则是道德原则。

B.“三纲”是从政治、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规定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五常”则是对一切社会阶层的人们在道德原则上进行普遍性要求。

C.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了“三纲”和“五常”,班固则对“五常”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应该是迄今对“五常”最早最完整的解释了。

D.在对“五常”的解释中,孟子与班固不同,他的解释立足于“四端说”,大致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解释。

他认为人具备四种“心”,已是足够的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班固提出的“三纲六纪”都属于“礼乐”治国中的“礼”的范畴,这个“礼”不同于“五常”中的“礼”。

B.认为“三纲五常”改变的只是制度和形式,不变的是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这是错误地将“礼”的具体形式和“礼”的总原则混到一起。

C.虽然“五常”系统派生出儒家伦理规范,但还是有很多儒家伦理规范在“五常”之外,它们既有公德,也有私德;既有德性伦理,也有规范伦理。

D.中国传统道德范畴很广,“三纲五常”无法涵盖,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佛教的“慈悲”等虽不属于它,却又都属于中国传统道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家较为详细的解释阐述,“五常”便成为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它也是任何时代都适宜的“恒常之道”,到今天仍然还没有过时。

B.“三纲五常”是在封建专制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自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历来都因它的局限性而遭到质疑和批判。

C.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唤醒国民的需要,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但在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今天,我们对它既要批判,更要继承。

D.本文从“纲”“常”说起,谈到古人的相关解释,指出人们错误地批判“三纲五常”的原因,明确中国传统道德的范畴及我们对其应持的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英雄的背后

章东磬

(1)船东家的后山上,就有一座当年抗敌将士的墓园,宜昌的朋友告诉我们,那座墓很大。

但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了。

船东十二岁的女儿很可爱,她自告奋勇为我们带路。

(2)这山本来就很美,再加上长江的映衬。

几个人走走停停,用各种词汇对这美景赞叹不已,快到山顶,小姑娘指指一栋教室模样的房子,“就在那儿,到了。

”我问她:

“墓地在学校的院子里吗?

”“不是,学校就在墓地上。

”我惊愕地听着她的话,小姑娘又告诉我:

“刚建校的时候,伙房里烧的都是挖出来的棺木。

(3)我望着那可爱的小姑娘,她纯真地笑着,带着期待看着我。

她刚刚把那么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诉了我这个外地人,我怎么不如她预期的那样笑呢?

(4)我怎么会笑呢?

孩子,难道老师们从来没有告诉过你们,那被剖开的墓地里埋的是什么人吗?

(5)一万五千多士兵就阵亡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土地上,其中还有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

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

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

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桔园里小口地啜着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

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6)天认得我们,就在此刻,下起了极细极细的雨,那雨珠细小得像眼泪,只有飘到脸上你才觉得到,暖暖的,在脸上缓缓的流。

(7)我熟悉这种雨。

1999年和2002年,我曾两次拜祭滇西腾冲的国殇墓园,那是抗战后期国军强渡怒江、克复腾冲的烈士墓。

那两次分别是五月初和十月初,都是滇西气候最好的日子,都是风和日丽的中午,但当我们踏上坟山石阶的时候,天就变了。

两次一模一样,都在那一刻下起了绵绵的小雨,天会哭。

(8)此刻,在几千里外的湖北,悲凉的苍天再一次伴着我,笼罩住这长江西陵峡边的莽莽群山。

(9)从今天的小学校能看得出来,这片墓地曾经很有规模。

过去墓地扩大的石台,变成了整个校园的石基,石头阶梯正前方几十米外的杂草中,有一座干涸的水泡,丈余见方,用巨石和水泥垒砌而成,池壁上,刻着“浴血池”三个字。

这是战死的将士们在告别人世、将被埋葬之前,最后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

那时的三峡尚没有电,水抽不到这么高的地方来。

为了让逝者干干净净地走,生者们把江水一挑一挑运到山顶上,在这池子里为他们拭去遍身的血迹和泥土,为他们换上洗净的军衣。

(10)临近春节,正放寒假,学校里都很清冷。

场前有一根旗杆,怎么看都觉得那底座与校舍风格相去很远,基座特别高大,还刻出一圈圈有棱有角的饰边,一座乡村小学不会在旗杆上下这么大功夫。

猛然想到,这基座本是纪念碑的。

周边的装饰,正是四十年代的风格。

只是那本应高大庄严的石碑不知去向了。

(11)这山里并不缺地,也不知是哪位德政的官员将学校建在这片本应永世得到尊重的墓地上。

其实坟头推平了,教室就修在上面未尝不可,让那些远离故乡的死者可以倾听到孩子们琅琅的书声。

可你为什么要挖坟,为什么要烧棺木,为什么要毁弃那记载了上万人忠勇拼搏、为守卫脚下这块土地而捐躯的石碑呢?

