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0030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docx

注射液申报资料模板10

 

目录

10.1

原料来源

10.2

含量限度

10.3

外观性状

10.4

鉴别

10.5

检查

10.6

含量测定

10.7

参考文献

10.8

资料图标

中文名称:

###注射液

汉语拼音:

xixinnaozhusheye

英文名称:

AsaroneInjection

10.1原料来源

原料:

生产单位---,批号:

---。

对照品:

单位---,批号---,纯度:

99.84%。

(药典收载最好从中检所或地方药检所购买)

样品:

单位---,连续三批。

上市样品:

单位----,批号---,规格--。

10.2含量限度

参照###注射液国家标准(WS-10001-(HD-0437)-2002),本品含###(C12H16O3)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三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均在上述范围内。

10.3外观性状

指的是0月的外观形状

检查###注射液三批样品,结果见表10-1。

表10-1###注射液外观性状检查结果

批号

性状

030901

无色澄明液体

030902

无色澄明液体

030903

无色澄明液体

上市样品

淡黄色澄明液体

结论: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上市样品为淡黄色澄明液体。

10.4鉴别

要有方法依据(原理),空白(干扰)试验,方法来源(药典或其他),鉴别最好化学法和色谱法(紫外,液相,气相等)结合使用。

###的结构中有共轭双键存在,紫外吸收强烈,有特征吸收峰。

因此,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分别取本品自制三批样品及上市样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ml中约含###8g的溶液,另取空白溶剂同法配制;取上述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测定。

三批样品及上市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见表10-2及附图10-1~10-5。

表10-2###注射液紫外吸收光谱鉴别试验结果

批号

λmax(nm)

空白溶剂

无吸收峰

030901

313.0,258.0

030902

313.0,258.0

030903

313.0,258.0

上市样品

313.0,257.5

结论:

三批样品及上市样品均在313nm、258nm处有最大吸收;空白溶剂无吸收,不干扰样品。

10.5检查

1)一般项目,根据药典通则而定,因此一定要熟悉药典内容;

2)还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制订检测项目,比如特定杂质;

3)检查的内容,要全面研究,不一定订入质量标准。

比如片重差异,脆碎度,装量差异,不溶性微粒,渗透压等

4)研究方法结合审评中心的一般指导原则进行,还要紧跟当时的发展和要求,特别注意审评中心的电子刊物。

10.5.1pH

分别取自制三批样品及上市样品适量,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H测定溶液的pH值,结果如表10-3:

表10-3样品pH值测定结果

批号

pH值

030901

6.62

030902

6.03

030903

6.16

上市样品

5.22

结论:

本品放大三批样品pH值均在5.0~7.0范围内。

10.5.2溶液颜色与澄清度(与澄明度或现在可见异物的区分)

分别取自制三批样品及上市样品10ml,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A项下第一法检查溶液颜色;分别取自制三批样品及上市样品10ml,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B项下检查澄清度,结果见表10-4。

表10-4溶液颜色与澄清度检查结果

批号

颜色

澄清度

030901

无色

澄清

030902

无色

澄清

030903

无色

澄清

上市样品

淡黄色

澄清

10.5.3装量

取本品,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B项下检查装量,结果如表10-5:

表10-5三批样品装量检查结果

批号

装量(ml)

1

2

3

4

5

平均值

030901

2.12

2.18

2.05

2.21

2.16

2.14

030902

2.09

2.19

2.21

2.20

2.15

2.17

030903

2.14

2.17

2.09

2.22

2.16

2.16

结果三批样品的装量均符合规定。

10.5.4澄明度

取本品,照《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结果见表10-6。

表10-6澄明度检查结果表

批号

澄明度

030901

合格

030902

合格

030903

合格

10.5.5无菌(必须进行方法学研究)

取本品,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H项下直接接种法检查,结果见表10-7。

表10-7无菌检查结果表

批号

无菌

030901

符合要求

030902

符合要求

030903

符合要求

10.5.6热原(常用内毒素的方法替代,如果采用内毒素方法,必须进行方法学研究;如果内毒素有干扰,可以用热原的方法)

取本品,按4mg/kg的剂量,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D项下检查,结果见表10-8。

表10-8热原检查结果表

批号

热原

030901

符合要求

030902

符合要求

030903

符合要求

10.5.7有关物质(方法学重点)

