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59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docx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幼教理论入园准备《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在促进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这一问题上,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对入学准备的看法不但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入学前应具备的性格、习惯、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期望,而且这种看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的教育行为。

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更重视儿童抗挫折能力、亲子关系、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身体健康等方面;小学教师相对重视儿童服从权威、文明礼貌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幼儿园各年龄组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都有自己对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独特且深入的看法。

鉴于此,笔者针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在教师眼中,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准备;

(2)目前儿童在哪些方面的准备还不够充分;(3)应该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4)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和探讨。

一、学前儿童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入学准备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8名幼儿园老师(编号A1~A8)和8名小学低年级教师(编号B1~B8)。

分析发现,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非常关注身心健康、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学习品质(如注意力、自控力、抗挫折能力等)、社会交往能力、语言倾听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准备。

但是,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关注的儿童发展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在入学准备的内容上,多数幼儿园教师更强调学前儿童在自理能力、同伴交往上做好准备;小学教师则更强调需要做好思想准备以及独立性、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培养。

要学会和同学交往,如果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会觉得很孤单,不要出现那种觉得喜欢就打一下、推一下,要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

还有抗挫能力,小学涉及考试了,如果没考好就哭哭闹闹肯定不行,(这会)影响自己和别人。

(A1)

上小学后,铅笔盒、书、作业本、书包这些东西都要自己整理保管。

如果没有好的自理能力,会出现丢三落四,上课时找不到书的情况。

所以,在幼儿园时就要学会整理书包,增强自理能力。

(A2)

孩子需要一个适应期。

首先思想上要有个准备,要让孩子意识到我要上一年级了,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以后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不至于以幼儿园的态度对待小学生活。

端正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让孩子正视学习。

(B3)

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也要做好准备。

很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在教室里待三五分钟就坐不住了。

小学毕竟一节课40分钟,有的学校35分钟,这一点(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必须加强。

否则刚开学时,一节课孩子根本坐不住。

(B2)

2.关于学习上的准备,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认为学前儿童无须掌握大量基础知识,重视提高学习能力;小学教师则比较强调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

学习上更多的还是培养能力,知识并不是幼儿园主要教授的,幼儿园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孩子更多地感受、体验,通过这种感受、体验来提高能力。

(A4)

关键还是让他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B2)

过去古人讲孩子教育方法是好学、乐学、善学。

成人要引导孩子思考,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理解而不是讲授。

(B5)

然而,仍有少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园有必要教给孩子一些知识。

如A2表示“20以内的加减法,一到小学以后立马就给你出这样的题,你不提前学,能会吗?

”A6也认为“基础的知识要知道,比如会拼音、掌握100个左右的汉字、会50以内加减法、会简单的英语口语”。

3.与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更注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A4提到,“幼儿园阶段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这不光对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有帮助,对他的终身发展也是有益的”。

没有小学教师提及这一点。

二、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存在的问题

1.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学前儿童在生活自理、同伴交往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是要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在独立解决问题、抗挫折能力、自控力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他们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和行为习惯、同伴交流、语言表述都不错,女孩比男孩要强一些;但是独立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挫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也不高。

(A6)

生活习惯,例如作息上,到什么点做什么事,玩具的整理与分类做得比较好;同伴交往也可以;语言沟通和表述上大部分孩子都挺好。

但是进入小学后需要孩子长时间听讲,我觉得班上的孩子自控力可能有些欠缺。

另外,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挫能力都不高。

(A7)

2.大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儿童的注意力、自控力较差,抗挫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也有些教师提到了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提高。

有些孩子的思想还停留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还拿幼儿园那种很宽松的行为习惯对待小学生活。

小学的一节课40分钟坚持不下来,老想出去玩。

(B3)

有些孩子的抗挫能力差,遇到点儿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哭闹。

自己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B5)

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上课不认真听讲。

比如,有的同学在课堂上会突然站起来鼓掌或拍桌子,做小动作吸引同学注意。

另外,在社会性方面,有些孩子不知道怎样与其他同学交往,比如说下课后,大部分同学会聚在一起做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但他会在某个角落或自己干点什么。

(B6)

三、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1.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在教学方式上,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一致认同做好入学准备需要以游戏为主。

孩子年龄小,正是玩的年龄,我提倡孩子在玩中学。

(A5)

幼儿园应该多给孩子玩的机会,因为这是孩子的天性。

(B1)

在教学内容上,幼儿园教师眼中的入学准备似乎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教师则期待幼儿园教师能够使孩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如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上得到更多的发展。

在生活方面,给每个孩子分配卫生区域,各司其职,做好老师分配的任务;让孩子学会自己接水;吃饭时间学会自己打饭和送碗;自己穿脱衣服。

(A5)

