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4089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docx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

药物剂量:

1、中药:

总量为3-5g.

2、西药:

小儿为日剂量的1·5-2倍成人为日剂量的3-5倍

v发热:

辩证一:

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

如:

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

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

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

1份,用法同上。

辩证二:

中药处方:

焦栀子、桃仁

使用方法:

栀子桃仁研为泥,用鸡蛋清调成稠糊状,分别敷于两足涌泉穴,固定。

每天敷贴10小时后取下,5天为1个疗程。

西药处方:

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1+尼美舒利颗粒

麻疹和病毒性传染病患儿慎用

五岁以上小儿发热伴头痛可用:

安乃近+黄连+维生素B1

穴位选择:

大椎或肚脐。

辩证三:

1、紫花地丁9,吴茱臾9,虎杖5,胆南星3

取2-3,20个小时,贴涌泉,

2、人工牛黄30,柴胡20,黄芩10,薄荷10,葛根10,生石膏10,

取2-3,75%酒精调和,;贴于神阙穴,20个小时。

辩证四:

临证取3克,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适量,地塞米松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六小时换一次,热退第二贴12小时换一次;如不退加敷两侧脚心各一贴;如头热甚于身,加大椎一贴。

辩证四:

女孩,十四个月,发烧呕吐腹胀三天,T38.2度,大便干燥。

用药:

苍术生姜肉桂白芷用藿香正气水调和,一贴见效退烧,腹不涨了。

v咳喘:

1)咳嗽:

辩证一:

干咳无痰,烟干,舌红者:

沙丁胺醇片+扑尔敏片+咳必清片+咳特灵

咳嗽浓痰:

氯化铵片+沙丁胺醇片+异丙嗪片+654-2片+止咳桃花散

穴位选择:

檀中穴,肺腧穴,天突穴,大椎

小儿咳嗽

中药处方:

桔梗、吴茱萸、白芥子。

制法:

将上述药物各取等份研成细末,装入干燥瓶中备用。

使用方法:

每穴取药粉3g,用米醋调成稠糊状,分别敷于膻中穴、两肺俞穴。

每天敷贴10小时后取下,5天为1个疗程。

风寒咳嗽:

加麻黄,细辛研末,生姜汁调敷涌泉穴;痰热咳嗽加用麻黄、胆南星,研末调敷涌泉穴;哮喘发作用莱菔子,细辛研末,生姜汁调敷定喘穴、肺俞穴。

方中吴茱萸主“痞满塞胸,咳逆寒热”,桔梗可开宣肺气,白芥子豁痰利气,二药一升一降,肺脏气机调达,则咳止痰消;风寒用细辛温肺化痰,麻黄宣肺平喘,加强其温化寒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风热则有胆南星清热化痰,少量麻黄宣肺平喘,使痰化咳止。

痰多咳嗽者:

贝母、桔梗、冬花

西药处方:

沙丁胺醇片+扑尔敏片+异丙嗪片

伴痰多者+654-2片或氯化铵片

支原体感染者+红霉素片或严迪片

久咳不止伴咽喉干痒者+止咳桃花散

穴位选择:

大椎,天突,檀中,肺腧,定喘

辩证二:

A:

热咳:

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

(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

B、寒咳:

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

辩证三:

热咳:

生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生甘草各等份,蜂蜜调和,膻中穴,重则加大椎穴。

寒咳:

麻黄汤炙麻黄桂枝炒杏仁甘草各等分,取3-5克膻中穴,加膏盲穴。

寒痰:

小青龙汤干姜桂枝炙麻黄生白芍炙甘草细辛姜半夏辽五味子各等分,取3-5克膻中穴,加膏盲穴,

热痰:

麻杏石甘汤加麦冬,天冬,天花粉青黛冰片酮替芬贴天突穴。

辩证四:

肺系痰浊阻肺证

穴位选择

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穴-------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贴敷方法

每穴取药粉5-6g,用活络油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糊均匀摊在贴敷中央,选好穴位后,局部用碘伏棉签消毒,接着用消毒棉签擦干穴位,然后依次贴上带药糊的敷贴。

贴敷时间:

一般4-6h/次,每天一次。

疗程:

4天为一疗程。

辩证四:

寒咳散:

麻黄6,桂枝6,干姜6,白芍6,姜半夏6,细辛6,五味子6,杏仁6,瓜蒌6,贝母4,制甘草6

热咳散:

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2g,生甘草3g,黄芩6g,地龙9g青黛6g

疾病使用:

1,寒咳:

止咳散1g-+寒咳散2g,溶媒调,湿贴神阙或膻中穴。

2,热咳:

清热止咳散1号1g+止咳散1g+热咳散1g溶媒调,湿贴神阙或膻中穴。

注:

1、刺激性干咳:

咳必清(4片)或咳平(4片),

2、发烧可加安乃近或退烧药,溶媒用柴胡针剂或安痛定针调。

3、伴有大便干结的加大黄1g+消化散1g。

2)哮喘:

酮替芬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各种类型哮喘和儿童哮喘

此药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有治疗作用或用扑尔敏3片,舒喘灵2片,氨茶碱2片,岩白菜素2片,这个上加加异丙嗪四片.咳特灵一片.酮替芬一片.贴大椎定喘穴。

辩证一:

A喘促较重者,先以平喘为主,用氨茶碱注射液(根据年龄掌握计量)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贴于膻中,定喘、肺俞穴上,见效迅速。

B一般哮喘(病程较长者):

用麻黄1份,自芥子4份,甘遂2份,细辛1份,玄明粉,前胡各3份,桑白皮6份共研细粉用蜂蜜做成饼状,待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后,将饼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肺腧,涌泉穴之上,每天贴6小时。

辩证二:

哮喘:

氨茶碱针:

0.25-0.3贴定喘穴,大椎穴30分钟止喘。

8小时缓解。

哮喘:

炙麻黄1,生白芥子4生甘遂2细辛1芒硝3前胡3桑白皮6取3-5克蜂蜜调和,湿贴与膻中加膏盲穴。

儿童6小时,成人8小时。

老年咳喘可贴于涌泉穴。

临证取3克,用细辛脑注射液适量或者地塞米松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12小时换一次,第二贴24小时换一次,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肺俞各一贴

辩证三:

临证取3克,用氨溴索注射液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或者天突)12小时换一次,第二贴24小时换一次,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肺俞各一贴(第三胸椎),如伴发热,加退热方贴大椎,或者足心。

辩证四:

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组成:

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

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放于天突穴,贴12小时取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

注:

本方法已使用上百例患儿!

疗效独特!

请各位爱友验证!

辩证五:

感冒:

临证取3克,用双黄连注射液适量或者地塞米松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12小时换一次,第二贴24小时换一次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肺俞各一贴,如伴发热,加退热方贴大椎

v腹泻:

辩证一:

寒性腹泻:

扑尔敏+维生素B1+氯丙嗪+654-2高热加异丙嗪,伴有咳嗽、流涕、流感症状加利巴韦林

细菌性腹泻:

扑尔敏+复合维生素B+黄连素+甲硝唑片,口服乳酸菌素片和庆大霉素颗粒

单纯性腹泻:

轻症洛哌丁胺2-4mg

重症笨一派啶+止泻灵

消化不良:

乳酸菌素片+妈咪爱

脱水者口服补液盐和静脉补液

中药处方止泻散:

由炒苍术、白胡椒,大砂仁、公丁香,吴茱萸、肉桂组成

使用方法:

用时研末,以生姜汁为粘合剂,每次用1克,外用敷脐,同时用热水袋热敷。

小儿腹泻中药处方:

吴芋,肉桂,白胡椒入脾经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苍术苦燥芳香,运脾除湿止泻,丁香,砂仁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生姜,温中散寒为引经药,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益气健脾、除湿止泻之功,用之临床,恰中病机,疗效显著。

穴位选择:

神厥穴

辩证二:

秋泻:

寒泻:

肉桂吴茱臾丁香白胡椒盐车前子各等分5-7克米醋调和贴于神阙穴。

20个小时。

寒泻:

苍术炒白术各20克,吴茱臾5生石榴皮20丁香5肉桂5,取5-7克,姜汁醋调和。

虚寒,脾虚型:

脐周温度低用丁香,肉桂各等份。

2-3克米醋调和神阙穴20个小时。

消化不良型腹泻:

痛疼。

用樟脑,生石榴皮松香各等份。

取2-3克用米醋调和。

伤食泻:

肉桂吴茱臾车前子白胡椒各等分取2-3克米醋调和。

热泻:

粉葛根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米醋调和。

辩证三:

A、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末和匀,取2至3克,将药粉置于脐中,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贴于上,24小时更换一次主要功用为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及虚寒性腹泻。

