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250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D唱盘的生产历史.docx

CD唱盘的生产历史

CD唱片生产历史

80年代初期,作为SONY和Philips的重要研究成果,CD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音乐世界。

短短30年间,出产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

而CD30年的开展历程,那么是CD爱好者和收藏家乐此不疲研究的主题。

本文意在翻开爱乐朋友们的音乐收藏之门,对于入门者或多或少有所帮助;且抛砖引玉,寄希望高人出面谈经论道。

在此声明,本文大局部内容来源于网络,谢谢各位无私的网友。

宝丽金集团〔DG,Philips,Decca〕

最早的CD压片厂在日本和当时的西德,而宝丽金这3大品牌早期的CD全部都是西德压片,这也是最受CD爱好者们追捧的版本,一如LP迷们最爱的英国头版。

其实所谓银圈是因为早期CD生产工艺的缺陷使的CD的内圈和外圈必须用不同的材料,然后再拈合而成,后来工艺改良后就不用这种工艺了,说白了银圈只是代表了一种不成熟的CD生产工艺。

尽管如此,为什么银圈的老版CD炒的那么热呢?

我想,原因有3:

1.物以稀为贵,无论收藏什么都是这个理,再加适当的炒作。

2.音质好,这是大局部人都会选择的原因。

好在当时德国人做事认真,压片设备先进,好在用了纯度很高的银,更好在转录的时候没做过多的修饰〔这是现在的CD被指责最后的地方〕

3.收藏的满足感,或说收藏欲的实现,品位的独特

那么,如何分辨CD的版本呢?

无外乎,封面,封底,CD印刷面,CD内圈

先看一下比拟简单的标识,CD的底封会标注的信息,在CD编号的后面

DG:

正价唱片:

GH、AH,A即ARCHIV的缩写,ARCHIV是DG专门用仿古乐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子公司。

中价唱片:

GM、AM,另外它的以下系列:

GOR大禾花〔THEORIGINALS〕系列,GDO档案〔DOKUMENTE〕系列,G|GA画廊〔GALLERIA〕系列也都是DG中价位唱片。

廉价唱片:

GB、AB、GR

DECCA:

正价唱片:

DH〔DECCA〕、LH〔LONDON〕、OH〔L'OISEAU-LYRE〕〔DECCA专门用仿古乐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公司〕、ZA〔ARGO〕

中价唱片:

DM〔DECCA〕、LM〔LONDON〕、OM〔L'OISEAU-LYRE〕、DA〔DECCABALLETGALA〕、DWO〔DECCA"WORLDOF"SERIES〕,DCE〔DECCACLASSICSOUNDSERIES〕、LPF〔LONDONPHASEFORUSERIES〕

廉价唱片:

LRX〔RELAXATIONSERIES〕、DEC〔ECLIPSESERIES〕、LC〔BOXSETS〕

特价版:

DX:

Decca,DF:

2forthepriceof1—DoubleDecca小双张系列,LF:

2forthepriceof1—London,OF:

2forthepriceof1—L'Oiesau-Lyre琴鸟,DL:

2forthepriceof1—DeccaLegends传奇录音系列,DSR:

lowtoppriceTheSingers歌者系列。

PHILIPS:

PHILIPS的唱片封面有一个特点,唱片靠上方都有一条横线,根据这条横线的颜色也能判断出唱片的价位。

金线为正价,银线为中价。

另外,Philips推出的水星〔Mercury〕LivingPresence系列也属于中价唱片。

PH为正价,PM中价,PC廉价〔ps是盒装的编号,价位是中价的〕

EMI

EMI公司是另外一家国际化大公司,在商业上它没有环球有影响,但它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录音。

正价唱片:

CDC/CDS〔CDC一般为单张唱片,CD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

中价唱片:

CDM/CM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CDH/CH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ZDM,中价唱片中有好多成系列的,象:

英雄〔HEROES〕系列,它收录了单声道时期许多杰出的歌唱家的录音。

象:

斯基帕,吉利,卡鲁索等。

而它的历史录音〔REFERENCES〕系列除了歌唱家外,还有比拟早的钢琴大师,小提琴家,指挥家等等,同属于中价。

EMI专有一个萨尔兹堡〔SALZBURG〕音乐节的现场系列,〔SALZBURGEDITION〕,EMI的世纪伟大录音〔GREATRECORDINGSOFTHECENTURY〕系列、卡拉扬〔KARAJAN〕EDITION、克伦贝勒传奇〔KLEMPERERLEGACY〕都属于中价。

