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7708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docx

合作社村味特色服务基地计划书

****村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

商业计划书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二〇一六年三月

保密须知

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村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具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

收到本计划书后,收件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

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计划书所述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计划书完整退回;

2.在没有取得【****村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书面同意前,收件人不得将本计划书全部或部分地予以复制、传递给他人、影印、泄露或散布给他人;

3.应像对待贵公司机密资料一样的态度对待本计划书所提供的所有机密资料。

4.本计划书不可用作销售报价使用,也不可用作购买时的报价使用。

商业计划编号:

收方签字:

发送日期:

收到日期: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1

1.1项目的基本情况1

1.2项目提出的理由5

1.3研究结论6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8

2.1项目宏观背景8

2.2区域发展背景12

第三部分项目规划方案17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7

3.2功能设置17

3.3规划实施方案19

3.4基础设施建设内容19

3.5技术方案26

第四部分市场分析29

4.1生态农业发展前景29

4.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及前景32

4.3养老业发展现状分析38

4.4国外养老院模式对比40

4.5养老业发展前景41

第五部分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44

5.1发展战略44

5.2服务产品45

5.3定价46

5.4营销管理46

5.5SWOT分析及对策48

第六部分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57

6.1组织机构57

6.2运行管理58

6.3运营机制58

第七部分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62

7.1项目主要风险62

7.2防范风险对策63

第八部分投资与效益分析65

8.1投资分析65

8.2经济效益67

第九部分社会效益分析74

9.1间接经济效益74

9.2环境效益74

9.3社会效益75

第十章风险资本退出方式77

10.1撤出方式77

10.2股利77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1.1项目的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

1.1.2拟建地点

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大华村,规划面积约2000亩。

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村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项目联系人:

联系方式:

****村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2月,是一家集水稻、蔬菜以及水果种植,水产、家禽、畜牧养殖,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于一体并开展针对长沙市区中高档收入人群的蔬菜以及各种原生态食品配送,现已签约客户达200多户,计划2017年达到2000户。

合作社原10位股东发起,目前合作社已与北京众强、武汉恒生汇商达成战略投资伙伴关系。

合作社聘请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唐启源以及生物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若仲、李合松教授担任技术顾问。

聘请原中国财经首席融资顾问朱国元担任行政总裁,山东寿光高级农技师张若成担任技术主管。

1.1.4项目建设宗旨和目标

特色产业化基地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形成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环境景观,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依托华中客源市场,形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自然与生态农业观光以及养生养老服务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

项目建成后日均可接待游人规模为1500人次,常驻休闲养老容量300人;后续发展周边村镇,把农户发展成股东,近期目标是发展200户,计划2017年达到2000户。

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优良,以休闲旅游为主题,打造成以逸养休闲为宗旨的集休闲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娱乐多种体验于一身的旅游度假区。

为更好的为前来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1.1.5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2000亩,其中流转荒山1500亩,流转农田500亩;规划建设高标准水果花卉种植基地500亩;

高标准水稻及油菜种植基地500亩;

绿色生态种植蔬菜区300亩;

DIY蔬菜基地100亩;

原生态家禽、畜牧养殖区200亩;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80亩;

村味休闲山庄150亩;

村味房车基地40亩

村味养生养老中心100亩;

创意农业园30亩;

配套建设环保沼气池4个,购置安装农业以及养老服务设备设施等,建设集旅游园区、花卉观赏、采摘体验园区、荷花塘等,开展农林水产立体养殖、休闲、垂钓区;农林结合种植桃、梨、苹果、葡萄、桔、枇杷、樱桃、石榴、猕猴桃、柿子等各种水果,采用温棚和露天两种栽培方式,同时拥有医疗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等养老服务的综合性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

1.1.6项目建设优势

1、生态农业能产生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发展循环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资源与环境。

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及资源消耗大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效益,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而循环农业生产的核心为节能减排,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及节约利用进行强调,以达到减少排放、降低能耗的目的,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发展、经济效益、能源再生利用等生产方式的实现。

因而,对循环农业进行大力发展,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3、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老龄化的快速增长、高龄和失能的增多,“空巢”的逐年增加等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和谐的重大问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年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这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4、生态农业能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2项目提出的理由

