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048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六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

大约4课时。

 

1、课题: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

 

四、小结

 

五、作业

教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

讲完后问:

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

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教师揭示课题:

观察物体

1、教师:

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玩具,赶快打开看看吧。

(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玩具的哪一部分?

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玩具的哪一部分?

2、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3、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8页上的玩具熊猫图:

这是小亮、小红、小明、小芳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并说说理由。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侧面正面后面侧面

教学反思:

 

2、课题: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体会物体三视图的合理性;

3、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难点:

能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学准备:

各种物体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

 

三.学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四、小结

 

五、作业

 

1.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观察庐山;

2.揭示课题:

观察立体图形

1、给学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物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着几何体,分别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2、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给出由4个小正方体形成的组合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小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为什么说可能不同呢?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1、演示用小立方体块搭出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

看谁画的图最标准。

2、学生自己用4个小立方体块搭出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

看谁画的图最标准。

3、用小立方块搭出符合下列三视图的几何体:

4、做一做:

用5个小立方体块搭出不同的几何体,然后根据搭建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验证,看谁画的图最标准.而后,全班同学根据某小组画的三视图来组合立体图形.

.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节课数学知识对平时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

倾听教师的谈话

 

观察物体,用老师提示的语言说一说,再给同组同学说说。

 

倾听教师小结。

 

(在方格纸中画一画)

 

初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观察立体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

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

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

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1课题:

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2材第73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数学思考:

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解决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

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师:

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童话王国里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小礼物。

瞧,小矮人们带来了美丽的气球。

每个小矮人今天穿了一件漂亮的球服,每件衣服都编了号,第一是7,第二件是14,第三件21,你知道第四件、第五件、第六件、第7件球衣上分别是什么数字吗?

找规律,填一填。

学生接着填,填完说说是怎么想的,每个数字差几,7、14、21、28、35、42、49,学生读一读。

创设情境,发现连续加7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引入:

小矮人们可喜欢摆七巧板了,你们看这是他们摆出的图案,请你们帮他们数一数,每个图案用了几块图形?

出示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再填下表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拼版个数

7

指导学生填写1、2格,让学生说:

一个图案用了7块版,1个7是7.

板书:

1×7=7,7×1=7

你能编出口诀吗?

2个图案用了2个7块。

列式:

2×7=14,7×2=14。

口诀:

二七十四

2)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块板,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这是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3)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完善7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你还能编出7的其他口诀吗?

结合表格,填算式并编口诀。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1个7一七得七1×7=7

2个7相加二七十四2×7=14

……

7个7相加七七四十九7×7=49

4)齐读口诀

2、交流编口诀的方法。

这么简练的口诀,你是怎么编的?

师:

看乘法算式,读乘法口诀。

比较乘法算式和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

(1)7的乘法口诀有7句:

(2)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3)第二个数字都是“七”;

(4)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反映了“是几的口诀相邻之间的积就差几”的规律。

3、熟记口诀

同学们编得很好,现在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比一比看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

 

学生填完剩下的。

 

学生齐读7的乘法口诀。

学生汇报

 

学生记忆口诀

 

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72页“做一做”。

学生说得数

教师追问:

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2、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小矮人们有问题要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1个小矮人1张床,7个小矮人()张床.

1个小矮人2个碗,7个小矮人()个碗.

1个小矮人3块糖,7个小矮人()块糖.

 

学生计算,填写,并说说想法。

练习设计有层次,从易到难,形式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

四、小结

 

五、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脚步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7句,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拼版个数

7

14

21

28

35

42

49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教学反思:

 

2课题:

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2材第75页的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掌握8的乘法口诀编制方法。

数学思考:

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解决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

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吃过螃蟹吗?

听过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吗?

螃蟹一呀爪八个,两头尖尖这么大的个。

那你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

提示:

螃蟹最上面的大脚不是腿,叫螃鳌。

3只呢?

4只,5只呢?

你是怎么想的?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唱儿歌的情境,激趣引入,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研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情境图。

让我们走进校乐队,去探寻里面的数学知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首先我们先看第一排,第一排有几个人?

一排有8人,列式是1×8=8或8×1=8,口诀是什么呢?

我们在学7的乘法口诀时是怎么学的?

学生回忆方法,教师总结规律。

今天我们也这样的方法来学习8的口诀。

(3)尝试编口诀。

教师出示线段图:

0、8、16、接着是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那3排有几个人?

4排几个人?

5排、6排呢?

交流反馈。

学生完成较差第75页填空,教师随机抽一组学生的作业,版演。

1个81×8=8一八得八8×1=8

2个8相加2×8=16二八十六8×2=16

3个8相加3×8=24三八二十四8×3=24

……

8个8相加8×8=64八八六十四

2、寻找口诀内部规律,帮助记忆。

(1)老师把你们编的口诀记录下来,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2)提问:

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面又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找规律:

①第一个乘数:

按1—8的顺序排列;

②第二个乘数:

都是8;

③每个积都比前一个多8;

④积的个位数是按:

8、6、4、2、0、8、6、4、排列的。

教师板书9×8,追问:

接下去编的话,积的个位会是几呢?

