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第五单元.docx
《文言文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第五单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又名,字,
世称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
2、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注释为主)
【一般词语】
[缘][芳][落英]
[缤纷][异] [穷]
[复][仿佛][才]
[平旷][俨然][属]
[阡陌][悉、咸] [黄发垂髫]
[怡然][乃][具]
[问讯][叹惋] [语yù]
[扶] [向] [及]
[诣][遣][欣然]
[规][果]
【一词多义】
[志] ①(寻向所志)
②(处处志之)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 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闻]①(村中闻有此人)
②(具言所闻)
[舍]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
[作] ①(其中往来种作)
②(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 古:
今:
[交通] 古:
今:
[妻子] 古:
今:
[绝境] 古:
今:
如此] 古:
今:
[不足] 古:
今:
[无论] 古:
今:
【通假字】要 通“”,意思。
三、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
样的?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9.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10.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1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A B C
五、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态度)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3 答案
一、文学常识
: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
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
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
园田居》《饮酒》。
二、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以注释为主)[缘]沿着,顺着。
芳]香花。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样子。
[异]感到诧异。
[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叹惋]感叹惊讶。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
[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
[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
[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
[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
[鲜美]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
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
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
交错相通。
今:
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
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
连词,表示条
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
像这样。
今:
这样。
[不足]古:
不值得。
今:
不充足;不满。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一)文章层次结构内容归纳: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
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
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
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
诣太守,说如此。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
有必要一一写出。
9.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0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
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如此”包括渔人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村中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
作记号的事。
1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1)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环境安宁、民风淳朴。
③百姓生活富足、和乐。
五、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态度)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你怎样看待陶渊
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
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用意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
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
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与朱元思书》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__________,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__________;好鸟相鸣,。
蝉则,猿则__________。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
三、给下列字注音。
湍()鸢()戾()嘤()泠()
四、解释重点词语。
从流飘荡:
百叫无绝: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负势竞上:
千转不穷:
经纶世务者:
任意东西:
水皆缥碧:
窥谷忘反:
急湍甚箭:
五、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用自已的语言概括)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 )
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竟上(凭依)
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
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
A.风烟俱净/百废具兴
B.猛浪若奔/在昼犹昏
C.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
D.急湍甚箭/甚矣,汝之不惠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
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答案五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清(清澈),急(湍急) 山高,树多,景美
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六、1.C2.D3.B
捕蛇者说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叫嚣()2.隳突()3.日蹙()4.谨食之()
5.腊( )之以饵( )6.募有能捕之者()
7.貌若甚戚者()8.熙熙而乐()9.孰知赋敛之毒()
10.以俟夫观人风者()11.呼嘘毒疠()12.号呼而转徙()
13.吾恂恂而起()14.视其缶()15.则弛然而卧()
16.悍吏之来吾乡()17.鸡狗不得宁焉()18.哗然而骇者()
19.当其租入()20.吾嗣为之十二年()
2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22.几死者数矣()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当其租入()2.貌若甚戚者()
3.谨食之()4.吾嗣为之十二年()
5.募有能捕之者()6.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7.以俟夫观人风者()8.更若役()
9.黑质而白章()10.曩与吾祖居者()
11.积于今六十岁矣()12.殚其地之出()
13.则弛然而卧()14.犯寒暑()
3.区别下列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1.【已】①可以已大风()②则久已病矣()
③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2.【若】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②更若役()
③貌若甚戚者()④若毒之乎()
3.【食】①谨食之()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4.【焉】①永之人争奔走焉。
()
②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
③时而献焉()
5.【以】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而吾以捕蛇独存()
③以尽吾齿。
()④以啮人()
6.【乎】①若毒之乎()②叫嚣乎东西()
7.【居】①居十日()②曩与吾祖居者()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毒】①若毒之乎() ②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9.【赋】①岁赋其二() ②复若赋()
10.【而】①黑质而白章()②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恂恂而起()④时而献焉()
11.【之】①悍吏之来吾乡()
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⑤君将哀而生之乎()
⑥太医以王命聚之()
⑦言之,貌若甚戚者()
⑧若毒之乎()
12.【是】①吾祖死于是()②吾尝疑乎是()
③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13.【于】①余将告于莅事者()②积于今六十岁矣()
③吾祖死于是()④苛政猛于虎()
14.【生】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15.【夫】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②夫大国难测也()
③荷担者三夫()
16.【其】①当其租入()②专其利三世矣()
③视其缶()
17.【自】①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③一板已自布字()
④其印自落()
18.【为】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故为之说()
19.【疠】①可以……瘘疠()
②呼嘘毒疠()
20.【入】①当其租入()②竭其庐之入()
21.【岁】①岁赋其二()②积于今六十岁矣()
22.【观】①今以蒋氏观之()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四.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君将哀而生之乎:
3.殚其地之出;
4.竭其庐之入:
5.岁赋其二:
6.乡邻之生日蹙:
7.时而献焉;
8.以尽吾齿;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可以已大风:
则久已病矣:
虽鸡狗不得宁焉:
汪然出涕:
向吾不为斯役:
以尽吾齿:
黑质而白章:
六.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A.非死/则徙尔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七.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八.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3.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
九.填空。
1.捕蛇者说》的体裁是选自,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这八大家除了柳宗元,还有、、、
、、、。
2.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句子是。
3.“蒋氏”用对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说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请用原文回答:
(1)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2 )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4.蒋氏悲痛的哭诉中,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
5.《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作者曾经对一种社会现实表示怀疑,哪句话概括这一现实?