廉价唱片:

CDB/CDZ/CZS

超廉价唱片:

CES/CDR,在这一档中比拟著名的是红线〔REDLINE〕系列。

CBSSONY

CBS的唱片存在的时间应该不长,因为85年美国开始压片,88年被SONY合并,命途多舛啊。

编号为M(n)K。

n为字母或数字,代表一些含义。

到了SONY时期,编号根本为:

n的作用同上

正价唱片:

S(n)K

中价唱片:

SM(n)K

廉价唱片:

SB(n)K

其他系列:

每个品牌都会有许多系列,比方DG的master,编号就是GMA,box的就是GX,。

一般看制作精良程度就知道是中价还是廉价了,Decca的weekendclassic就是个很有名的廉价,制作也非常简单。

再比方Philips的Silverline银线系列就是PSL,classicconcert系列就是PCC,musicadacamera系列那么是PC

先解释几个概念:

完全银圈就是碟面反射层一直做到碟片扣口内侧,俗称银芯,这样的碟一般都是唱片业早期开展起来的见证。

但凡反射层仅到扣口为止的都称为满银圈,俗称铁芯;

未到扣口而覆盖了码圈的都称为半银圈,留出了大约2mm的空隙。

不覆盖码圈的一般就是塑料圈了,镀银只做到离CD扣口还有1cm的地方〔现在的新碟都是这样的〕

94年之前,均是无码的〔IFPI码〕

首先,先看一下总体的开展流程:

最早的银圈唱片压片信息是印在CD正面的,反面内圈可无IFPI和压片信息,后来才慢慢印到内圈。

1:

84年以前,盘面上面印刷的是MADEINW.GERMANY。

满银圈,无字。

第一批的CD少数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生产线打上了madebyPolygram,而不写产地的版本。

2:

 BYPOLYGRAM的,一定不是1982年的首版。

同样满银圈,无字。

需要解释的是,无字的概念是说,CD的内圈没有压上去的字,只有激光打上去的CD编号,编号后面会有一个两位的数字比方01就是指第一次制作〔类似于书的头版头印〕前两种都被称为西德无字银圈版。

3:

1985~1989年底,碟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INW.GERMANY,满银圈,CD内圈除了编号,还有madeinW.GermanybyPDO的字样。

这是因为Polygram把他们在西德Hanover厂卖给了PDO(PhilipsandDuPontOptical,是PhilipsandDuPont共同持权的公司)。

然后PDO在美国加州,法国,英国都有建厂,所以就有了MadeinUKbyPDO,MadeinUSAbyPDO.MadeinFrancebyPDO。

而在这之前,只有西德和日本可以压片。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少二次压制的唱片,但同时也有不少的首压片,不过因为片基和制片技术依然传承宝丽金的衣钵,所以都是完全银圈,素质也是相当不错的,编号大约在430XXX-2之前。

这种被称为西德pdo银圈版。

注:

有一个罕见的内圈版本,即MADEINW.GERMANYBYPDOHANOVER。

这个内圈产地声明只用了一个月,就被MADEINW.GERMANYBYPDO取代

4:

1989年底~1990年中,满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byPDO;这种被称为德国pdo银圈版〔据说PDO后期也会有少量半银圈〕。

5:

1990年中~1991,满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编号大约在43XXXX-2之前。

6:

1991~1992,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

5和6是生产线从PDO改到PMDC之间的过渡时期,而从满银圈到半银圈,那么是缘于生产工艺的改良,因为以前的满银圈比拟容易从内外边缘处开始产生铝膜脱落、氧化、腐蚀等现象。

PDO在90年代初解散了,生产厂就还给了Polygram.PMDC全称是PolygramMusicDistributionCo..。

7:

1992~1998,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byPMDC;〔据说接下来的PMDC版也有极少的满银圈CD,但银圈根本终结在92年〕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PDO那么好,而作品也多为二次压制,但是就收藏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唱片毫无疑问是最具性价比的。

编号大约在43XXXX-2至459XXX-2之间。

8:

1998~1999,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

这阶段是PMDC到M&L之间的过渡时期,如果想与5,6区分开来的话,很简单,看有码还是无码即可。

后来Universal收购了Polygram。

9:

1999~2002,环球成功地收购了宝丽金,在早期德国和美国生产线还没有卖给EDC的时候,环球出的唱片是半银圈的madeinGermanybyUniversalMusic&Jazz,编号一般在46XXXX-2至47XXXX-2之间。

后来就是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byUniversalM&L;

10:

2002~2004,胶圈,内圈字样madeinGermanybyUniversalM&L;我查了EDC的资料,最后从WIKI上找到,EDC是从04年开始接手环球的CD生产任务。

11:

后来PMDC德国局部和美国局部卖给了EDC集团。

PDOUK卖给了DeluxeUK,PDOFrance现在变成了CinramFrance.之后就是胶圈的德国EDC和最新的欧盟EDC,无须细表。

至于其他产地,那么大体相同,如USA的唱片:

最早的是银圈刻字USAbyPDO之后是madeinUSA再后来胶圈或小银圈刻字USAbyPMDC。

其实,这根本上也是CD的开展史,当然会有不同,以上说的都是宝丽金〔环球〕公司旗下的品牌,下面就是其他品牌的一些情况。

对于Philips的CD,值得注意的是,PHILIPS最早的古典CD盘面是蓝色的,所谓BLUEFACE或BLUELABEL。

但这段时间不长,随后才出的是金线版。

对于银圈,必须要提到的是,不是每个厂牌,没有压片地都有的。

大家假设一味认准银圈,许多厂牌大家估计要竹篮打水了。

简单来说,银圈主要是宝丽金集团的。

至于别的唱片公司,EMI早期欧洲版〔比方西德版、UK版和瑞士版〕,美版的水星〔水星被飞利浦收购〕,德版的RCA,我疑心可能是和宝丽金同一家工厂生产。

EMI:

简单的把EMI的唱片分成两个大时期,即天使版和无天使的有EMI字样的版本,分割线那么是1991年。

在现在的二手唱片界,显而易见的是早先的天使版比拟受追捧。

但是可以说EMI的压片情况是最为复杂的,同样一张唱片,会发行很多个版本,直到把人搞晕为止。

同样一张唱片,高价的,中价,廉价的,单张的,套装的层出不穷的发行不说,这些发行还往往同时并存。

高价的天使版,唱片编号是CDC74xxxx,唱片的制作比拟用心。

中价的天使版编号以CDM76xxx为主,唱片封面相对简单一些,根本是艺术家的个人照片。

廉价版的唱片以CDZ开头,唱片制作最为简单。

套装的唱片,一般以CMS76开头,价格是中价的。

也有CDS74,75开头的。

虽然CD印刷为CDM76,但因为是套装,总的编号为CMS76,至于EMI的王牌系列References〔参考〕也是备受追捧。

它同样有天使版和非天使版。

此系列主要发行历史录音,异常珍贵。

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91年之前的天使版唱片,很多大师级的唱片〔杜普蕾,大卫等等〕不少都以中价第一次发行。

而一些比拟新的模拟录音是高价发行的。

这跟国外的唱片市场有关。

国外由于LP的大量存在,cd诞生初期,很多人不会画高价去购置本来已经很熟悉的老唱片了。

所以唱片公司一般会把比拟新的唱片来定为高价发行。

在1991年之后,EMI的商标改成红字的大EMI,没有了天使标志。

天使时代正式结束。

不过很多天使版的唱片一直在发行,直到现在。

到了无天使时代,高价唱片的编号一般来说就是一串数字。

当然,还存在其他可能性,有人认为是EMI的乌龙,或许是处在新老交替的必然结果。

EMI的中价天使版,之后被studioplus系列代替。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studioplus系列一直在荷兰压片。

至于唱片编号,跟天使版是一样的。

这个系列的唱片,目前都停产了,可是有意思的是有些中价的天使版确还在发行,这从另一面证明了EMI发行的混乱。

studio停产之后的中价版,主要也就是目前还在发行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了。

还有一些其它的系列。

这个系列好似不大讨巧,很多人对其声音的处理大为不满,也促进了老版的辉煌。

世纪伟大录音大家都很熟悉,封面是这样的:

压片也都在荷兰。

请注意带有这个art标识的版本,这是EMI具有标榜着ART技术〔即AbbeyRoadStudiosTechnology〕是EMI得到Prisms技术支持后再重新将母带Remaster出版的CD。

