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内控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6960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内控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合同内控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合同内控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合同内控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合同内控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内控案例.docx

《合同内控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内控案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同内控案例.docx

合同内控案例

合同,内控,案例

  篇一:

合同协议的内部控制案例

  合同协议的内部控制案例

  百成化学工业公司(以下简称百成公司)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有一整套的内控流程和操作规范。

百成公司采购时按照填制请购单、评审订购单合同、填制验收单、取得卖方发票、填制付款凭单、编制付款凭证及向卖方发出对账单等内部控制流程进行。

  1.从百成公司请购单→询比价→选择供应商→合同评审→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发现:

  

(1)当初在询比价的过程中,采购员要求各供应商报价的产品规格、型号不一致,从而使得公司询比价的作用不能发挥,由该采购员最终确定的供应商的产品价格最高;同时通过运用电话和上询价,此采购员所选供应商价格比同类厂家价格高出近10万元;

  

(2)该采购员在合同报告中没有说明该供应商提供增值税票的要求,从而使得该供应商以偷逃税款的方式降低报价,没有全面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却告知领导是最低价采购,造成主管审核、批准失误;

  (3)签订合同时原合同报告中的供应商名称又变成了没有法人资质的二级代理商,该二级代理商不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为百成公司以后对卖方发票的抵扣不足留下隐患;

  (4)抽查该采购员所签合同,没有要求供应方提供17%的增值税票(百成公司是外企,对购买国内设备享有退税政策)。

  2.生产部门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显示,此采购员所购8台该供应商的设备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其中5台已返还供应商检修,有2台在仓库,现在使用的只有1台。

  3.在编制付款凭证和取得卖方发票的过程中经过查看验收单、卖方发票、付款凭单、付款凭证及卖方对账单。

结果发现:

  

(1)在采购入库的过程中此采购员违反公司物品验收管理制度的规定,没有通过仓库保管员验收,就分3次在3个星期日把原材料直接送到生产使用部门;

  

(2)由于百成公司供应商对账工作一直未开展,同时卖方的付款由采购处负责,使得该采购员一直未将XX年客户开具的增值税票到公司财务部入账且未被发现,近1万元的进项税额超过税法规定的90天抵扣时效,又造成公司1万元的税款损失。

  【案例分析】

  从百成公司采购作业制度来看,请购单、订购单合同评审、验收单、卖方发票、付款凭单、付款凭证及卖方对账单等内部控制流程比较完善,但在合同协议的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以导致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部分采购人员投机取巧,为谋求个人利益铤而走险,给百成公司造成了不该有的损失。

  1.百成公司签约前没有对供应商的签约主体资格进行调查。

企业应当对拟签约对象的民事主体资格、注册资本、资金运营、

  技术和质量指标保证能力、市场信誉、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对合同协议的履约能力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查证对方签约人的合法身份和法律资格。

本案例中供应商是没有法人资质的二级代理商,应当调查其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对于未经核准登记,也未领取营业执照,却以非法人经济组织的名义签订合同协议的当事人,不能与之签约。

  2.百成公司在采购过程中合同询价和合同的签订均由采购员负责,容易形成舞弊。

百成公司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合同协议正式订立前的资格审查、内容谈判、文本拟定等流程,确保合同协议的签订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和企业自身利益,防范合同协议签订过程中的舞弊、欺诈等风险。

应当根据合同协议内容对供应商、价格及变化趋势、质量、供货期和市场分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掌握市场情况,合理选择合同协议对方。

重大合同协议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协议,应当指定法律、技术、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参加谈判,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对于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予以记录。

  3.百成公司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拟定合同协议文本。

合同协议文本原则上由承办部门起草,重大合同协议或特殊合同协议应当由企业的法律部门参与起草,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与起草。

由对方起草合同协议,应当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合同协议内容准确反映企业诉求。

国家或行业有示范合同协议文本的,企业

  可以优先选用,但在选用时,对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应当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篇二:

内控案例

  一.内部控制简介

  1.什么是内部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而1992年的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

“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从以上的一些定义来看,我们认为内控的关键在于经营效率以及合理保证上,简单的来说,即内部控制就是为了企业可以更好地保证经营效率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手段。

这种手段不仅仅存在公司制度的层面上,同时贯穿整个企业营运的各个方面。

  2.为什么需要内部控制?

