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517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docx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1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第1课多姿多彩的天气

教学目标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

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记录。

2.提问:

我们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

二.活动欣赏天气现象

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并描述其特点。

(1、)教材第16的插图。

要求:

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2.)提问: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的特点。

(3.)组内同学互述。

(4.)指名全班描述。

(5.)教师总结概括不同天气的特点。

2.收集有关天气现象的诗歌与成语。

三.活动我们与天气

1.布置任务:

设计用游戏来表现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

2.指导学生看教材的两幅图,提问:

从图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交待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

4.学生游戏。

四.小结

1.总结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第2课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导入:

1.复习:

我们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2.过渡:

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

二.活动测气温

1.猜一猜:

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

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

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1.)活动地点:

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

(2.)分组:

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

6.认识百叶箱:

(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

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

三.指南车信箱

(1.)介绍竺可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

第3课观测风

教学目标

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风力的大小。

一.教学导入

1.(教师打开电风扇)提问:

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2.说说你对风的认识。

3.过渡:

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风的知识。

二.活动观测风

1.明确:

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

2.提问:

平日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风向?

3.学生回答问题并演示其方法。

4.出示方向图,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八个方向。

5.明确“风向”:

“丝巾飘向什么方向?

”、“说明风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

”、“说一说此时的风向?

”。

总结:

风向与丝巾飘扬的方向相反。

6.根据风级图目测风力。

(1.)观察风级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级风的特点。

(2.)阅读指南车信箱。

(3.)教师将风级图编成风级歌,帮助学生记忆。

(4.)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风力的大小,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教材第21页的表格中。

7.认识风向标、风速计。

三.活动自制简易风向标

1.指导看教材的制作步骤。

2.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

4.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制作的风向标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制的风向标进行评价。

5.将自制简易风向标带到校园内进行观测。

四.拓展

你还知道关于风的哪些事情?

 

第4课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

1、会用简易雨量筒来测量雨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

一.教学导入

1.猜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23页导入部分的三幅图,提问:

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

二.活动测量雨量

1.出示实物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使他们了解其构造。

2.明确:

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3.指导制作雨量筒。

(1.)看图。

(2.)所需材料:

大可乐瓶、剪刀、刻度尺等。

(3.)讲解制作步骤。

4.自制雨量筒。

5.交流、评价。

6.教师教给学生测量雨量的方法。

7.雨量等级表

(1.)明确:

人们根据雨量的大小,制定了雨量等级表。

(2.)学生熟悉雨量等级表的划分。

(3.)对照雨量等级表,确定所测雨量的等级。

8.布置作业:

下雨天用自制雨量筒测量雨量并填写教材第24页的记录表。

三.指南车信箱

1.学生自由阅读。

2.教师补充介绍。

 

第5课怎样预报天气

教学目标

能依据天气谚语来预报天气。

一.教学导入

讲述:

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观察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

2.过渡:

让我们来搜集古代劳动人民的这种文化遗产吧。

二.活动

1.指导看教材第25页的图,对照图,了解有关天气谚语。

2.你还知道哪些天气谚语?

3.交流,教师补充适量的天气谚语。

4.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天气谚语的分类。

5.布置任务:

课后搜集天气谚语。

三.阅读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1.阅读资料。

主要目的是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过程和大概面貌。

2.教师讲解。

讲解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和解释过于简单的图示化的教材。

3.议一议:

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天气预报有什么认识,还有哪些问题。

四拓展活动小小气象站

利用我们自制的气象仪器,建立小小气象站,像竺可桢爷爷那样长期观测、记录天气现象。

 

第三单元

1.蚕宝宝出生了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查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养蚕的有关知识。

2.能制订计划,做有计划的观察研究。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

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历史。

2.提问:

我国有这悠久的蚕文化和如此发达的丝绸业,你有什么想说的?

3.过渡:

想不想我们动手来养蚕?

二.活动了解怎样养蚕

1.提问:

怎样养蚕?

