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638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docx

室分方案设计基本规范

第一章GSM室内分布系统勘测规范

1.勘测目的

勘测工作目的是调查了解目标覆盖点的周围环境、信号情况,从而确定工程的覆盖深度以及采用方式。

勘测工作是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项目至关重要的环节,该项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因而勘测工作必须考虑周到,考察详细,提供完整、详尽的勘测报告,以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1.1勘测前准备工作

1.1.1确认勘测是否得到运营商和业主的许可;

1.1.2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

1.1.2向用户、业主索取被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相关地形、结构资料,如业主最终无法提供,勘测人员必须绘制详尽的平面图、立面图或剖面图;

1.1.3现场勘测前,要仔细研究被测建筑物图纸,尽量从图纸上搞清建筑结构;

1.1.4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

1.2所需工具及文件

1.2.1GSM测试手机;

1.2.2手提电脑(带GSM测试软件);

1.2.3GPS(带指南针);

1.2.4建筑物平面图;

1.2.5数码相机;

1.2.6模拟发射机;

1.2.7卷尺或红外测距仪;

1.2.8八木天线、模拟测试吸顶天线;

1.2.9勘测记录表(空白)。

2.工程勘测

2.1覆盖站点的地理位置(站点详细地址、经纬度、周围建筑环境描述等);

2.2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和建筑结构(内部环境描述)等;

2.3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标准层、裙楼层、地下层等),并分别对面积(单层面积)和功能方面进行描述;

2.4需要覆盖区域面积描述(楼层、总面积等);

2.5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蓝图)、建筑剖面图;

2.6楼宇通道、楼梯间、电梯间位置和数量;

2.7电梯间共井情况、停靠区间、通达楼层高度及用途等;

2.8电梯间缆线进出口位置;

2.9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主机和干放安装位置;

2.10电气竖井、位置数量、走线位置的空余空间;

2.11房内部装修情况,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

2.12覆盖系统用电情况的调查,微蜂窝机房用电,有源系统用电等;

2.13大楼防雷接地、接地网电阻值、接地网位置图、接地点位置图。

3.电磁环境勘测(路测)

根据当前站点的覆盖现状和客户要求确定覆盖要求及覆盖需解决的问题,利用路测软件进行测试。

3.1勘测(路测)内容及其分析

3.1.1BCCH、BCCH的接收电平值、BSIC、LAC、CI、C1及C2参数、及通话等级;

3.1.2统计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情况、电磁干扰区域等;

3.1.3乒乓效应区域及BCCH的最大电平值;

3.1.4孤岛效应区域及BCCH的最大电平值;

3.1.5相邻小区载频号、电平值;

3.1.6盲区范围;

3.1.7漫游信号区域及BCCH的最大电平值;

3.1.8是否开跳频、跳频方式和基站小区名等;

3.1.9根据现有无线环境判断是否存在移动G网和联通G网之间的干扰。

3.2无线环境测试路线选择

3.2.1沿楼宇外边缘;

3.2.2沿楼宇内边缘靠窗1米处;

3.2.3沿楼层中部走廊;

3.2.4楼梯、电梯口;

3.2.5根据大楼实际分割可能的弱信号区;

3.2.6测试:

手机距地面1.5米左右;

3.2.7对建筑结构不同层每层必测,必须给出路测图轨迹。

所选楼层一定要全部扫频测试,各楼层一样的要说明,确信脱网的区域(如电梯停车场等)不用扫频测试。

3.2.8非标准楼层必测,标准层每5-8层间隔测一层。

在设计文件中要给出路测分析结果和测试的记录文件,提供各种参数的统计柱状图;

4.信源勘测

4.1根据站点实际情况,并结合建设方要求,确定GSM网络选用的信号源。

4.1.1射频直放站;

4.1.2光纤直放站;

4.1.3宏蜂窝;