本项目为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中“鼓励类”,第一项“农林业”中“2、农产品基地建设及11、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同时也符合第一大类“鼓励类”第三十七项“其他服务业”中的第10条“养老服务”的规定。

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生态农业养老是新时期农业及养老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开拓了农业和土地高效利用的新领域,强化了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以及养老业的进一步发展。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32条政策措施。

《意见》从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五个方面提出若干要求。

《意见》指出,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将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着力改善休闲旅游重点村进村道路、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

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1.3研究结论

1、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符合当前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因此本项目投资方向是正确的。

2、工程建设内容:

规划总占地面积2000亩,其中流转荒山1500亩,流转农田500亩;总建筑面积:

169500.00平方米。

总投资40000万元人民币。

3、经初步测算,本项目在投入运营达到预期收支情况下,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率,符合投资回收期限要求,能够按时收回投资。

结果表明,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

2.1项目宏观背景

2.1.1国家级休闲农业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指出: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

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要求:

“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

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注重保护民族村落、古村古镇,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重点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相关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

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2015年9月农业部发布《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到2020年,要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

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垦、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田水利、供销社等改革。

2.1.2湖南省休闲农业背景

湖南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强省建设。

目前,湖南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按照“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构建思路,创建了一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

进入21世纪,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展,并逐步由自发阶段进入到政府引导阶段。

2006年湖南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休闲农业协会,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等文件。

截止2015年,湖南省休闲农业庄园近4000家,其中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481家;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15000户;年接待游客81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12亿元;联结种养基地81.5万亩,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多亿元,直接安置农民24.2万人就近就业,并初步形成了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创意研究、教学培训、管理咨询、考察交流、宣传推介等专业配套服务体系。

湖南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以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以湘西自治州为主战场,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管,今年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带动社会和金融资金380亿元,实施群众增收、易地搬迁、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等“五大工程”,健全金融服务、社会参与、责任考核、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退出等精准扶贫机制。

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发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建设大湘西地区12条旅游精品线路,因村因户、分类指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加快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扎实抓好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完成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实施雨露计划和“一家一”工程,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两免一补”、学生营养计划、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助学专项补助基金等政策。

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抓好驻村帮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

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实施万名贫困学生助学就业、万例贫困信息发布与对接、万名贫困眼疾患者光明工程。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左右。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果蔬三大千亿产业,做强做优油料、茶叶、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2区域发展背景

2.2.1区域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大华村,项目用地地势平坦,无名胜古迹、文物和自然保护区,周围无机场、通讯设施、军事设施等;交通便利,通达性高,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与黄海相连,是开展生态休闲农业养老度假的理想地段。

图2-1项目位置图

岳麓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1996年4月经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位于湘江西滨,以湘江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

截至2014年7月底,岳麓区辖15个街道、2个镇,2个景区、2个科技产业园,总面积552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88万。

岳麓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长沙首个全国生态示范区。

岳麓区是长沙的“西大门”,集山、水、洲、城于一体,拥有湘江、橘子洲、岳麓山等生态资源。

莲花镇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下辖的一个镇。

地处岳麓区西南边缘,东临岳麓区含浦镇,南界宁乡县道林镇、湘潭县响塘乡,西毗岳麓区雨敞坪镇,北接望城区白箬铺镇、高新区雷锋镇。

全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

近年来,莲花镇继续扎实开展“两型”创建,尤其是抓好莲花“两型”示范镇建设,加快推进万亩土地综合整理、玉华山生态安置小区、莲花集镇改造等项目,高起点配套好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把莲花这个长沙市区最大的“绿肺”建设成“中国最美的乡村”。

2.2.2区域规划

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同志曾在长沙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长沙要做到“六个走在前列”即:

在加快转型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走在前列,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中走在前列,在共建共享全面小康中走在前列,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走在前列,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走在前列。

“六个走在前列”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和加快经济发展的主线,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本质要求,立足湖南谋思路,放眼全国求发展,为共圆长沙人民的“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全力推进长沙更好更快发展制定了总纲领,同时,也为长沙生态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六个走在前列”要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现代化建设全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为长沙今后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增设了“加油站”,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境界上找准生态农业发展的坐标。