死无葬身之地,这本是中国人最恶毒的诅咒,竟应验在这些以身死国的士兵身上。

(12)我们看到了那块蒙羞的石碑,它仰面朝天地躺在石阶脚下,就像中弹的士兵。

它无奈地仰望长天,裸露着胸膛上的碑文。

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跃嬉闹,几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写下的碑文。

碑上积满了尘埃,片片斑驳。

我们取出随身携带的饮水,小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洗净了它。

(13)读着上面记录一万多士兵一步一个血脚印而终至献身的碑文,心如刀绞。

未死者将牺牲战友的忠骨埋在了他们用血守卫的土地上,他们深信:

从此忠骸有寄了,从此魂梦有托了,从此归家有路了。

可结果呢?

(14)天色渐晚,我们不得不回去。

寂静的山里已有耐不住的孩子们早放起过年的鞭炮,远地一阵紧似一阵,就好像从几十年前一直留到今天的枪声。

每年的春节和清明,还会有人来这给他们放鞭炮吗?

我很后悔没有带几瓶白酒上来,不能在春节之前,在他们捐躯六十年的时候陪他们多坐一会儿,陪他们一起守岁,陪他们说说话。

这么黑的夜,不会孤独么?

(15)天渐渐地暗下来,两岸的峭壁冲到云里,看不到顶。

一只焦黑如墨的苍鹰在阴雾中盘旋于我们头顶,久久不肯离去。

那一刻,我知道了,无论墓地在还是不在,那上万忠勇的灵魂永不会离开。

我们都抬起头,注视着那只鹰,它优雅地滑翔在冰冷的天际,沉默而高贵。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小姑娘告诉我“学校就在墓地上”时,我已然“惊愕”,然而当她天真地把烧棺材当做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诉我,还期待着我的笑时,我对小姑娘的冷漠麻木感到痛心和失望。

B.文中提到了三次祭拜墓地时天空都下起绵绵细雨,营造了悲伤的气氛,烘托了祭拜者沉重的心情,也凸显了将士精神的感天动地。

C.文章语言风格突出,抒情性强,综合运用整句与散句结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以及比喻、拟人、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加强感情色彩。

D.作者以象征的手法收束全篇,将滑翔于天际的雄鹰作为将士精魂的寄托,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回味的空间,引人深思。

5.第九自然段讲述“浴血池”的来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6.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

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

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方/日。

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

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民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5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

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

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

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

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943吉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

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

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

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

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

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

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

》,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摘编自《2018年中国天然气行业进口量构成及主要管道分布分析》,2018年1月31日中国报告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B.洁净煤技术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燃煤造成的问题已不再属于空气污染问题。

C.我国煤炭资源规模巨大,建造火力发电厂应该从这个国情出发,在煤的使用上做文章。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揭示了我国每到冬天就会遭遇天然气荒的原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考。

B.建设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的重要措施。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000万立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峰。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

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

父岳,后唐太常卿。

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

清泰中,为左拾遗。

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

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

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

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三年,兼判吏部铨。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

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

翌日请对,具言:

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

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

太宗曰:

“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

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命吏辇归邸。

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

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

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因问:

“炤当得何官:

”宰相言:

“免选以为厚恩。

”帝曰:

“其父查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

炳、烨并进士及第。

(选自《宋史·刘温叟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B.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C.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D.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归,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李密《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乞终养”也是相同的意思,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等。

B.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C.重午即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D.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温叟多才多艺,聪慧过人。

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

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刘温叟清廉有加。

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已只能将其载回。

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

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他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2)其父查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青玉案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

徒然、空自。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出时间、地点和旅行途中的景色,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

B.“路转陡,疑无地”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忽有人家临曲水”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会顿挫,饶有风致。

C.“凄凉只恐乡心起”承上启下,“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

处此境地,“心”不由己,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

D.“风楼远、回头谩凝睇。

”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

词人想象着家中的妻子等待自己归家,徒然凝神而望,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15.结合全词,说说这首词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情感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________,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第一款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________?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杞人忧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牛刀小试信手拈来不负众望岌岌可危

B.牛刀小试信马由缰众望所归危如累卵

C.初露锋芒信马由缰不负众望危如累卵

D.初露锋芒信手拈来众望所归岌岌可危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新闻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被发布

B.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把这些新闻发布了

C.这些新闻的发布与直播同步

D.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20.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由我省乡村旅游节组委会牵头操办的乡村旅游节征文大赛正式开场,现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稿件。

参赛作品要求围绕“秀美乡村,织造幸福”的主题,写出我省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展现我省乡村新时代的田园样子,乡村居民的精神劲头。

21.下面是舞钢市安寨卫生院健康扶贫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6分)

四、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0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