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219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B.用麦克风唱歌可以提高音调

C.听到的鼓声是通过地面传来的D.小声说话是为了降低音色

【答案】A

【解析】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时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故A正确;

B.用麦克风唱歌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故C错误;

D.小声说话是降低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

(2)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小声说话是降低声音的响度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

A.湿手被干手器烘干B.树枝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珠D.冰冻的衣服晾干

【答案】A

【解析】解答:

A.湿手变干,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物理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长跑D.铅球

【答案】C

【解析】解答: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

故选C.

点睛: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4.下列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的荷花B.“折断”的筷子C.镜中的人D.墙上的手影

【答案】D

【解析】解答:

AB.水中的荷花,“折断”的筷子,都是光从水中传向空气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镜中的人,是人在镜子中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

A.还是平行光B.发散C.会聚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解答:

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厚,边缘薄,都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砖后,将会会聚.

6.世界环境日主题为:

“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在炎热的夏天,能够降低室内平均温度的最好办法是

A.打开电风扇B.打开房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C.关闭房门D.向地面洒些水

【答案】D

故选D

点睛:

要降低室内的平均温度可以根据所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分析;

汽化、熔化、升华要吸热,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7.金老师一家驾车去旅游,途中金妈妈提醒女儿“坐好,别动”,“别动”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房屋B.车上的座位C.迎面开来的车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答案】B

【解析】解答:

女儿坐在汽车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车上的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点睛:

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当物距是6cm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D

【解析】解答:

AB、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故AB错误;C.当物距是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故C错误;D.当物距是6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故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

(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可用来粗测焦距.(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当物距是6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故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9.如图是江都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1℃

C.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雪的形成是凝华,会放出热量

【答案】D

【解析】解答:

A、预报的最低气温是-1℃,读作负1摄氏度或零下1摄氏度,此选项错误;B、全天最高气温是3℃,此选项错误;C、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1、常用温度的计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都需要放出热量;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10.在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描述石蜡熔化过程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

石蜡是非晶体,熔化图像特点是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上升A、图像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A不是石蜡熔化过程;B、图像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上升,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而石蜡是非晶体,故B图像是石蜡的熔化图像;C、图像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不变,说明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C图像不是石蜡熔化过程;D、图像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图不是石蜡熔化过程.

故选B

点睛:

石蜡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在熔化图像上的区别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有一个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则没有水平线段。

11.下列图能正确表示“黄小鸭”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

故选C.

点睛: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12.一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运动,在l0s内共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A.6m/s、7.5m/sB.5m/s、7.5m/s

C.5m/s、6m/sD.7.5m/s、5m/s

【答案】D

【解析】解答:

前一半路程s1=30m,时间t1=4s,物体前半程内的平均速度v1=

=7.5m/s;后一半路程s2=30m,时间t2=10s−4s=6s,物体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v2=

==5m/s;

故选D.

点睛:

确定前一半路程s1、后一半路程s2的大小,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的大小,用速度公式算出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从选择项中确定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

13.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2.5μm=____________m,请你说出一个能降低“PM2.5”浓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5×10-6

(2).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再排放(减少开车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

(1)∵1μm=10−6m,∴2.5μm=2.5×10−6m;

(2)为有效降低PM2.5在空气中浓度,可禁止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再排放。

点睛:

(1)1μm=10-6m;

(2)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②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③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④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上都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14.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不要大声讲话”的标志,引导大家养成公共场合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音色/响度/音调);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响度

(2).声源

【解析】解答:

(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

(2)“不要大声讲话”的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点睛:

(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15.坐在温馨的家里,仔细想想:

你平时走路的速度约1.4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奔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答案】

(1).m/s

(2).s

【解析】解答:

我们平时走路的速度约1.4m/s,百米赛跑的成绩大约是16s。

点睛:

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填写合适的单位.

16.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是_______(超声波/次声波),由于它的频率低于_______Hz,所以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答案】

(1).次声波

(2).20

【解析】解答:

地震时会产生的次声波,因为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下限20Hz,所以人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

点睛: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17.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时会________(吸热/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内侧/外侧).

【答案】

(1).放热

(2).内侧

【解析】解答:

冬天,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点睛:

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断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要看车内外的温度高低情况;

(1)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内侧;

(2)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低.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外侧.

18.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

19.41cm、19.42cm、19.99cm、19.42cm,数据中错误的为__________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cm.

【答案】

(1).19.99

(2).19.42

【解析】解答:

比较四个测量值“19.41cm、19.42cm、19.99cm、19.42cm”,除19.99cm以外,其它数值的准确值都是19.4cm,而19.99cm的准确值是19.9cm,所以19.99cm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体的长度为L=

≈19.42cm。

点睛:

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其准确值应该相同,分析准确值得出错误数据;排除错误数据,其它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19.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物距(增大/减小),便于成______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像,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答案】

(1).增大

(2).倒(3).缩小

【解析】解答:

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便于成倒立、缩小的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点睛:

“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20.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2m,宽1m,小明身高1.6m,站立于镜子正前方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人距离为______m,像高______m;当他沿着与镜面平行方向水平移动lm后,他在镜中的像会______(消失/依然存在),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

(1).2

(2).1.6(3).依然存在(4).不变

【解析】解答:

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所以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此时像距也为1m,则他在镜中的像与本人距离为1m+1m=2m.因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为1.60m的小明同学,则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也是1.60m;当他沿着与镜面平行方向水平移动lm后,他在镜中的像依然存在,不会消失;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点睛: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21.如图所示,“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看到自己衣服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镜,所成的是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_____像(实/虚);若镜头的焦距为8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cm.

