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4246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docx

渤海大道一期施工组织设计

七、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第一章工程简介

一、概述

渤海大道一期工程(普湾新区段)路基一标段起止桩号K13+260—K17+100,全长3.84公里,其中路长约3.2公里,桥梁660米2座,其中三十里河桥全长540米,上部采用现浇连续箱梁形式,跨径均为30m,梁高均为1.6米,五十里河桥全长120米,上部采用6跨简支空心板形式,跨径均为20m,梁高均为0.95米,下部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二、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

(2)、设计车速:

100km/h。

(3)、荷载标准:

公路-I级汽车荷载标准。

(4)、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

(5)、设计基准期:

100年。

(6)、环境类别:

III类。

(7)、设计车道数:

双幅,单幅单向4车道。

(8)、地震烈度:

7度,按8度设防。

(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15g。

(10)、横坡:

单幅单向2.0%。

(11)、坐标系统:

大连城建坐标系。

(12)、高程系统:

1985高程基准。

三、横断面设计

该段为双向八车道,红线宽度50米,路基宽35米,桥梁宽33米。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建立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组成领导层,选派身体好、能力强、经验丰富者担任;下设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职能部门。

并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工作。

部门设置有工程部、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安全部、计划合约部、质量检验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部、综合办公室等七个职能部门。

我单位承诺:

公司指派一名项目经理主要负责该项目施工,并授权调动本工程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本投标书中各项承诺和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均不兼任其它项目职务,未经建设单位同意不随意更换。

二、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计划合约部

质量检验部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部

 

施工二队

施工五队

施工四队

施工三队

施工一队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与选择的施工方案相统一,永久与临时相结合,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及业主要求,以满足施工生产、生活的需求为前提,统筹兼顾,合理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下述原则进行总平面布置:

1、经济性原则:

有利于少占用土地,尽量减少临时工程的投入。

2、方便性原则:

有利于进出工地方便,减少交际通干扰,尽量就近利用工程所在地资源,便于通讯联络。

3、管理性原则:

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的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

4、安全性原则:

有利于交通安全及施工安全,有利于雨季施工,有利于创建标准工地;

5、环保原则:

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对当地植被、水源、大气的破坏。

⑴、生产生活场地布置

项目经理部考虑新建活动板房作为办公生活区。

本工程施工现场的临设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作为办公生活及搅拌用地,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图》。

⑵、本工程为文明施工,施工期间应保持场地的干净整洁,车辆进出施工场地设置相应的出入口,施工现场应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

⑶、施工水电的布设

施工所需的水、电在开工前由业主办理手续并接入施工场地。

水应清洁不含有害物质。

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经过化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四、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根据资格预审文件中工期要求,开工日期:

2011年4月28日,竣工时间:

2012年4月28日,共计365日历日。

在施工中将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协调施工,确保工程在预期合同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

2011年4月28日-2011年5月4日

2、路基挖方:

2011年5月5日-2011年11月20日

3、路基填筑:

2011年5月5日-2012年3月10日

4、防护工程:

2011年5月15日-2012年3月30日

5、桥梁基础及下部:

2011年5月5日-2011年8月30日

6、桥梁上部工程:

2011年7月5日-2012年3月10日

7、桥梁附属工程:

2012年3月5日-2011年4月10日

8、其他:

2012年4月5日-2012年4月28日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及目标

1、工程质量目标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本工程达到验收标准,力争做到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为100%,并满足全线创省优要求,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减少质量通病,施工依次创优。

2、工期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规模和业主的要求,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28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2年4月28日,在结合我单位的施工能力,我方将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3、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目标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现场施工人员的年轻伤率小于3‰,严防爆破伤人,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火灾和交通事故等各类事故发生。

我单位将严格认真的贯彻“安全第一”的宗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无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达到安全合格工地。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技术措施与要点

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

a、导线点复测

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工程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导线点的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

