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642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docx

整理六升七暑期衔接班教材doc

观沧海魏晋曹操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3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5

《世说新语》两则6

1、咏雪6

2、陈太丘与友期7

论语十二章8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10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11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12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12

《诫子书》诸葛亮13

狼 清蒲松龄14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16

《杞人忧天》列子17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18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18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19

潼关清谭嗣同19

观沧海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①选自《曹操集》。

这是曹操诗《步出厦门行》的第一章。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人(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讲》《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②临:

到达,登上。

③碣jié石:

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④澹澹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

⑤竦峙sǒngzhì:

耸立。

⑥星汉:

银河。

⑦幸甚至哉:

幸运得很,好极了。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厦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其中,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①王昌龄:

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

贬谪,降职。

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

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

柳絮。

⑤子规:

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闻:

听说

⑦夜郎:

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yuán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⑴次:

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

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

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

指北固山。

⑶潮平两岸阔: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

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风正;风顺。

悬:

挂。

⑸海日:

海上的旭日。

生:

升起。

残夜:

夜将尽之时。

⑹入:

到。

⑺乡书:

家信。

⑻归雁:

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

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①枯藤:

枯萎的枝蔓。

②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

傍晚。

③人家:

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④古道: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⑤西风:

寒冷、萧瑟的秋风。

⑥瘦马:

瘦骨如柴的马。

⑦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⑧天涯:

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世说新语》两则

1、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1)谢太傅:

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

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

讲:

讲解。

论:

讨论。

(4)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

急,迅速。

(5)何所似:

像什么。

(6)欣然:

高兴的样子。

(7)胡儿:

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8)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9)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

未若:

不如比作。

因:

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10)无奕女:

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1)王凝之: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胡儿说: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

“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1)陈太丘:

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2)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3)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日中,正午时分。

(4)过中不至:

过中,过了正午。

至:

到。

(5)太丘舍去:

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

舍,丢下。

去,离开。

(6)去后乃至:

乃至,(友人)才到。

乃:

才。

至:

到达

(7)元方:

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8)戏:

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

你父亲在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非人哉:

不是人啊!

非:

不是。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11)相委而去:

相委,丢下别人。

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

委,丢下,舍弃。

而,表示修饰。

(12)君:

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13)家君:

家父,谦词,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4)引:

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5)顾:

回头看。

(16)无信:

丧失信用,信:

信用、诚信。

(17)无礼:

违反礼节;没有礼貌,礼:

礼节。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

“不是人哪!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

“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

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

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

“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

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⑵半轮秋:

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⑶影:

月光的影子。

平羌:

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

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⑷发:

出发。

清溪:

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

《乐山县志》谓当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

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

一说指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⑸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

顺流而下。

渝州:

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⑴李龟年: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⑵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

经常。

⑶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

指李龟年。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1.九日:

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强:

勉强。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3.怜:

可怜。

4.傍:

靠近、接近。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1.受降城: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另有一种说法是:

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2.回乐峰:

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山峰。

一作“回乐烽”:

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3.城下:

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4.芦管:

笛子。

一作“芦笛”。

5.征人:

戍边的将士。

尽:

全。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1.选自《诸葛亮集》卷一。

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2.夫: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3.静: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4.以: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5.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6.无以: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7.明志:

明确指向。

明,明确、坚定。

8.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9.广才:

增长才干。

10.淫慢:

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11.励精:

振奋精神。

励,振奋。

12.险躁:

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险,轻薄。

13.治性:

修养性情。

治,修养。

14.年与时驰: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5.意与日去:

意志随同岁月消失。

16.枯落:

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7.多不接世:

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接触。

18.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9.将复何及:

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狼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注释:

1.屠:

屠户。

2.止:

仅仅。

3.缀行甚远:

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

把骨头投给狼。

5.从:

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

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

遭受他们的攻击。

9.顾:

看,视。

10.积薪:

堆积柴草。

11.苫shàn蔽成丘:

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

解除,卸下。

13.眈dān眈相向:

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14.少shăo时:

一会儿。

15.径去:

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

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

时间长了。

18.暝:

闭上眼睛。

19.意暇甚:

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

突然。

21.洞其中:

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

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kāo:

屁股。

24.假寐:

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xiá:

狡猾。

27.顷刻:

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①穿:

挖掘,开凿。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②宋: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③溉guàn汲jí:

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④及:

待,等到。

⑤国人: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⑥道:

讲述。

⑦闻之于宋君: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⑧对:

应答,回答。

⑨得一人之使:

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译文: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

“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

“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

“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杞人忧天》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

1.杞:

周朝诸侯国。

《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2.亡wú:

无,没有。

3.晓:

告知,开导。

4.积气:

聚集的气体。

5.若:

你。

6.行止:

行动,活动。

7.奈何:

为何,为什么。

8.只使:

纵使,即使。

9.中zhòng伤:

伤害。

10.积块:

聚集的土块。

11.四虚:

四方。

12.躇chú步跐cĭ蹈:

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13.舍shì然:

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

“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那人又说: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

“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⑴悲寂寥:

悲叹萧条空寂。

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

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

一作“横”。

排云:

推开白云。

排:

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

作诗的情绪、兴致。

碧霄:

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寄北:

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

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