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224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docx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一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一)

政治试题(选修)

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

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使“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

这一技术说明科学思维()

①助力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②能突破所有条件限制,创造新的联系

③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创造新的事物

④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A.①④B.③④

C.②③D.①②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②③:

“突破所有条件限制”“摆脱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故②③错误。

①④:

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这一技术成果是人们发挥科学思维作用的结果,故①④入选。

故本题选A。

2.漫画《理解有误》讽刺了某些人不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机械照搬所闹出的笑话。

这是通过形态来表达的。

()

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

C.个体思维D.群体思维

【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与题干所反映的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符。

A不选。

B:

漫画的内容是对路标——禁止行人通行的误解。

根据漫画所描绘的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可以断定,这是形象思维形态。

B正确。

CD:

“个体思维”、“群体思维”不是思维的形态。

C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3.有人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时也是判别是非的尺度。

”这一议论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违反了()

A.排中律,即对“A”和“非A”这一矛盾关系都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B.矛盾律,即对“A”和“非A”两个论断都断定他们成立

C.同一律,即在同一条件下,可以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D.思维中的自相矛盾,因为客观事物是变化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排中律,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试题中,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时也是判别是非的尺度”都予以肯定,即对“A”和“非A”这一矛盾关系都予以肯定,A排除。

B:

矛盾律,即对“A”和“非A”两个论断都断定他们成立,试题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时也是判别是非的尺度”也成立,那么,到底哪个命题成立,自相矛盾,应该是其中必有一假,B符合题意。

C: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同一律,而不是可以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C错误。

D: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D错误。

故本题选B。

4.随着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为避免因继承问题产生纠纷,订立遗嘱逐渐成为常见现象。

关于继承,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扶养关系的法定继承,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

②继承遗产需要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

③所有遗嘱都是遗嘱继承,其法律效力优于法定继承

④继承人在所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债务的清偿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

根据民法典规定,遗嘱继承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故①说法错误。

②:

遗产是指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在继承遗产时先析产后继承,故②正确。

③:

遗嘱包括遗嘱继承和遗赠两种方式,遗赠不等同于遗嘱继承,故③错误。

④:

继承人既可享受继承的权利,又要履行债务清偿责任,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C。

5.个人所得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税种。

个人所得税()

A.纳税收入包括非居民个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

B.税法改革由最初的注重公平转变为更加关注效率

C.纳税收入包括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

D.新税法降低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个人所得税是指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故A错误。

B:

说法错误,税法改革后更加注重公平。

C:

个人所得税是指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故C正确。

D:

新税法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根据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的会徽、吉祥物、志愿者标志等已经申请了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奥林匹克标志保护。

某公司未经许可,在其自设网站发布了含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形标志的商业宣传视频。

对于该公司行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使用与冬奥会会徽相近的商标作虚假宣传,欺骗了消费者

②出于喜迎冬奥会的初衷、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构成侵权

③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和依法经营规则,属于不正当竞争

④侵犯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形标志的专有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

该公司未经许可,在其自设网站发布了含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形标志的商业宣传视频,并不是使用与冬奥会会徽相近的商标作虚假宣传,而是未经许可直接使用的侵权行为,①说法错误。

②:

著作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该公司侵犯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形标志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中的复制权,构成侵权,②说法错误。

③④:

该公司未经许可,在其自设网站发布了含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形标志的商业宣传视频,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和依法经营规则,侵犯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图形标志的专有权利,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7.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的离婚属于一时冲动,夫妻感情并没有完全破裂,婚姻还有挽救的可能。

离婚程序过于简单,无疑在客观上为冲动型离婚提供了便利。

因此,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了离婚冷静期: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这表明()

A.我国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

B.设置离婚冷静期表明离婚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C.夫妻感情破裂时,只能选择裁判离婚

D.夫妻离婚时,从确认感情破裂时起解除夫妻关系

【7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我国法律规定了离婚冷静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冲动型离婚,这表明我国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A符合题意。

B:

设置离婚冷静期是反对轻率离婚,并没有限制离婚自由,B说法错误。

C:

离婚的当事人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裁判离婚,C说法错误。

D:

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时起,解除夫妻关系,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李某和王某系夫妻,婚后生有—个儿子李甲和一个女儿李乙。

李甲因交通事故于2015年去世,李甲有一女儿李丙。

李某在2020年春天因感染病毒死亡,李某生前拥有个人名下的房产一套,李某生前立有自书遗嘱将房产给予妻子王某。

下列关于房产的继承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可以通过李某

遗嘱继承该房产

②李丙可以通过代位继承要求对该房产进行遗产分割

③王某自该房产变更登记后取得所有权

④王某自李某死亡时取得该房产所有权

A.①④B.①③C.②D.②④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①④: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继承先于法定继承,因此王某可以通过李某的遗嘱继承该房产,自李某死亡时取得该房产所有权,①④符合题意。

②:

由于李某立有遗嘱,李某的遗产可按照遗嘱分割,李丙不能够通过代位继承要求对该房产进行遗产分割,②错误。

③:

根据法律规定,王某自李某死亡时取得该房产所有权,而不是自该房产变更登记后取得所有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A。

9.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独立生活,其中甲、乙与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

甲经常上门看望王某,照顾王某的晚年生活。

乙既不上门也不支付赡养费。

王某生前已有遗嘱,明确其遗产房屋一套给甲,另有存款50万元由三子均分。

甲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遗产时改为自己得30万元,另20万元由乙、丙均分。

对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①甲篡改遗嘱丧失继承权

②依照王某的遗嘱执行

③丙未尽赡养义务,适当少分遗产

④乙能尽而不尽赡养义务,并非一定丧失继承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

甲篡改遗嘱的行为并无法律效力,不会对遗嘱执行构成实质影响,不影响其继承权,故①不选。

②:

遗嘱遵循意思自治原则,王某生前已有遗嘱,应该遵循遗嘱执行其财产分割,故②正确。

③:

题干未提及丙是否尽到赡养义务,并且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多少份额,应依据遗嘱而定,故③不选。

④:

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明确声明乙继承一定份额遗产,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徐某为甲公司高级电脑技术员,在一次技术性业务活动中出现失误,甲公司决定解除徐某在本公司的职位并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关系,此争议依法进入诉讼程序。

对于解除劳动合同这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和徐某均有举证责任

B.由徐某负举证责任

C.甲公司负举证责任

D.法院可以自行收集证据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C:

根据证据规则,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C正确。

AB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三条:

“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ABD错误。

故本题选C。

11.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干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该法增加了家长及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并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要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这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①切实行使好对未成年子女的赡养权利

②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③对未成年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

④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的照顾,①不选;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无此能力,④不选。

②③:

要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体现②③。

故本题选C。

12.2021年11月,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社局联合县总工会成立的“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室”举行挂牌仪式,这是2021年9月济宁市人社局联合市法院、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印发《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裁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基层部门贯彻落实多元参与、协同治理机制的又一工作实践。

加强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的预期目标是()

①代替法院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

②高效处理劳动争议,促进社会和谐

③压制民间矛盾,改善基层治理

④凝聚多元力量,节约司法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

加强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不能代替法院诉讼,①不选;

③:

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化解民间矛盾,而不是“压制”民间矛盾,③不选。

②④:

材料中“这是2021年9月济宁市人社局联合市法院、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印发《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裁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基层部门贯彻落实多元参与、协同治理机制的又一工作实践”,这说明加强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能高效处理劳动争议,促进社会和谐,能凝聚多元力量,节约司法资源,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从以下劳动者的维权路线图可看出,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

①必须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②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③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之策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③④: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维权的最后之策,③④符合题意。

①:

劳动者可不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而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①错误。

②:

劳动争议仲裁是必经程序,劳动者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②错误。

故本题选C。

14.2021年大学毕业生再创新纪录,超过900万大关!

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创业()

①应当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②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

③可以自主选择相关信息进行企业登记

④应优先考虑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

2021年大学毕业生再创新纪录,超过900万大关!

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创业应当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①②正确。

③:

企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及时公示,而不是自主选择相关信息进行企业登记,③错误。

④:

创业第一步应该考虑创办什么样的经营主体,而不是优先考虑采用的企业形式,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参加完商家宣讲会后的沈大爷按商家提示先购买2980元滤芯(现场转账2460元,现金支付520元),后“免费”领取了一台外包装印有“急速根除病毒、细菌”的空气净化器。

回家后,他得知该机器并未取得医疗器械批号,且经查证,外包装上标注的公司也从未生产过该款空气净化器,遂诉至法院请求退还全部货款并给予损害赔偿。

沈大爷提交了产品包装图片打印件、12315举报回复以及银行借记卡账户明细,但现金支付的520元却没有发票。

那么法院()

①不应受理沈大爷与商家两个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纠纷

②应受理沈大爷与商家两个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纠纷

③应该支持沈大爷全部诉讼请求,判决商家退还货款2980元,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④判决商家存在违背诚信经营、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5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

公民合法权益受损,可通过诉讼等途径来维护权益,故法院应受理此案件。

②:

公民合法权益受损,可通过诉讼等途径来维护权益,故法院应受理此案件,故②正确。

③:

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若要退还全部货款,沈大爷需要提供支付的520现金证据,故③说法片面。

④:

空气净化器并未取得医疗器械批号,且商标也是假的,故商家是欺诈行为,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5分。

16.一起凶杀案,经过侦查得知,作案人可能是赵、钱、孙、李四人中的某一个。

这四名犯罪嫌疑人都否认自己作案,大家说法不一。

赵:

“不是我杀的。

钱:

“李就是杀人犯。

孙:

“钱就是杀人犯。

李:

“不是我杀的。

请运用所学逻辑思维的有关知识,分别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或者只有一人说假话,判断凶手是谁,为什么?

