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说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6248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效率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效率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效率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效率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效率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效率说课.docx

《机械效率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效率说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效率说课.docx

机械效率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不仅属于《机械与功》章节的重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九年级(初三)物理学习的集大成章节。

其内容包含本章节机械功能特点、功、功率等相关知识,还囊括了多种受力分析、判断和物体运动、平衡等众多知识。

可以这样说,本节内容基本上把一本书大部分知识都融汇交织于此。

因此不仅是一堂新课,而且还是一堂涵盖面非常广的总结课,当然也是一堂很具有难度的挑战课。

  2、本节课不仅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机械效率”,能够对于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且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真正的理解”效率”的切实意义,能够在生产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人文和科学的高度结合。

  3、本节内容基本上可以认为是9年级物理学习一年以来的收关之课,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把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提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

  4、本节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上,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验让学生真切的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

考验学生的实验探究,创造性、归纳总结、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以来的学习,同学们储备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实验、实践方法和能力。

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当主意少数同学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少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分析和复杂的多步骤计算,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和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知识,同时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生活。

  2、适当的梯度和坡度,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收获。

  3、让学习走向生活,给学生预留一定的不同难度的课后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5、根据本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两个教学时进行。

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理解机械效率,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达到对机械效率的切实理解,掌握实验探究各种机械效率的方法,为下一节实践探究各种机械效率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部分为实践探究课,同学们应用上节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及要求探究不同机械在多种情况之下的机械效率,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机械效率的认识理解,同时能够利用所掌握和发现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模式:

1、新课引入

时间:

不超过3分钟

方式:

以复习、讲评、习题训练、实验、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

2、预习交流

导入新课后,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各学习小组围绕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进行自学,着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及需要讨论的问题,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这段时间,老师穿插巡视各学习小组,观察、答疑、抽查、询问。

3、师生探究

全班进行重点、难点交流,教师因势利导、串讲点拨,组织学生信息加工、实验探究、归纳整理。

充分运用实验设备,设计各种活动,实施情景教学。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学以致用

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应习题(有一定的层次性:

多数为基础题,1~2题提高题),学生各自独立解题。

做好后,小组间互相讲评纠错,基础题组内解决,提高题集中讨论,最后教师点评。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总结归纳

组内交流,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学科思想和有关实验等)、典型试题及解题思路。

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师徒予以表扬、激励。

最后教师再出示知识体系,作简要的强调。

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㈡模式分析:

环节一:

新课导入

A.复习提问的形式B.预习题展示C.实验引入D.设置情景(多种形式引入新课,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新课教学

1.学生阅读:

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以及自习的能力。

2.学生动手:

通过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

3.集中交流:

通过交流来激发学生思考、理解的能力。

教师适当纠正有偏颇的思考方向,放手学生去讨论。

也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教师点拨:

A.概念的关键点B.相关的思想方法C.知识系统化

D.物理概念的深刻内涵E.正确的实验方法

(通过学生的充分参与、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读、说、写:

训练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2.教学反馈性练习:

通过练习再次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

3.巩固性实验操作:

情景再现。

环节四:

小结回顾(重在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

环节五:

发现问题。

在小结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铺垫。

可以说,这种课型模式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领提升将一堂新授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面实现。

四:

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教师直接引入:

“现代的社会是效率的社会,处处都讲效率,我们使用机械也要讲效率,什么是机械效率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认识这个问题。

2.新课学习

⑴学生活动:

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器材,将器材分为三类,区别就是所用的动滑轮。

(较轻的塑料滑轮,较重的铁滑轮及转轴不灵活的塑料滑轮三大类),然后指导学生按教材中的要求完成活动,并设计好表格,记录好数据。

⑵教师讲解:

教师在学生完成活动和思考讨论“想一想”的基础上,借助实物说明使用机械的目的,解释什么是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⑶阅读体会:

教师讲解完上述概念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来体会认识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⑷实例分析:

利用提水和捞桶这两个不同的目的情景,让学生分别分析它们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来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⑸引导讲解:

教师通过大家都知道的“捞桶时,希望桶中水少”的事实,使学生认识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越多,越是人们所希望的。

从而引导入机械效率的问题。

接着板书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使用公式的有关说明,使学生初步认识机械效率的概念。

⑹发现新疑:

要求学生算一算上述活动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教师设计并出示下面数据记录表格。

序号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绳子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1

2

3

4

5

6

教师巡视,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说明1和2,3和4,5和6,分别为三类动滑轮;1、3、5和2、4、6物重分别相同)让学生上报并填写记录表格。

这时学生必然会产生疑问:

“为什么同样的实验,数据和结果不一样呢?

⑺讨论质疑:

由于结果的差异必然引起学生的疑惑和好奇,这时再让学生相互交换触摸彼此的滑轮,教师要适时说明。

教师还要引导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学生自然就可以解决了书中“议一议”的问题。

⑻教师点评:

疏理学生回答,说明机械效率的现实意义。

3.课堂小结:

教师借助板书,再次强调本节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整体的把握。

五:

板书设计

五、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

W有用=G·h

2.总功:

W总=F·S

3.额外功:

克服摩擦和机械自重所做的功。

4.W总=W有用+W额外

二、机械效率

1.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η=W有用/W总

3.说明:

机械效率无单位,常用百分数表示,η<1

 

六:

课堂评价

依据所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达标训练试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根据课堂气氛,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度,及检测目标的达成度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做出准确的表现评价

七:

资源开发

学生资源生活经验个体差异

校内资源教科书实验室

校外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

 

课堂评价

依据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准确度,做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目标达成度,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资源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