仿制药有关物质研究思路:

1,因为是仿制药,所以必须有仿制的概念,但要求是仿产品,不是仿标准。

但产品需要好的标准去体现。

2,方法来源首先要参照已上市样品的转正标准,进口复核标准,国外药典标准,参考文献包括专利等。

标准就高不就低。

3,注意选择色谱柱,测定波长,供试品溶剂等;

色谱柱的选择,常选C18,C8,苯基柱,氰基柱,离子交换柱,手性柱等。

主要是根据原料的结构特点。

波长的选择,应该参照杂质,不应该只对原料进行扫描,当杂质是未知杂质时,可以采用DAD检测器进行扫描确定。

当然原料必须有吸收峰。

注意供试品溶剂的选择,最好选择流动相(原料常用),制剂有时不采用流动相,因为制剂的特殊性和辅料的干扰,不同的溶剂对辅料的选择性不同。

另外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也很重要。

4,首先辅料不干扰已有杂质、降解产物和主药的测定,明确的辅料可以扣除。

5,分析原料的性质,主要是溶解性,极性,稳定性等。

为色谱条件提供依据。

6,通过破坏性试验,确定可能的降解途径,主要降解产物的位置,与主药的分离度。

7,确立方法原则,辅料不干扰杂质测定;杂质尤其是相邻杂质与主药分离度好;杂质之间尤其是与已知杂质分离度好;分析时间不超过1小时。

8,如果杂质的极性相差太大,表现为出峰时间差异很大时,可以考虑更换色谱柱,采用梯度的方法,或者对主要杂质分开测定等方式。

杂质出峰太晚,峰展宽严重,检测限会变大,对已知杂质影响较大。

9,方法选择次序:

杂质对照品法最准确,自身对照法(1%,0.5%最常用,杂质的校正因子在0.9-1.1之间),归一化法;当杂质对照品不易得到时,可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

当都是未知杂质时,首选自身对照法,现在标准中基本不采用归一化方法。

10,通过影响因素试验,确定外界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的讲解产物等

11,通过长期和加速稳定性试验,全面考察有关物质的方法,确定已知和未知杂质的限度。

###注射液国家质量标准(WS-10001-(HD-0437)-2002)项下未列入有关物质检查项,本品参照###原料质量标准项下的方法进行了有关物质检查。

10.5.7.1方法

10.5.7.1.1仪器与试剂

岛津LC-10ATvp泵

岛津SPD-10Avp检测器

TL-9900色谱数据工作站

UV7520紫外分光光度计

甲醇(色谱纯,天津市西华特种试剂厂)

双蒸水,自制

10.5.7.1.2测定法

精密量取含量测定项下溶液3ml,置10ml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取β-###与###混合物适量,加流动相配成总浓度约50µg/ml的溶液,作为溶液

(1)。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20%;精密量取溶液

(1)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β-###与###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再精密量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峰保留时间的4倍。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与β-###相对应的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的1.0倍(1.0%),各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的3倍(3.0%)。

10.5.7.2方法的建立

10.5.7.2.1有关物质检查色谱柱

ApolloC18柱,250mm×4.6mm,5m。

10.5.7.2.2有关物质检查流动相、溶剂及波长的选择

注意供试品溶剂的选择,最好选择流动相(原料常用),制剂有时不采用流动相,因为制剂的特殊性和辅料的干扰,不同的溶剂对辅料的选择性不同。

另外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也很重要。

参照###原料的质量标准,以甲醇-水(70:

30)为流动相;用流动相作为配制样品的溶剂;检测波长为230nm。

10.5.7.2.3辅料干扰性试验

取空白辅料溶液3ml,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见附图10-6。

空白溶剂在3分钟以前有2个很小的吸收峰,不干扰测定。

10.5.7.3系统适用性试验

10.5.7.3.1破坏性试验

1)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等试验,破坏的程度参照指导原则进行,一般以破坏10%左右为好,破坏样品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样,保护色谱柱;

2)注意辅料的干扰,一般辅料是比较稳定的,但有时也干扰杂质测定。

要想办法去除辅料干扰。

取本品5份,每份各3ml,置10ml试管中,分别加1.0mol/L盐酸1ml,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30%双氧水1ml,放置2天,1份在4500lx±500lx强光下放置2天,另一份在105℃恒温箱中放置2小时,取上述样品,加流动相至10ml(酸碱破坏的样品分别用1.0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0mol/L盐酸调至中性后配制),摇匀,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各10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见表10-9及附图10-7~10-11。