答:
7.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
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 ”相对比;以他“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和“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和乡邻“ ”相对比;以他的“ ”和乡邻的“先死”相对比,说明捕蛇的“幸运”。
8.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
9.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
十.文章内容阅读理解。
1.从《捕蛇者说》全文看,第段是议论。
其中第段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段叙述蒋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论打下了基础;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点出主题。
2.文章第一部分交代,分三层来写。
先交代,
再写,
最后写。
3.课文开头第一句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接着从三方面对这种蛇之“异”进行描述。
请你指出这种蛇哪三方面“异”,并用原文具体说明。
(1)蛇之异:
(2)蛇之异:
(3)蛇之异:
4.“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
A.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
B.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
C.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但比“毒”的含义更丰富
D.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
5.永洲之野这种蛇有巨毒,可是
“永之人”却争着去捕捉这种蛇,其原因是()
A.这种蛇对人和草木极有害。
B.异蛇虽有毒,但可以用来治病。
C.捉到这种蛇可以抵他的税收。
D.用这种蛇可以养家糊口。
6.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异蛇之毒”?
7.“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
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8.怎样理解文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
9.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所表达的蒋氏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悲愤难忍B.痛不欲生C.愤怒控诉D.哀而不伤
10.对“安敢毒耶”理解不当的是()
A回应上文作者的提问(若毒之乎)。
B.用反问句委婉表示捕蛇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
C.这个问答出人意料,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D.暗示了不敢怨恨捕蛇一事,是因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
11.“余闻而愈悲”、“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两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作者由疑又到信,其中原因是()
A.作者亲眼见到的事实B.作者亲耳听到了许多事实
C.蒋氏的血泪控诉D.孔子的观点十分正确
13.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熙熙而乐”。
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14.出自“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句的成语是,多用来形容
15.读课文第四段句子“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这些句子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和 对比,对比是为了说明(此空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
16.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问题。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蒋氏捕蛇十二年,“几死者数”可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其中又蕴涵着他怎样的情感?
)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在常人看来,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何“甘”之有?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作者这样写,蕴涵着他怎样的情感?
)
17.蒋氏是否真的不怨恨捕蛇这件事?
18.柳宗元写蒋氏沉痛的诉说意义何在?
19.文章中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这句话?
20.本文的主旨是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但文中的蒋氏却“弛然而卧”“退面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
你是如何理解蒋氏的“甘”和“乐”的呢?
请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21.柳宗元是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为什么他能写出《捕蛇者说》这样揭露赋敛之毒甚于毒蛇的文章呢?
22.《捕蛇者说》一文引孔子的话“苛政猛于虎也”作结,说明柳宗元和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上有何相通或相悖之处?
23.《捕蛇者说》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这句话反映了柳宗元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4.文中的“虽鸡狗不得宁焉”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样是写鸡鸣狗叫,你觉得两者反映的现象有何不同?
25.蒋氏的一番哭诉,将乡邻与自己60年经历_____________,有力地揭示了___________。
26.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一句表明写作意图的同时,还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观念?
请从文中再找一依据证明自己的看法思想感情:
依据:
思想观念:
依据:
27.本文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记述,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这一感情?
(用自己的话表述)
28.按通常写法,本文开头应写赋敛之毒,点名全文中心,现在一上来却先极言蛇之毒,这样布局用意何在?
29.写作上最突出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写了两方面对比:
异蛇之毒与捕蛇之险;捕蛇者与交赋者。
而后者的对比有表现在多个方面,具体是:
【参考答案】
一、1、xiāo 2、huì 3、cù4、sì 5、xī ěr 6、mù7、qì8、xī 9、shú10、sì
11、xū 12、xǐ 13、xún 14、fǒu 15、chí
16、hàn 17、níng 18、hài 19、dàng 20、sì21、jiè22、shuò
二、1、抵2、忧伤3、小心4、继承
5、招募6、枕垫7、等待,这里有希望的意思
8、给官府出劳力9、质地10、从前
11、一年一年累计起来12、尽13、松弛,这里指放心14、冒
三、1、①止,治愈②已经③已经
2、①像②你的③好像④你
3、①动词,喂养②动词,吃
4、①语气词兼代词,指捕蛇这件事②语气助词,了③代词,它,指
“蛇” 5、①介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