4.1.4微蜂窝。

4.2施主小区选择

选择直放站施主天线位置,目的是为了获取质量良好的施主基站信号。

安装位置太低,较难取得直接的信源,安装位置太高,容易引入乒乓效应和孤岛效应。

一般原则是:

安装在能够取得直接信源的较低楼层。

常选择在6~10楼之间。

除此之外,还要求用指南针确定施主天线方向,用GPS确定施主天线位置的经纬度。

4.2.1施主小区参数:

4.2.1.1选取施主基站的小区结构;

4.2.1.2话音信道数(容量);

4.2.1.3基站的BSIC、LAC、BCCH、CI、C1及C2参数、载频数、载频号;

4.2.1.4是否跳频、跳频方式;

4.2.1.5邻区关系定义;

4.2.1.6切换门限数据

4.2.1.7所选信源小区必须与周边小区信号有切换关系且必须干净。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业务传输速率与网络信号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而在直放站施主信号选取时必须保证使用高质量的施主信号。

4.2.2基站容量

当直放站所处位置有多个扇区信号同时满足主导小区信号的质量要求,作为候选施主基站时,应比较其现有话务量状况,优先选取话务冗余量较大的基站作为施主基站。

5.模拟测试

在无线环境测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覆盖效果,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根据初步方案的天线布放位置进行模拟测试。

各代表楼层的天线必须进行模拟测试,最终确定天线的布放位置。

5.1测试内容及其要求:

5.1.1同层测试、隔层穿透测试、电梯穿透测试、楼梯穿透测试;

5.1.2同层测试时,每一个天线都要进行功率模拟发射测试;

5.1.3各楼层结构和材料基本一样可只测试一个代表楼层,基本对称的两栋建筑可只测试一栋(但一定要注明);

5.1.4模拟测试必须明确天线的覆盖范围,减少重合区域;

5.1.5泄漏测试:

10米外测试。

5.2测试方法:

5.2.1天线定位点使用模拟信号源发射射频信号,天线口输入功率10dBm;

5.2.2模拟测试信号源(尽可能高)必须高过头顶,减少人体衰减效应;

5.2.3选取测试现场没有使用的频点作为模拟发射频点;

5.2.4利用接收设备进行场强接收测试,记录测试点场强。

(接收天线性能必须与手机天线性能类似,不可用八木天线、吸顶天线或板状天线做接收天线);

5.2.5测试路径:

模拟覆盖区域的边缘。

隔层穿透测试:

即在本层A点设模拟发射手机,到邻层楼的同位点(即邻层A点)进行测试,此测试结果做为邻层天线定位的一个依据。

电梯穿透测试:

电梯兼顾覆盖

综合以上测试情况,给出模拟测试分析报告并画出模拟测试场强图。

第二章GSM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

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方案是计算工程造价和工程施工的依据,是网络优化建设和分布系统质量的关键。

要求内容真实、详细、规范、合理。

2.GSM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依据

2.1XXxx公司与xx省分公司签订的关于室内覆盖系统建设项目的框架协议;

2.2与xx市公司签订的有关合同;

2.3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国无管[1994]19号文《关于公众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的通知》;

2.4原邮电部1996年6月颁布的《900MHzTDMA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2.5原邮电部1997年5月颁布的《1800MHzTDMA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2.6信息产业部文件,信部无[2000]705号《关于调整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的通知》;

2.7国标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2.8国家通信行业标准,YD503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

2.9现场勘察资料及测试数据。

3.GSM网络技术性能要求

3.1工作频段

GSM900MHz工作频段为:

890MHZ~915MHz(上行)

935MHz~960MHz(下行);

频道间隔:

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

双工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

中国移动使用:

890MHZ~909MHz(上行),935MHz~954MHz(下行),频道号1~94;

中国联通使用:

909MHZ~915MHz(上行),954MHz~960MHz(下行),频道号96~124;

上行频率f(n)=890+0.2nMHz

下行频率f(n)=935+0.2nMHz

GSM扩展频段(E-GSM)

