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61220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docx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陈蒙

设计指导思想

上世纪那个血腥的三四十年代已远去了,加之当今日本肆意美化和掩盖他们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因而作为和平年代里的中国新一代中学生完全有必要了解那场人类的灾难,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罪恶,从而以维系人类的和平为己任,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所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建国强国的思想意识,帮助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此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之所在。

语文的教学,仍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指。

所以围绕以上主题,教学中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调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教学手段,将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同学生的思维、语言的有效运用等能力完美结合起来,既体现人文思想的熏陶,又关照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发展,是本文教学的另一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

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

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激发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情感,认识“和谐发展”这一当今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3.立足文本,充分认识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提起那场战争,我们心中总有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甚至是仇恨,因为我们是受害方。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去考虑过那些施害方,他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精神世界,有无遭受灾难,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境况。

如果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对这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板书课题)

 

一、研习文本

    [说明]本文是外国作家的作品,篇幅长,且心理描写文字多,似意识流文学作品。

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均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研习文本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一)整体认知

1.请复述故事情节,填充下面的空格:

(投影)

“我”是一名_________,受了____伤,但“我”始终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意识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是一名________,“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确认:

这里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

”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意识到:

“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此时的“我”“失声呼叫”等。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

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此时的“我”

“惊骇万状”“感到有什么东西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等。

 

(二)质疑探究

[说明]针对以上情节复述,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后探究。

2.“我”是一名中学生,本应在学校读书学习,为何却走上了战场?

既然最终又回到了母校,为何不敢马上确认这就是自己的母校?

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

[说明]本质疑中的第三问要求学生阅读文本P50下面的注解,并查字典——铭文,进行讨论回答。

[明确] 

⑴对母校的反复确认

①他的伤势太重,有可能是神志不清而产生的幻觉,不能确认。

②他不敢面对过去,不敢面对或正视他所曾经拥有的健全。

选择文本中“我”在母校生活的细节填空并体悟:

(投影)

别说再用“我”那双手去绘画去写字,就说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说_______________,这些已经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如果“我”还能活下去的话,这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悟:

战争留下的不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大的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别说再用“我”那双手去绘画去写字,就说再跑到楼下去喝一杯牛奶、去违禁抽一支烟,再说厌你,这些已经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如果“我”能活下去的话,这些就是“我”一辈子的奢望了。

体悟:

战争留下的不仅是肉体上的创痛,更大的却是心灵上的巨大阵痛!

⑵为何走上战场

三个月前在老师的叫骂下自己所写的那句“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铭文是伤害他的根源!

(投影)

⑶情节安排的用意

确认母校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把主人公所有的不幸全都聚焦在这一句话上。

在于暗示:

①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反战主题

在筱敏的《这一代和那一代的理想》中说道:

“军国主义的教育目标是,用希特勒的话说:

全世界要在这一代的青年面前都骇的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

我要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

[投影:

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体验:

军国主义教育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②战争对文明的冲撞,揭示战争是造成悲剧的根源。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也是造成“我”和如“我”的许多青少年不幸的根源。

[播放:

《太行山上》1节选,体验:

文明与野蛮]

 

3.“我”看到了自己的伤势(失足、失手、几乎失身)和确认了自己的母校后,我后悔、省悟了吗?

(要求:

阅读文本最后一句话“‘牛奶。

’我喃喃地说……”和文本中相关段落,讨论后按照“我原以为……没想到……”句式进行串写)

[明确]

文本最后一句话:

无限伤感与悔恨、向往平静的生活。

示例:

①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哪怕是得到别人的安慰;没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人理会,面对的却是别人的“冷漠、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

串写:

②我原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原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②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③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宽慰、惬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熊熊大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能,欲死不能。

花季的年龄,却过早地凋零了……

 [播放电影《太行山上》2节选,体验战争给人精神上的伤害]

 

4.“我”为了什么而战,伤势如此之惨重,竟值得“我”近乎抛弃生命?