表10-9破坏试验结果表

名称

保留时间(min)

相对主峰保留时间

酸破坏###

11.863

/

酸破坏有关物质1

2.307

0.19

酸破坏有关物质2

2.755

0.23

酸破坏有关物质3

3.027

0.26

酸破坏有关物质4

3.220

0.27

酸破坏有关物质5

3.887

0.33

酸破坏有关物质6

4.203

0.35

酸破坏有关物质7

4.503

0.38

酸破坏有关物质8

4.942

0.42

酸破坏有关物质9

5.148

0.43

酸破坏有关物质10

5.403

0.46

酸破坏有关物质11

6.280

0.53

酸破坏有关物质12

6.622

0.56

酸破坏有关物质13

6.818

0.57

酸破坏有关物质14

7.117

0.60

酸破坏有关物质15

10.198

0.86

酸破坏有关物质16

10.843

0.91

酸破坏有关物质17

25.198

2.12

酸破坏有关物质18

40.113

3.38

碱破坏###

11.818

 /

碱破坏有关物质1

2.290

0.19

碱破坏有关物质2

2.445

0.21

碱破坏有关物质3

3.902

0.33

碱破坏有关物质4

4.183

0.35

氧化破坏###

11.725

 /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1

1.617

0.14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2

2.517

0.21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3

3.028

0.26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4

3.848

0.33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5

4.147

0.35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6

4.888

0.42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7

5.088

0.43

氧化破坏有关物质8

10.069

0.86

高温破坏###

11.983

/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1

2.425

0.20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2

3.042

0.25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3

3.820

0.32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4

4.165

0.35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5

4.607

0.38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6

4.898

0.41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7

5.110

0.43

高温破坏有关物质8

10.247

0.86

光照破坏###

11.737

 /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1

2.470

0.21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2

2.765

0.24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3

3.080

0.26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4

3.377

0.29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5

3.838

0.33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6

4.168

0.36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7

4.615

0.39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8

4.910

0.42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9

5.112

0.44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10

10.087

0.86

光照破坏有关物质11

39.512

3.37

结论: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各强制降解产物均不干扰###主峰的测定,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各强制降解产物的保留时间均在###保留时间的4倍内。

本品在酸性条件和强光照射下,降解产物较多,尤其在强光照射下,所以溶液应避光放置。

10.5.7.3.2混合样品系统适用性试验(与特定杂质的分离度试验)

取###及β-###的混合物适量,以流动相配成总浓度约50µg/ml的溶液,精密量取溶液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见附图10-12及表10-10。

表10-10混合样品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

名称

保留时间(min)

相对保留时间

分离度

理论板数

拖尾因子

β-###

10.110

0.868

--

15964

1.034

###

11.645

1

7.612

16252

1.021

 

10.5.7.3.3最小检测限(定量限)

取###适量,经逐级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的溶液,精密量取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当峰高为噪音信号的3倍时,所进的样品量即为检测限。

结果见附图10-13,###的检测限为3.1ng

总结:

根据系统适用性试验的结果,β-###、破坏试验强制降解产物均与主峰的分离良好,出峰时间均在主峰保留时间的4倍以内。

主峰理论板数大于3000,拖尾因子在0.95~1.05之间。

主药的检测限在纳克级。

说明上述色谱条件适合###有关物质检查。

因此将有关物质检查的色谱条件定为: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0:

30)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230nm。

理论板数按###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与β-###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可以采用归一化法进行,针对不同的杂质列表比对。

10.5.7.4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除特定已知杂质外,要记录未知总杂质,单一未知最大杂质。

另外,对已知杂质进行定量测定要做方法学研究。

取本品,照有关物质测定法项下的方法检查,结果见表10-11及附图10-14~10-20。

表10-11###有关物质检查结果表

批号

β-###(%)

总杂质(%)

030901

0.02

0.29

030902

0.02

0.27

030903

0.03

0.28

上市样品

0.09

20.68

结论:

三批样品有关物质检查β-###均小于1.0%,总杂质均小于3.0%。

且各杂质远低于上市样品。

10.6含量测定(如果用液相的方法测定含量,要做两个平行样,每个样进两针,对照最好两个,至少进两针)

