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docx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化合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2.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探究可燃物是的条件
C.称量氯化钠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1.6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该物质组成是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含氢、氧两种元素
4.某物质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5.16g某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CO2、36gH2O,则关于R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R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16
B.一定含C、H、O元素
C.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3
6.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
2CO2
B.C+CO2
2CO
C.H2+Cl2
2HCl
D.2H2+O2
2H2O
7.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8g
35g
5g
8g
反应后质量
2g
X
5g
42g
A.X=7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6g
8.关于化学方程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3体积的铁和2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体积的四氧化三铁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68份质量的铁和64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9.下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10.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
C.分子的数目
D.物质的状态
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物质燃烧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反应
D.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是H2
12.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灯
13.应用守恒思想,推论正确的是
A.50mL酒精中加入50mL水,则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
B.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聚乙烯一定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1mol硫与1mol氧气充分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mol
D.某纯净物燃烧生成CO2和H2O分子个数比为2:
3,则该纯净物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
3
1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故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故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故所有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多选题
15.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1g冰熔化得到1g水,这个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10gA和足量B完全反应后生产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三、填空题
16.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
水变成汽油。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汽油是有机物,一定含有_____(填元素种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固体物质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
这种结论是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
(3)谣言三:
“可燃冰”是冰水混合物。
学了化学我们知道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燃料,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谣言四:
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
真相:
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
食用能够补充铁_____(填“元素”、“原子”或“离子”)。
17.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
现有以下五个变化:
①在点燃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②电灯通电发光;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④给水通入直流电产生气体;⑤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_____。
(3)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反应④中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4)反应⑤的实验操作中,夹持镁条要使用_____,点燃后燃着的镁条下方要垫石棉网,原因是_____。
18.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
A氯化钠和水 B铁和硫酸铜 C二氧化碳和石灰水
(2)在氧气中点燃足量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
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到
时红磷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19.
(1)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偏转(填“左”或“右”)。
该反应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四、实验题
20.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烧杯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_______(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d.无法预测)。
(2)①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写出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该反应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若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示: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_。
(2)确定研究方法:
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小刚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_________。
(5)结论分析:
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___________
(6)结论应用:
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2O5+5CO=I2+5X 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____
2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1)甲组同学利用图一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①实验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气球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
③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乙组同学利用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____________。
23.白磷燃烧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_____,天平_____。
24.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
①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C装置收集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时刻是 ;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 (填导管两端的字母)端进入。
五、科学探究题
25.针对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改变,化学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甲.乙分别设计了如图A、B所示实验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他们药品混合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写出实验A中烧杯内的现象:
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B中烧杯内溶液颜色变化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丙进行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
将灼热的玻璃管接触白磷使其燃烧,并且正确称变化前后的质量,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甲认为:
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发生改变。
乙丙认为:
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变化前后各物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你认为丁进行了如图D所示的实验来证明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
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2、
3、
4、
四、实验题
1、
2、
3、
4、
5、
五、科学探究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