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5954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讲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ocx

04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讲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③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

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领导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并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这条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相成。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

第二,为了实现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一方面,分散而脆弱的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要,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民主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威信空前提高,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国家已经有了相当强大、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并且在建国初期的条件下,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经过1949年到1952年的三年奋斗,我们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同民经济的命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在质上也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国营经济已占主导地位,为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强大的政治基础,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并且暴露出与大规模国家建设要求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建国初期私人资本的几次投机活动以及私营工商业中相当严重的“五毒”现象,无分暴露了资产阶级惟利是图的本性。

毛泽东因此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无政府状态同国家大规模的有计划经济建设及其生产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克服的。

而且,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以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必然受到限制。

再加上当时私营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国营工业企业,也适应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另一方面,新中国在最初三年的工商业调整中,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

经过调整,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私营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市场出现初步繁荣景象;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等。

在实践上证明了调整改造私营工商业政策的正确性,证明了共产党的治国能力。

第三,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始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实际上也可以称作是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认为这些互助合作形式,同样可以作为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适当途径,同样可以靠生产协作提高生产力。

同时,中国广大而又极为分散落后的仍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个体农业,在发展生产方面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根本无力进行机械化,不可能照搬“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发展模式,也适应不了国家工业化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

第四,计划经济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能较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

实现国家工业化,推动民族的繁荣富强,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新中国的建立,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垮了封建势力,没收了官僚资本,从而扫清了中国工业化和富民强国道路上的障碍。

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尽快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呢?

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也因此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

第五,“三反”、“五反”斗争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产生了在“三反”斗争胜利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意向。

中共中央后来在总结“三反”时曾经指出: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即1952年的“三反”、“五反”斗争,已经开始造成了我们国家有可能完全控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局面。

在此以前,三年经济恢复的过程中,私人资本主义对恢复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家大量订货,国内市场扩张,在政治上也需要国内的团结一致,从而使私营工商业在抗美援朝的加工订货中赚了一大笔钱,政治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他们便开始想同国营工商业平起平坐,在利润上平分秋色。

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大肆拉拢、腐蚀干部,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有的不法奸商甚至在运往抗美援朝前线的军需物资上做文章,将失效药品供应前线,使许多战士的生命受到威胁,其犯罪活动恶劣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因此,要顺利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六,初步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

建国初期,党较早地进行了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改造工作。

思想文化改造工作的主要方针,一是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洋奴买办思想等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敌对意识形态,尤其深入地批判肃清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长期进行的封建法西斯主义的反共宣传,在配合彻底消灭三大敌人残余势力,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为确立新民主主义及其以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二是以《共同纲领》为基础,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慎重对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等非无产阶级思想,用“爱国主义的思想、共同纲领的思想”教育人民,教育改造资本家,鼓励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

最后,从国际环境看,当时国际上东西方正在冷战,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采取仇视态度,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遏制和侵略政策。

1950年的朝鲜战争,使中国与西方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更趋紧张。

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获得什么援助,而且连正常的贸易交往都不可能。

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为独立而战的民族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援助中国。

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事实上也别无选择。

当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又与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新中国仍然面临严重的战争威胁,这要求我们必须争取时间,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同时,在两大制度对比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很不景气,社会主义却正生机勃勃,从一个国家到一个阵营,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成功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客观上具有巨大的示范和鼓舞作用。

这也是推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促使中国人民在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1954年到1955年上半年,是初级社在全国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农业合作化高潮阶段。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

对手工业和其他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的步骤和形式是从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得以实现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53年底以前,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第二阶段:

1954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阶段。

第三阶段:

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

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把土改后农民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到合作化运动中来,防止了两极分化。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反对强迫命令,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第三,逐步过渡。

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这样就使农民比较自然地适应集体生产方式,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突然变化而引起生产力的不适应。

第四,实行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巩固地把团结中农,对富农经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主要经验

第一,和平赎买。

根据中国国情,正确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分别对它们采取“剥夺”和“赎买”政策,顺利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有化。

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采用了支付定息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

先对公私合营企业中属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评估,核定资本家私股的股额;再对属于资本家的这部分私股,采用定息的办法,将它转移到国家手中。