  首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内部控制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更好的内部控制可以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企业,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前提,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如果公司治理没有做好,那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像是空中楼阁,无异于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应包含在风险管理当中,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手段也存在无法触及的领域,如政治风险等不可控风险,而风险管理则包含更加复杂的内容,风险管理将内部控制作为减轻和控制风险的一种措施,是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复杂的过程。

  因此,可以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在风险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内部控制应当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4.高校餐厅的内部控制

  由于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高校餐厅和其他企业一样应该实施并强化内部控制。

其内部控制是指为了确保实现餐厅的目标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

这些目标主要包括保证财务收支的平衡,经营的效率,效果,对法律法规,合同的遵守等。

高校餐厅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仅是餐厅管理层授权,指挥采购食材,保管食材,领用食材,对食材以及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控制的方式方法,还包括对餐厅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与学院餐厅管理活动的各个部分,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

总的来说:

只要存在管理活动的地方就需要内部控制,这不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等盈利性企业。

  本案例将以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餐厅为例,分析其现有内控管理制度,找出潜在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旨在帮助其强化,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二.案例背景介绍

  1.学院餐厅概述

  经了解,学院餐厅运营模式为承包模式。

学院食堂由学院承包给外部第三方进行经营,总共拥有200名员工,其中大约60名厨师,所有员工统一由一位厨师长负责管理,除了一部分正式员工以外,其他的员工全部由实习生组成,由食堂负责对所有员工进行统一培训,不分别培训。

  餐厅员工的招聘调配,劳动合同,社保,工资福利等由由承包单位负责。

但员工编制,数量须由学院控制。

饮食制作可由承包单位灵活安排,食材的采购由学院提供相关供应商目录,承包单位拥有部分自主权,可从目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

除食材外的相关所有相关物品均由餐厅填写请购单经批准后由学院负责进行统一采购。

  这种承包模式相对比较适合员工较多的大单位,由于学院涉及人员较多,且主业是高端会计人才的培训。

此时若学院单独进行经营管理和饮食质量的控制,

  会占用大量的资源,影响主营业务的经营管理质量。

承包模式是一种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能够将饮食服务从学院的经营管理中分离出来,全身投入到主营业务中。

由于餐厅业务整体外包,承包单位自主运营和管理,大部分费用由承包单位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所以本次案例主要是站在承包方的角度进行内部控制分析

  2.餐厅业务流程

  为了了解学院餐单的具体运营细节与内部控制机制,我们采访了餐厅的主要负责人陈总监,查看了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与记录。

并深入调查了相关业务活动,就其询问了餐厅部分工作人员。

总结出餐厅的运营流程如下:

  式,内部控制调查表方式,以及绘制内部控制系统流程图这三种方式。

本案例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相结合来阐述学院餐厅的内部控制系统。

  通常有3种方式记录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解所获得的情况:

即文字表述方

  三.餐厅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情况概述

  1.采购流程:

  采购责任分配:

由学院后勤部门确定食材的3~5个合适的供应商,然后承包餐厅的酒店部门从学院拟定的供应商目录中选出适合的供应商,进行洽谈,签订合同。

合同期间供应商会按照食堂报送的采购单每日进行配送。

除食材以外的其他一切物品包括餐具、纸巾、酸奶机等均是由餐厅填写请购单经学院批准后由学院进行统一采购。

  食材价格与量的确定:

配送的食材价格方面,主要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粮油必需品,是与供应商按照三类价格(合同价格、农贸市场价格、超市价格)的加权平均值而定,一般是以月为变更单位;第二类是四季果蔬、肉类、海鲜等,由于此类产品的价格会受台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一般以10天为变更单位。