复测时,若发现桩点不足、不稳定、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补测或重新测设。

导线复测后,对其进行加密,将加密点引至桥涵附近。

b、中线复测

导线点复测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全面恢复路线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中线复测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

(2)高程控制

a、校对及增设水准点

对设计交付的水准点,使用前要仔细校核,经复测无误后以四等水准测量附合线路,增设水准点于导线点加密处。

等桥涵构造物完成后,将水准点引至桥涵构造物处。

b、原地面标高复测

复测原地面标高,并与设计图纸相核对,如有错误,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标明发生错误的具体标高表和一套被认为正确的标高表,请监理工程师确认。

复测结束后,所有路线导线点、水准点等测量标志要涂上油漆,其颜色要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便于辨别,所有桩位点用砼固定并加以保护。

将复测成果形成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核对。

2、施工测量

开工前,按图纸交付的计算要素,计算桥梁桩位及中心点位坐标、路线点位坐标,外业施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定位。

经理部负责控制测量,并对施工测量进行符合检查;各工程队负责施工测量,对经理部的测量成果复检。

在开工前对桥梁中心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点桩及其它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

并对竖曲线及平曲线上设置超高的弯桥、坡桥等桥面系的构造及坐标、标高予以重视。

应认真保护、保存水准点、固定点等桥位控制标志,并保留至工程竣工验收结束。

二、路基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路基挖土方:

1、施工准备阶段:

提前对运输道路进行维修,按坡比对挖方段进行测量放样,确定路基宽度,并对土质进行试验,是否符合路基填筑用料;确定好路基所需填筑的位置,以便挖出的料合理利用;如土质不符合要求,选好弃土场,进行运弃。

2、施工阶段:

(1)、地表处理:

按测量放样所确定的宽度对原地面所不能利用的草皮、树根、腐植土等进行清除。

(2)、机械开挖:

清理完地表,按设计的宽度及坡比,采用挖掘机分层纵向开挖。

当挖深至距设计高程20-30cm时,停止开挖。

(3)、整平:

采用平地机和推土机进行平整。

(4)、洒水(晾晒):

按照试验室给定最佳含水量的±2%波动范围控制路基土料的含水量,含水量过小时应洒水翻拌,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

(5)、机械碾压:

碾压开始采用低档慢速,随着路基土质的逐步密实,速度逐步提高。

先压外侧后压内侧,曲线地段如有超高,先碾压低处后碾压高处。

(二)、路基填土方

1、施工准备阶段:

提前对运输道路进行维修,并要做好土质检验和压实工艺试验,严格按重型击实测定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压实度,做好对填土质量进行监控的标准,并据此确定切合实际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实施,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内容如下:

(1)、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确定最佳组合的压实机械和合理的压实遍数及碾压速度

(3)、确定松铺系数

2、施工阶段:

(1)、基底处理:

清除所有腐植土、草皮、树根及洞穴回填夯实,按要求对原地面进行摊平、碾压,压实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对清除的腐植土,选一弃土场集中存放,以备绿化工程及临时占地复耕使用。

(2)、分层填筑:

填筑时由低处开始水平逐层填筑。

根据试验确定层厚松铺系数。

为了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路堤两则各超宽50cm。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

填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并进行以下试验:

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b颗粒大小分析,c含水量,d密度,e相对密度,f土的击实,g土的承载比,h有机质含量及易容盐含量。

(3)、摊铺整平: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整平。

(4)、洒水(晾晒):

按照试验室给定的最佳含水量±2%的波动范围内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过小时应洒水翻拌。

(5)、机械碾压:

碾压开始用慢速,随着土层的逐步密实,速度逐步提高。

一般不超过4km/h,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小半径曲线地段有较大的超高时,碾压顺序宜先低(内侧),后高(外侧)。

为解决路肩碾压不实,采用横向与两侧斜交450角交叉碾压,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做到不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6)、检验签证:

按照设计指标,以填层的干密度,相对密度或地基系数等指标判定是否合格。

不合格者,应进一步碾压,直到合格为止,此时检验频率增强,合格后经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三、桥梁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技术措施与要点

  1、采用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以减少对库区的干扰。

  2、在施工便桥、水上平台设置拉圾箱,专人定期清理。

  3、施工时的废料、废渣、废浆通过便桥运至指定地点掩埋,严禁随意倒入江中。

  4、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5、对于施工中废弃的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6、水中施工的临时设施、物品在施工完毕以后及时清理至原有状态。

  各施工工序对环境水土保持的措施:

  A.基础施工

  ⑴.施工区出入口应设车辆清洁装置,防止进出车辆污染交通道路。

现场施工道路应设专人洒水,堆土应有防尘措施。

  ⑵.在施工中基坑排水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不受污染,防止污染河水,完工后应妥善处理施工杂物和各种废油,挖出的渣土应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弃堆地点,不得乱倒乱弃,工程结束后,应清理场地,疏通河道。

  ⑶.钻桩必须重视环保,按规定和设计要求堆放弃渣,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

泥浆应沉淀处理后排放,并符合环保要求,必须及时清运渣土,防止污染。

  ⑷.水下混凝土灌注时,导管的提升和拆除要注意安全,对环境污染的泥浆等施工垃圾应妥善处理,不得污染河道和施工现场。

  B.墩台身施工

  ⑴.墩台身立模完后必须将各种废料按品种收集集中存放,收整规范,清理现场,不影响周围环境。

涂刷模板的各种脱模剂要谨慎使用,不得污染环境。

  ⑵.墩台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要做到工完料清,及时清除多余的砂石、废弃混凝土和各种剩余物质材料,恢复环境。

  ⑶.养护废水必须有组织、集中排放,不得随意排放污染道路和环境。

  ⑷.料石加工场地应及时清理,占用的土地进行清理,恢复原自然状态,施工污水应设沉淀池,经沉淀合格后集中排放。

  C.梁体施工

  ⑴.模板拼制和拆卸拼过程中,及时收集边角废料,机具摆放整齐、清理作业现场,保持场地整洁。

完工后,及时撤走机具,恢复场地。

  ⑵.在施工作业中应妥善处理油污,不得随意排放,保持作业现场环境。

  ⑶.梁体灌筑完毕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和垃圾,回收施工材料,做到工完料净,恢复工地环境的自然状态。

  ⑷.使用机械的发动机排气管要安装合格的消声器,降低发动机的噪音。

在居民区施工时避开居民的休息时段。

  ⑸.经常检修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燃烧质量,使用合格的燃油料,减少发动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⑹.经常检查各种油、液管路和管路接头,如有泻漏和渗漏及时更换维修。

对擦洗机械后的油液和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液压油及时回收,禁止随地倾倒,防止废油液对水、土的污染。

  ⑺.搅拌机、空压机、发电机等强噪声机械应安装在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应严密围挡。

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按要求采用砼硬化或铺砂石等材料,并经常洒水降尘。

  ⑻.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房内存放或严密遮盖。

  ⑼.运输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小颗粒散体材料和建筑垃圾时,必须封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泻漏遗洒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

(1)、施工准备

a、对设计文件中交会的中线桩进行复测检查,恢复定线,对桩径进行准确放样定位

b、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3-5mm厚的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30cm,护筒长度为2m。

埋设护筒时顶端高程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5-2.0m,处于旱地时,除上述要求外还应高出地面30cm。

护筒底端埋置将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的土挖除,夯填粘性土至护筒底0.5m以下,其埋置深度不小于1.5m。

埋设护筒时先在桩位处挖出比护筒外径大80-100cm的圆坑,然后在坑底填筑50cm左右的厚的粘性土,分层夯实整平,然后使护筒垂直就位,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回填粘性土并夯实,夯填时要防止护筒倾斜或移位。

护筒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夯填与桩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1%。