10.6.1方法

参照###注射液国家质量标准(WS-10001-(HD-0437)-2002)项下的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的含量。

考虑到本品溶液对光不稳定,采用棕色量瓶测定。

10.6.1.1仪器与试剂

UV7520紫外分光光度计

乙醇AR北京市化学试剂公司

10.6.1.2测定法

取本品5支,混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2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上述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A),在31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10.6.2方法的建立

10.6.2.1波长选择

取###适量,加乙醇制成适宜浓度的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于200nm~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扫描结果附图10-21,###在313nm、258nm、21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精密量取空白辅料溶液2ml,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于200nm~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光谱扫描,扫描结果附图10-22。

结论:

参照###注射液国家质量标准(WS-10001-(HD-0437)

-2002)项下,选择313nm为含量测定波长,空白辅料在此波长处无吸收,不影响测定。

10.6.2.2含量测定线性范围

取###2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2、4、5、6ml溶液,分别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上述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于31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以吸收度(A)对溶液浓度(C)作回归,即得。

表10-12含量测定线性范围试验结果表

编号

C(g/ml)

A

1

4.0

0.147

2

8.0

0.290

3

16.0

0.582

4

20.0

0.723

5

24.0

0.872

结论:

以吸收度对浓度计算,线性方程为:

C=27.794A-0.0013,相关系数r=1.000,###在4.0g/ml~24.0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0.6.2.3回收率试验

分别称取###16mg、20mg、24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分别加入空白辅料溶液4ml、5ml、6ml,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精密称取###2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上述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A),在31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表10-13###注射液含量测定回收率结果

浓度

加入量(mg)

测得量(mg)

回收率(%)

平均值(%)

RSD(%)

低浓度

16.2

16.3

100.5

0.33

16.4

16.4

99.87

100.3

15.9

16.0

100.4

中浓度

20.7

20.8

100.3

0.35

20.5

20.5

99.91

99.91

20.4

20.3

99.56

高浓度

23.8

23.9

100.3

0.23

23.7

23.7

99.84

100.1

24.2

24.2

100.2

结论:

方法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10.6.2.4含量测定精密度试验(现在要求中间精密度试验,同一实验室,不同仪器,不同人员进行)

取本品10支,混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平行操作6份;另精密称取###2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分别取上述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A),在31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外标法以A计算含量。

表10-14含量测定精密度试验结果表

序号

A

含量(%)

平均含量(%)

RSD(%)

1

0.578

100.1

99.77

0.20

2

0.576

99.83

3

0.576

99.83

4

0.574

99.48

5

0.576

99.74

6

0.575

99.65

结论:

6份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该法精密度良好。

10.6.2.5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如果与有关物质的溶剂相同,可参照,不必重做)

取精密度试验项下的1号样品,室温放置8小时,于0、2、4、8小时取样,在31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外标法以A计算含量。

表10-15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

放置时间(h)

含量(%)

平均含量(%)

RSD(%)

0

100.1

99.61

0.47

2

99.74

4

99.65

8

98.96

结论:

###溶液在8小时内测定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说明该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10.6.3测定结果

取本品三批样品,照测定法测定,结果见表10-16。

表10-16放大三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表

批号

含量(%)

030901

99.93

030902

99.59

030903

100.2

结论:

三批样品的含量均在93.0~107.0%。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液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精密度好,快捷方便。

 

10号资料,整个资料,主要在研究,不必谈限度和是否定入标准的问题,限度和标准的问题,主要放在11号资料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中进行。

附图原则,鉴别试验,紫外扫描,溶出曲线,杂质方法学及其研究结果。

含量可附代表性图谱。

 

10.7参考文献

[1]###注射液质量标准(WS-10001-(HD-0437)-2002),化学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五册)。

[2]###原料的质量标准。

10.8资料图标

附图10-1###注射液(8mg)鉴别试验空白辅料紫外扫描图谱

附图10-2###注射液(8mg)鉴别试验紫外扫描图谱(批号:

030901)

附图10-3###注射液(8mg)鉴别试验紫外扫描图谱(批号:

030902)

附图10-4###注射液(8mg)鉴别试验紫外扫描图谱(批号:

030903)

附图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