E-GSM900上行:

   880-890  MHz;下行:

   925-935  MHz,绝对频率号,从975~1023;移动E-GSM900上行:

   885-890  MHz;下行:

   930-935  MHz,绝对频率号,从1000~1023;

上行频率:

f(n)=890+0.2(n-1024)(MHz)

下行频率:

f(n)=935+0.2(n-1024)(MHz)

GSM1800MHz工作频段为:

1710MHz~1755MHz(上行)

1815MHz~1850MHz(下行);

DCS1800MHz频率编号:

上行频率f(n)=1710+0.2(n-511)MHz

下行频率f(n)=1805+0.2(n-511)MHz

频道间隔:

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

双工收发频率间隔为95MHz;

3.2设计技术指标:

3.2.1覆盖区内无线接通率:

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95%的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3.2.2无线覆盖边缘场强:

室内-85dBm,地下停车场、电梯-90dBm;

3.2.3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0.025Erl;

3.2.4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取定:

话音信道(TCH)呼损为2%;

3.2.5在基站接收端位置的收到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120dBm;

3.2.6同频干扰保护比:

C/I12dB(不开跳频)

C/I9dB(开跳频)

3.2.7以微蜂窝、宏蜂窝为信号源的室内覆盖系统,覆盖区域内话音质量等级为3以下(不包含3)的地方占95%以上;以直放站为信号源的室内覆盖系统,覆盖区域内话音质量等级为3以下(不包含3)的地方占90%以上;

3.2.8施主小区在设备安装后比设备安装前的掉话率(非考核掉话率)增加的百分数(以直放站开通前后5天的话务统计的平均值为标准)不超过0.2个百分点,而且安装后的施主基站的掉话率不超过2%;

3.2.9室内天线的输入功率小于15dBm,电梯井内天线输入功率可到20dBm;

3.2.10覆盖区与周围各小区之间有良好切换;

3.2.11对于宽带直放站系统,施主小区信号强度次强小区信号强度6dBm;

3.3GSM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目标

3.3.1一般场所覆盖指标:

3.3.1.1边缘场强:

覆盖目标内的95%区域,手机接收场强应大于-85dBm;

3.3.1.2接续指标:

掉话率<2%,呼叫建立成功率>95%;

3.3.1.3楼梯场强>-90dBm;

3.3.1.4电梯场强>-90dBm;

3.3.1.5室外——室内切换无掉话;

3.3.1.6电梯外——电梯内切换无掉话;

3.3.1.7话音质量等级95%的点≤3,话音质量等级不允许出现7;

3.3.2重要场所覆盖指标(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高级写字楼、高档住宅、商场、政府机关部门等)

3.3.2.1边缘场强:

覆盖目标内的95%区域,手机接收场强应大于-80dBm;

3.3.1.2接续指标:

掉话率<2%,呼叫建立成功率>95%;

3.3.1.3楼梯场强>-85dBm;

3.3.1.4电梯场强>-85dBm;

3.3.1.5室外——室内切换无掉话;

3.3.1.6电梯外——电梯内切换无掉话;

3.3.1.7话音质量等级95%的点≤3,话音质量等级不允许出现7;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标要求因地制宜,根据楼宇功能结构的不同,定义相应的技术指标。

4.设计原则

4.1利用信号源原有的输出功率进行覆盖设计,先做局部设计,再做整体设计;

4.2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以能完全覆盖要求区域为准,根据模拟测试结果,估算单个天线满足最低覆盖要求的覆盖范围,确定单个天线的应馈功率;确保系统开通后,室内吸顶天线输入功率为5~15dBm(电梯井内天线发射功率可到20dBm)。

特殊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天线口功率;

4.3计算天线口功率时不含天线增益;

4.4系统设计方案中必须保证上下行增益平衡;

4.5对于抑制漫游信号,最小覆盖信号电平应比当前信号电平高6dB以上;

