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复习题.docx
《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复习题
1、冲压模具材料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满足工作条件要求
1.耐磨性 2.强韧性 3.疲劳断裂性能 4.高温性能 5.耐蚀性
(二)满足工艺性能要求
模具的制造一般都要经过锻造、切削加工、热处理等几道工序。
为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还应具有小的氧化、脱碳敏感性和淬火变形开裂倾向。
(三)满足经济性要求
在给模具选材是,必须考虑经济性这一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首先选用价格较低的,能用碳钢就不用合金钢,能用国产材料就不用进口材料。
另外,在选材时还应考虑市场的生产和供应情况,所选钢种应尽量少而集中,易购买。
2、模具热处理后会产生哪些缺陷?
应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缺陷:
(1)模具表面有软点
(2)模具热处理前组织不佳
(3)模具产生淬火裂纹
(4)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
(5)模具硬度低或不均匀
(6)模具表面脱碳
(7)模具腐蚀
措施:
1)合理选材。
对大型复杂模具应选材质好、淬透性好模具钢,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处理。
对较大和无法锻造的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处理。
2)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形状要对称,厚薄不要太悬殊,螺纹孔要设置合理。
对有脱碳的模具在热处理前进行切除。
模具在淬火加热前对其表面的锈斑要清除干净。
3、冲压模具所用材料主要有哪些钢种?
模具零件加工常见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黑色金属:
电工用硅钢、普通碳素钢、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钢、碳素工具钢、不锈钢;有色金属:
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
;非金属材料:
纸板、胶木板、塑料板、纤维板和云母等;热处理方法:
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在结晶退火,等温退火,扩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深冷处理。
4、指出落料冲孔复合模各部分名称。
1-下模座;2-卸料螺钉;3-导柱;4-固定板;5-橡胶;6-导料销;7-落料凹模;8-推件块;9-固定板;10-导套;11-垫板;12、20-销钉;13-上模座;14-模柄;15-打杆;16、21-螺钉;17-冲孔凸模;18-凸凹模;19-卸料板;22-挡料销;
5、指出导柱式落料单工序模各部分名称。
1-螺帽;2-导料螺钉;3-挡料销;4-弹簧;5-凸模固定板;6-销钉;7-模柄;8-垫板;9-止动销;10-卸料螺钉;11-上模座;12-凸模;13-导套;14-导柱;15-卸料板;16-凹模;17-内六角螺钉;18-下模座;
6、指出导柱式冲孔模各部分名称。
1-上模座;2、18-圆柱销;3-导柱;4-凹模;5-定位圈;6、7、8、15-凸模;9-导套;10-弹簧;11-下模座;12-卸料螺钉;13-凸模固定板;14-垫板;16-模柄;17-止动销;19、20-内六角螺钉;21-卸料板;
7、指出双侧刃定距的冲孔落料级进模各部分名称。
1-内六角螺钉;2-销钉;3-模柄;4-卸料螺钉;5-垫板;6-上模座;7-凸模固定板;8、9、10-凸模;11-导料板;12-承料板;13-卸料板;14-凹模;15-下模座;16-侧刃;17-侧刃挡块
8、指出倒装式复合模各部分名称
1-下模座;2-导柱;3、20-弹簧;4-卸料板;5-活动挡料销;6-导套;7-上模座;8-凸模固定板;9-推件块;10-连接推杆;11-推板;12-打杆;13-模柄;14、16-冲孔凸模;15-垫板;17-落料凹模;18-凸凹模;19-固定板;21-卸料螺钉;22-导料销;
9、指出正装式复合模各部分名称。
1-打杆;2-模柄;3-推板;4-推杆;5-卸料螺钉;6-凸凹模;7-卸料板;8-落料凹模;9-顶件块;10-带肩顶杆;11-冲孔凸模;12-挡料销;13-导料销;
10、根据图示a,b,c,d,分别写出属于哪种条料排样方法。
a有废料排样;b少废料排样;c、d无废料排样;
11、根据图示,指出a,b分别属于哪种冲裁废料。
a结构废料;b工艺废料
12、图示为连接板冲裁零件,材料为10钢,厚度为2mm,该零件年产量20万件,冲压设备初选为250kN开式压力机,简要说明该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工序的基本顺序。
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序:
落料、冲孔;材料:
为10钢,有足够的强度,适合于冲压生产;结构:
简单,有两个直径8.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满足要求;精度:
工件尺寸精度低,普通冲裁就能满足要求。
冲压工序的基本顺序
在这个模具内共有两个工件,在压力机的一个行程内完成冲孔落料,条料从右向左送进,在第一个工位上完成两个直径8.5的小孔的冲裁,条料继续送进,在第二个工位上完成整个制件的冲裁工作同时在第一个工位上又完成了两个小孔的冲裁,以此类推冲裁。
13、模具零件图是模具加工的重要依据,模具零件图的绘制应符合哪些要求?
