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5206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docx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1000字]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优效性利用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个别化教育,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优质高效。

1.在教学中帮助突破重点、难点对于缺乏阅历的青年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CAI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

如“月相”一课中,“月相的成因”是难点又是重点,过去只由教师结合课本插图抽象地讲解,青年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

现在使用微机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把形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揉合在一起,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且印象特别深刻。

由于微机演示、动画的各个步骤是事先设计好的,所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另外,CAI软件能够方便地模拟动态,这对于地理教学中一些动态性知识的展示很有好处。

例如:

“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一课中,各种锋过境前后对天气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只能运用图示进行静态展现,而CAI软件则能化静为动,清晰地展现各种锋过境前后不同的天气现象,帮助学生进行动态观察,突破难点。

2.在课堂中发扬学生的主体性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的质量,而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动性的要求,更是规定现代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CAI软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

上例“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操作微机,观察各种锋面天气的微机动画演示,然后拼摆或绘制表现锋面天气过程的符号示意图。

这样的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主体性教学的理想模式。

3.在集体化情境中实施个别化教育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其个性特征、认知结构、认知策略千差万别,因此,如何在集体化教学的情境中注意个别化教育,就成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

而计算机在这个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CAI可以说实际上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别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过程。

如前例“月相”一课,在教师集中讲解个别疑点的基础上,即由学生控制计算机,进行个别观察、小组讨论、归纳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程序练习。

计算机练习不仅形式多样、情境逼真、反馈及时,而且练习速度、难度可以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控制学习进度、选择不同水平的习题练习,既可反复练习,也可以跳跃练习,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耐心的指导,学习好的学生也不会吃不饱。

当然,这种个别化教育,目前只可能出现在一些关键性环节的教学和练习上,但它必然会成为真正实施个别化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序幕。

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几个问题无论是初中地理教材,还是高中地理教材,都涉及到地方时和区时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有几个问题,若讲解不透不深,往往使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现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地方时与区时的概念理解及区别地方时是指因经度不同的地方,造成时刻(钟点)不同,这种各地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学生对于这个概念较难理解,并且易与区时混淆。

对于地方时引导学生这样理解:

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把太阳位于某一条经线的正上空(上中天)时,作为中午12点,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中午12点这一时刻在各地出现的相对早晚来确定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时刻(即地方时)。

如图1: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各经线中午12点出现的早晚就不同,从而各经线的时刻也就不同。

此时,120°E是中午12点,而30°E、75°E、165°E等各经线分别为6点、9点、15点等等。

由此可得出:

所有经线都有各自的地方时,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

全球有无数条经线,也就有无数个地方时,使用地方时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附图{图})图1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又把全球每隔15个经度划分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

并且规定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这就是区时,这样,在一个时区内,虽然有无数个地方时,但区时只有一个,即是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全球有24个区时。

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东时区不一定在西时区的东方一般学生往往认为东时区一定在西时区的东方,西时区一定在西方,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东西方向的确定,是按劣弧定向的,这样,在小于180°的范围内,东西时区的相对方向存在两种情况:

1.当东时区与西时区的时区偏号之和小于12时,东时区在西时区的东方。

(如图2)按地球自转方向及劣弧定向原则,东6区在西3区的东方。

(附图{图})图22.当东、西时区的时区编号之和大于12时,东时区在西时区的西方。

(如图2)东11区在西11区的西方。

三、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早,但时刻(钟点)则不一定早。

东时区比西时区在时间上早,这是对的,但若认为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刻也早,是错误的。

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种情况:

1.就东西12区而言,东12区比西12区在时间上早一天,但两区的时刻(区时)却相同。

2.当东西时区以各自的中央经线为界,所张夹角小于180°且不跨0点(或24点)时刻的经线时,东方的时区比西方的时区的时刻早。

(如图2)西11区在东11区的东方,此时,其时刻比东11区早2小时,但在时间上却比东11区晚22小时。

(如图3)此时,东方的东6区比在其西方的西3区的时刻早9小时。

(附图{图})图33.当东西时区以各自的中央经线为界,所张夹角小于180°且跨过0点(或24点)时刻的经线时,东方的时区要比西方时区的时刻晚。

(如图3)此时,东方的西11区比在西方的东11区的时刻晚。

(如图2)东方的东6区比在西方的西3区的时刻晚15个小时,而在时间上东6区比西3区早9小时,即此时,东6区是早一天的凌晨3点,而西3区是晚一天的18时。

初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中学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对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前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

下面举例说明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几种形式:

1、对比法:

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并列到一起进行对照。

了解它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

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又能了解各自特性,例如:

在讲“五种基本地形”时,一要充分运用各种地形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在图上;二要多采用对比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附图{图}2、借比法: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只靠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很难达到效果,如果借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

例如:

通过书本受挤压变形,来说明褶皱的形成原因。

再如:

在讲地震时,可以用炸弹的爆炸力与杀伤力的关系来说明、引导,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借比法讲述,能引起学生兴趣,再简单的一解释,学生就听得明明白白,易于消化。

3、类比法:

在初中课本中,有些教学内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此时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内容来学习新的知识。

例如:

在讲英国时,教师可通过列表与日本进行比较,达到“求同存异”的教学目的:

附图{图}4、联比法:

在教学中,有时为了避免难点过分集中,在编排时,有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没有全部放在一章中,而是分散到各章、节。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联系以前的内容进行比较。

例如:

有关地球外部力量对地形的影响的知识,就分散到世界分区地理中讲述。

流水地形安排在“东南亚”中,风成地形安排在“西亚和北非”,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欧”。

最后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得出完整而又科学的结论。

5、专比法:

在讲课时,为了明确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点,同另外知识点进行逐一对比。

例如:

对中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专题比较:

①比较两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

②比较两个地区的交通、资源分布。

③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6、群比法:

在系统复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达到对所学知识认识上的新的飞跃,一般进行综合性比较,例如: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全面对比:

附图{图}综上所述,地理教学中比较法只要运用得当,注意选择比较对象和比较方法,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可以相互比较,应该根据教学需求而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学地理课程发展的趋向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在近50年间一直随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改进。

目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均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

虽然从20世纪迈入21世纪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期望,使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已做过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学地理课程,使它能够根据社会的进步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的发展。

比较重要的有:

社会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基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趋向:

与中学其它课程综合、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重新定向、在注重人文地理的同时突出地球科学、逐步信息化。

这几个趋向既是有各自特点的独立发展方向,又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

一、融合在综合课中的地理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态。

课程综合化主要是解决中学特别是初中阶段课程划分过细、过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缺乏综合掌握和利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现有的综合方式多种多样,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学分类,把中学的课程分为综合理科(也有称自然科学或科学的)和社会科。

综合理科包括分科时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的地学部分;社会科则包括历史、政治、社会常识、地理等内容(或只包括历史和地理)。

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也有把原有的地理课和历史课合并为社会课,原有的物理、生物、化学课合并为科学课来作为学校课程选择之一的设想。

此外,北京市和广东省的综合课方案还纳入到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之中。

由于我国综合课还处在实验阶段,内容的综合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其中的地理知识往往带有明显的分科课程痕迹,即地理类知识集中安排,其结构与分科地理课程基本相同。

这在社会科的综合中更为明显。

上海市的综合课与浙江省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融合性更强,它并不是全部集中在一册书或一个年级中,而是分散在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初三安排了地球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特征的。

综合课程的发展给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

一方面,中学课程淡化学科概念,会使地理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其结果是中学的课程将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地理教育的研究将更多地针对地理内容学习本身以及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试图建立更完善的地理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的结果是实现了文、理科各自内部的综合而强化了文、理之间的分化。

现行中学课程中的学科分化现象很严重,但地理课程的实质却是综合的。

其一、地理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为这些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场所。