这两类价格均是月初提前确定,供应商与学院餐厅共同承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由于学院主营业务是培训,接待的人员数量一般都会提前确定,学院将人员数量通知单报给餐厅,餐厅会根据人数多少情况列出预测表,预估未来期间大概需要多少食材的供应。

厨师长会依照职业经验直接向供应商报送一天量的食材,期间不需经过审批。

  验收与仓管:

供应商会根据厨师长报送的需要按需配置食材,每天为总餐厅配送。

运输车辆到达总餐厅后,由总餐厅的两名员工负责过磅验收,并签收好单据。

将食材放于冷库中保存。

另外,厨师长会根据提请拟好的研究生餐厅的每周菜单配好食材单独放入冷库待取。

由于供应商每日都会进行配送,只有少量食材需提前腌制存放较长时间,仓库中储存的其他新鲜食材较少,餐厅并没有设立专人管理仓库。

  2.生产流程

  领用过程:

餐厅厨师直接领用冷库中的食材,制作加工,领用的数量由餐厅根据当前整个学院的学员人数变动情况来进行决定。

领用过程由厨师长负责监督。

餐厅的厨师长会负责制定研究生餐厅的周菜单,并根据菜单将每所需食材分配后放入冷库,由研究生餐厅的厨师于前一日下午自取,此过程没有审核与验收,只

  需再领食材回研究生餐厅后自填单据。

每个月底,厨师长对领用材料进行一次核查。

  制作过程:

自助餐厅和研究生食堂的厨师各自将领用的食材制作成待销售的食物,厨师长是整个制作过程的监管者,由其决定每天制作的数量、种类,并对制作工序进行监管。

需要提前制作的食物会提前领用材料进行制作,比如需要腌制的菜肴。

其他的食物都是当天领用当天制作。

  3.销售与核算流程

  销售过程:

自助餐厅和研究生食堂的均要求进行刷卡消费。

消费者进入自助餐厅的时候需要一人刷一次卡,在餐厅门口有两到三个服务员负责入场管理,如果消费者没有带卡,可以允许现金消费。

消费者在研究生食堂的销售窗口点完餐之后进行刷卡,有一到两个服务员进行刷卡管理,如果消费者没有带卡,由于均是学院的研究生,可以赊销记账。

餐厅经理对整个销售过程以及餐厅服务员进行管理。

两个餐厅没有销售完的食物会统一运送到员工餐厅作为员工餐。

  核算过程:

每月月底餐厅与供应商进行账款结算。

两个餐厅均每月通过刷卡消费系统核算一次销售额。

自助餐厅的现金消费每月会统一结算汇报一次,整个核算由财务和餐厅经理一起负责。

研究生食堂的赊销账簿也是一个月清一次。

由于研究生餐厅业务量较小,涉及人员比较少,赊销账簿的核算由月末当日在岗人员负责,没有监督机制。

  四.各流程主要风险控制点:

  1.采购流程

  采购责任分配:

  优点:

供应商目录由学院事先确定,保证了供应食材的安全和质量,又可以降低采购人员从中牟取私利的风险;供应商备选名单有3~5个,承包商可以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降低选择成本。

而餐厅用具采购,由学院提供保证了质量和安全,省去了餐厅自身进行选择的成本,也降低了风险。

  潜在风险:

签订合同期间,缺乏竞争机制,容易导致合同后期供应商懈怠;

  篇三:

内控案例

  会计专业学位硕士(

  MPAcc)

  案例报告

  CASEREPORT

  课程名称内部控制

  CourseName

  教师姓名张宇

  NameofTeacher

  报告题目浅谈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思考学生学号1520810026

  学生姓名刘莉

  XX年5月20日

  成绩教师签字

  ScoreSignature

  MPAcc课程案例报告评分表

  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XX年4月15日,央视报道了某些企业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央视记者经过数月的调查取证,发现河北、江西、浙江等地有多家企业采用“蓝矾皮”为原料,生产工业明胶(业内俗称“蓝皮胶”),然后胶囊厂买去作为原料,制成药用胶囊;再流入制药厂,制成了各种胶囊药品,并流入市场。

