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03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二十二)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了氢气。

氢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

2.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KNO3B.NH4ClC.K2SO4D.Ca3(PO4)2

3.3Cl2+6NaOH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A.O2B.NaClOC.HClD.NaClO3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B.过滤

C.稀释浓硫酸D.收集氧气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可鉴别NaCl与NH4NO3

B.用水可除去CaCl2中的Ca(OH)2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管内产生氢气

D.用活性炭吸附可以使硬水软化

6.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氧气具有可燃性

B.硫酸用于除铁锈:

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洗洁精用于清洗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7.头孢拉定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4S,下列关于头孢拉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49

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元素

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9:

4

8.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来浸泡各种海鲜

B.用焚烧塑料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

C.用烧碱溶液中和沾到皮肤上的稀硫酸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9.“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钾B.氧化铜C.碳酸钾D.氢氧化钾

10.小海同学经过化学学习,通过推理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但盐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所有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二、填空题

11.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硝酸镁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____________。

(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_____。

12.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方框内应填写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A、B、C、D、E五种粒子中,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由B元素和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是小明非常喜爱的三种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_____________(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4.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提纯a;

(3)t1℃时,用托盘天平称取10ga物质于一个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_____mL水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为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5.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和铝都可以制作导线,主要利用了它们的____________性。

(2)金属铜可以提取AgNO3废水中的银,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A放入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若取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16.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将FeSO4、NaOH、KNO3三种溶液中的____________溶液先鉴别出来。

(2)用一种溶液就可将NaCl、HCl、BaCl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该溶液是___________。

17.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字母X所指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图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19.我区某校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

(1)甲组同学的实验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步骤主要有四步,如图1.

①步骤Ⅲ,给蒸发皿加热时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垫石棉网,当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②步骤Ⅳ是_____.

(2)乙组同学进行的实验是“从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利用两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采用如下化学方法来提纯.

①如图2中X的化学式为_____.由于BaCl2溶液的用量不易控制,会使溶液b的溶质有多种情况,导致蒸发后得到的固体可能不纯.同学们对方案中溶液b的溶质成分进行了猜想.猜想一:

NaCl、BaCl2猜想二:

NaCl猜想三_____;

②经讨论,大家认为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判断出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这种试剂是_____(写名称)

四、计算题

20.将7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放入100g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6.8g。

求:

(1)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g。

(2)计算不纯的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符合题意;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氢气是一种元素组成,且不含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氢气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B

【分析】

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KNO3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B、NH4Cl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

C、K2SO4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D、Ca3(PO4)2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D

【解析】由3Cl2+6NaOH5NaCl+X+3H2O可知,反应前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6、6、6、6,反应后的氯原子、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数目分别是5、5、3、0,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变,X中应含的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是NaClO3。

故选D。

4.D

【分析】

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方法、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滤纸超过了漏斗的边缘,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容器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5.A

【分析】

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铵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同、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电解水实验结论、活性炭的吸附性来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氯化钠和硝酸铵都易溶于水,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因此可以用水鉴别,符合题意;

B、氯化钙和氢氧化钙都能溶于水且都不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钙中的氢氧化钙,因此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正负极体积比为1:

2,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软化,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D

【详解】

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氧气是助燃剂,没有可燃性,选项A不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稀硫酸除铁锈利用的是金属氧化物与硫酸的反应,选项B不正确;

C、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于除油污,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性质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7.C

【解析】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9+14×3+16×4+32=349,故B正确;

C、C16H19N3O4S中C、H、N、O、S元素的质量比=(12×16):

19:

(14×3):

(16×4):

32,由此可知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元素,故C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该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9:

4,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

8.D

【解析】

【详解】

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A错误;

B、将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如含氯塑料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故B错误;

C、烧碱溶液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