4.6对于吸纳话务量,最小覆盖信号电平应比当前信号电平高6dB以上;

4.7对于孤岛效应,最小覆盖信号电平应比当前信号电平高6dB以上;

4.8对于乒乓效应,最小覆盖信号电平应按以下标准确定:

4.8.1微/宏蜂窝作信源时,可以通过调整信源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C2”,使C2>C1室外场强-室内场强,通常其差值5~30dB之间,最小覆盖信号电平可定为-85dBm;

4.8.2当所用信源没有专用频段(存在同频时),最小覆盖信号电平应比当前相同载频最大电平值高9~12dB;

4.9信号源计算功率:

GSM微蜂窝30dBm,0.5W射频干放21dBm,2W射频直放站27dBm,5W射频直放站31dBm,10W射频直放站35dBm。

4.10宏蜂窝、微蜂窝信源切换区设定:

4.10.1分小区覆盖:

划分小区一般以人员流动少的区域为切换区;

4.10.2电梯覆盖:

若电梯内布放天线,则以电梯内十层左右都有两个小区信号作为切换;

4.11电梯覆盖:

天线口输入功率6dBm~20dBm,八木天线主瓣覆盖六层,后瓣覆盖一层,对数周期天线主瓣覆盖四层,后瓣覆盖一层。

若纯覆盖电梯,信源无线接入时,天线布放电梯井内一般采用频段选频直放机,天线布放电梯厅可采用载波选频机,直接耦合宏蜂窝信号时,一般采用天线布放电梯厅;

4.12对宏蜂窝、微蜂窝信源,为防信号外泄在覆盖边缘布放天线时必须选定向天线,或者采用“多天线,小功率”原则;

4.13当主干路由无法通过功分/耦合器件向子系统提供足够功率时,需在主干路由增加干线放大器或延放设备(尽量使用干线放大器),系统内干放设备分布相对于主机严格按并联设计,延放设备分布相对于主机和上一级干放设备严格按并联设计;

5.设备选用原则

5.1信源主机的选择

直放站选取信源时应对覆盖区域进行准确的话务预测和计算以寻找合理的信源。

当直放站不能满足容量需求时应采用微蜂窝或宏蜂窝作信源。

建议:

直放站忙时话务量/施主基站忙时话务量<40%(室内话务的测算公式参见附录)。

5.1.1宏蜂窝、微蜂窝:

主要用于话务量较多的大型建设项目,例如:

机场、会展中心等;

5.1.2频段选频直放站:

用于施主小区信号强度次强小区信号强度6dB;

5.1.3载波选频直放站:

用于施主小区信号强度与次强小区信号强度相差不大,抑制多频点交调产物,杂散干扰,保证主机输出功率时;

5.1.4光纤直放站:

主要用于无法选取施主小区信号时,传输距离远;

5.2天线的选择

5.2.1全向吸顶天线,主要用于室内覆盖;

5.2.2定向吸顶天线、室内壁挂天线,主要用于室内防信号外泄;

5.2.3八木天线、对数周期天线,主要用于电梯内覆盖;

5.2.3信源施主天线常用八木天线、抛物面天线,板状天线等高增益天线。

5.3馈线的选择

5.4.11/2”安德鲁硬馈:

主馈线,尽量采用(损耗:

8dB/百米);

5.4.27/8”安德鲁硬馈:

主干馈线或长距离信号传输(损耗:

4.5dB/百米);

5.4.38D-SFAE-Comba馈线:

适用于作跳线(损耗:

14dB/百米);

6.设计文件格式和内容表述要求

6.1封面内容

6.1.1设计文件名称;

6.1.2站点全景(外形照片);

6.1.3设计编号;

6.1.4勘测、设计负责人、方案审核人;

6.1.5联系电话;

6.1.6设计委托时间;

6.1.7设计完成时间;

6.1.8现场会审人员、时间、意见;