(2)、钻孔

a、首先钻机就位稳固,钻机转盘中心同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2cm,就位合格后,开始冲孔,起初稍体钻杆,在护筒内打浆,开始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开始钻进。

要适当控制进尺速度,在护筒底角处低档慢速钻进,钻至底角下1米以后按正常速度钻进。

桩的钻孔和开挖,在中距5m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桩完成后24小时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混凝土的凝固。

为加快完成钻孔工作,可多机同时作业。

b、泥浆制备及性能指标要求

泥浆性能指标要求

钻孔方法

地层情况

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s)

含砂率

(%)

胶体率

(%)

失水率

(m1/30min)

泥皮厚

(mm/30min)

静切力

(Pa)

酸碱度

PH

正循环

一般地层

1.05~1.20

16~22

8~4

≥96

≤25

≤2

1.0~2.5

8~10

易坍地层

1.20~1.45

19~28

8~4

≥96

≤15

≤2

3~5

8~10

 

反循环

一般地层

1.02~1.06

16~20

≤4

≥95

≤20

≤3

1~2.5

8~10

易坍地层

1.06~1.10

18~28

≤4

≥95

≤20

≤3

1~2.5

8~10

卵石土

1.10~1.15

20~35

≤4

≥95

≤20

≤3

1~2.5

8~10

c、钻孔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及时捞取渣样,以判明土层,以便于地质资料相核对,如发现与其不符,及时与监理工程师或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d、清孔

钻孔达到图纸规定深度后,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得到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立即进行清孔。

清孔时孔内水位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1.5-2m,以防止钻孔的任何塌陷。

清孔时,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渣及泥浆等沉淀物清除。

清孔一般进行两次,以达到孔底沉淀物厚度不超过50mm。

e、钻孔检查

清孔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钻孔检查。

钻孔要符合下列允许偏差:

平面位置:

群桩不大于100mm,单排桩不大于50mm;

钻孔直径:

不小于图纸规定的直径;

倾斜率:

直桩不大于1%;

深度:

符合要求。

f、钢筋笼骨架制作与吊入

(a)、钢筋要符合质量要求

(b)、钢筋骨架制作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笼骨架有强劲的内撑架,以防运输就位时变形。

(c)、钢筋笼骨架吊入用吊车。

钢筋笼骨架上事先安设控制钢筋骨架与孔壁净距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应可靠地以等距离绑在钢筋骨架周径上,其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4m。

钢筋笼骨架在吊入后在顶面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固定,防止砼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

支承系统应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动。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g、下导管

导管由管径不小于250mm的管节组成,用装有垫圈的法兰盘连接管节。

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下导管采用吊车。

严禁吊入过程中碰撞钢筋笼,以防法兰盘挂住或卡死。

h、灌注水下混凝土

(a)、水下混凝土

水泥标号采用425号,其初凝时间不早于2.5h;粗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粗集料最大粒径为40mm,且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8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坍落度宜为180-200mm;水泥用量应不少于350kg/m3;水灰比宜为0.5-0.6。

(b)、首批混凝土量

首批混凝土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c)、灌注水下砼

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伸入先前灌注的砼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且不大于6m,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面层的高程,及时调整导管出料口以及砼表面的相应位置。

为保证灌注砼有足够的压力,砼漏斗距桩头要控制在8m左右。

灌注砼时,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位置处理以防止污染或堵塞河道或交通。

混凝土连续灌注,直至灌注的砼顶面高出理论截断面1.0m,以保证截断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具有满意的质量。

i、拔出护筒及灌注桩质量检查和验收。

灌注桩的质量符合要求后,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二)、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

(1)、混凝土拌和

计量单位和配水机械装置必须维持在良好状态。

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按体积计量外,均采用重量法,禁止使用体积法。

拌和采用砼拌和站集中拌和,能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水灰比及自动控制进料和出料,并自动控制砼拌和时间。