2.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的汇报。

3.交流后明确:

蚕宝宝的家的安排:

温暖、通风、清洁、舒适的环境。

(准备丝绵纸,小纸盒等。

蚕的食物:

新鲜、干净的桑叶。

4.为了能把蚕养得更好,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一个养蚕计划。

三.布置养蚕任务

1.分组,按家庭住址就近为原则。

2.分发蚕卵,课后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状。

3.密切注视蚕卵的孵化,结合教材第30页的提示探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4.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记录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5.待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

 

第2课我们来养蚕

2.蚕宝宝在长大

教学目标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能设计一些表格,

一.教学导入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吧!

二.活动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

(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辅助观察)

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

5.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

三.活动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

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2.提问:

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3.学生罗列问题。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第3课蚕宝宝大变样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一.教学导入

1.汇报:

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2.明确:

一般蚕一生中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

二.活动

1.观察熟蚕:

(1.)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

(2.)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

2.阅读指南车信箱

3.过渡:

我们也来做一个“蚕山”,帮助蚕宝宝结茧吧!

4.指导做“蚕山”。

5.观看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说一说,“蚕山”为什么能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

6.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

新型的蚕品种和蚕丝。

3.观察蚕蛹,描述蚕蛹是什么样的。

做好观察记录。

三.布置任务

继续观察:

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第4课昆虫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自己的养蚕日记,能够取得新发现。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导入

1.交流:

雌蛾产卵的情景——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2.讨论:

养蚕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疑问?

在下次养蚕中继续研究。

3.过渡:

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养蚕活动中的资料,看有什么新发现。

二.活动整理养蚕日记

1.出示所有养蚕日记。

2.整理养蚕日记,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

3.分析养蚕日记,思考:

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整理:

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三.活动比较它们的身体

1.出示蚕蛾、蜻蜓、蝗虫、蚂蚁等实物。

2.观察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

每部分是什么样子?

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相似之处?

3.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四.拓展它们是昆虫吗

1.学生看教材第40页的图,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成一本昆虫图册。

 

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

第1课.神奇的磁力

教学目标

1.能进行实地观察、实验并取得数据。

2.经历一次完整探究活动的大体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指导阅读单元页,初步了解磁铁的应用。

2.演示实验:

神奇的魔钓。

(用带磁铁的鱼钩钓上带磁铁的鱼)

3.提问:

聪明的同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因为鱼钩和鱼里面都有磁铁,所以吸到一起了。

5.揭题: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磁铁的奥秘。

二.活动探物游戏

1.教师出示条形磁铁。

2.布置任务:

在周围试一试,它能吸引哪些物体。

提示:

(1)不要让磁铁长时间靠近电脑、手表以及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2)猜测它能吸引哪些东西,不能吸引哪些?

(3)试一试它隔着书还能吸引哪些东西?

……

1.学生实验,并将结果填写在教材42页的记录表中。

2.学生汇报。

3.思考: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又是什么材料做的?

4.讲解:

磁铁能够吸铁,能够吸铁的这种力是磁力。

磁铁除了吸铁,还能吸引镍、钴等金属。

磁铁有环行的、条形的、圆形的……

三.活动哪里磁力大

1.提出问题:

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本领相同吗?

2.学生猜测。

3.思考: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4.结合教材提示设计实验方案。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交流。

7.总结:

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是磁极。

 

第2课司南的启示

教学目标

能在对古老的指南针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模拟制作出指南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

了解司南。

2.出示指南针,讲解:

指南针和司南的原理是一样的。

3.过渡:

让我们来自制一个指南针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好吗?

二.活动自制指南针

1.设疑:

能让缝衣针变成小刺针吗?

2.指导看教材第44页的图,初知实验过程。

3.学生操作。

明确:

(1)目的:

将缝衣针磁化成小磁针。

(2)用磁铁的南极摩擦缝衣针的针尖部分,让针尖成为S极。

(3)用缝衣针等钢质材料制作的磁铁磁性才能教长时间保留。

(4)小心!

别扎手。

4.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磁针四法”。

5.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用自己的小磁针制作指南针,还需哪些材料?

学生制作。

6我们做的指南针能指南北吗?

它是否具有磁铁吸铁的性质?

实验验证。

7可以直接用磁铁做指南针吗?

三.总结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有什么发现?

磁铁能指示南北两极,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指南针和司南都是利用了磁铁的这一特性。

 

第3课磁场游乐场

1、教学目标:

(1)复习磁铁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仿制或设计制作应用了磁铁性质的玩具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1、师:

听说磁铁游乐场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有趣啦!