目前,长沙正努力抓住机遇,深入开展“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以率先建成“三市”(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为发展定向,以强力实施“三倍”(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为目标追求,大力提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产均量,全面启动“美丽长沙·生态家园”建设工程。

加快生态家园和生态产业建设,分批分阶段完成50个绿色示范集镇、500个绿色示范村庄、50万户绿色示范庭院工程建设,发展100万亩城郊生态屏障公益林、100万亩油茶、100万亩楠竹、100万亩花卉苗木、100万亩林下经济,加快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沼气综合利用为龙头的绿色循环农业,争创全国绿色能源(农村)示范市。

在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不能否认,长沙生态农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成为阻碍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关于长沙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

从供需两侧发力,以新投资培育新消费、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实现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推进。

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聚焦综合交通、自主创新、重大平台和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启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促转型的重大项目,拉开未来五年发展的基础框架。

2016年,全市拟铺排重大项目789个(不含预备项目),年度预计投资2527亿元。

其中,政府投资项目331个(不含预备项目),年度预计投资1204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58个,年度预计投资1323亿元。

加强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抓好岳宁大道、京港澳高速东西辅道、霞凝货场扩建工程等重大干线和交通枢纽项目,促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长沙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城市公共停车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提高城乡发展的承载功能;加强产业项目建设,新建或续建欧智通智能终端产业园、中兴通讯长沙基地、蓝思科技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项目、尔康淀粉胶囊生产基地二期、格力电器宁乡综合生产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增长后劲;加强社会民生项目建设,抓好住房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康、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是大力促进新兴消费。

积极对接国家六大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大力发展体验型经济、休闲型经济,实施移动互联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新兴消费促进工程,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着力打造信息消费载体,推进宽带长沙、无线长沙、“三网融合”建设,尽快实现公益性无线网络全覆盖。

着力优化大型商业网点布局,推进国金中心、新楚·擎天广场、德思勤城市广场、未来方舟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实现城乡综合性商贸网络全覆盖。

着力健全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湖南省城乡配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城市社区和村镇配送末端网点全覆盖,营造更舒适、更便捷、更愉悦的消费环境。

三是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大力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具有长沙特色的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美誉度的地理标志商标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

鼓励企业全方位创新供给,扩大智能化、多样式、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吸引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企业直接投资,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求。

第三部分项目规划方案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特色产业基地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同时在项目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长沙人文”元素。

本项目将兼顾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将特色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成为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

3.2功能设置

1、休闲观光养老功能:

是特色产业化基地的主题功能。

在景点分布上一定要紧凑,不能太散,布局要美观合理,一种景观和一个品种的面积不能太大,沿着观光游览路线应不断变换内容,每一物、景观都要有文字说明,要让游人感觉是在逛公园,而不是在旷野农田;同时生态农业养老是新时期农业及养老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开拓了农业和土地高效利用的新领域,强化了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以及养老业的进一步发展。

2、科普教育功能:

特色产业化基地就应具备为中、小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农业知识的条件,在项目设臵、文字解说方面要由浅入深,直观易懂,形象生动,趣味性、知识性强,使观光园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农业、体验农业的绿色教育基地。

3、科技示范功能:

科技示范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引进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并运用到生产上进行充分展示,才能提高基地的科技内涵,增强园区的新颖性,才能让更多农民和城市居民了解农业的发展和新的科技成果。

4、体验和参与功能:

可以辟出一片供游人参与农作活动的“农耕乐园”或叫做“自耕园”,准备一些农具、农事服饰、种子、种苗等等,让游人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

同时可增设采摘、收获、加工、品尝的参与项目,让游人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传统的畜力农机具、水车、风车、纺织机、石碾、石磨等和现代的小型耕种收获机械、加工机械都可供游人参与,以增强观光园的农耕文化气息和丰富游人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

5、综合服务功能:

除了设置以上四项基本功能之外,创造一个洁净、优雅、方便的园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把旅游景点的经营和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