6.1.9会审通过时间、会审人员、会审意见;

6.2目录

6.3正文

6.3.1设计说明

6.3.1.1概述

地理位置(具体到某区街道门牌号码,要求有数码照片,楼顶周围环境360°照片,以0°开始每60°一张),该室内分布系统站点的经纬度。

(1)楼宇结构(附建筑物各楼层建筑平面图、工程站点位置图,标明尺寸)

1)楼宇层数,楼宇高度,地下层等;

2)各楼层内部建筑结构和装修情况等相片(楼层一样的特别注明,装修材料特别的应加注明);

3)楼宇电梯数量(电梯分布平面示意图,电梯运行区间表,及电梯共井情况):

楼层

梯号

1#

2#

3#/4#(共井)

5#

6#

备注

1

2

N

箭头指示电梯运行区间

4)楼宇各楼层用途、功能、单层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和实际覆盖面积等(可用表格加以注明);

5)弱电井分布示意图;

6)人流量说明等;

(2)楼宇目前信号情况(G网路测分析报告)

1)G网Rx轨迹图;RQL轨迹图;BSIC,BCCH,CID,Rx,RQL,列表。

例:

BCCH

BSIC

CID

Rx

RQL

2)接收信号电平和质量分析

信号良好区,百分比统计值。

信号盲区,百分比统计值。

切换,乒乓效应区。

质差RQL分析,百分比统计值。

3)分楼层叙述,需特殊说明情况应反映在分析报告中。

6.3.1.2覆盖方案简介

(1)覆盖范围;

(2)覆盖方式(射频覆盖、光纤覆盖、有源或无源、拟用天线数量,干放数量等说明);

(3)信号源情况说明;

(4)地下停车场专项覆盖说明;

(5)电梯覆盖说明。

6.3.2设计依据

移动通信相应技术规范;分布系统立项申请;设计委托函;勘测报告等。

6.3.3设计思想

根据建筑特点的覆盖方式,基本设计思路,设备选用原则,系统支持的通信制式、系统组成、系统兼容性、系统集中监控。

6.3.3.1工程规模

(1)主要设备及器件数量表;

(2)各覆盖区域设备分布表。

6.3.3.2主要设备选型及性能指标

室内分布系统所用的包括直放站、干放、合(分)路器、功分器、耦合器、接头和天线等所有有源设备和无源设备的机械和电气指标(包括生产厂家和型号)。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列表(干放、天线、馈线、接头、功分器、耦合器等),主要设备实物图。

6.3.4设计技术指标

列举设计技术指标。

6.3.5设计方案分析

6.3.5.1覆盖方式分析;

6.3.5.2话务量分析;

6.3.5.3系统兼容性分析;

6.3.5.4下行链路分析计算(场强预测);

6.3.5.5上行链路分析计算(上/下链路平衡计算、系统上行噪声分析);

6.3.5.6场强分析;

6.3.5.7设备带外杂散干扰、交调干扰分析;

6.3.5.8切换分析;

6.3.5.9信号泄露分析;

6.3.5.10方案特点分析;

6.3.6监控系统分析

监控系统组成、功能、操作、传输方案、原理等。

6.3.7信号源系统分析

6.3.7.1信号源耦合方式:

射频耦合、光纤耦合、基站耦合;

6.3.7.2信号源输出功率;

6.3.7.3信号源安装楼层、安装平面图(无专用机房);

6.3.7.4信号源机房平面图,安装平面图(专用机房);

6.3.7.5信号源采用射频耦合时,应对施主天线所在楼层、朝向(经纬度)、BCCH、BCCH的接收电平值、BSIC、LAC、CI、C1及C2参数进行描述,并给出施主天线安装平面图,施主天线安装位置照片,施主天线位置经纬度、接收电平频谱图,施主小区信号通话质量扫频图等,还应对相邻小区信号情况进行描述,以反映信号质量情况。

