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254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docx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

 

妇科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操作规

妇科

 

英吉沙县人民医院

 

第一章妇科诊疗指南

一、子宫肌瘤

【概述】

子宫肌瘤是发生在人体子宫的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间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为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规的肿瘤。

常见于30~50岁妇女,其中以40~50岁最常见,20岁以下少见。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难统计,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患有子宫肌瘤,因大部分肌瘤很小,患者常无症状,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较其真实的发病率明显偏低。

【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无明显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

症状出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但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

常见有以下症状:

⑴月经改变:

为最常见症状。

大的肌壁间肌瘤可使膜面积增大、宫缩不良导致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粘膜下肌瘤常为月经量过多,随肌瘤体积的增大,可出现经期延长,若肌瘤发生坏死、溃疡、合并感染时,则有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性液体排出等。

⑵腹块:

肌瘤较大时,患者常可自诉腹部胀大,下腹正中可扪及肿块。

当清晨膀胱充盈时子宫往向上方推移,更易扪及质硬、形态不规则的下腹肿块。

⑶白带增多:

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膜腺体分泌增多,或伴有盆腔充血等可致白带增多;悬吊于阴道的粘膜下肌瘤,当合并感染及坏死时,可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⑷腹痛、腰痛、下腹坠胀:

子宫肌瘤常无腹痛,但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出现急性下腹痛,伴恶心、呕吐;肌瘤红色变时可出现腹痛剧烈、发热、肌瘤迅速增大等症状。

⑸压迫症状:

当肌瘤增大时,若向子宫前方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若向侧旁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

若向子宫后方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

⑹不孕:

文献报道占25%~40%。

可能的原因,粘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或压迫输卵管使之扭转而导致不孕。

⑺继发性贫血:

长期月经过多致继发性贫血。

2.体征:

与肌瘤数目、大小、位置及无变性有关。

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肿物。

妇科检查:

肌壁间肌瘤时子宫常增大,表面不规则、质硬、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或半球状肿物,且与子宫相连,粘膜下肌瘤子宫多为均匀增大,有时宫口扩,肌瘤堵塞于宫口或脱出在阴道,表面呈红色、光滑、质硬;合并感染时表面有渗出活泼溃疡形成,排液增多伴臭味。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

若症状不明显或有囊性变的肌瘤有时诊断困难。

通常借助B超、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CT或MRI等辅助检查可协助确诊。

子宫肌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妊娠子宫肌瘤囊性变可误诊为妊娠子宫,而先兆流产也可误诊为子宫肌瘤。

可借助尿或血β-HCG测定、多普勒超声、盆腔B型超声检查以协助诊断。

2.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腺肌瘤多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量过多,子宫常均匀增大,子宫很少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具有经期子宫增大、经后缩小的特征。

而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呈局限性、质硬的结节状突起。

可借超声及MRI协助诊断,但有时两者鉴别较困难,须借助病理学检查方可确诊。

3.卵巢肿瘤一般无月经改变,多为单侧的囊性肿块,能与子宫分开。

但实质性卵巢肿瘤常误诊为有蒂浆膜下肌瘤;而肌瘤囊性变可误诊为卵巢囊肿。

此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行三合诊检查,注意肿块与子宫的关系。

B型超声可协助诊断;对鉴别有困难者可应用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

4.盆腔炎性块物常有盆腔感染病史。

肿物边界不清,与子宫粘连或不粘连,有压痛,抗炎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

有时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

5.子宫畸形子宫畸形自幼既有,无月经改变。

借助B型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

1.随访观察由于子宫肌瘤的恶变率很低,对无症状的、小的肌瘤,通常不需治疗,尤其发生于近绝经年龄妇女,每3~6个月随访1次。

若在随访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增大子宫在妊娠2个月大小以,且症状不明显或较轻,接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可给予药物治疗。

⑴雄激素:

有对抗雌激素,致使子宫膜萎缩作用;另外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使其收缩而减少出血,并使近绝经期患者提早绝经。

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具有抑制垂体及卵巢的功能,可降低雌激素水平,连续用药3个月,可使瘤体缩小50%。

适应症:

术前缩小肌瘤,减少术中出血;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伴经量多、继发性贫血的患者。

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子宫体积≥妊娠子宫2.5个月大小;有明显压迫症状;月经过多继发贫血者。

手术方式有:

(1)肌瘤剔除术:

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生育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可经开腹或经腹腔镜下切除肌瘤。

突出宫颈口或阴道的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或经宫腔镜切除。

(2)子宫全切术:

对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无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术或子宫全切术。

50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者保留卵巢。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3%~0.5左右。