几是多少?

怎么得来的?

10×8呢?

3、识记口诀

(1)先自己读一读。

(2)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觉得哪句比较难记?

重点记一记。

(3)交流:

你觉得哪句比较难记?

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记?

如根据每句递增8来记,怎样记住7个8是几,只要记住6个8是48,再加上一个8就是48+8=56;或者8个8是64,再减去一个8就是64-8=56。

也可以根据拆分的方法来记,7个8就是3个8加4个8的和等。

教师指出:

我们可以想各种方法来记口诀

 

小组合作,写出算式编出口诀。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7的乘法口诀。

学生汇报

 

学生记忆口诀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编写8的乘法口诀,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在探究的规律中识记口诀,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75页“做一做”。

2、教师快速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知道答案的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说口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反复练习

3、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的第1题。

4、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强化对8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四、小结

 

五、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今天我们用“找规律,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方法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乘法口诀。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七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教学反思:

 

3课题: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例3及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乘法算式解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数学思考:

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解决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质疑、思考、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列式计算

將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3+3+3+34+4+42+2+2+2+3

2、直接列式

5个3相加是多少?

2个4相加是多少?

 

学生口答

复习“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看图弄清题意。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超市,去解决超市里的数学问题。

你瞧,这是超市的一角,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说出图的信息。

老师指出:

文具盒一个8元,铅笔一支3元,橡皮一块2元,日记本一本4元。

明明给我们题出了什么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追问:

你能找到1个文具盒的价钱吗?

让学生完整的叙述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文具盒一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引导:

文具盒一个8元,3个文具盒,可以用括线图这样表示:

8元8元8元

共?

教师指出:

1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就是3个8.可以怎样计算?

列式:

8×3=24元

教师追问: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小结:

因为每个文具盒8元,要求3个文具盒。

一共多少元,就是求3个8相加是多少?

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求3个文具乘买的个数

教师指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3)想一想:

买7块橡皮,一共要多少元?

引导:

要求7块橡皮的价钱,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1块橡皮是2元,7块橡皮是几个2

相加?

用什么方法计算?

小结:

求7块橡皮的总钱数,可以用1块橡皮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4)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让学生看图,题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同学解答,说说解答的方法和理由。

3、比较总结

提问: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

只要是求几个几的和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口答

 

学生:

1块橡皮的价钱

学生:

7个2相加

列式:

7×2=14(元)

 

学生:

求几个相同的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的第3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的第4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的第5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按

8×3=24

口答:

一共24元。

教学反思:

 

4课题: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的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口诀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掌握9的乘法口诀编制方法。

数学思考:

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解决问题:

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

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次备课

一、开门见山

1教师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

请你猜一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你知道哪些有关9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知道了很多,但不全面,这节课我们

要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学生自由发言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开门见山地引出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教师出示情境图。

引入:

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

端午节有哪些活动?

看,划龙舟比赛喀什了,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能很快地说出得数呢?

师: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同学已经基本掌握编口诀的方法了,现在我们要用我们编口诀的方法来编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2)运用类推,编出口诀

出示教材第84页例4的线段图

小袋鼠正在联系跳远,一跳跳了9,第二跳跳到了18,接着数,第三跳跳到几,第四跳、第五跳呢?

在线段图空白的方框中填上相应的数字。

(3)汇报交流。

教师随机选一小组的作业版演。

方框接着填什么?

27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

45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

81是几个9相加得来的?

根据小袋鼠每次跳的结果写出算式,编出口诀。

(4)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请个别学生介绍,全班交流。

1×9=9一九得九9×1=9

2×9=18二九十八9×2=16

3×9=27三九二十七9×3=24

……

9×9=81九九八十一

教师提问:

①你是怎样相出得数的?

②“七九六十三”表示什么?

“五九四十五”表示什么?

让学生把“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的意思用算式或者图画表示出来。

教师小结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③让学生随便选择其中的一句口诀说出它的意思,并说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5)找规律,记口诀。

(1)尝试背口诀

谈话:

在背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句口诀比较难

记?

引导:

这些口诀有的比较难记,那么,认真观察,9的乘法口诀里藏着哪些规律呢?

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找规律。

(3)利用规律记忆9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

(4)师生对口令,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生:

吃粽子和划龙舟。

生:

每艘船上由于9个人,有9艘船。

生:

乘法,用乘法口诀

 

生:

27、36、45、54、63、72、81.

 

学生小组讨论,找规律。

 

经历探究口诀的规律、背口诀、记忆口诀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8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巩固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小结:

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八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