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6890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docx

当今世界格局高考历史艺考生专题复习现代史部分

当今世界格局

1.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规划:

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

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2.战后表现

(1)美国:

独占日本,控制西欧。

(2)苏联:

控制东欧、蒙古等。

(3)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德国、奥地利等。

(4)对亚非拉广大地区没有明确划分,成为“中间地带”。

3.评价

(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2)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力量削弱,美苏强大,争夺世界主导权。

(3)美苏国家利益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冲突),苏联力图把共产主义推广到世界,美国则竭力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

(4)二战教训,美苏两国都拥有强大军事力量,不敢轻易诉诸战争,而采用“冷战”对抗。

2.“冷战”:

指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美苏“冷战”表现为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军备竞赛、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等方式。

美苏之间不直接武装冲突,而是通过扶植代理人控制他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

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此外,美苏还在亚非拉广大地区进行争夺,通过扶植代理人展开“热战”,如: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3.形成过程

(1)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弹。

(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递交咨文,提出遏制苏联、称霸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3)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实质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对抗“马歇尔计划”。

(4)1948年,德国西占区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柏林与西德之间的通道,造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9年,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先后成立,德国正式分裂。

(5)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

1955年,苏联和波兰、保加利亚等国成立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4.影响

积极

影响

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消极

影响

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成为世界多极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1.西欧走向联合

(1)原因:

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过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作用:

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背景:

日本经济崛起。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影响:

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

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结束

东欧剧变

①原因:

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苏联解体

①原因: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

②标志:

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2.“冷战”后的形势:

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

(2)表现:

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生“9·11”事件。

3.“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历史理解

1.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②二战后,欧洲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③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④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

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④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重点总结

一、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

阶段

世界格局

主要表现

认识

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4)多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

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美苏实力相对下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为“一超多强”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

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

【答案】D

【详解】题干主要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和实施情况,这实际上是美国冷战的重要表现,加剧了美苏冷战,故选D项;欧洲一体化开始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贸易保护主义,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调的是货币问题且形成于1944年,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2.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

这影响是具有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

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柏林危机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它”是杜鲁门主义,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6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北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材料中“1947年”不符,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发生于1948年,与材料中“1947年”不符,故D项错误。

3.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凯南在给美国国务院的电文中指出,苏联的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分裂和削弱自由国家的力量。

这一电文(  )。

A.成为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B.直接导致美国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影响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

D.正确分析了当时苏联的外交政策

【答案】C

【详解】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是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故A项错误;北约成立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这一电文分析了战后威胁美国的力量是苏联,为美苏冷战做了铺垫,故C项正确;凯南站在美国的角度企图遏制苏联,并没有正确分析当时苏联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4.(2019·江苏盐城三模)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

美国此举(  )。

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

B.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D.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答案】C

【详解】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是遏制共产主义的表现,与材料中“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相符,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中“北约”“欧洲的防御”的整体层面不符,排除;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与材料中“北约”“美国”不符,排除B项;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5.(2019·北京东城区二模)右图漫画名为《厨房辩论》。

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的开幕式上,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之间展开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辩论,因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进行的,故称“厨房辩论”。

该漫画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苏联的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削弱

C.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得以消除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答案】A

【详解】“厨房辩论”发生在1959年,当时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选A项;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无法消除,排除C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排除D项。

6.右图漫画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

漫画将站立者画成喜欢动武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与之对峙的两人按照骑马的堂吉诃德、骑驴的仆人桑奇的样式绘制。

该漫画反映的是(  )。

A.朝鲜战争B.德国分裂

C.科索沃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D

【详解】朝鲜战争与材料中的“加勒比”不符,故A项错误。

德国分裂与材料中的“加勒比”不符,故B项错误。

科索沃战争与材料中的“加勒比”“冷战时期的三国”不符,故C项错误。

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这与材料中“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相符,故D项正确。

7.(2019·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二轮复习诊断)1964年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明:

“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

”1月27日,法国不顾美国意见,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

中法建交(  )。

A.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

B.极大地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

C.是中法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

D.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处境

【答案】D

【详解】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欧共体逐步形成并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因此中法两国在两极格局中有相似的处境,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但并未严重到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彻底分化的地步,排除A项;依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世界格局仍是两极格局,排除B项;依所学知识可知,中法两国建交主要与两国自身的国家利益有关,与材料强调的意识形态无关,排除C项。

8.“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两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自己的计划的时候不会走得太远;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

”材料中的“事件”(  )。

A.造成德国分裂

B.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C.引发朝鲜战争

D.反映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答案】D

【详解】“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表明这个事件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故D项正确。