其二,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初中文、理科内部分别综合的背景下,单独保留地理课,使学生有一个综合利用所学文理科知识和进一步学习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领域。

然而,地理课如果想承担起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必须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建立一种以地理思想为中心的,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课程结构。

基多赤道纪念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人们常常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地球的中腰有一条红线,标着纬度0°,这就是赤道。

赤道长约4万多千米,确切地说是40076千米,这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的纬线叫北纬,赤道以南的纬线叫南纬,南、北纬各为90°,由此可见,赤道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是极为重要的一条线,其实地球上并没有这条线,这是人们假想的一条线。

人们称赤道线经过的国家为“赤道之国”。

在世界上,除了厄瓜多尔之外,还有拉丁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非洲的加蓬、扎伊尔、刚果、乌干达、索马里和肯尼亚,大洋洲的瑙鲁。

这些国家都设有鲜明的赤道标志,但最有名的还要数厄瓜多尔的赤道纪念碑。

传说在七八百年以前,在拉丁美洲厄瓜多尔有个“基多王国”,这里的人们把太阳当作“最高的神”崇拜,他们根据太阳照射的投影分析记录太阳的活动,为此还专门修建了一个圆形无顶的太阳观测站,经过年复一年的观察,认定在基多城以北的地方是太阳一年两次经过的“太阳之路”,他们就在那里立下了标志,叫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里,厄瓜多尔意思就是赤道)。

赤道纪念碑座落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加拉加利镇,它是世界上首都建在赤道上的唯一国家,因此有“赤道首都”之称。

1736年5月29日,法国和西班牙的地理测量观察组来到这里,经过历时3年测量,证明了当地人确定的方位是正确的,于是在1740年又修造了一个简易的赤道纪念碑。

1744年在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地方——加拉加利镇(海拔2480米)再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赤道纪念碑,纬度0°。

这座赭红色的花岗岩建筑,高约10米,碑顶上是一个石刻的地球仪,地球仪的腰部有一条白色赤道线,表示赤道。

赤道把地球仪分成南北两个部分。

碑上刻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西班牙碑文。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测量协会对赤道线作了多次复测,发现原碑地址稍有误差。

精确的赤道线位置应在原碑以南2千米处,于是在旧碑不远的埃基诺西亚尔谷再造一座更加宏伟壮观的赤道纪念碑。

新碑和旧碑的造型基本一样。

只是体积放大了三倍,新碑高约30米,座落在一个直径100米的大圆盘上,碑顶置放着一个直径4.5米,重4.5吨的铝制地球仪,碑的东西刻着:

西经格林威治78°27′8″,纬度0点0分,新碑落成于1982年8月9日,如果你有幸到此一游,你不仅可以目睹赤道纪念碑的雄姿,而且还可以背碑而立,两脚分别跨于赤道线两侧摄影留念,得到一张赤道一游的照片,作为你难忘的回忆。

创新源自"敢问""能问""善问"如今,创新已成为教育的灵魂,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成为创新的媒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求新?

笔者认为“问”乃创新之源泉。

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不凡的业绩。

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正是“不耻下问”使其名垂千古!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

“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被片面理解而未得到真正贯彻。

试想:

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能算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吗?

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吗?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意义。

因而,课堂教学中应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为以学生发问为主,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在一支贪生怕死的军队中服役,最勇敢的人也往往会失却勇气。

在竞相提问的教学氛围中,同学们跃跃欲试,积极思考的人会大大增加。

那么,这种氛围应如何营造呢?