可以锻炼他们的自制能力。

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大班让他们练习一节课能坐到20分钟或更长,很多小孩刚上小学时5分钟都坐不住。

(B2)

2.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应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做好入学准备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需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

首先,在家庭因素上,家长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以身作则,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家长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还有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家里不一定经济条件多好,但是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B2)

家长要给幼儿渗透这样一种思想,小学生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上课时注意力要集中。

(A1)

其次,以提升孩子的能力为教育目标,建议幼儿园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家园共育。

幼儿园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学到一些贴近生活的基本技能。

(A5)

幼儿园的宗旨应该是在孩子入学前把孩子们培养成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而不是教给孩子多少拼音、汉字。

(A5)

保持家园联系,家长、教师间通力合作与配合,共同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A7)

最后,社会因素大致可分为政策、大众传媒、资金支持等方面。

希望大众传播媒介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他们的社会环境,避免传播对他们不益的东西,多增加一些公益的、适合幼儿的内容。

(A6)

针对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要更加细化。

政府还可以出台鼓励增加亲子交流时间的政策,例如制定家庭旅游优惠政策。

此外,还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B1)

四、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的分析

教师们眼中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1.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

很多家长转变不了观念,适应不了幼儿园的游戏式的教育方式,家长认为只有学习知识才是学习。

(A2)

其实它(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个恶性循环,家长的观念和要求使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而小学把该教的东西省略了,这又使得幼儿园必须教知识。

(A4)

2.幼儿园迫于小学的压力

我认为责任不在幼儿园而在小学。

小学现在的要求就是你上学之前必须把拼音打好基础,孩子进来之后一个月之内全部教完,这样孩子压力会很大。

幼儿园迫于无奈,本园的孩子达不了标,小学的面试过不了,那孩子就上不了心仪的小学,家长口耳相传后,幼儿园生源流失了,所以幼儿园只能这样做。

(A3)

3.幼儿园自身的因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错误的导向,主要体现在民办园中。

民办园为了扩大招生,大肆宣扬自己小学化的成果,诸如能认识多少字,能写多少字,班里孩子的竞赛获奖等。

归根到底是功利主义思想作怪,让孩子过早在幼教起跑线上比赛。

(B7)

五、讨论

对于入学准备的内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大都提及了身心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品质、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准备。

教师们在儿童入学准备方面似乎已达成共识,认为人学准备不仅包括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准备,还包括身心健康、学习品质、习惯养成等,体现了他们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国严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以及基础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有关。

对于入学准备所包含的内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具体表现在多数幼儿园教师更强调学前儿童在自理能力、同伴交往上做好准备;小学教师则更强调独立性、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培养。

出现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立场不同,幼儿园保教结合是重点,教师更强调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自理能力,并通过集体生活学会人际交往;而小学以教学为主,教师更关注与知识学习相关的入学准备,儿童是否能够独立思考,课堂上的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成为他们尤为关注的问题。

对于我国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不足,两类教师一致认为当前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须进一步加强。

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学前儿童在生活自理、同伴交往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是要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在独立解决问题、抗挫折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小学教师认为班上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较差,抗挫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可见,对于儿童入学准备的不足之处,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观点非常一致。

对于我国学前儿童在刚人小学时学习品质上出现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小学与幼儿园教学安排的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对小学骤然而至的新要求和新环境,普遍表现出不适应,儿童感到上课时间过长、作业多、纪律约束多,部分学生出现了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等现象;还有学生出现课堂违纪现象增多,自信心下降。

第二,在学习内容上,由于“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很多幼儿都已熟悉,重复学习使他们缺乏新鲜感,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自制力差的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使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大纲相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其次,要保持幼儿园和小学师资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参考美国、日本的做法,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授予统一的教师资格,实现幼儿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轮岗教学。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均认为要促进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需要将家庭、幼儿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这符合入学准备的生态学观点:

家庭、幼儿园、社区等都是儿童入学准备的生态环境。

其中,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扮演着半主体、启蒙、监护等作用,可以说幼儿园是儿童入学准备的培养基地,家庭、小学和社区是入学准备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原因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非常重视入学准备,然而一小部分教师在实践中仍然没有完全走出幼儿园小学化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不仅仅是某一原因导致的,而是受到了家庭、小学和幼儿园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

因此,国家有必要制订科学的入学准备评价指标,以此向公众诠释人学准备的内涵和标准。

另外,为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入学准备观,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以及在职培训应当将入学准备或幼小衔接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强调。

摘编自《中国教师》(京),20l3.6上.27~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