B、樟脑、石榴皮、松香各等份三药研末,取2~3克敷于脐中,药水溶于载体贴于上外敷,其功用为温散止痛,固肠止泻,用于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型腹泻。

C、肉桂、吴茱萸、车前子、白胡椒各等份研成粉末,取2至3克置于脐中,用消肿止痛液溶于载体后敷于之上。

其功用为温中散寒,利湿止泻,用于伤食泻及寒湿泻。

D、用葛根、黄芩、黄连、黄柏各等份,研末置于脐中,用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贴于上,其功用为清热腹泻及婴幼儿伤热腹泻及细菌性痢疾。

辩证四:

小儿感冒腹泻:

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溶媒不够加香油

辩证五:

基础方:

洛哌丁胺2-6mg加(重症加苯乙哌啶2.5mg),病毒性加潘生丁25-50mg

寒泻散:

丁香10g,肉桂10g,吴茱萸12g,藿香6g,

热泻散:

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炒白芍6g,木香6g,炙甘草6g,

疾病使用:

寒泻:

基础方+消化散1g+寒泻散1g用藿香正气液或姜汁调

热泻:

基础方+消化散1g+热泻散1g+黄连1g,用庆大霉素针调。

食积泻:

消化散2g+莱菔子1g,木香0.5g,藿香正气液调

脾虚泻:

消化散2g+参苓白术散1g,溶媒调。

注:

腹泻伴呕吐的用B6针剂调,腹泻统一神阙穴

辩证六:

腹泻:

临证取3克,用654-2注射液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6小时换一次。

减轻12小时一次。

痊愈后加一贴。

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大肠俞穴(四腰椎旁开)各一贴,或者命名一贴。

小儿腹泻:

潘生丁4片,多酶片4片,维生素B66片,黄连素4片,苯乙哌啶4片,654-23片,鞣酸蛋白6片。

2-5岁娃用量贴神阙穴。

v小儿腹痛:

元胡、肉桂、白胡椒各等份共研末,将消肿止痛水敷入载体贴于上,将药粉置于肚脐中,外贴24小时更换一次,用于小儿各种腹痛及现代肠系淋巴结炎疗效甚佳。

v淋巴结炎:

辩证一:

颌下淋巴结肿大:

大黄1g芒硝1g,消炎痛4片,梅花点舌丸4粒或(连翘败毒片4片),湿贴患处,3-7天一疗程。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基础方:

消炎痛25mg,654-210mg,硝苯地平2.5-5mg,罗通定30mg

治法:

基础方+丁香1g,肉桂1g,湿贴神阙。

肠系膜淋巴结炎,用醋元胡,肉桂白胡椒败酱草,取5克,用姜汁醋调和。

加654-2,心痛定,湿贴20个小时,

辩证二:

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

v小儿消化不良

辩证一:

小儿消化不良方:

半夏、元胡、甘道、细辛、肉桂、白芥子等。

穴位:

脾腧、胃腧、天枢、中脘、神阙等。

辩证二:

积滞:

临证取3克,用维生素B-6注射液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12小时换一次。

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涌泉穴各一贴。

辩证三:

胃胀不想吃饭:

消胀片,西沙比利B12,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v小儿盗汗

辩证一:

小儿盗汗取五倍子适量粉碎。

然后贴在肚脐上。

两天换一次药,连续一周左右.

辩证二:

方汗症:

临证取3克,用谷维素注射液适量或者生脉注射液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24小时换一次。

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肾俞穴各一贴,或者足心各一贴。

v儿童口腔溃疡

辩证一:

黄连2克,冰片1克,;加1克紫花地丁,醋调和,贴双侧涌泉穴

辩证二:

小儿口腔溃疡:

黄连、冰片两种药物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放入湿贴的载体之上,贴于涌泉穴(双侧)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即愈。

v小儿便秘

取生大黄适量烘干粉碎取10g,调成糊状,敷在肚脐上,与清晨去掉,2到3天见效.

v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腺炎:

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敷时取上药适量,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每晚贴敷一次,3次为一疗程。

小儿扁桃体化脓:

以大黄芒硝黄连吴茱萸各3g冰片少许贴双涌泉.发烧+安乃近2片+异丙秦2片+颠茄片3片藿香正气水调糊贴肚脐神阙穴。

扁桃体炎:

陈皮、厚朴各3g,芒硝、大黄、生地、积实各3g湿贴脐

v遗尿、流口水

遗尿:

临证取3克,用谷维素注射液适量或者生脉注射液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12小时换一次。

如症状严重加敷关元(脐下三寸),命门各一贴。

尿床我贴了很多例,用五倍子、益智、五味子,加消肿湿贴肚脐,都是一贴就见效了的,然后叫病患再贴几贴巩固疗效+在次方上加654-2片有效果!