1.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的观念深入人心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敢于提问亦是如此。

因而,要先让学生明了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人是能思维的动物。

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

另外,有问也必有思,有思也定有所得。

正是“黑夜能否变成白天”一问的提出、思考与探索,才会有灯光的灿烂、夜晚的明亮,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是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问题的提出与实践,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和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

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行的。

作为个体之人,只有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证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

2.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让“我能问”的思想不断强化在传统教学观念看来,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提问的。

对学生的发问,教师“二怕”,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形象,导致不敢激励学生提问,甚至是压制学生提出问题。

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学生变得不但不敢问,而且也不会问了,这就需要重新树立起学生“我能问”的信心。

引入竞争体制,进行合理评价是树立信心的钥匙。

在同等条件下,让学生比试谁提出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能问”的信心受到激发和强化。

例如,在指导学习“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时,我要求学生以“宪法”二字进行提问比赛,然后进行评比,气氛相当热烈。

3.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让“我善问”的优越感逐步体现转换角色,就是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老师回答问题。

这种做法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

如在学习“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和护法”的内容时,有学生提出“提高道德水平就一定能更好地遵守法律吗?

”,这一问题扩宽了教材内容,在课本中也没有明确答案,要通过分析、比较、思考之后才能准确回答。

我在肯定此问很有水平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然后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回答。

课后,这一学生还为能提出这问题而自豪。

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

作为老师,还要使学生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

二.教给“善问”的方法,提高学生问的质量“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

要让学生“善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我认为,引导学生运用分解法、联想提问法、比较提问法等尝试提问,不断强化,可以使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提高。

1.分解法分解法是把复合词组的概念分解为词,把定义分解为不同层次,把原理分解为不同方面的思维方法。

用这种方法通常可以提出较容易的问题。

例如,把“违法犯罪”分解为“违法──犯罪”,便可提出“什么是违法?

什么是犯罪?

”等问题。

这类问题的提出是必要的,它为进一步提出问题打下了基础;而且能照应教材编排上的逻辑体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2.联想提问法联想是拓展思维的好办法,也是科学家们常走的创新之路。

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展开联想活动,享受充分的思想自由,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去发现“问题”。

如“保护人类共有家园”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中,我们设定联想切入点,指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资源被破坏,如果不加以扼制,结果会怎样呢?

由此诱导,引发学生联想,提出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带有一些幼稚、片面,甚至异想天开,但却是他们发散性思维的结晶,并表达出对环境保护沉甸甸的责任感。

3.比较提问法比较的过程既是事物中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

在比较中,学生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宪法和普通法律”这些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轻松提出诸多有价值的问题。

要使学生“善问”,教师当然要很“能问”,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教师之“问”,要讲究方法,先易后难,循循善诱。

古语云: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者,相以说解。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飞跃。

我们任何时候都应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创新真正成为教育的灵魂!

培养学生自信心变“教”师为“导”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今天的学校教育,既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曾精辟地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老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

“尝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能自求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谓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相机诱导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发现精神,激发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高涨热情。

因为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

希望老师和同学尊重自己,希望获得荣誉和鼓励,同时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和充满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这种心理甚至被一种强烈的人格观念和自主精神所支配。

因此,教师因势利导,重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品质。

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

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胆尝试“导”课,让学生都当“演员”,学生跟着我“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转好。

为使“导”课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

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

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

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不能谈天说地,漫无边际地遐想。

现这一目的,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特点、编排次序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整理出一条条线索——“导线”,讲课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生顺藤摸瓜,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如讲高中地理中较难的“太阳公转的地理意义”时,我列出如下线索:

横线为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纵线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极昼极夜范围,极昼极夜变化情况,季节更替等。

顺着这条线,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回答问题。

条理清楚,思维过程一目了然。

3.备学生——“导”课的主体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智能水平和知识水平,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估计所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从而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一定的知识“阶梯”,让学生觉得难点不难。

其次,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

即2.备教材——“导”课的线索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际阶段。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思考题与练习题的准备上都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一致。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成就感。

4.备方法——“导”课的技巧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的陶冶。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

只有教师全面地思考,科学地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方法,以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师“导”生“演”1.导“思”。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及其反馈的过程。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线”,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启发设问、读图思考、列表对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技巧。

因为培养思维能力是教会学生“会学”的关键。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适当点拨思路,使学生跟着老师的“导线”一环扣一环地去想去说去做。

2.导“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人的心灵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