混凝土拌和将各种组合材料搅拌成分布均匀颜色一致的混合料。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

(3)、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和钢筋要清理干净,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自下而上地、水平地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的前端距先浇筑的下层的前端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下表:

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厚度

相次

振捣方法

浇筑层厚度(mm)

1

用插入式振捣器

300

2

用附着式振捣器

300

3

用表面振动器

配筋稀疏时

250

配筋较密时

150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且不得超过下表规定,若超过允许间隔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不高于250C

气温不高于250C

≤C30

210

180

>C30

180

150

注:

1、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剂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

超过2m时应采用导管或溜槽。

超过10m时应掺用减速装置。

导管或溜槽应保持干净,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发生离析。

浇筑混凝土作业过程,应随时检查预埋件(螺栓、锚固筋等)位置,如有任何位移,应及时矫正。

水平钢盖板(如伸缩装置钢板)下面的混凝土应填实。

在泵送混凝土开始浇筑之前,先泵送一部分水泥砂浆,以润滑管道。

而后,最先泵出的混凝土应废弃,直到排出监理工程师认为满意的、质量一致的、和易性好的混凝土为止。

混凝土的泵送作业,应使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输出,且不产生气泡。

泵送作业完成后,管道里面残留的混凝土应及时排出,并将全部设备彻底进行清洗。

泵机开始工作后,中途不得停机,拔出的速度要缓慢,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前一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

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动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免引起离析;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

(4)、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并硬化后对混凝土进行养生。

洒水养生最少保持7d,洒水养生要用不能使砼表面产生不良外观的材料进行覆盖。

(5)、下部工程的施工顺序

a、墩台身施工

本合同段墩柱模板采用钢模板;薄壁台身及框架结构等均采用组合钢模板。

模板支拆采用人工配合吊车。

墩台施工框图:

b、墩台盖梁施工

盖梁施工采用钢支架法,支架形式采用满堂式。

在支架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压实处理,以保证足够的承载力。

桥台、盖梁及耳、背墙在台后及锥坡、前面护坡施工结束后方可施工,以保证台盖梁不下沉及台背填土的效果,以防搭板下沉、桥头跳车。

墩台盖梁施工框图:

(三)、主梁预制及安装

根据本合同段施工条件及工程量设一座预制场。

(1)、施工准备

根据本合同段沿线地形、地势及合理运距及交通等因素,搭设必要的适量的宿舍、办公室及库房等。

钢铰线采用直经Φj15.24、Φj12.70,每批钢铰线进场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生产厂家、性能、尺寸、熔炉炉次和日期的钢铰线质量证书,及进场后施工单位复核试验单,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钢模板:

主梁预制全部均采用钢模板。

加工主梁模板15套,侧模事先编号,按号入座,便于拼装。

预制台座:

建预制或张拉台座。

底模制作时,在浇注好的砼底座上按设计预埋固定铰链螺丝,底模与铰链连结,用螺丝拧紧;中线标高应符合设计;底模与侧模间用橡胶条,防止漏浆;为了吊装方便,吊点处的底板采用木质活动的,吊梁时可活动抽出;由于是预应力,张拉力出现拱度,在支底模时,预设反拱2cm。

(2)、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施工

a、张拉台座

按照压杆式张拉台座设计,台座基础砼采用15号,压柱砼采用25号。

b、张拉架

张拉架用A320mm钢板焊接而成,将张拉架移至压柱端头,其水平对称线与底模中心线对中并用枕木和木楔调整其高度,使钢梁对称轴线与压柱横轴线对中,将底模纵轴线移到张拉台面板上,并按设计要求预应力钢铰线的位置,定好点位。

支撑好台钻固定架,用电钻钻成直经20mm孔。

c、夹具制作

夹具采用圆套筒三片式夹具,锚环用45号钢制作,退楔片用20铬钢制造,夹片用20铬钢制造。

锚环、退楔片、夹片经有关部门进行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