结合文本研讨回答。

[明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感受到: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我”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我”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不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而支配的青少年,通过“我”受的伤和想起母校的生活,“我”最终明白了为军国而战,深感不值,但为时已晚,因而“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

(要求:

根据上述探究,总结回答)

 

5.文本最后“亮出底牌”的写法是什么写法?

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

默读最后两段,从体会中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或思考。

(要求:

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战争的看法或思考)

 [明确]

悬念。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

体会:

文本结尾,使人感到主人公的命运有被捉弄、被欺骗的味道,让人对战争和主人公顿生痛斥、同情之感。

战争不但给受害国,也给施害国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

描述:

战争是恶魔

战争是罪恶

战争是噩梦

……

 

 

二、拓展提高

6.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

阅读下面两段史料,回答问题。

消息一: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

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

“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消息二:

每年8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风潮。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1日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自当选以来,小泉曾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10日表示,他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明年还要参拜靖国神社。

 

(1)假如你是中国的领导人物,面对中日关系的过去和现实,将如何制定对日本的外交政策?

请用一段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和领导人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中日友好、维护亚洲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道歉和反省落实到行动上。

……

(自由发挥,但注意过激语言)

(2)阅读胡主席的讲话,思考:

中国领导人对日本确定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请用一句简明的话表达出来,不超过20字。

我愿在此重申,中国政府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

我们将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加强两国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民间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胡锦涛

参考:

铭记不幸,珍惜和平,谋求和谐发展!

[播放歌曲视频:

《南京大屠杀》,体验历史,珍爱和平]

 

三、课外阅读

7.印发《东史郎日记》和《希特勒灭绝犹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论》,要求书写读后感。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学习目标:

  

1.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2.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3.认识环境描写对于作者表现主题的作用。

 

4.分析心理活动展现人物复杂的个性。

 

学习重点:

 

认识环境描写对于作者表现主题的作用。

 

学习难点:

 

分析心理活动展现人物复杂的个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战”后期,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

 “英雄梦”加上日益增长的纳粹狂热使这只部队的求战情绪极为高涨。

其作战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提起那场战争,我们心中总有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甚至是仇恨,因为我们是受害方。

今天我们来试着看看施害方,他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精神世界,面临的是什么境况。

如果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对这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

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

》等。

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

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

 

三.文本研习:

 

(一)关于情节:

 

请复述故事情节,填充下面的空格:

(投影) 

时间:

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

战地医院。

 

场景:

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

“我”是一名十七岁的         ,受了        伤,但“我”始终想知道“             ?

              ?

” 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

               。

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意识到:

              。

此时的“我” “惊骇万状”、“失声呼叫”。

 

 [明确] 

时间:

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

战地医院。

 

场景:

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在哪里?

我到底受的什么伤?

” 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

 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意识到:

“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此时的“惊骇万状”、“失声呼叫”。

 

(二)关于环境:

 

(1)小说有三要素,那么在这篇小说中哪一个要素作者花的笔墨最多?

 

环境。

 

(2)作品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提示:

哪个国家?

国家状态如何?

 

     哪个城市?

这个城市发生了什么事情?

 

     哪个位置?

 

(德国,战争已经进入末期,盟军已经攻入德国。

) 

   (本多夫,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

) 

   (一所文科学校临时改成的战地医院。

) 

(3)这所学校的布置有什么特别之处,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P45第十九节)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述?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 

 “我”进入自己学习生活过八年的学校为什么还不断的怀疑?

(所有学校的布置都一样,说明法西斯对学生思想的控制) 

(5)这个环境对主人公有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为什么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

 

(英雄梦,把主人公由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麻木的军人。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 铭文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而本文的伤兵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成为残废人。

 

    小说已此为题,揭示了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

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 

 (三)关于人物:

 

(1)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哪些细节可以看出?

(p47第35节) 

(2)“我”最后失去双臂和一条腿已经很惨了,但是人物悲剧性仅限于此吗?

这是一个人的悲剧还是一个国家的悲剧?

 作者通过树造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的什么看法?