1)视图要完整,且宜少勿多。
2)尺寸标注要齐全、合理、符合国家标准。
3)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选用要适当。
4)注明所用材料牌号、热处理要求以及其他技术要求。
14、弯曲件的弯曲工序安排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形状简单的弯曲件:
采用一次弯曲成形;
2)形状复杂的弯曲件:
采用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
需多次弯曲时:
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
3)批量大而尺寸较小的弯曲件:
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
4)弯曲件形状不对称时:
尽量成对弯曲,然后再剖切
5)如果弯曲件上孔的位置会受弯曲过程的影响,而且孔的精度要求较高时,该孔应先弯曲后再冲,否则孔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
15、设计弯曲模的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弯曲毛坯的定位要准确、可靠,尽可能是水平放置。
多次弯曲最好使用同一基准定位。
2)结中要能防止毛坯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位移,毛坯的安放和制件的取出要方便、安全和操作简单。
3)模具结构尽量简单,并且便于调整修理。
对于回弹性大的材料弯曲,应考虑凸模、凹模制造加工及试模修模的可能性以及刚度和强度的要求。
4)由于U形弯曲件较正力大时会贴附凸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弯曲模需设计卸料装置。
5)当弯曲过程中有较大的水平侧向力作用于模具上时,应设计侧向力平衡挡块等结构,当分体式凹模受到较大的侧向力作用时,不能采用定位销承受侧向力,要将凹模嵌入下模座内固定。
16、下列图a和图b所示两种V形件弯曲模,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分别指出各部分模具零件名称。
a b
图a为有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图b为无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图a结构简单,工件平面度高,回弹量小;图b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
A:
1-顶杆;2-定位钉;3-模柄;4-凸模;5-凹模;6-下模座;
B:
1-下模板;2、5-圆柱销;3-弯曲凹模;4-弯曲凸模;6-模柄;7-顶杆;8、9-螺钉;10-定位板;
17、下列图a和图b所示两种V形件弯曲模,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分别指出各部分模具零件名称。
a b
图a为有压料装置的弯曲模;图b为无压料装置的弯曲模;
A:
1-模柄;2-上模座;3-导柱导套;4.7-定位板;5-下模座;6-凹模;8-凸模;
B:
1-下模板;2、5-圆柱销;3-弯曲凹模;4-弯曲凸模;6-模柄;7-顶杆;8、9-螺钉;10-定位板;
18、根据拉深模结构图指出各部分名称。
1-模柄;2-上模座;3-凸模固定板;4-弹簧;5-压边圈;6-定位板;7-凹模;8-下模座;9-卸料螺钉;10-凸模;
19、如图a,b所示为拉深件常见的两种缺陷,说明两种缺陷的名称,并分别分析两种缺陷产生的原因。
a b
图中a为起皱,产生原因为一方面是切向压应力σ3的大小,越大越容易失稳起皱;另一方面是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
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越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图中b为拉裂,产生原因是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另一方面是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
当筒壁拉应力超过筒壁材料的抗拉强度时,拉深件就会在底部圆角与筒壁相切处——“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20、形状简单、热处理变形小的凸、凹模零件典型加工工艺路线是什么?
下料→锻造→退火→毛坯外形加工(包括外形粗加工、精加工、基面磨削)→划线→刃口轮廓粗加工→刃口轮廓精加工→螺孔、销孔加工-----淬火与回火
→研磨或抛光。
21、形状复杂、热处理变形大的直通式凸模、凹模零件典型加工工艺路线是什么?
下料→锻造→退火→毛坯外形加工(包括外形粗加工、精加工、基面磨削)→螺孔、销孔、穿丝孔加工→淬火与回火→磨削加工上下面及基准面→线切割加工→钳工修整。
22、冲裁模调试的要点包含哪些?
(1)模具闭合高度调试。
(2)导向机构的调试。
(3)凸、凹模刃口及间隙调试。
(4)定位装置的调试
(5)卸料及出件装置的调试。
23、模具装配过程中模具调试的目的是什么?
(1)鉴定模具的质量。
(2)帮助确定产品的成形条件和工艺规程。
(3)帮助确定成形零件毛坯形状、尺寸及用料标准。
(4)帮助确定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某些尺寸。
(5)通过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
24、如图所示零件名称:
盖;生产批量:
大批量;材料:
镀锌铁皮;材料厚度:
1mm。
根据零件图进行工艺性分析,并分别依据单工序模生产、级进模生产和复合模生产设计三种冲压工艺方案,简要说明哪种方案最优并说明原因。
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序:
落料、拉深;材料:
为镀锌铁皮,具有良好的拉深性能,适合拉深;结构:
简单对称;精度:
全部为自由公差,工件厚度变化也没有作要求,只是该工件作为另一零件的盖,口部尺寸φ69可稍作小些。
而工件总高度尺寸14mm可在拉深后采用修边达要求。
方案一:
先落料,后拉深。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
落料-拉深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
拉深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采用方案二为佳-原因: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方案二生产效率较高,尽管模具结构较复杂,但因零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送进操作不方便,加之工件尺寸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