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3242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docx

职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

 

中学

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9月——2016年9月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部环境

1、学校概况

2、师资结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60人。

中高级教师50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本科与以上学历50人占教师的%;“双师型”教师人,占专业课教师87.6%。

学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3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得到改善。

3、管理状况

近几年来,在新一任领导班子带领下,学校在围绕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不断改善管理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努力,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效能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不断缩短差距;干部队伍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并努力跟进学校发展目标。

4、生源状况

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近年由于初中毕业生数下降、普高扩招、邻市与邻省抢生源、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等因素生源不甚稳定且持续下滑。

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送自己孩子来职校读书目的不明朗,多次出现不能尊重家校协作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养成教育上存在较大困难等。

二、外部环境

当前是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工业化进程、信息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挑战;随着职业教育当前发展趋势,各职业学校纷纷加大职教投入,做大做强办学规模,民办职业学校越来越多,这使学校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三、学校发展制约因素

1、学校招生困难且生源质量下滑,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是教育人口大市,但由于社会普遍存在“重普高、轻职校”倾向,加上近年普高扩招、初中毕业生减少、市区与邻县抢生源、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等因素,我校招生日益困难且生源质量持续下滑。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既能就业也能继续升学的高素质劳动者,对学校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合作需不断突破,加强紧密合作。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由于紧密度不够,项目研究也较为缺乏,尚需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与社会和企业开展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学校办学、共同培养学生技能、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五个层次的合作途径。

3、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工作得到家长、学生的认可。

加大在职教师的学历进修、业务培训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已取得较大突破,但任务仍很艰巨: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比例较小,专业领军教师不足,专业教师下企业难度较大,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学校建设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4、教育教学驱力不足,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

目前,我校虽然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但是因为缺乏专家和理论的引领,尚停留在“自我摸索”的层面,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科研效果欠佳。

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5学校文化底蕴相对不足,尚未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精神。

我校有多年的办学历史,然而可资依托的文化背景则比较缺乏。

由于职校始终在夹缝中生存,这些年来更多注重专业建设,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塑造,学校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

虽然可以在短期营造外在的文化气象,但想要达成在的人文共识,尚需时日。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扎实落实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基本文化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的办学思想。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注重人文精神引领,注重团队协作发挥,注重学生素养提升。

改革创新,夯实基础,服务经济,面向人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二、办学理念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校办学方针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致力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富有文化、艺术底蕴的和谐校园。

创新、务实、。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尊重规律,面向未来,优化结构,提升涵,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到2016学年把学校办成一所在学生、家长与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以机电数控类专业为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学校。

发展定位:

以中职教育为主,兼顾拓展各种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

培养目标: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二、具体目标

(一)学校管理与后勤保障

按照现代学校管理要求,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重视领导班子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管理能力的培养,实施学校部机构改革,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执行力;打造一支适合学校实际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建立并修订一整套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体制,实施制度化管理;制定完善各类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化、制度化。

提高服务育人的水平,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的后勤管理队伍,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完善校产信息化管理,严守财经法纪,严格财务制度;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使用维护得当,利用率逐年提高;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后勤社会化新路子。

(二)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

三年规划期,从学校事业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培训、引进、聘请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结构优化合理、专业水平较高、善于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能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到2016年,教职工总数增加到?

人左右,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100%,且具有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

%。

各学科都具有1-2名师德高尚、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名师或学科带头人。

建立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地学习、研究、反思,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教师学习平台、课堂交流平台和项目带动平台的建设;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基础教科研作用,组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学案例,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

引导教研组结合新课改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实际,在专业科指导下,针对性地开展课改工作,协助专业科做好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容等的调整与补充完善,落实好具体工作。

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研写校本教材,特别是专业科教师,应围绕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围绕学生对本课程需掌握的动手技能开发校本教材。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科学设置专业,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干专业,加强市场调研,认真审视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推出新专业,既为学校招生减缓压力,也能为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开辟路径;继续探索现有专业与职业接轨的各种形式和有效途径,争取有2-3个专业有所突破,形成品牌。

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结合”,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新模式。

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力求形成具有职校特色的教育模式。

开展社会信息调研,加强就业联系,收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与用人单位和人才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学校就业网络,保证专业对口就业率98%以上。