有人认为此版声音复原像极LP,可大多数却不太能接受这种新转录。

最新的参考也用了此种技术。

至于后期的廉价版,这里不多作介绍了。

主要是小双张,小狗听喇叭的单张系列,红线系列等等。

这些廉价版音质制作都很马马虎虎。

当然还有环保套装。

大家知道,EMI的版本自来是最为复杂的,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唱片业初期,早在LP时期,EMI就到处设厂,除了英国本身,还在美国〔Angel,就是那个可爱小天使的来历〕,德国,法国。

所以,到了CD时期,其版本仍众多,编号也极为复杂,当然,参考也会有乌龙,明明外面是EMI标,CD上却是天使标。

至于最新版的参考,那么在封面封底都标有art的标志。

除了英国EMI,美国的EMI在90年代发行过一批FDS系列唱片,这批唱片用了原始母带重新制作,声音和英国版并不相同。

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批米尔斯坦的小无和一些协奏曲。

美国版的FDS系列,声音更HIFI一些。

这些唱片一局部仍在美国发行。

EMI喜欢大包子,EMI经常偷懒,所以就会把几张唱片塞进一个盒子里,然后搞个特价卖,具体来说,几张高价的塞一个盒子就按中价卖吧。

中价的一堆就按廉价卖。

最后,也是比拟重要的,EMI的各生产地及版本辨识。

EMI唱片之所以让人头疼,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产地太多。

另外一个很不厚道的地方,EMI唱片封底标注的产地是不算数的。

就是说翻开cd,你可能看到的产地跟封底写的完全不同。

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这些:

德国版,sonopress压片〔世界上最好的压片厂之一〕,有些在盘上并没标注德国版,但是cd反面内圈的sonopress还是说明了它的产地。

早期也有铁芯版的。

这个二手价值最高。

西德sonopress半银圈

德国银圈pdo铁芯版,〔难怪EMI也有银圈〕少见的版本,二手价格极高。

英国版:

跟德国版的价值类似,其实一般唱片要么有德国版,要么有英国版。

两版都有的貌似很少见。

最早的EMIUK压片黑色的,是早期UKbyNimbus(印象里,后来的Nimbus也有红色的)

UK红盘和西德老荷兰版是同一水准,倒可放心收下

后来的UK压片,改成UKbySwindon

最后的EMIUK版,那么只标示MadeinUK

瑞士版:

很早期的。

数量很少。

除此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版本。

内圈涂漆,外沿盘面上有一圈塑料圈,用久了会破损脱落,塑料圈据说有减震的作用。

美国版:

USA小天使版和欧版质量无太大区别,不过多数是美国地区的演绎,封面倒是比欧版要华美不少,封面控的玩家可以多收。

美国版其实跟英国版,德国版不一样。

美国的天使版很多还在发行中,所以美版的如果还没绝版是不值钱的,比方杜普雷的德沃夏克大协,目前还在发行高价美版,从音质来说美版我不觉得会差于德英版。

这三者根本可以并列。

只是大家买二手的时候留个心眼,看看amazon上是不是还在卖。

法国版:

有的唱片或许我们只能找到法国版。

有人很推崇,尤其是比拟后期的〔详见之前苏先生文章〕法国小天使版有人的建议是不管黑盘红盘见张收张,一是发行量少,二是法版演绎多数出众,且多是其他国家未见得发行的独家演绎(这里可以拿法版和日本重新制作的相同演绎版本作比拟,个人认为很多日版往往是画蛇添足之举)。

事实上,法国MPO压片也不错。

MPO是法国的压片厂商,经常可见〔我也只见过〕madeinfrancebyMPO等。

法国人PierredePoix于1957年成立了MoulagesPlastiquedeI‘Ouest〔即MPO〕,原本是生产45转LP和磁带起家的法国外乡公司,84年比拟机敏地成为法国最早制造CD的公司,迅速膨胀开展为MPO国际集团后,逐渐成为今天全球数一数二的预录光盘技术与生产巨头。

他们家开始时主要为EMI和法国外乡一些小唱片厂牌生产CD,EMI亦曾注资参股进去,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的MPO也为欧洲WEA和环球提供生产加工效劳。

法版黑盘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局部都是法盘的专属编号(非747打头),这类一般都没有同样的国际版发行,为法国压片只在法国销售的地区盘;少局部747打头的黑盘为法国压片全球销售的国际版。

