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314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课题名称

主备人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4)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5)培养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学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学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方法及教具

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

课时数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一段关于天气的对话。

假如我是你在上海的一个朋友,一天我打电话给予你,“喂,你好,我是你朋友赵君平。

”生:

“我是高源,你好!

”师:

“我这里正在下雨,你那里天气怎样?

”生:

“挺好的,大部分是晴天。

”师:

“那明天我想去涿州玩,涿州明天天气怎么样?

会不会下雨?

”生:

“可能好的吧!

你去看看天气预报嘛!

”师:

“是啊,我去看看天气预报好了,再见!

”生:

“再见!

师:

从上面的对话中,暗藏着这节课我想与大家探讨的三个主要问题。

我在与高源对话中说,上海这几天一直在下雨,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怎样描述天气。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抢答)

2.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吗?

在刚才那段话中我不仅询问涿州今天的天气,我还仔细询问涿州明天、后天的天气,为什么?

(引导)我为什么每一天的天气都要问?

知道今天的天气是不是代表我也知道了明天、后天甚至一个星期、一个月以后的天气呢?

我们就来探讨这节课的第二个问题:

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1)有人说“天气就像宝宝的脸,说变就娈”请大家说说天气怎么样?

(2)同学们都看天气预报了,那同一天拉萨、北京、台北、哈尔滨的天气一样吗?

请大家想想这是说明天气有什么特点?

揭示出天气的特点,并板书。

(3)想一想,下面哪些是讲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明天大风降温             东边日出西边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撒哈拉沙漠终年干燥少雨

(4)比一比,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农业、工业中关于天气的小谚语。

3.材料。

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天气预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天气呢?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

分组计论:

分为8组分别讨论:

天气与交通;天气与农业;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军事;天气与旅游;天气与商业活动;天气与休闲娱乐。

教师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了天气情况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天气预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4.在刚才我与高源同学的对话中,当他不知道明天天气,后天天气情况时,他叫我去看天气预报,这就是我们探讨的第三个问题──天气预报

(1)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你最佩服谁?

(天气预报员)

你觉得天气预报员应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

那主持人在预报天气时,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首先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自学后学生自述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争当天气预报员,准备10分钟,同桌之间互为小组进行学习天气预报符号。

(3)教师做一套天气符号卡片让每人抽出一张卡片并迅速说出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4)教师出示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教师总结:

回顾本节内容,学生谈自已的收获

 

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课题名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主备人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的观测方法,了解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

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教学重点

1.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1.绘画、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方法及教具

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

课时数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一天都会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然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

是风力,阴天、晴天,还是气温?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固定的,只要合理,都应当鼓励与引导,还能调动课堂气氛)

现在天气逐渐转凉了,变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气温降到很低了,就可能会下雪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新课:

一、气温与生活

提出问题: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天气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或几位代表站起来发言。

(教师可在下面边巡视,边引导学生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几方面来思考)

大屏幕投影:

想一想 说一说

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活动"部分的五则生活实例,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每则例子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

如果同学思维较活跃的话,还可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其他的人类生活、生产方面的关系。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个表格,最后两栏是什么?

那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

再看到书上的表3.1,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从这个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

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

大屏幕投影:

看一看 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很容易地就能得出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

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气温状况。

大屏幕投影:

午    晨,冬   夏

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不是相同的?

那么,现在,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不是相同的呢?

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二、气温的变化

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课本上的图3.12和图3.13(或者把这两幅图投影到大屏幕上),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老师也可适当地引导、提示)

大屏幕投影:

读一读 想一想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讨论、比较,然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

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

(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出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数值约为31℃,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大概4时左右,数值约为24.5℃。

3.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约为24℃,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约为-6℃。

4.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

(当学生得出这个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5.可以间接得出的结论是:

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约为6.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约30℃。

(学生在经过这样的自己分析读图,讨论整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好的,下面我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

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先后回答出:

1.了解了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知道了气温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会计算气温的平均值

4.学会了怎么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下面,我就想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我们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

(根据书上表3.1中的气温数据,按有关提示的步骤,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大屏幕投影:

画一画 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可相互讨论,商量,教师可在下面进行适当地引导、指点,然后绘图,最后,各小组选出一到两幅画得比较好的图放到屏幕上投影,让大家进行点评,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课题名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主备人

周次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教学难点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

教学方法及教具

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

课时数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绘图:

绘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如右图A、B、C线。

复习:

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比较三个温度带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活动:

(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出A、B、C地的大致位置。

(2)在黑板上大致绘画南极的气温变化曲线。

设问:

图上红色代表什么?

活动: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赤道,看看赤道穿过的地方是什么颜色,气温怎样?

找出北极和南极,看看气温又怎样。

设问: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怎样变化?

为什么?

归纳板书:

1.气温分布规律: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讲解:

列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得纬度分布范围。

设问:

本地属于哪个纬度范围?

活动:

(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广州和北回归线,说出北回归线的纬度。

(2)指出20℃以上地区和低于-10℃地区的分布范围。

思考:

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雁南飞”?

活动:

再一次沿赤道找,是不是赤道所经之处全都是红色20℃以上区域?

设问:

为什么有的地方气温低了,而且还有积雪?

归纳板书:

2.气温垂直递减率:

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活动:

计算P53第2题。

思考:

夏天哪里比较凉快?

(上山下海)

解释: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是名山多是避暑胜地。

(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读图:

P52图3.1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

练习:

(1)写出A、B、C三地的气温范围;

(2)根据A、B、C三地的气温范围,推测三地的海拔高低顺序是:

    >    >    。

小结:

本节重点要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