所谓“定息”就是把资本家私股的股息固定在一定的息率上。

最终确定,不分工业商业、不分大户小户、不分盈余户亏损户、不分地区、不分行业,统一规定为年息5%。

定息从1956年1月1日起计算,直至1962年12月31日,7年不变。

当时,国家每年支付定息的资金大约为1.2亿元。

后又延长3年多,但定息有所降低,实际到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才停止支付。

如此算来,在整个改造期间,资本家一共获得32.5亿元,其中包括1949年至1955年期间的利润13亿元,1955年至1968年的定息11亿元,高薪8.5亿元。

把他们手中的生产资料转移到国家手中。

毛泽东说:

“出这么一点钱,就买了这样一个阶级。

这个政策,中央是仔细考虑过的。

资本家加上跟他们有联系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文化技术知识一般比较高。

我们把这个阶级买过来,剥夺他们的政治资本,使他们无话可讲。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最有特色的实质性内容。

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如何剥夺过去的“剥夺者”对此,马克思并不认为暴力的强制没收是惟一的方式。

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申明了他和马克思一致的意见,指出,马克思曾向他讲过多次,假如我们能用赎买的办法摆脱资产阶级,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

不过,这不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我们取得政权时的情况,即要根据各国取得政权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两次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的设想,认为这是对无产阶级最有利的事情。

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使列宁的计划未能实现。

第二,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把本来属于对抗性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从而避免了社会震动和生产力的破坏。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原有的私方人员根据他们的能力、经验等安排工作岗位,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对年老体弱等人员适当照顾;对有较大代表性的人物,还将他们安排在人大、政协或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第三,逐步过渡。

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初级形式如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包括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行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保证了有条不紊地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查找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国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

具体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就主要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同时在一定工业企业中开始发展公私合营,而适应金融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通过这些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仅次于国营经济,居于现代工业的第二位。

经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

到1956年第一季度,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完成。

第四,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将原来的剥削分子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使他们通过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对私营企业原有的在职人员,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

3.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1981年6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作出了正式的结论。

决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

到一九五六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项工作也有缺点和偏差。

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人民出版社,第170页。

第一,所谓“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期明显过急过快,不仅广大农村由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的转变过快,而且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国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也过于短促。

结果原来设想用三个五年计划,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只用了3年多一点(加上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才6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

而且几乎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完成的。

第二,所谓“工作过粗”,是指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

社会主义改造初期还是基本上按照自愿的原则,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由低级形式逐渐向高级形式发展。

但是在高潮期间,原来提倡的相对深入细致的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等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被简单的行政命令所代替。

疾风暴雨式的政治性压力扑面而来,结果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到处都“一窝蜂”式的盲目升级,盲目合并,一“合”了之,工作简单粗糙。

第三,所谓“简单划一”,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城市,又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随着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出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迅速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并将它固定化、绝对化,几乎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出现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第一,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1955年毛泽东多次严厉批评右倾机会主义,批评“小脚女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

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动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

走快了,走快了。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418页)。

就毛泽东本人而言,当时并没有想在1956年就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但是,由于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和“小脚女人”的批判,党内外出现了严重的“恐右症”,为了避免“右倾机会主义”、“小脚女人”这样的政治帽子落在自己的头上,各级干部宁肯越快越好,而不敢有半点的“懈怠”,结果互相攀比,你追我赶,预定的步骤几乎完全打乱,以致改造的速度越快,甚至超出了毛泽东本人的预料。

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一发不可收拾,它超出了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以一种内在的运动惯性朝着既定的目标奔腾而去。

第二,虽然我们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法是创新的,但在改造的终极目标上仍然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急于消灭私有制经济,追求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忽视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改造的方法步骤上又简单化,草率地急于求成,由此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

正如邓小平所说,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当时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3页。

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问题同它的成就相比毕竟是第二位。

“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70页。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再次肯定: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4.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同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首先,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产物,都有其事物发展自身的内在的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总量的前后衔接、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没有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建立不起来。

而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纲领所规定的,也是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要求。

如果没有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此后的实践中不断暴露,使人们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才有了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革。

它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前提,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两者的方向、目标与要求,都是一致的,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迎接时代挑战,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品质。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宣布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在一个几亿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毛泽东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已经确立。

三大改造的完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以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将继续发挥作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自己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这些规定充分表明我们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权力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是任何资本主义民主所无法比拟的。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到1956年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

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3.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

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

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他人的制度,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

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

4.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从1953年到1957年底,工业建设项目有1万多个,其中595个大型项目全部建成并投产,我国过去所没有的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和精密机器、发电设备、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基础工业的实力得到很大加强。

5年内,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

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6年的51.3%。

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那样: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参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统治阶级政治压迫的屈辱历史。

第二,祖国大陆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往的社会更替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究其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