因肌瘤小又无症状,在妊娠分娩过程中易被忽略,故肌瘤合并妊娠的实际发病率远较上述统计高。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对妊娠和分娩均有一定影响。

粘膜下肌瘤可阻碍受精卵着床致不孕或早期流产。

较大的肌壁间肌瘤由于机械性阻碍或宫腔变形易导致流产。

 

二、慢性宫颈炎

【概述】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部分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

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常因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

卫生不良或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能力差,也引起慢性宫颈炎。

【病理】

慢性宫颈炎是一个慢性病理过程,常见的病理改变有:

1.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

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因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并非真性糜烂,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入发生炎症。

宫颈糜烂发生的机制仍不明确。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分为三型:

①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为单纯性糜烂。

②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呕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为颗粒型糜烂。

③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头状,称为乳头型糜烂。

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三度。

①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更加面积的1/3.②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③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

2.宫颈息肉由于宫颈管局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管粘膜增生且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可见一个或多个不等,色红,呈舌形,直径一般约1cm,质软而脆,易出血,息肉蒂细长,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壁。

光镜下见息肉表面覆盖单层高柱状上皮,中心为结缔组织伴有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侵润。

宫颈息肉极少恶变,恶变率<1%,但若炎症存在则易复发。

3.宫颈黏膜炎病变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外观光滑,宫颈外口可见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外突出,可见宫颈口充血、发红。

由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炎症反应和结缔组织增生,可使宫颈肥大。

4.宫颈腺囊肿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引流受阻、储留形成囊肿。

检查时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含无色粘液。

若囊肿感染,则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跑。

5.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粘膜潴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硬度增加,但表面多光滑,有时可见到宫颈腺囊肿突起。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可有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妇检或性交后)。

当炎症涉及膀胱下结缔组织时,可出现尿急、尿频。

若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

宫颈粘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过,可造成不孕。

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及宫颈囊肿。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做出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明确病原体则较困难。

对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妇女,应做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的相关检查。

由于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瘤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需常规做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

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根据病理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宫颈糜烂

⑴物理治疗:

是最常见的有效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由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创面愈合需3~4周,病变较深者约需6~8周。

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集及微波等。

各种治疗方法小异。

⑵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侵润较浅的病例。

过去局部涂硝酸银或铬酸等腐蚀剂的方法,现已少用。

2.宫颈息肉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3.宫颈管黏膜炎需行全身治疗,根据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相应抗感染药物。

4.宫颈腺囊肿对小的宫颈腺囊肿,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不予以处理;若囊肿大,或合并感染,可用微波治疗,或采用激光照射将囊肿刺破,把囊液放出。

【预防】

积极治疗急性宫颈炎;定期做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炎症予以积极治疗;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三、异位妊娠

 

【概述】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

根据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的部位不同,又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有导致孕妇死亡的危险,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

一、输卵管妊娠

90~95%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输卵管妊娠多发生在壶腹部(75~80%),其次为峡部,伞部和间质部妊娠较少见。

㈠病因

1.输卵管异常①慢性输卵管炎因炎症粘连形成管腔狭窄;阑尾炎、盆腔结核、腹膜炎及子宫膜异位症都可能导致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僵直、伞端闭锁,使得输卵管管腔狭窄或部分堵塞、蠕动异常。

②盆腔肿瘤压迫或牵引使输卵管变细、变长,迂回曲折,导致管腔狭窄或部分粘连。

③输卵管粘连分离术、绝育术后再通、伞端造口术后再粘连或手术部位瘢痕狭窄;都可能使受精卵运行受阻,不能如期到达子宫腔,从而在输卵管着床而发生输卵管妊娠。

其次,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其壁之肌纤维发育差或缺乏,膜纤维缺乏,其外形较正常输卵管细薄,并弯曲呈螺旋状,较正常为长,发育畸形者有多孔、憩室、双输卵管口或另有一发育不全的输卵管为副输卵管,也可以导致输卵管妊娠破裂。

2.受精卵游走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经宫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种植(游走);或游走在腹腔,被对侧输卵管捡拾(外游走),因为游走的时间过长,受精卵发育增大,种植在对侧的输卵管而形成输卵管妊娠。

3.避孕失败使用宫节育器避孕失败,发生输卵管妊娠的机会增加;使用低剂量纯孕激素避孕药时,使输卵管蠕动异常,若排卵未被抑制,可发生输卵管妊娠;用含有大剂量雌激素的事后避孕药失败而发生的妊娠,约10%为输卵管妊娠破裂。

4.其他施行辅助生育技术后输卵管妊娠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