改革课程容,改变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实行工学交替、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容,开发新增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五)德育工作与学生成长

德育工作:

坚持“人本”思想,强化“尚德敬业”意识,开展全员德育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倡导“守责、守时、守信”的良好风尚,创设“和谐”校园氛围,构建独特的职校校园文化。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抓好学生业余党校的建设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建立“德育导师”和班主任合作制,形成全员全程参与德育的新局面。

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培养和业务指导;重视年青班主任的培养,使其成为班主任队伍的骨干力量。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结合专业特点,重视课堂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德育科研工作,制定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体,切实做好成长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向上。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职业技能全面达到岗位要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规划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双证书”率达100%,学生中级工取证率达95%。

(五)办学特色

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与感受美的能力。

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构建职校文化。

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正确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抓科研促教学,通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特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   重点(优先)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与后勤保障目标

(一)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

完善管理模式,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深化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方法,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管理调研工作并编制方案;建立各类考核条例;认真做好校园安全工程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使用维护得当,提高利用率。

2015学年: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中层干部、班主任、教研组长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初步试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方法,做好学校岗位设置的验收认定工作并检查总结;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使用维护得当,提高利用率。

2016学年:

初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完善管理程序;完善实行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方法;继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巩固学校财产管理和节约型校园创建成果;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校舍完好,各类设施设备管理规,使用维护得当,提高利用率。

(二)策略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班子人员人人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提高领导管理的执行力。

2.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努力使制度条例修订完善的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使各项制度条例能切实保障学校规有序运转、有效引领促进教师的发展。

制订《市第六职业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做到管理的规化。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各项评价制度。

在加强目标激励、注重过程规、强化结论考核、实现奖惩公平的过程中,真正表达“择优竞聘、优教厚酬”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与实行规的操作程序。

4.规学校财产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科学、规做好财产、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的各项工作,做到设备设施使用得当,利用率高,校舍完好,无安全隐患。

5.加强环境洁净美化工作。

保持洁净的校园环境,做到地面整洁,窗明几净,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做好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做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二、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目标

(一)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

师德师风建设年。

通过评选校“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师德导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形成爱生乐教的教学风气。

初步建立适合“双师型”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

争取每年有1~2教师评上市属级优秀教师。

2015学年: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适合“双师型”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

通过确立校级专业带头人,推进校级名师队伍建设。

初步形成一支以省、市、校级课题负责人为骨干的教育科研队伍。

2016学年: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化群体师德创优活动的开展,深化“双师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相关制度。

提高全体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高级工与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左右。

形成一支以省、市、校级课题负责人为骨干的教育科研队伍,以此带动其他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所提高。

争取有1-2个市级教学研究课题和5个校级课题立项,并组织开展相关研究。

(二)策略措施

1.管理:

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有关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

让教师通过参与管理获得学校重视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2.榜样引领:

以“十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十佳班主任”等活动的评选为导向,师德建设上以典型带群体,与时表彰先进教师,宣传典型人物和经验,形成教师的良好师德风尚;教学业务上采取以老带新、教育手段上采取以新帮老的方法,发挥名优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赋予骨干教师更多的责任。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特别是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形成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组织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

增加师资培训经费,每年选送不少于5人的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业务培训。

4.多渠道解决学校教师的来源。

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要从高等学校的师类毕业生中招聘;实践指导教师的来源在原有教师培训、进修、下企业实习锻炼提高的同时,要从高职院校的师类毕业生中招聘,还要从企事业单位中聘用有特殊技能的技术人员来校作为专职、兼职教师。

5.运用政策激励,积极搭建平台,支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所教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6、完善教科研制度,修订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管理方法》、《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法》等规章制度,在学年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设置,聘用与岗位考核中,明确规定各类教师的科研考核要求,使学校科研管理向规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7、强化科研工作管理。

科研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上力求做到规有序。

充实教科室管理力量。

做好新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中期检查指导工作、结题工作和成果评奖工作。

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改善科研环境。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举办各类科研讲座,积极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目标

(一)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

初步完成专业布局调整工作,确定2014级招生专业,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干专业,初步构建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

改革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容。

认真审视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初步推出新专业。

2015学年:

进一步完成专业布局调整,进一步构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与课改相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各个专业中具体实施,并在具体实施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教学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2016学年:

继续深化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专业建设工作。

形成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主,电子电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协调发展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要求的专业格局。

深化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类型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以点带面、以师带生,初步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有效教学策略,构建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二)策略措施

1.推进教材改革,整合课程资源,重构课程体系。

改变文化基础课教学。

以必须、够用为度,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程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

基础性文化课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性文化课面向专业大类,并逐步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任务引领为基本取向,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要求相接轨。

2.探索教法改革。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以创建新课堂模式为基础,积极尝试“项目(案例)教学法”,大胆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要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教法实验研究,设立课堂教学示奖,使教法研究成为大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创新水平。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建立创新素质测评、技能考核、知识考试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重视形成性的过程考核。

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通过自选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和人文活动等途径获取相应的操行学分、课程学分、技能学分与奖励学分。

为学生自主发展和快乐成长创建多条路径。

4.强化实践教学

推行技能考核,大力实施“多证书”制度。

实行技能不过关“一票否决制”,确保毕业生“双证书”率达100%,中级工达95%。

每年组织开展校级学生技能竞赛,努力营造“有赛必参,有奖必得”的良好技能训练氛围。

四、德育工作与学生成长目标

(一)学年度目标

2014学年:

理育管理运行机制,规德育常规管理。

制定《职业学校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研究》方案,并立项和宣传;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级管理能力;制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评比细则,开展学校德育骨干教师评选;制定学生一日文明礼仪要求,并开展培训活动。

组建球社、棋社、书法、绘画、合唱、舞蹈队等学生活动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校园生活质量。

2015学年: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关注德育体验教育,让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通过学校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带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编写德育教材《职校学生礼仪》;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

2011学年:

总结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经验,开展特色班级展示活动,并进行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开展学习型班级评比展示活动;开展师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继续开展校园“十佳”学生评选活动。

(二)实施策略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强化校本培训的同时,努力创设培训提高和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要实施好骨干班主任培养工程。

2.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

实行党员教职工下寝室活动和教工团员结对“暂时后进生”的“助你成长”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住校生管理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努力发挥党团员教职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攻坚克难作用。

3.加强先进学生团队建设,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业余党校为教育阵地,吸收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强教育培养,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学生入党工作,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示。

加强校、科两级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4.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

始终重视学生干部建设,成立学生干校,对全体学生干部加强轮训和重点教育,增强广大学生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创设载体,让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成长,并以他们的言行引领广学提高自律、自省的能力,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5.完善德育工作制度。

坚持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学生德育学分制和学生值周制度,以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运转机制。

特别是要通过学生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强调操行评定的过程性和人性化,改进学生评价方法。

6.严格常规管理,实施建校文明学子塑造工程。

以“守时、守信、守纪、守法”为目标,以改进课堂教学秩序和住校生管理为重点,以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实施学生德育学分制等为主要载体,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和行为规教育,培养建校文明学子。

7.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冶作用。

以“让每面墙会说话”为目标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让师生认可制度、服从制度、维护制度”为目标加强制度文化节建设,以“让师生心中有坚定的、崇高的信仰”为目标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和支持有相趣爱好的同学结社开展活动,让培养一项高雅爱好成为广大学生的追求。

8.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

结合每月学校工作特点和相关的节庆日,开展以“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创业教育”、“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报告讲座、演讲征文赛、文体活动、实践体验、评比表彰等形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9.开展中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增强广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以课题研究和实践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在全校围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培养。

做到“点、块、面”结合,即以后进生为点、以试点班级为块、以全校学生为面全面推进。

10.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设立心理健康工作室,引进或培养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以预防心理障碍、与时发现和治疗心理疾病为主要任务,以校为主、依托校外专业机构为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1.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对毕业实习工作的管理,把学生毕业实习作为重要教学环节抓实抓好;开展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构建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

第五部分   发展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根据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来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规划》的主要容,转变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意识,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教师的实际困难和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积极性,激发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热情,坚定信心,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为组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职权明确。

校级班子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带头作用;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确保“三年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

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与特色创建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要开源节流,逐年加大专业投入,积极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努力全面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2、激励机制:

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科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上下协调,步调一致。

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