德国分裂是在1949年,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故B项错误;朝鲜战争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3年,故C项错误。

9.(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价格的暴涨,苏联加大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从1974年的不足4000万吨,到1979年的6920万吨。

1979年石油在苏联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已达到了34%。

据此推断,当时石油出口(  )。

A.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

B.增加了苏联的人均收入

C.推动苏联工业结构调整

D.解决了西方的石油危机

【答案】A

【详解】面对西方石油危机,苏联加大对西欧的石油出口,从而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正是这些巨额利润支撑了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故选A项;增加了苏联的人均收入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排除B项;苏联加大对西欧的石油出口,促进了苏联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属于重工业,这更加重了苏联工业结构失调问题,排除C项;“解决了”的说法不对,应该是缓解了西方的石油危机,排除D项。

10.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

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

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B.源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

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

【答案】D

【详解】斯宾格勒在他的书中回答了“西方文化的前途和命运”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人关心的现实问题;汤因比曾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出于对人类文明的深切忧虑和无限希望才写出了《历史研究》;在1989~1991年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席卷全球似乎要一统天下的历史背景下,福山写出《历史的终结》。

上述三位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故选D项。

上述材料只是三位学者的个人观点,排除A项;美国学者福山对西方社会保持乐观情绪,排除B项;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这一看法没有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排除C项。

11.(2019·湖北“七校考试联盟”10月联考)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掌权后推行以下政策:

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摆脱美国的核保护;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体”;用缓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战。

这主要表明(  )。

A.昔日欧洲霸主地位的情结仍在其心中

B.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掌握自己的命运

D.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主导欧洲的联合,成为美苏两极之外的重要力量,这表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C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法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D项不符合题意,错误。

12.(2019·吉林吉林三模)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

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

这说明(  )。

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

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

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

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

【答案】C

【详解】“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说明很多矛盾可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故选C项;“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不能说明世界没有战争,排除A项;“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只能说明和平成为可能,但不能完全否定修昔底德陷阱,排除B项;“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只是一种现状,不能证明战争永远不会发生,排除D项。

13.某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声明:

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该国际组织是(  )。

A.上海合作组织B.不结盟运动

C.阿拉伯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B

【详解】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兴区域合作组织,与材料所述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信息可知该组织是不结盟运动,故B项正确;阿拉伯联盟是为了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与材料所述不符,故C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组织,与材料所述不符,故D项错误。

14.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  )。

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

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答案】D

【详解】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两极格局下世界霸权掌握在美苏两国手中,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但至今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援助,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

15.最近热卖的美国作家卡扎利亚的《后美国世界》中提到,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移。

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西欧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的美国崛起;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被称为“他者的崛起”,即“后美国时代”。

下列不符合“后美国时代”场景的是(  )。

A.中国崛起B.美国走向衰落

C.欧盟的实力增强D.印度蓄势待发

【答案】B

【详解】材料表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崛起是多极化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至今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与“走向衰落”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欧盟的实力增强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度蓄势待发”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6.(2019·卓越名校联盟高三一模)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计划,如“欧洲电视电影节”“视听尤里卡计划”“无疆界欧洲”等,“在联盟内部消除购销及发送接受视听产品中的一切壁垒”。

欧洲各国的文化建设计划(  )。

A.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B.消除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

D.进一步增强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

【答案】D

【详解】题干中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计划,这些计划有利于加强欧洲各国的文化认同,从而增强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故选D项;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是在二战后期,不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排除A项;B项中的“消除”一词不妥,只能说欧洲各国的文化建设计划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排除B项;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是1993年欧盟的成立,排除C项。

17.(2019·湖北“七校考试联盟”10月联考)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观点:

一是“美国优先”是衡量一切政策是否必要的唯一标准;二是对现行的国际协定,只要是认定对美国不利的,都必须退出,无论该协定多么重要。

其理念主要表明特朗普(  )。

A.掩盖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倾向

B.追求利益却不愿承担相应责任

C.建立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和秩序

D.企图避开联合国追求单边主义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的理念以及认定对美国不利的现行国际协定都要退出,表明特朗普只追求利益,却不愿承担责任,因此B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体现特朗普掩盖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倾向,A项错误;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美国追求利益,“建立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和秩序”并非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D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这种行为与联合国无关。

18.(2019·河北唐山三模)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美国外交(  )。

美国首倡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

成立时间

名称

1920年

国际联盟

1945年

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

A.始终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针

B.借助多边外交推动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C.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