日本版:

很多日本版现在被卖高价,也是最早的压片地之一〔和西德〕。

但是感觉他比拟独立。

有人认为,EMI压片质量最好的是早期的日本盘,无论从盘面印刷质量,内印凸字,内页装帧还是片基厚度均匀度来说日本盘质量甚至好过了西德版;早期日本盘和现在日盘的最大区别就是早期盘没有对音质作过多处理,保证原汁原味,当然各有所好,也有不少人喜欢现在日盘的处理方式。

有意思的是,早期日本国际版小天使有黑色版。

荷兰版:

对于老荷兰版,其实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有人曾做过个案比照,大卫贝小协的西德和老荷兰版,压片质量相差无几,在多套系统上也无甚音质区别,多数人不喜欢荷兰版的原因还是受了后期荷兰版的影响,因为这个版的质量是下降最快的,根本上小天使荷兰版还是可以放心收的。

至于现在的EU,其实都是在荷兰。

至于两德统一后的德版年代,这个时期根本上是德版一直独秀,压片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选择余地已不多;再到后来的EU时期,就没得选了,不过发行量也大,买到不好的回去换就是了。

EMI最好的一点就是它标出了这张唱片录音及发行时间:

它的好处就是在于我们能很清楚的来判别他的版本,如以下图:

第一个数字,1986年就是它的录音时间,而第一次转制cd发行的时间也是同年,本张cd的发行年代〔最后一个数字〕1991年。

也就是说,这张EMI标的CD并不是这个录音的首版,首版在86年发行,而那时是天使版。

而改成EMI标以后及发行了这版CD的再版,时间是1991年,也就是说这张CD是EMI标的第一批,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另外还有一点,digitalremastering是在1986年,这很重要,隐含的意义就是1991年发行的这个版本,并没有再次进行混音和重新制版。

这是因为有些版本在再版的时候会重新制作,值得大家在购片是注意一下。

RCA

RCA的LOGO就能判断,正中廉分别为红封印,金封印,银封印。

此外还有著名的livingstereo系列。

RCA最早的盘也是日本压片,以及西德压片,不管是日本、西德还是美国,最早的版本都是用激光刻上去的字。

后续的版本就是压上去的了。

收藏来讲,早期当然只有德国和日本版了〔以我的了解,日本RCA也有独立发片的,就像东芝EMI一样〕,德国版还有银圈版,现在已极为罕见且珍贵。

美国压片后,还是以美版为上。

西德PDO版的当然也是银圈,一个生产线嘛,估计是当时RCA借用宝丽金的生产线。

此为收藏商品,一来有银圈,而来数量较少。

同为西德的Sonopress版口碑同样不错〔图为红印,即高价,从颜色就能窥其一二〕:

最为常见的美国版:

著名的livingstereo:

总体来讲,个人感觉RCA算是最好判断其版本的厂牌了。

CBS和Sony

CBS最早是在日本压片,然后才是美国和奥地利。

对于现在二手CD的价值来看〔除早期日版〕madeinUSA,且无IFPI,内圈刻字一定要是凸字,此为收藏上品。

MadeinUSA,有IFPI,且无凸刻字次之,madeinAustria再次之。

CBS最早的一批盘是在日本压的。

内圈上面有凸字:

82年的版本是:

MANUFACTUREDBYCBS/SONYRECORDSINC。

另外有一种内圈无字,比方这张帕瓦罗蒂,CD外缘标记ManufacturedbyCBS/SONYINC.inJapan,录音时间为80年,封底的版权时间c为80年;

85年美国压片的凸字:

MADEINUSADIGITALAUDIODISCCORP。

再加上这家压片公司的商标(类似杜比立体声的那种符号),奥地利版那么是:

MASTEREDBYDADCAUSTRIA。

再晚一点的美国版,只剩下了那个公司商标,再晚一点,公司商标也没了,只有CD的金属印刷面上印有MadeinUSA的字样,于此同时,那个著名的IFPI流水号也跟着上去了.至于,比拟新的美国版,连MadeinUSA都没了。

88年SONY收购CBS,变成了SONYCLASSICAL。

后来的SONY是美国版。

貌似整片CD找不到产地标示,CBS的唱片存在的时间应该不长,因为85年美国开始压片,88年被SONY合并,命途多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