老师今天想去磁铁游乐场玩,大家想去吗?

板书:

磁铁游乐场2、(课件出示):

磁铁游乐场讲述:

磁铁游乐场共有3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挑战游戏等着你们!

准备好了吗?

坐着小火车,我们出发吧!

(一)探宝高手:

沙里寻针

1、师:

小火车到了第一站:

快乐岛,我们的挑战来了!

(课件示):

这是一块茫茫沙地,藏着一些回形针。

能不倒出沙子,又迅速把所有回形针拣出来吗。

师:

想想他的方法用到了磁铁的什么本领?

板书:

磁铁能吸铁

师:

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吗?

(2)智慧之星:

巧辨磁极

 

第五单元多彩的光

第1课光与影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2、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理解影子产生的过程。

3、一、教学过程

师问:

各位同学,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用手势体态语言增加效果)

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和它说话,就是不开口。

1、教师:

刚才上课前我们看的节目中,那些“小动物或人影”为什么都是黑色的,谁知道?

(学生:

是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影子)

2、教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与影的关系。

(出示课题)

二、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1、教师:

光与影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谁能说说物体产生影子需要什么条件?

2、学生汇报:

(以光为主)

A、光源

教师:

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吗?

(学生举例:

太阳、电灯等)教师出示光源定义,学生齐读定义。

教师:

你能举几个光源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出示学生例举光源的物体图片(电灯、太阳、萤火虫、蜡烛等)。

B、物体(若学生提出透明物体,则强调任何物体都能产生影子,只是透明物体的影子颜色比较浅,难以清晰的看到。

 

第2课光照在镜子上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2、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理解影子产生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问:

各位同学,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用手势体态语言增加效果)

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和它说话,就是不开口。

1、教师:

刚才上课前我们看的节目中,那些“小动物或人影”为什么都是黑色的,谁知道?

(学生:

是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影子)

2、教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与影的关系。

(出示课题)二、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二、活动

1、教师:

光与影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谁能说说物体产生影子需要什么条件?

2、学生汇报:

(以光为主)A、光源

教师:

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光吗?

(学生举例:

太阳、电灯等)教师出示光源定义,学生齐读定义。

教师:

你能举几个光源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出示学生例举光源的物体图片(电灯、太阳、萤火虫、蜡烛等)。

 

第5课光线与视觉

教学目标:

1、通过暗盒实验的探究,认识光的强弱对人的视觉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在科学探索的大道上,闪烁着许多星星。

今天,科学博士把这些星星都送到了彭老师手上,想摘取这些星星吗?

不过老师告诉咱们一个小秘密,要想摘取科学道路上的这些星星,就必须做到这16个字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

2、总结(齐读)。

现在,还有信心摘取这些科学之星吗?

彭老师在此预祝咱们心想事成!

为着咱们如此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科学的坚定信心,老师奖励咱们欣赏一组图片。

3、欣赏图片(课件):

睁着眼睛看前4张,边看边喊出画面的内容,闭着眼睛看第5张,问学生看见什么了吗?

(强调科学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再睁开眼睛看,以此产生问题:

为什么睁着眼睛能看见图片,而闭着眼睛却看不见呢?

4、生答后总结,课件出示句子: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它(齐读该句),并在书中勾画这个句子,再用课件演示讲解,让学生明白:

眼睛为什么能看清周围的物体。

 

 

第4课水有关的光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水有关的光现象,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整理有关实验信息,认识水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通过模拟彩虹实验,让学生知道水珠可以分解阳光。

一.教学导入

1.观察教材中的四幅插图:

反射、折射、色散……

2.列举看到过的类似的与水有关的光现象,谈谈教材中图片中的光现象和自己列举光现象分别说明水对光可以产生什么作用

3.质疑:

在水中为什么可看到月亮?

天上的彩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放大镜也可能用水来制作吗?

二.活动水放大镜

1.准备材料:

滴管、水。

2.学生实验。

3.交流、评价:

比一比,谁的放大镜效果更好。

4.齐读小指南车卡通人的话。

三.活动水中的小石子

1.把小石子放在盆子中眼睛刚好看不到的位置,保持眼睛的位置不动,逐渐往盆中加水。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3.分析: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