 

(四)走出文本:

 

“我”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怀疑自己的学校,为什么他会如此的排斥拒绝承认这是自己的学校?

“我”是否潜意识里对战争有所排斥?

 

(五)拓展延伸:

 

1.二战时各国的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

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

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

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

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2. “我”是一个学生,在座的各位也是学生,作品中的“我”认为报效祖国是通过战争,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怎样报效祖国。

 

3.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打破传统小说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的结构,意识流小说的故事叙随着人的意识活动来组织。

故事的安排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发射、收回,形成一种枝回环式的立体结构。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吴尔夫的《海浪》等。

  

   (五)小结全文:

 

珍爱和平,勿忘国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邳州市官湖高中高一语文组     何付祥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导入:

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一个人的遭遇》,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心灵上的创伤。

这是从战胜国来说的。

那么,战败国的普通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

和战胜国有何不同?

在战争之后,对他们应该怎样的关注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它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的德国士兵的心态,这对我们对战争的全面理解可能有很好的帮助。

―――――板书《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二,学生通读全文。

(因课前预习过,所以5分钟即可)

A,整理生字词     B,复述文章,要求符合记叙文的三要素

(学生有生字词本,让他们自己整理,我们只负责抽查就行了)

(学生大致回答:

在盟军攻入德国的一个夜晚,一个中学生士兵受伤,在去诊治的途中的所见所想)〈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一下〉

三,问题设计:

1,  既然同学们说了,这篇文章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的途中的所思所想,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何不与这个士兵直接相关,却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

(学生基本上回答不出来,只能把注释读一下,也有人说是设悬念,引发读者去破解谜底。

这样也行。

这个问题设置,主要是为了好引出下面的问题)

2,  既然大家看不出来,我们来想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士兵是怎样走向战场的?

主动去的?

还是被逼的?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最后确认是主动的)

3,  为什么是主动的呢?

从哪能看出来?

(伤兵的战争感受)

A, 对战争中的战友的鼓励认同。

P47对炮火的赞美,他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B, 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C, 对城市中火光,浓烟充满敬慕。

P43-46

4,  那么这个士兵为什么在内心深处有这种想法?

与生俱来的么?

(不是,老师 传授的)〈由老师引向法西斯〉〈逼的〉

5,  法西斯可能有很多方法,但文中是什么方法把学生引向战场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6,  为什么仅仅这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呢?

用它作题目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讨论去吧)

(A,夸张效果,表现法西斯的欺骗性

B,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无知,容易被鼓动,缺乏自主性,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C,通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与当时的情形的对比,讽刺了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无知让他们充当炮灰

D,设悬念,让读者去找出谜底

(教师指导,特别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和当时的德国的情形的“相似性”,让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顺便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代表性,即以点代面,点出了当时候的那一代的青年的性格面貌)

7,  照上面的推理来看,这个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

学生?

士兵?

(学生讨论)

(是二者的结合体,但学生的本性多一些。

最终学生的本性战胜了士兵的本性?

8,  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学校的环境描写?

9,  为什么对学校进行大量的描写?

(教师指导:

艺术学校――――医院――――战争)

(A,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以前生活混混噩噩,不知道珍惜,但在法西斯的蛊惑下,内心充满这矛盾。

〈对门房的认识,牛奶的回忆〉

B,在战争的环境下,艺术的缺失

C,对比讽刺的运用。

本无关的东西被战争拴到了一起,学艺术的学生在自己的艺术学校,在自己的宣言下被截肢。

对战争的思考,对战争中艺术的思考。

 

10,《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对比思考。

    (在战争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最应该关注的是战争的中的人,特别是他们在战争中被扭曲的心灵急需得到救治,最需要帮助的不是恢复被战争所摧毁的建筑,而是遗留下来的人。

在这课中,学生很难有所理解,逼学生读5编书之后,设置环境,教师引导,让学生去说,去感悟。

这是上完课之后整理的,可能有所脱节,请原谅。

明天上传《图片两组》。

谢谢各位支持。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开课简案

必修二教案(简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

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

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