【16题答案】

【答案】①钱的话“李就是杀人犯”和李的话“不是我杀的”相互矛盾,根据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假定只有一个说真话,那么赵和孙说的都是假话,故赵是凶手。

②钱的话“李就是杀人犯”和李的话“不是我杀的”相互矛盾,根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假定只有一个说假话,那么赵和孙说的话都是真话,故钱是凶手。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

四名犯罪嫌疑人都否认自己作案的一起凶杀案

考点考查:

逻辑思维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你”,需要调用“逻辑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判断凶手的依据。

回答原因意义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步:

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

钱:

“李就是杀人犯。

”李:

“不是我杀的。

”→钱的话“李就是杀人犯”和李的话“不是我杀的”相互矛盾,根据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假定只有一个说真话,那么赵和孙说的都是假话,故赵是凶手;

有效信息②:

钱:

“李就是杀人犯。

”李:

“不是我杀的。

”→钱的话“李就是杀人犯”和李的话“不是我杀的”相互矛盾,根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假定只有一个说假话,那么赵和孙说的话都是真话,故钱是凶手;

第三步:

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

排中律+根据排中律,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假定只有一个说真话,那么赵和孙说的都是假话,故赵是凶手。

得分点②:

矛盾律+根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假定只有一个说假话,那么赵和孙说的话都是真话,故钱是凶手。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

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

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

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

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

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

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17

季某与陈某系夫妻,有一子小季,婚前无任何关于财产的约定。

婚后,季某为让妻子高兴,提议将二人的工资全部存入妻子名下的银行账户里,陈某欣然同意。

陈某一次在骑电动车过程中,被汽车撞倒受伤,对方负全责,陈某住院治疗并获得赔偿3.2万元。

季某喜欢赌博,并欠牌友1.5万元债务。

季某有一伯父在海外经商,膝下无子,遂立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季某之子小季,供其出国留学,不久后老人去世。

几年后,季某与陈某感情破裂,决定离婚,但在财产归属上两人有不同看法:

①陈某认为:

全部存款在其名下,应归她一人所有。

②季某认为:

陈某受伤赔偿金应是夫妻共同财产,自己赌博所欠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③双方都认为:

小季继承的遗产应归双方共同所有。

为此夫妻双方发生了争执。

结合上述案例,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场离婚案中相关财产的归属应该是怎样裁定?

并说明理由。

【17题答案】

【答案】①陈某的认识是错误的。

我国民法典规定,工资属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可见,存款虽在陈某名下,但其仍是夫妻共同所有的。

②季某的认识是错误的。

陈某受伤获得的赔偿金属于陈某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季某赌博所欠债务属于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③伯父的遗产是属于小季个人的,季某和陈某均没有所有权。

在小季未成年时,这笔财产应由季某和陈某代为保管。

如果他们离婚,由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代为管理。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

夫妻财产分割。

考点考查: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遗嘱含义及法律效力。

能力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核心素养:

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围绕离婚案财产分割展开,需要调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联系材料可知可从夫妻共同、个人财产;遗嘱着手。

第二步:

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

婚后二人的工资所得→可联系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工资、奖金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有效信息②:

陈某住院治疗并获得赔偿3.2万元;季某赌博债务→可联系夫妻个人财产。

有效信息③:

季某伯父立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季某之子小季→可联系遗嘱含义及法律效力。

第三步:

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

陈某的认识是错误的。

我国民法典规定,工资属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可见,存款虽在陈某名下,但其仍是夫妻共同所有的。

得分点②:

季某的认识是错误的。

陈某受伤获得的赔偿金属于陈某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季某赌博所欠债务属于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得分点③:

伯父的遗产是属于小季个人的,季某和陈某均没有所有权。

在小季未成年时,这笔财产应由季某和陈某代为保管。

如果他们离婚,由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代为管理。

【点睛】《法律与生活》主观题解题顺序

一是审设问,明确考查知识点;

二是调动运用知识,列提纲,以防丢点。

三是联系材料,落实答案。

答题模式是:

评析+法律规定+材料。

18.结合下面劳动合同,回答问题。

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

某服装有限公司

乙方(职工):

王某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过平等协商,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签订本合同。

一、合同期限

从2022年2月26日起至2023年2月25日止。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1.乙方根据甲方要求,从事服装加工工作。

2.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应当符合甲方依法制订的并已公示的规章制度。

乙方应当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工作时间

1.每日工作10小时,一周工作6天。

2.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要求加班加点,职工都要无条件服从,否则作旷工处理或者给予罚款。

四、劳动报酬

1.甲方付乙方工资为5600元/月。

2.甲方安排乙方加班,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

五、社会保险

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所有社会保险费都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扣除。

……

甲方:

(盖章)略

乙方:

(签名)

2022年2月25日2022年2月25日

(1)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你认为上述合同存在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