尿床:

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小儿留口水取益智仁9g车前子6g甘草3g研碎成糊状,贴在肚脐上.

v口疮、多动症

口疮:

临证取3克,用西咪替丁注射液适量或者维生素-C注射液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12小时换一次。

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涌泉穴各一贴。

多动症:

临证取3克,用谷维素注射液适量或者异丙嗪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

24小时换一次。

如症状严重加敷两侧涌泉穴各一贴。

(注:

0-3岁第一贴建议贴6小时左右,3-6岁贴10小时左右,6岁以上可贴12小时,观察有无过敏或其它皮肤反应,如有发红发痒,可用生姜片擦拭皮肤后,再行贴敷使用,每贴间隔2-3小时)

v烧伤

辩证一:

烧伤药外贴:

75%酒精,利多卡因,林可霉素针,地塞米松针,西咪替丁,西瓜霜含片,合欢皮。

研碎粉末,混合成糊状,用时候摇晃均匀。

首先清洗创面用棉签涂抹患处,湿帖。

药物一次不要配置太多,涂完在配置.75%的酒精有消毒防腐作用。

利多卡因有镇痛作用林可霉素地塞米松有抗菌消炎作用,西咪替丁西瓜霜有治疗溃疡促进创面愈合作用.5到6天痊愈。

愈后不留瘢痕.

昨天我贴一个摩托排气孔烧伤的,面积有不足一手掌那么大,我先用络合碘常规消毒,把泡刺破,然后在创面上涂少量芦荟胶,用康复新液当溶媒,消炎痛5片+甲硝唑5片+氟哌酸5片湿贴,贴上两分钟后患者就说感觉凉凉的不痛了。

今天复诊说自贴上后就没痛,也不流水了,创面很干净,这贴真神奇。

由于面积大,止痛贴面积小,没法完全贴严实,就贴在了起泡的部位,原计划三贴能治愈的,没想到一贴竟然完全好了。

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以后也能治疗烧伤了。

【原来遇到烧伤的都是介绍给烧伤专科了,从来没治疗过烧伤的】。

或用大黄,芒硝,冰片,维C片,高渗糖

辩证二:

烧伤:

大黄,栀子,黄柏,紫草,薄荷,石膏各等份,将药物放入500克麻油中浸泡24小时,再放入锅中加热,炸枯去渣,离火后趁热加黄蜡150g,搅匀成膏,以备急用。

治疗各种烧烫伤。

化脓感染伤口:

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辩证三:

外伤散:

SMZ1片+甲硝唑1片+痢特灵10片+强力霉素5片+冰片少许+地米2片+扑尔敏2片用于各种小外伤和皮肤擦伤。

脓疱疮效果很好

防过敏措施:

过敏处理

一、严控时间:

1,成人12--15小时

2,儿童6-8小时

3,1岁以下,不得超过6小时。

二、二次脱敏

1.贴敷前,先行脱敏,建议使用液体脱敏,

配方:

炉甘石液,100ml扑尔敏20mg,强力解毒敏2支(每支20ml)。

(也可加地米20mg),2、给患者用自封袋带一些药膏或药粉,揭去后,立即脱敏,建议使用乳膏或粉剂

中药直肠滴入技术(灌肠)

中药直肠滴入技术即中药灌肠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通过肠壁迅速吸收,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苦的给药途径,其优于口服、注射等给药途径。

常用处方:

1、风寒咳嗽:

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表寒里热证:

麻杏石甘汤或达柴胡汤加减。

3、感冒后期咳嗽寒热不明显:

止嗽散加射干、钩藤、蝉衣等。

4、痉挛性咳嗽:

止嗽散加僵蚕、钩藤、蝉衣等

5、久咳不愈恶寒:

小青龙汤加附子等。

6、汗出咳嗽: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

7、少阴外感: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8、痰热壅肺:

泻白散合小陷胸汤加桔梗、鱼腥草等。

9、迁延性咳嗽:

小柴胡汤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