  加工工业明胶的原料“蓝矾皮”实际上是皮革厂鞣制后的下脚料,因鞣制剂中含金属铬,在经过生石灰、强酸碱处理后制成的“蓝皮胶”中残留的铬含量严重超标。

《食用明胶》行业标准也明确规定,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生产食用明胶。

实际的取样检测结果是,浙江新昌华星、卓康两家胶囊厂的明胶重金属铬含量分别超标30多倍和50多倍,药用胶囊中铬含量分别超标20多倍和40多倍。

  XX年4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随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责成有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包括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证、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销毁被查封的铬超标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等。

4月21日,卫生部发出“关于配合召回和暂停使用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胶囊剂药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配合药监部门召回和立即暂停购入和使用问题企业生产的检验不合格批次药品和所有胶囊剂药品。

一些制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如通化金马、复旦复华等相继发布公告,对涉及问题胶囊的生产车间查封或召回问题产品。

  浅谈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

  思考

  1问题分析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重要的一环,而采购是存货业务流程诸多环节中的重点环节之一。

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采购申请、供应商的选择、制定采购价格、采购合同的签订、验收入库、结算付款等环节。

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实物流”的重要部分,又与企业”资金流“密切相关。

企业采购的物资和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对存货进行集中采购,实行物归一口原则,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加强采购业务的管理。

  毒胶囊事件爆发,固然反映了我国药品行业监管缺失,但从涉案的制药企业自身因素来说,毒胶囊能顺利进入制药企业,说明这些制药企业在采购环节缺乏有效内部控制。

根据案例,记者暗访证实,胶囊厂生产销售由工业明胶制成的不合格药用胶囊已持续多年,除了卖给一些当地和外地的中小制药厂,还包括了类似青海格拉丹东和吉林海外制药集团等,而这两家企业没能提供有效的进货检验记录,显然对供应商的管控措施也不可能到位。

  2改进措施

  采购管理是被掩盖的最深的管理死角之一,内控失效的采购流程中通常充满各种复杂的利益驱动和人情关系。

要构建有效的内控体系,控制采购循环中的风险,需要从组织设计、流程梳理、关键点控制、人员监督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

  需求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

需求部门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

采购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

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执行。

  建立健全采购申请制度

  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

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

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办理采购申请手续。

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应严格审批采购申请。

  供应商选择制度

  选择供应商是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络。

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采购合同管理

  企业应根据采购需要、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采购合同,该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对大宗商品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一般商品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

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

  采购价格管理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

采购价格应遵循“三同三比”的原则,即同名称、型号规格比质量,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的比费用,分别采取询价、招标、专家会审、最高限价等形式确定采购价格。

  验收入库制度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各级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批准的合同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

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

  篇四: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案例

  一、资金内部控制

  

(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

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

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

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

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

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

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

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

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

  结果:

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

思考:

问题何在?

风险何在?

  1.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

  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

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

G公司对李某的“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

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二)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杰克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78年。

1998年转制为杰克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艺技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有许多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改造、完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

公司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生产5大系列28个品种120多种规格的低压和高压、低速和高速、异步和同步电动机。

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XX年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年创产值2800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

企业现有员工600多人,30%以上具有初、中级技术资格,配备管理人员118人,专职检验人员86人,建立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员工队伍。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该公司出纳员李敏,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

而事实上,李敏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

  其具体手段如下:

  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

  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敏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

  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

杰克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李敏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案例分析】

  1.从本案例中可知,杰克公司内部控制疲软、内控监督机制失灵是李敏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杰克公司存在以下几个管理上的漏洞:

  

(1)出纳兼与银行对账,提供了在编制余额调节表时擅自报销32笔支付现金业务的机会。

  

(2)印鉴管理失控。

财务印鉴与行政印鉴合并使用并由行政人员掌管,出纳在加盖印鉴时未能得到有力的监控。

  (3)未建立支票购入、使用、注销的登记制度。

  (4)对账单由出纳从银行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