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
本科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23330155、43330155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1.课程类别,是指制订教学大纲时所针对的课程所属类别,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通识类选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验课等。
2.选用教材、按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版次顺序。
3.预修课程,一般填列2门左右。
4.课程性质、目的,说明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知识、能力培养方面应达到的目的。
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
5.基本要求,明确本课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
6.实践教学课时,是指课程中的实验、上机、听力等形式的教学课时。
7.参考文献资料,包括参考教材、论文、网站。
其中论文不必列太多,按下列格式列出:
作者.论文名.期刊名.年份。
8.课程考核,说明以下情况: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期末考核形式(课程试卷/课程论文;开卷/闭卷;题型等)
(3)成绩评定(期末与平时比例)
9.平时成绩考核评定范例:
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参照表
考核项目
课堂考勤/课堂互动
课外作业
阶段测验
期中测验
考核次数
15
5
2
1
考核分值
15
15
30
40
平时成绩考核评定依据与标准
1.每周考勤一次(随机),共15次,每次1分,共15分。
2.作业共收12次,其中5次记分(随机),每次满分3分,共15分。
3.阶段测验2次,利用课外时间(测验时间60分钟)(开卷),满分15分,共30分
4.期中测验,利用课外时间(测验时间90分钟)(开卷),满分40分。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称:
Econometrics
课程编号:
23330155、43330155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
预修课程:
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
开设部门:
国际经贸学院
适用专业:
经济学等各专业
学分:
3
总课时:
51其中理论课时:
39,实践课时:
12
二、课程性质、目的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进行估计、检验、修正和分析,同时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课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数分配
总课
时数
理论
课时
实验
课时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导论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计量经济学的功能和作用
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模型
经济数据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的新发展
基本要求:
掌握数据、变量和模型的基本概念;
熟悉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步骤;
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
熟悉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步骤,建立各种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并熟悉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3
3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率统计基础
随机性与概率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的统计分布,常用统计分布之间的关系;
熟悉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
了解基本的参数估计方法和评价估计量好坏的几个标准。
重点难点:
掌握常用统计分布之间的关系,熟悉评价估计量好坏的几个标准。
3
3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两变量线性回归
两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回归拟合度评价和决定系数
统计推断
预测
基本要求:
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能够进行统计推断;
熟悉拟合优度的含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了解点预测和区间预测。
重点难点:
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熟悉拟合优度的含义并掌握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
9
6
3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参数估计
回归拟合度评价和决定系数
统计推断和预测
基本要求:
掌握模型的古典假定、模型的参数估计以及模型的统计检验;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地选择一个经济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按照计量经济分析的工作程序(即建立理论模型,收集统计数据,参数的估计和检验,结论与分析预测)去完成,并写出研究的分析报告;
熟悉多元线性回归与两变量线性回归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产生背景。
重点难点:
多元线性回归与两变量线性回归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调整的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
6
6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线性回归的定式偏差
变量关系非线性
异常值
规律性扰动
解释变量缺落
参数变化
基本要求:
掌握虚拟解释变量的含义、设置规则对模型的影响和其他修正模型的作用,掌握线性回归定式偏差的原因、检验和修正;
熟悉化非线性模型为线性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了解测量误差以及产生的后果,设定误差的诊断性检验。
重点难点:
虚拟变量的设置规则及运用。
6
3
3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异方差
异方差的概念
异方差的后果
异方差的检验
异方差的处理
基本要求:
掌握异方差的概念包括经济学解释,异方差的出现对模型的不良影响,诊断异方差的若干方法和修正异方差的方法,能够处理模型中出现的异方差问题。
熟悉异方差的概念;
了解异方差产生的原因。
重点难点:
异方差的检验和处理。
3
3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误差序列相关
误差序列相关的概念
误差序列相关的后果
误差序列相关的检验
误差序列相关的处理
基本要求:
掌握误差序列相关的基本概念,误差序列相关导致的严重后果,误差序列相关的检验方法和修正方法,能够根据本章的知识独立解决模型中的自相关问题;
熟悉使用eviews软件检验模型中是否存在误差序列相关;
了解误差序列相关产生的原因。
重点难点:
误差序列相关的识别和处理,DW检验的原理及运用。
6
3
3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的概念
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多重共线性的处理
基本要求:
掌握多重共线性的概念,模型中出现多重共线性的不良后果,怎样诊断多重共线性和修正多重共线性的若干方法;能够解决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熟悉完全多重共线性的概念、检验和处理;
了解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
重点难点: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及处理。
3
3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分布滞后与自回归模型
分布滞后模型
自回归模型
因果关系检验
基本要求:
掌握阿尔蒙多项式法、考伊克法、和自回归模型的经济背景与估计方法;
熟悉工具变量法;
了解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
掌握阿尔蒙多项式法、考伊克法和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6
3
3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伪回归和单位根
时间序列及其平稳性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的单整和协整
基本要求:
掌握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方法,时间序列变量的单整及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
熟悉时间序列及其平稳性的定义;
了解伪回归等概念
重点难点:
掌握时间序列变量的单整性及多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性,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方法。
6
6
合计
51
39
12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类别:
√必修(考试)课程
□除体育类、短学段开设、实践教学类以外的必修(考查)课程
√选修课程□体育类必修(考查)课程
□短学段开设的必修(考查)课程□实践教学类必修(考查)课程
对于本课程,
(1)考核方式为考试;
(2)期末考核形式为课程试卷、闭卷(90分钟),题型为判断、名词解释、单选、多选、计算分析和简答共6种;
(3)成绩评定为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平时成绩考核见下表:
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参照表
考核项目
课堂考勤/课堂互动
课外作业
期中测验
课程论文/案例分析
课程实验
其他
项目选择
√
√
√
√
考核次数
8
5
1
5
考核分值
25
25
25
25
注:
1.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在“其他”选项中加入适合本课程的考核项目;
2.考核项目至少应包括课外作业和课堂考勤;
3.根据各考核项目的重要性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课程平时成绩评定实施办法》确定合适的考核次数和考核分值。
平时成绩考核评定依据与标准:
课堂考勤、课外作业、期中测验和课程实验各占25分。
1.课堂考勤基准分20分,缺席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课堂互动主动回答问题答对一次加1分。
2.课外作业5次(交电子文档),一次5分。
3.期中测验一次,按成绩折算。
4.课程实验报告5次(交电子文档),一次5分。
五、教材与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
[1]谢识予:
《计量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
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张晓峒:
《计量学经济软件Eviews使用指南(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潘文卿,李子奈,高吉丽: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李子奈,潘文卿:
《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制定人签名:
杨智峰
教研室或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6年08月10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