6.3.8设备安装说明

6.3.8.1主机安装位置说明及安装点照片、干放安装位置说明及安装点照片;

6.3.8.2馈线布放说明;

6.3.8.3器件安装注意事项;

6.3.8.4防水处理;

6.3.8.5接地线;

6.3.8.6标签;

6.3.8.7天线的安装:

此部分亦可以在天馈线安装平面图中附加说明。

6.3.9工程费用预算表。

6.3.10附图

6.3.10.1系统原理图;

6.3.10.2馈线安装路由图;

6.3.10.3线井分布图;

6.3.10.4电梯分布图;

6.3.10.5模拟测试图;

6.3.10.6信号源安装平面图(微蜂窝机房平面图);

6.3.10.7施主天线安装平面图;

6.3.10.8干线放大器安装平面图;

设计方案中必须提交每一层楼的天馈线放置平面图(包括电梯和地下停车场),各楼层位置一样的要另外标明,而且正确如实标注楼层的长宽尺寸和天线与窗口、天线与天线等的距离(米)。

6.4设计文件的其他要求

6.4.1装订要求

系统原理图、安装示意图、模拟场强测试图等各类图纸使用A3纸打印;其他说明性文字使用A4纸打印。

必须用装订机进行装订、装订牢固美观。

6.4.2系统原理图要求

6.4.2.1每张图纸均必须有图例、图签。

有设计人、设计审核人、图纸校对人、绘图人的亲笔签名。

标明图号、出图日期;

6.4.2.2必须清晰画出信号源与分布系统耦合连接关系;

6.4.2.3统一器件符号;

6.4.2.4虚线用做楼层分界线,清晰界定每一楼层安装器件、馈线连接;

6.4.2.5标注每段馈线长度和相应线损;

6.4.2.6标注每一器件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6.4.2.7标注每一天线口输出功率(不包括天线增益);

6.4.2.8对于GSM900MHZ/GSM1800MHZ/CDMA800MHZ共网系统,必须在系统设计图的每一个节点(所有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都严格标明GSM900MHZ/GSM1800MHZ/CDMA800MHZ各网的设计电平值,严格估算各段馈线的长度和线损以及各元器件的插损,并标注在相应的干线上,功率分配计算必须认真、严谨,电平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其中对于水平线GSM1800MHZ网数值标注在上方,CDMA800MHZ网数值标注在下方。

对于垂直线GSM1800MHZ网数值标注在左方,CDMA800MHZ网数值标注在右方。

也可用不同颜色区分GSM1800MHZ/CDMA800MHZ网的不同,如:

兰色数字表示GSM1800MHZ网数值,红色数字表示CDMA800MHZ网数值。

(对DCS1800MHZ、GSM900MHZ、CDMA800MHZ共网的情况类似以上标注)。

6.4.3天馈线安装平面图要求

6.4.3.1每张图纸均必须有图例、图签。

有设计人、设计审核人、图纸校对人、绘图人的亲笔签名。

标明图号、出图日期;

6.4.3.2图纸应清晰画出馈线布放路由,天线安装位置;

6.4.3.3器件尽量安装在弱电井内,安装在天花板内的器件必须标注好安装位置,应安装在天花检修口处;

6.4.3.4标注好馈线长度,天线器件编号,器件安装的坐标,以器件安装位置相邻的建筑标识为参照物;

6.4.3.5图纸应准确清晰画出楼层房间布局,楼梯、走廊、电梯、弱电井位置,注明房间功能。

地下停车场应画出建筑物柱子、楼梯或明显的参照物,并标明出入口位置;

6.4.3.6主要房间照片或走廊结构照片;

6.4.3.7每一张图纸都必须有详尽的安装说明:

(1)馈线布放说明;

(2)器件安装注意事项;

(3)防水处理;

(4)地线;

(5)接电;

(6)标签;

(7)天线安装;

(8)施工难度;

(9)工艺要求。

6.4.3.8信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