【答案】

(1).凸透

(2).缩小(3).实(4).16

【解析】解答:

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物距要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焦距是8cm,所以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16cm.

点睛:

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教室内投影仪的幕布是______色的,这是因为该色可以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是利用_________让教室内不同位置的学生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影像和文字.晚上要将幕布上的图片用照相机拍下,________(该/不该)开闪光灯拍摄.

【答案】

(1).白

(2).所有(或任何或一切)(3).漫反射(4).不该

【解析】解答:

①屏幕是用白布制作的,因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学们看到多彩的画面。

②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为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个位置的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③闪光灯的光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表面的亮度增大,但闪光灯照射到银幕上以后,只能增加银幕的亮度,而不能增加图象的亮度,相反,图象的亮度和清晰度明显减弱,所以反而看不清银幕上的图象,而银幕上的污渍更加清晰了,银幕上的黑色的字和纸条实际上就是投影片上不透明物体的影子,即黑暗区域。

因此不用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好。

点睛: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②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③闪光灯的光比投影仪的光强,白光盖过了投影仪的光.就像白天看星星一样,看不到的.银幕反射彩色的光本来就是漫反射,光很弱.如果用闪光灯,银幕反射白光强度大,只拍出白色银幕或者上面的污点.彩色图片被冲淡,拍不出了.

23.响尾蛇导弹是靠跟踪敌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________,对其进行攻击;验钞机是利用了______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Km/s.

【答案】

(1).红外线

(2).紫外(3).3×105

【解析】解答:

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动物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捕捉猎物。

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钞票上涂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照射时,才发光。

它们都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点睛:

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红外线来捕食,它们是根据猎物身上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猎物的位置.紫外线应用:

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24.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计时______s后小车开始运动;l至5s小车做________运动,速度是______m/s.

【答案】

(1).1

(2).匀速(3).2

.....................

25.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40°角,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当入射光线慢慢远离水面,折射光线将慢慢_______(远离/靠近)法线.

【答案】

(1).50

(2).靠近

【解析】解答: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在水的表面发生反射现象,入射光线与液面成40°角,入射角为50°,则反射角也是50°;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入射角减小,则折射角也会减小,故折射光线将靠近法线。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正确理解: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26.如图所示,江都金鹰的电梯从底层匀速上行至二层需30秒,小明在电梯停止时匀速走上去需60秒,则小明从正在匀速上行的电梯匀速走上去需要______s,如果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运动/静止)的.

【答案】

(1).20

(2).运动

【解析】解答:

由题意知,扶梯的长度s不变,扶梯从地面匀速运行至二楼的速度是v梯=

,小明在扶梯停止时匀速走上去的速度是v人=

,则小明从正匀速运行的电梯走上去的速度是v′=v梯+v人=

所以,需要的时间为t′=

;电梯上升时,小明相对于电梯位置保持不变,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三、解答题

27.如甲图所示,完成光路图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答:

在图中,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点睛:

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28.如乙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O射入水中时的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

29.如丙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答: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

点睛: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30.如下图,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秒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s.

【答案】

(1).1.50

(2).-4(3).217.5

【解析】解答:

①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6.5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6.50cm−5.00cm=1.50cm.②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高度在0℃的下面,所以读数是:

−4℃。

③由图知: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18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37.5s=217.5s.

31.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穿过一个平直的隧道,已知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72km/h等于多少m/s___?

(2)隧道的长____?

(3)某坐在窗口的乘客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_____?

【答案】

(1).20m/s

(2).2200m(3).110s

【解析】解答:

(1)v=72km/h=

=20m/s,

(2)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t=2min=2×60s=120s则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1=vt=20m/s×120s=2400m,∵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加上车身长即为隧道长度,∴s隧道=s1

s车=2400m+200m=2200m;(3)乘客的速度等于车的速度,乘客通过隧道需要走的路程为隧道长度。

∴坐在窗口的乘客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t客=

32.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酒精沸腾”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

(1)在这两个图像中,______图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像,______图是酒精沸腾的图像.

(2)从图像判断,这种合金是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的熔点是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

(4)若这位同学测出这种合金的温度现在是220℃,这时这块合金是______态.

【答案】

(1).甲

(2).乙(3).晶体(4).它有一定的熔点(5).210(6).78(7).液

【解析】解答:

(1)图温度是先升高然后不变,最后再升高,故应该是合金的熔化图象;乙图温度升高到78℃后一直保持不变,应该是酒精的沸腾图象。

(2)因为合金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合金是晶体。

(3)从图中看出合金的温度到达210℃保持不变,熔点是210℃。

酒精沸腾时温度到达78℃保持不变,沸点是78℃。

(4)如图,合金的初始温度是190℃,吸收热量,合金温度升高到210℃,不断吸收热量,合金开始熔化,温度保持210℃不变,超过210℃时变为液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又不断升高。

变为液体。

点睛:

金属属于晶体,加热变成液态的图象应该是温度先升高,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酒精的沸腾图象应该是温度不断升高,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和小丽用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